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我在猴哥身上签到五百年 > 第一百七十九章、朕欲变法

我在猴哥身上签到五百年 第一百七十九章、朕欲变法

作者:深幻 分类:武侠修真 更新时间:2025-04-01 05:39:54 来源:笔趣阁

这已经是第二日的晚间,而今天一整个白天,施梓都在忙于国王的角色扮演。

这也是他平生第一次去接触一国政务,他现在也算是能理解,为什么那国王看起来那么不像样,整天耽于享乐,国内却没有生什么大乱。

一方面,是因为祖宗留下来的底子好,这个底子不仅是因为成型的制度,也包括人才。

所以国内能由得他可劲儿的折腾,就算是他现在这般耽于享乐,朝廷事务居然也能进行的井井有条,因为从丞相以下的大臣们,都能任事。

先前国王虽然昏聩,但好歹算是知道用人,或者说,知道用真正能办事的人,才能让自己更好的享乐,所以虽然身边亲近的人,有不少奸邪佞臣,而且是真正的亲小人远君子,但也好歹有些人能做事。

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这个国家实在是太小了,就这一座城,旁边三两镇再加几个村庄,就是全部的管辖范围了。

方圆有没有二百里都还不晓得呢,这样的规模,人口居然还不算少,已经相当于东土一个较繁华的城池里的百姓数目了。

但是不说民风淳朴,也确实是没什么太大的疑难,平日里大家除了衣食住行,也没旁的要求,而且各使其力,国内安定的情况下,也没有人会想要生乱。

这种情况下,哪怕国王昏聩点儿,耽于享乐什么的,只要还有一条活路,下面人也不会想着作反。

其实先前那祭赛国的国王,也差不多这般模样,他本人昏聩无能,但靠着本来先辈们打下来的底子,居然能够整出以一颗宝珠引来四方来朝的故事。

这跟东土大唐那儿可不一样,或者说西行路上这些国家,本身与大唐都有太多的不同。

就施梓经过的这些国家中,女王可算是其中最有理想的了,而且其能力也算不俗。

当然在才能方面,朱紫国国王也不错,不过考虑到他也是接手了一个好的底子,不像是西梁国那样表面光鲜,底下却千疮百孔,面对的境况怎么也比女王要好得多。

至于这比丘国,现在还算不上千疮百孔,但也无疑是一个烂摊子。

别说是像那国王这样折腾下去,若是不及时治理,十几二十年后,必生大乱,这还是在没有意外发生的前提下。

其实对于施梓而言,做国王算是一种新奇的体验。

施梓虽然无意于国王之位,但对于多一份体验,也并不会排斥。

而这一天的经历,也让他对于比丘国这个王位的权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比丘国夹在那西边的灭法国与东边的狮驼国中间,其实只是个小国,而国中百姓既不敢去狮驼国,也不敢去灭法国,除了距离太远行路难,也是因为那两边的生存环境也不太好。

不过跟比丘国是国王无能、发展的问题不同,那两个国家是别的问题,就比如说狮驼国,谁敢去?

而施梓本以为那国王最多就是昏聩无能,但现在看来,坐这个位置的,无能便是最大的缺点。

人家西汉初奉行黄老无为而治,也不是真的什么都不做,只是顺势而为,“无为而无不为”,而这国王无为,却有“不为”。

不只是搜罗美女充实后宫,他真正干下最恶的一件事情,其实还是与民争利。

而且这里的民,可不是那些有钱有势的仕民,而是真正的平头百姓。

说白了,他之所以地位稳固,有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来源于他与国内那些大族们勾连起来,共同谋取私人利益。

这自然是大大损害了百姓的生计,虽然看起来国家的赋税不算高,但百姓们生活艰难,平日收获的大半都上缴了,交的钱去哪里了?

还不就是进了国王与权贵们的腰包里,使他们愈富,而民愈穷。

至于国家发展,与他们何关。

我死后哪管洪水滔天?

这种矛盾日益积累下来,也就是十几二十年的功夫,底下人肯定就会忍无可忍了。

只不过现在,还有太多的人在粉饰太平。

对于施梓而言,比较难受的一点是,有些事情他不知道也就罢了,但知道之后,他就没法按捺住不去管,尤其是在明知道自己有能力的情况下。

所以得知这比丘国有这样那样的弊病,根源还在于国内以国王为首的这些世家大族后,他自然想着要改变,原本只打算停留短暂的时间,或许也要因此耽搁一下了。

其实,要灭了他们,对施梓来说很简单,只是他们也不是一开始就存在的,没了他们,之后还会有新的势力出现,这不只是制度的问题,也是人性的问题。

当然,人性无法改,制度还是可以改的。

改革制度这事情,施梓并不擅长,不过他到底有来自于后世的见识,而且对于“小国寡民”这种情况,正好就有着针对性的方针,那便是雅典城邦的制度。

虽然那是奴隶制时期的体制,但当下的比丘国,也难说比奴隶制进步了多少。

社会生产力不高,又因为人口不算很多,主要核心也就是这座城池,治理起来没有那么麻烦,想要政令通达,只要能够完全掌握一套行政体系就行。

而最关键的便是这治理的手段,要如何能够让国中百姓们都能参与进来,“选举”出来最合适最有能力的那些治理者,而非统治者。

当然,施梓也知道,这种事情不能急在一时,要不然自己离开以后,恐怕立刻就回“复辟”。

所以这个设想,其实是他画下的最终蓝图,等待成真的那一天,但现在还是现实一点儿,在维持原有框架的基础上,进行一些内部的微调。

最起码阻碍进步的那些大族肯定是要灭掉的,而放开拔擢人才的途径,也是很重要的一条,模仿科举制或许是一个很切合当前社会现状的方法。

同时,预先留下一些火种,然后等待其发酵,再看看效果。

凭着他的权威,在三五年内,他所遗留下的政策应该还是能起到效果的,到时候也该是有一些收获的时候了。

为达到这个目的,施梓首先要做的第一点,就是要开启民智。

“图书馆?”当从国王口中听到这个名词的时候,佝偻着腰的老丞相抬起头来,有些惊讶。

当然,更让他震惊的,还是之后国王提到的,那所谓的学堂。

“自即日起,凡我比丘国百姓,适龄者皆可入学,不得以任何方式阻挠。若有家贫者,以观其成绩,而赐予‘奖学金’……”

那丞相越读下去,声音越发颤抖起来。

施梓也不知道他这是激动的颤抖,还是害怕的颤抖。

“老丞相,觉得如何?”

“这……主公为何要如此行事?”丞相不答反问,然后紧盯着施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