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北宋大法官 > 第七百四十一章 舆论先行

北宋大法官 第七百四十一章 舆论先行

作者:南希北庆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11-27 17:56:39 来源:笔趣阁

这天若要亡你,那你也只能接受。

其实应对天灾,唯一得办法,那就是尽人事,听天命,古今中外,都是如此。

很快,王安石就写好一篇文章,然后在正版书铺的新闻报上刊登。

大致内容就是,这天灾是自然现象,任谁都不可避免,唯一可以做的,就是增强自我抵御天灾的能力。

那么经过改革变法的朝廷,是拥有更强抵御天灾的能力,他王安石也将此番天灾视为对新政一次考验。

并且,让百姓安心,朝廷很快就会出台相关政策,以求救助更多人,避免百姓受到饥荒。

此报一出,这牛鬼蛇神就全部冒出来。

在很多人看来,王安石是在挑衅老天。

任店。

“考验!”

一个中年男人放下报纸来,冷冷笑道:“既然王相公渴望考验,那咱们何不助其一臂之力。”

此人名叫刘屏,正是第一批免役法的受害者,当时可是花了数千贯才脱身,活了几十年,是头回吃了这么大的亏,心里可是一直都记着的。

他身边一个同样身着绸缎的中年人道:“刘兄,我看咱们还是小心一点微妙,至少也得看看上面是怎么个说法。”

刘屏笑道:“你难道没有发现吗?如今粮价飞涨,粮铺的粮食还少了许多,那些粮铺后面是谁,你难道还不清楚吗?”

对面一人道:“咱也不是要搞事,灾情之下,寻常农夫,也会尽量屯粮食,市面上粮食少,价格上涨,乃是合情合理的事,要是不准涨价的话,那咱就不卖,这又不违法,公检法不是要捍卫个人权益吗?这可是咱们的正当权益啊!”

刘屏冷冷道:“这回咱们不但得将那些罚金给赚回来,还得报仇雪恨。”

不容易啊!

真是不容易啊!

这些地主最近几年真是受尽“磨难”,家里多藏一文钱,都觉得心慌,终于,让他们逮着这个机会。

而且,这其实是他们地主惯用的伎俩。

平时挨上两棍子,他们很快就会将头缩回去,然后躲在下面,猥琐发育,逮着机会,他们就能够一击致命。

其实许多王朝中期想要改革,只要遇到天灾,多半都是以失败告终。

因为民间财富到底握在地主手里,同时,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点,那就是皇帝作为天底下最大的地主,往往也不愿意拿钱出来,权衡之下,皇帝就只能跟地主同流合污,大家都保存实力。

这就是真相。

富府。

“这个王介甫,真是唯恐天下不乱啊,如今遇到天灾,他不但不心怀畏惧,甚至还敢出言挑衅,真是岂有此理。”

文彦博将新闻报往桌上一拍,怒气冲冲道。

“这文章我也看过了。”富弼也是恼羞成怒“难不成他已经狂妄到认为自己能够与老天抗衡,这真是无可救药啊。”

文彦博又道:“可惜官家信他那一套,不过到时若天灾不断,且看他王介甫如何收场。”

之前许多人借此奏请皇帝收回改制,当然是出于政治目的,因为他们知道,皇帝要回三省六部,其主要目的,就是亲自处理朝政,掌控大权,而这将会削弱士大夫的权力,打破皇权与相权的平衡。

但话又说回来,无论富弼,还是文彦博,亦或者其他人,都还是非常相信这天理循环。

就事论事,如果打破这个循环,整个儒家思想都将灰飞烟灭。

而之前他们没有明言反对皇帝官制改革,那是因为他们也拿不出足够的理由,到底赵顼是打着精简官吏的旗帜。

如今老天爷都已经给予明示,他们当然会站出来,反对皇帝官制改革。

原本他们还未有想到王介甫,因为在他们看来,王介甫其实也是其中的受害者,制置二府条例司都给废除了。

可不曾想,王安石又跳出来。

那就必须一块收拾。

王安石的三不足,对于儒家思想的影响真是太大了。

富弼、文彦博、司马光他们都是非常反对,甚至都觉得恶心,他们也是绝对不能容忍这种思想的蔓延。

咚咚咚!

门外响起敲门声来。

仆人立刻过去将门打开了,然后向富弼道:“老爷,是刘侍郎。”

富弼道:“请他进来吧。”

过得片刻,只见刘述急匆匆地走了进来,“富公,文公也在,那可真是太好了。”

富弼问道:“什么事?”

刘述道:“那王介甫欺人太甚,他在报刊上发表那种大逆不道的文章,有人便想要在报上反驳其理论,结果却被礼部以出版审查为由,不准发表。”

“什么?”

文彦博更是勃然大怒。

这真是太过分了呀!

富弼问道:“君实知道此事吗?”

刘述道:“今儿就没有见到他。”

司马光当然是跑去找张斐算账,他看到王介甫的这篇文章,也是气得火冒三丈,而且他知道,这又是出自张斐的手笔,毕竟他们也曾合作过,如果王安石要写这种文章,是不会这么起头的,弄个夺人眼球的标题。

“司马学士,你且息怒,请听我解释。”

张斐放下挡唾沫的袖袍来,道:“事已至此,我们应该团结一心,帮助国家和百姓度过难关才是,这也是法制之法所追求的,怪这怪那,这是.是没有意义得。”

“怎么就没有意义。”

司马光吹胡子瞪眼道:“你要不明白的话,可以先来问问老夫,为何要与王介甫狼狈为奸。”

靠!这你都能反驳我?我还就不信了。张斐虚心问道:“这亡羊补牢,为时未晚,还望司马学士能够点醒我。”

“你!”

司马光气得一跺脚,“你怎不想想看,若是这天都不足畏,那饿死再多百姓,又有什么关系?王介甫为何这么说,就是因为他不想从国库里面拿钱出来赈济百姓,他要保住他敛来的财富。

如此浅显的道理,你怎就不明白。你说你这么做,是在为国为民,其实你是在误国误民啊。”

这司马光其实说得很隐晦,王安石只是其次,关键还是皇帝,皇帝要是连天都不敬畏,那他什么都敢干,谁又能限制住他啊!

其实这一切都是阳谋,大家心里都有数,王安石就是法家那一套,帮助赵顼解除所有的束缚,但是司马光他们是坚决反对。

当王安石提出三不足时,就等于是将这事情,放在台面上来说。

历史上王安石是赢了,虽然他变法失败,但他到底帮皇帝解除了束缚,但如今情况有些变化,他并没有赢。

张斐道:“但是王学士已经说,他会采取以工代赈的方式,帮助百姓渡过难关。”

“你放心。”

司马光道:“他一定不会动内藏库的钱,说不定他还会发纸币,因为在他看来,死几个百姓,是不足为惜的。

就好比如上回河北治水一事,他有为劳民伤财,感到丝毫内疚吗?不可能的,我太了解他了,他总是认为自己是在拯救国家,拯救更多的百姓。

其实他是在整个国家拖入深渊。”

张斐听得脸都红了,还真让这老头给蒙中了,但这不是王安石的主意,是他的主意。点点头道:“我大概明白司马学士的意思,但我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如果凡事都得依靠天意去约束,那还要法制之法作甚。”

司马光神情一滞。

张斐道:“法制之法就是捍卫君主、国家和百姓的利益。”

司马光思忖片刻,“不对,这灾情之下,百姓是需要赈济,法制之法只能保证,他们的利益不被侵占,但不能要求他人去赈济百姓。”

张斐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百姓利益,亦是君主和国家的利益,如果能够利用这场危机,完善这方面的律法,也算是有所获。”

司马光捋了捋胡须,似在思考什么。

张斐又赶紧趁热打铁道:“而且我觉得,这二者并不冲突,因为只要是天灾,无论再怎么应对,君主和国家、百姓必将会受到损失,这都将起到警示的作用,而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要尽力将损失减低要最小。

所以现在反驳王学士,是毫无意义的,只有等到事后,再拿出国家的损失,讨论这个问题,才有更多意义。”

司马光道:“也就是说,你能保证王介甫会真的拿钱出来赈济百姓。”

张斐点点头道:“王学士保证一定会赈济百姓的,绝不会让百姓颠沛流离。”

司马光突然发现这厮并没有正面回答,不禁问道:“方才老夫提到纸币的时候,你似乎并没有反对。”

哇.真不愧是司马谨慎。张斐只能如实道:“那是因为司马学士猜对了。哎!等等,司马学士切莫动怒,听我说完,我已经说服让王学士发行一种,公检法可以监督的纸币。”

司马光正准备发飙,听到这话,不禁又问道:“什么意思?”

“税币。”

张斐道:“顾名思义,就是一种可以用来代缴税的纸币,这么一来,公检法就能够更好的监督。因为如果是普通纸币,那其实属于行政政策,公检法其实也不太好介入,但如果是税币的话,这里面就包括税法,公检法能够很好的监督。”

司马光皱眉道:“如果他们到时反悔,你打算怎么办?”

张斐道:“首先,司马学士这个问题,可以用于任何一个政策,那么这就不是一个问题。

其次,遇到灾情,百姓可能也交不上税,但如果是大规模免税,这将让很多大地主,大奸商受益,到时国库损失惨重,可能又会用更极端的手段,来弥补财政缺失。但如果以工代赈加上税币,就能够准确帮助一些贫穷百姓,同时朝廷可以借此兴建更多惠民的工事。

最后,我们必须要相信公检法能够做到,而且从河中府的情况来看,公检法还是能够做好很好的监督,那边的盐钞,比税币要更为复杂,也难监督。”

司马光听罢,不禁认真思索起来。

他还真没有想到那么长远,比如灾情来了,今年税收怎么办,要大规模免税吗?

这确实会让很多大地主、大奸商有机可乘。

用税币来以工代赈,那么既可以帮助百姓度过眼下的难关,同时又能够使得百姓缴纳今年税,同时不会令国家损失太多。

这听着确实非常完美。

司马光思索良久后,又打量一番张斐,“老夫且信你一回。”

张斐笑道:“司马学士,其实我永远值得信赖。”

司马光只是呵呵两声。

其实这小子经常骗他,只不过结果往往是超出预计,他只能将就着相信张斐。

而当司马光回去之后,就听到礼部禁止所有报店刊登有关灾情的文章,顿时就后悔相信张斐,这王安石干得就不是人事啊!

整个保守派都炸了。

民间的士大夫也都炸了。

就只准你说话,不准我们士大夫说话。

这尼玛决不能忍啊!

弹劾礼部的奏章,那如雪片般飞到赵顼眼前。

赵顼也意识到可能捅了马蜂窝,立刻在第二日宰相的奏事上,主动询问此事。

这是什么情况?

朕怎么什么都不知道。

文彦博上来就直接对准礼部尚书王珪开炮,只准王介甫刊登文章,不准别人刊登文章,你这礼部尚书有没有将我这宰相放在眼里?

他们保守派也是头回发现,这礼部的权力原来也不小,心里倒有些后悔,当初没有全力争取这个职位。

“陛下。”

王安石立刻站出来道:“是臣让王尚书这么做的。”

目前就只有两个平章事,而六部隶属政事堂,没有政事堂的允许,礼部就不能这么干。

赵顼问道:“卿为何要这么做?”

王安石道:“臣奉命主持赈灾事宜,可总有一些小人,意图扰乱民心,本来其心可诛也,但臣为顾全大局,未有与之计较,只是禁止其刊登影响民心的文章,此全为大局着想。”

王珪也附和道:“陛下,这非常时期当用非常手段。”

“真正扰乱的民心是你王介甫。”

文彦博怒指王安石道:“这天罚已至,你却妄图与天为敌,到底你是何居心?”

王安石解释道:“我并非是要与天为敌,我不过是就事论事,实话实说,自古明君,又有谁没有遇到天灾。”

文彦博道:“试问又有哪个明君,就没有做过错事,如今天有警示,自当立刻改正,以免灾害蔓延。”

说到这里,他又向赵顼道:“陛下以为老臣所言,对否?”

赵顼点点头道:“二位所言,皆有道理。”

如今也不知道这灾情到底会延续多久,他也不敢反驳文彦博所言。

这皇权最为害怕的,就是天灾。

文彦博立刻道:“而臣仿瓷啊所言,便是那篇文章所要论述的观点,但是却被礼部禁止刊登,可是防民之口,甚于防川,他这一禁止,坊间顿时小报泛滥,其内容是更为险恶,反而使得那些心怀不轨的小人有机可乘。”

说着,他拿出一张小报来,“陛下,这便是老臣今早来皇城时,从一个小贩手中买来的。”

赵顼身旁的内侍,立刻过来双手接过小报,然后又呈给赵顼。

赵顼看罢,其内容正是批判礼部禁止他人刊登文章,以此延伸出各种猜想,甚至暗示朝廷这么干,无异于杀人灭口,掩盖罪恶。不禁眉头紧锁,又吩咐内侍,将这小报拿给王安石。

王安石看完之后,不禁道:“这等小报,真是可恶至极,陛下且放心,臣一定会严查此事。”

“你查得过来吗?”

文彦博冷冷一笑,又向赵顼道:“陛下,前几年所发生的事也有不少,但是街上不见一张小报,皆因各大报店,都能够正常发表文章,让小报无法生存,因为在当时的情况,没有谁会相信小报。

而且根据朝廷之前所定下的规矩,文章必须署真名,能够在报上发表文章的,那皆是颇有名气的士大夫,他们爱惜名誉如同鸟儿珍惜羽毛一样,又岂敢随便乱写,纵有指责,亦是忠心赤胆,陛下也应该广纳直言,如今禁止他们发表文章,反而让小人趁虚而入,这得不偿失啊。”

赵顼也觉文彦博说得有道理,以前就抓过小报,从来就没有完全禁止过,而且是越禁止,越泛滥,反倒是报刊出来之后,小报就销声匿迹,思索一会儿,点点头道:“文公所言甚是有理,朕也相信士大夫们是真心为国家着想,不过礼部这么做,其实也是出于为国着想,毕竟这是特殊时期,反应稍有过激,也是值得理解的。”

说到这里,他看向王珪道:“王尚书。”

“臣在。”

“暂时先允许那些拥有资格的报店继续售卖报纸,不过礼部也可以好好想想,该如何制定这出版的规定。”

“臣遵命。”

出得殿门,等文彦博离开后,王安石躬身便向王珪道:“禹玉兄,这回是安石拖累了你呀!”

王珪赶忙扶起王安石,道:“介甫切莫内疚,倘若我不认同,我是不会答应的,只可惜这文宽夫是宝刀未老啊!”

在这事上面,他肯定是支持王安石的,因为改回三省六部,就是他的主意,他不支持,谁支持啊!

宝刀未老?王安石忽然一怔,突然问道:“禹玉兄,来的可见过有人卖小报吗?”

王珪抚须道:“倒是没有。”

王安石道:“糟糕!我们中计了。”

王珪忙问道:“中什么计?”

王安石懊恼道::“我也真是大意,如今那么多人有活字印刷版,就是小报也不应该会笔抄,这定是文公临时让人写得,唉文公真的是宝刀未老啊!倘若换做司马君实,那是决计不会这么干的。”

心道,可惜那小老儿,死也不愿当这宰相。

在文彦博一番操作下,各大报店重回获得发表文章的权力。

而这些报店,背后多多少少都有士大夫的支持,报纸是离不开文人的,没有士大夫的支持,没有文章可以刊登。

只有一份报纸比较特殊,就是风月报。

士大夫也不傻,报纸出现之后,他们也意识到,要继续维持自己的舆论霸权,必须拥有这报纸。

再加上张斐并未就这方面的技术进行垄断,反而是对外出售活字,士大夫们很快就建立自己的报纸。

顿时这舆论发生逆转。

他们不敢直面皇帝,只能是拿着王安石来出气,是大肆抨击王安石的三不足思想。

他们现在只想着,如何彻底消灭这颗“毒瘤”。

其目的还是要限制皇权。

然而,对王安石而言,这屋漏偏逢连夜雨,淮北、河北相继传来旱情,尤其是淮北地区,那边早就在施行青苗法,但同时又没有公检法的监督。

如今这灾情和还款期,刚好撞在一起。

许多借贷青苗钱的百姓,顿时陷入绝望。

与此同时,京城物价开始疯狂上涨,市民们是叫苦连天,市民是不种粮食的,是需要购买,如今这粮价谁买得起啊!

这又给保守派提供攻击新政的素材。

王安石是双拳难敌四手,被他们喷的是狗血淋头,这也是为什么他推崇法家,因为他心里清楚,自己是属于另类,没有权力加持,他是很难赢得最后的胜利。

这种开放式的斗争,王安石怎么可能敌得过。

赶紧来找张斐商议对策。

“唉。”

王安石长叹一声,“这都怪我,当时真是大意了!着了文彦博的道。”

张斐笑道:“王学士并非是大意,而是正在陷入对方诡计。”

王安石问道:“此话怎讲?”

张斐道:“那些文章我也看过一些,都是自己人写给自己人看的,王学士之所以认为后悔,那是因为王学士也是这山中之人,但其实百姓现在根本就不在乎到底是谁的责任,到底又是怎么回事。

百姓唯一在乎的就是,朝廷将会怎么救助他们。只要我们拿出相应的政策来,很快王学士就能够掌控主动权。”

三不足,四不足,百姓才不关心这些,你王安石在乎,那是因为你王安石也是士大夫,所以你的周边都是士大夫的言论。

王安石道:“我已经安排人在勘察河道、城防、河防等工事,既然这钱是一定要花,肯定得做一些真正有利于国家和百姓的工事。”

以工代赈,也得把钱花在刀刃上啊!

“这是当然。”

张斐道:“但是我们可以先公布主要计划,同时,王学士应该赶紧派人去淮北地区,延缓催缴青苗钱,待救济政策确定以后,再来商谈这些债务问题。”

王安石点点头,又略显尴尬道:“不过你要知道,青苗钱可都是出自常平仓。”

常平仓是主要救济的官署,如今这钱都拿出去放贷,如果收不上来,淮北就拿不出钱来救灾。

河中府就没有这问题,苏辙领导的检察院,只要有空,就一定去查,谁敢乱来。

张斐点点头道:“但是我们发得是税币,至于粮食方面,我已经准备好一份法案,只要通过的话,就能够迫使那些地主将粮食拿出来。”

在张斐的谋划下,王安石立刻又组织起一轮新得舆论攻势。

他联合三司、户部、工部,正式对外发布赈灾方案,将大规模整修河北、京城、淮北一代的主要河道,以及水渠。

但具体金额,以及用什么来发酬劳,他并未写明。

没了制置二府条例司,他要发税币,以及发多少钱,都是必须要经过朝廷商议,不再是他跟皇帝商量着办。

每隔两日,检察院突然刊登文章,指出京城物价上涨的问题,并且让市民安心,检察院很快就递交立法会一份全新的包括粮食、酒的法案。

王安石的文章,这是在大家意料之中的。

但是检察院突然下场,可真是打了所有人一个措手不及啊!

什么粮食法案?

什么酒税法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