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重生李岩之再续大明 > 第一百三十四章 大明首辅的担心

重生李岩之再续大明 第一百三十四章 大明首辅的担心

作者:弦锦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11 12:19:22 来源:笔趣阁

不过,朝廷临迁往广州之前,李岩与傅冠这一武一文的两大支柱还是在商讨一套切实可行的、符合大明此时现状的ZZ架构。

李岩说首先问道,“首辅大人,您觉得,如果以广东的财赋,能否供应得起琼州李岩2万、厦门郑成功近20万,以及陈子壮等人三四万的义军?”

“以广东一隅怎么可能养活如此多的大军?须知,当初弘光朝廷依旧占据江南半壁,养活三十万大军都是入不敷出,更何况此时的广东一隅?”傅冠可是知道,虽然李岩只有两万大军,看似数量不多,可是他这两万人耗费的军费,包括人员饷银、装备费用,都足以养活别人的十万大军了,更何况还有郑成功的二十万大军,即将转正的陈子壮等人的义军?傅冠连连摇头,表示朝廷不可能承担得了这么多军队的费用,但若因此就裁军,似乎也让朝廷不安,更会激怒这些事实上的军阀。

这时候,李岩才不慌不忙的提出自己的方案,“首先,将广东一分为三,中部的广州与肇庆府,这是广州最富庶的地区,可划为直接归属朝廷控制的直隶地区,朝廷可以新直隶区的财富供养朝廷的官员与一支直属自己的军队;广东西北部,自然依然是朝廷委派官员,但是,请朝廷允许李岩在此募兵、屯兵,以护卫朝廷;广东东南部则是郑成功的养兵之所,可以让郑成功的军队在此就食,但是,不是让郑成功直接从当地征粮,而是需要朝廷委派的官员在这些地区收到粮食等赋税后,再交给郑成功的军队,一如广东西部,以此显示朝廷的权威。”李岩说道。

傅冠指着李岩,“恐怕子固你也是希望将广东西部的州府将钱粮交与你养兵吧。”

李岩故作羞赧的模样,点头说道,“首辅真是慧眼如炬,李岩的心思被你一眼就看出来了。”

“你小子啊,老夫总算是看出来了,你的羞愧都是装出来的。不过啊,国势日蹙,让你们武将无钱无粮的打仗,也确实是不可能,既然如此,就按照你的意思试行一番吧。如果效果不行,就早早改弦更张。”傅冠说道。

李岩点头,“首辅大人放心,此举给地方大大放权,必然会获得他们的支持。”

傅冠却是面带苦笑,“可是一旦如此,老夫却是担心成为大明的罪人啊!”

“首辅是担心周末或汉末的故事重演?”李岩一看傅冠的模样,就知道他心中所想。

傅冠也做出一副坦诚的模样,“子固,你的忠心,老夫一贯是了解的,可是,对于郑成功、李过等人的心思,确实捉摸不透啊。”

李岩知道,傅冠表面上将自己单列出来,摆出信任的姿态,但其实,更加表明他对自己的忌惮更加严重,严重到一位首辅都必须忌惮的程度。不过这也是难免的,毕竟,此时的李岩不仅是大明的兵部尚书,还是权倾一方的骠骑大将军,横跨地方与朝廷,谁能不忌惮?

李岩说道,“首辅大人无需担心,其实只要做出巧妙的安排,足以保证朝廷的优势地位。”

傅冠闻言精神振奋,“计将安出?”

“只要朝廷保证直接掌握天下最富庶之地即可。比如,南方的广东、中南部的南直隶、北直隶这些地区尽归朝廷,还担心地方尾大不掉么?”李岩笑着说道。

傅冠有些疑惑的看着李岩,“你是说,即使是你,也不会掌握南直隶、北直隶这样的经济与政治重地?”傅冠惊喜之下,总算忘了对李岩的提防,直接问了出来。

李岩点头,“首辅放心,李岩曾经与公主有个约定,终此一生,效忠明太子朱慈烺殿下,效忠大明。李岩及后世子孙永不在大明土地上称王,更不会称帝。大明重归一统之时,就是李岩及后代离开大明土地之日。若违此誓,天诛地灭。”

傅冠作为古人,自然重视誓言的威力,见李岩竟然发出了如此严重的毒誓,脸色都有些变了,“李子固,如此,老夫才算真正认识了你,可是,你当真就没有私心么?”

“李岩绝非圣人,自然也是有所私心,李岩的愿望是,再异国他乡,与心爱之人纵横驰骋。”李岩谈到自己的理想,似乎也是颜面生光。

“在异国他乡?子固为何就一定要远离大明呢?难道还有比大明更更好的地方?”傅冠这个老先生也被李岩刺激到了,竟然产生了一究到底的心思。

“傅先生,如果有一片土地,处处河流湖泊,可轻易开辟出用不完的耕地,随手一探,就是黄金宝石,而这片富庶的土地,却几乎没什么人。先生觉得这样的地方,值得李岩去开拓么?”李岩问道。

“世上还有这样的地方么?”傅冠也是心生向往,“若当真如此,就连老夫也是心生向往了。”

“是啊,我中华神州,之所以朝代更替频仍,自唐代以后,一般大一统的王朝不过三百年左右的寿命,首辅可知其中的根本原因?”李岩问道。

傅冠沉思道,“可是因为王朝末年,吏治**,导致名不聊生?”

“这只是表面原因罢了,按照李岩的理解,归根结底,无非是人多地少罢了。”李岩并没有详加解释,他相信,以傅冠的政治智慧,肯定能想得明白。

果然,傅冠思考了一会,“王朝末年,往往因为承平日久而导致人口的急剧增加,因此需要更多的土地。但大明再大,耕地的数量几乎一定的,更因为土地的长期兼并,导致土地到了极少数人手中,更多的人没有了耕地,甚至吃不饱攒不暖,造反也就成了必然的选项。随后,经过战乱,建立新的王朝,一来人口减少,二来原本的土地关系往往不为新王朝承认,得以平均地权,如此,民众获得了充足的土地,距离盛世也就不远了。”

李岩故障赞叹,“首辅不愧是个中高手,一语中的。”

傅冠似乎有些承受不了李岩的高帽,“你小子,乱给老夫带什么高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