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召唤群雄帝王系统 > 第五百八十一章:太宗(下)

召唤群雄帝王系统 第五百八十一章:太宗(下)

作者:咏橘 分类:武侠修真 更新时间:2022-12-11 01:55:31 来源:笔趣阁

随着距离寿元尽头的时间越来越近,现在的赵弘庆,无论施行什么政策,都要求一个快字。

他只希望,利用剩下的四年时间,为自己的孩子,打造成一个铁桶一般的国度。

即使自己的孩子将来登基以后,不是什么有为明主,大可以去做个守成之君。

一些制度,都是他翻来覆去,想了又想,贴合时事之后,才敢颁布。

可谓特别附和当下的时代。

在他出征回来的这几年内,吏治清明、政治平稳、经济复苏、文化繁荣、武风盛行、百姓安居乐业,休养生息,完善科举制度,为寒门谋福利,削弱豪门对于国家的掌控力度,同时还稳定边疆局势,竭尽所能缓和两族矛盾,可谓盛世。

短短几年,就做出了除了赵长青之外,大魏历代帝王,都无法完成之事,实在是让人惊叹。

主要是赵弘庆本身就可作为一代雄主立世。

御花园。

赵弘庆正与皇后诸葛玲珑享用午膳。

用膳期间,诸葛玲珑说出几个人名,都是诸葛家的后人,按照辈分来说,都是诸葛玲珑的侄孙一辈。

她的意思很明确,就是希望皇帝陛下,能为他们几人一个不大不小的官做做。

诸葛家族现在虽然没有人入朝为官,但是在江湖上可谓威风赫赫,与稷下学宫关系极好。

算是一代豪门了。

于是,赵弘庆以诸葛家族完全能够自给自足为理由,婉拒了皇后的意思。

诸葛玲珑顿时沉默起来。

她对于这种事情,一向都是不喜与皇帝说的,怕影响到他的政策。

但是,现如今,官员制度改革。

虽说萧玄武的权利被缩减了,但是,赵姓宗室的权利,却大大增加了。

这是一个不好的现象。

现在渊儿还在游历江湖,万一四年之后,渊儿势单力薄,无法立足朝堂该怎么办?

受到宗室子弟压迫该怎么办?

难道就无动于衷的忍受吗?

还有长林王与摄政王这两位位高权重,深受民间爱戴的王爷在,渊儿今后的日子,必然是举步维艰的。

这个时候,必须要去培养一些自己的势力,助渊儿在登基之后,能够立足于朝堂。

不然的话,事情可就不妙了。

“朕知道你的意思,放心,朕走了以后,会让你垂帘听政,这你可满足了?”赵弘庆不温不火道。

闻声,诸葛玲珑连忙跪倒在地,“陛下,臣妾没有一己私欲,望陛下明察。”

赵弘庆觉得今日的午膳难以下咽,便是冷哼一声,起身欲走,突然想到什么,挥了挥衣袖,向身后跪拜着的皇后说道:

“太上皇仍然在世,一些跳梁小丑,是绝对不会趁着渊儿登基之后来兴风作浪的,他们即使要作妖,也要等到太上皇逝世以后,只不过谁又能确定,渊儿会比太上皇活得久?

还有,你们诸葛一家,既然已经远离朝堂,那就不要过问庙堂之事了,朕,是绝对不会允许外戚权利做大的事情出现,你...好之为之吧!”

一瞬间,诸葛玲珑泪如雨下。

她忽然想到了自己的父亲。

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难道还不能证明诸葛家族对于皇帝的忠心耿耿吗?

十七年八月六日。

赵弘庆拖着病体,于昆仑山封禅。

只不过,目前的人道之运,全部都被赵长青掌控。

除非他死了,人道之运会易主之外。

其余皇帝,一概不能继承人道之运。

因为这广袤天地间,就只认赵长青一人为人族共主。

回来以后,赵弘庆便病倒了。

只能卧床不起。

时而清明,时而昏厥。

清楚当年太上皇拿着大药来为皇帝延续寿命的人,都知道,十年之期限,已经快要到了。

陛下他,终究还是未能逆天改命。

好在,生前,在天下百姓眼里,完成了可以封禅的功绩。

不至于冒然封禅,会被后世人提及。

史书记载,太宗封禅之后,病倒于途中,回归洛阳后,已然不能理政。

生死悬于一线之间。

天气逐渐转寒。

皇帝已经有了吐血的征兆。

皇后诸葛玲珑,没日没夜的陪伴在左右。

一日深夜。

赵弘庆拿起枕头底下的圣旨,递给诸葛玲珑。

后者看了以后,面色煞白。

这封圣旨上,说的是要她陪葬!

“朕本来想着,在朕逝世之后,让你殉葬的。但是,后来认真想了想,实在是不舍得你就这样陪朕而去。你会不甘心,朕也会觉得亏欠于你。所以,现在朕来问你,你愿不愿意跟着朕走?”赵弘庆强打着精神,看向跪倒在地的诸葛玲珑。

她深呼吸一口气,强行挤出一抹微笑,“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臣妾生是陛下的人,死是陛下的鬼,这一点,永远都不会改变。”

言谈之间,虽然有一股怨意,但是她说的也是实话。

倘若这样做,能够让皇帝开心,那么,她愿意陪葬。

只不过,话没有说的很明白而已。

“罢了。”

赵弘庆平躺床榻之上,喃喃道:“渊儿不能没有娘。”

爹走了,如果娘也走,举世苍茫,渊儿又能依靠谁?

谁又能比爹娘更亲呢?

年关。

赵长青来看自己的孩子。

这将是他最后一次看到自己的儿子了。

二人说话说了整整一夜。

诸葛玲珑也在殿门前守了一夜。

他们聊了一些往事。

赵长青依稀还记得,当初还身为太子的赵弘庆,比较年幼,总是爱跟在自己与禾宁的屁股后边打转,还想到,当年巡游天下,自己在边关的曹参雕像前,对他的敦敦教诲。

还有牵着赵弘庆的小手,走在淮河边的场景。

如今当初的那个小家伙已经长大了。

但是,就要走了。

“父皇...对不起你......”

“父皇,要是有下辈子,孩儿还想做您的孩子。”

言尽后,父子二人,纷纷泣不成声。

赵长青走了。

赵弘庆生前最后一次,向他跪了下来,痛哭流涕,“爹!孩儿不孝!让您老,白发人送黑发人了!”

赵长青差点没忍住在皇宫内院中落下眼泪。

十八年三月初九。

赵弘庆言语已经不太清晰。

文武百官,纷纷跪在殿外。

殿内。

赵长林坐在一张板凳上。

皇后与摄政王,跪在床榻两侧。

陷入沉眠中的赵弘庆,耳旁突然听到了皇后的哭泣声,缓缓睁开双眼,向众人有气无力道:“宣...宣太子...火速入洛阳...登...基。”

言语刚刚落地,双眼就开始发生了微妙变化。

似乎,已经无法闭上眼睛了。

死相已生。

余后的整整三天三夜里,众人只听到了陛下的沉重呼吸声。

就再也听不到他能够说出完整的一句话来。

似乎嗓子已经完全坏掉了。

可想而知,当初留下的暗伤,已经开始遍布全身上下。

此刻的赵弘庆,必然是痛苦不堪的。

十八年三月十三。

深夜。

众人在皇帝寝宫外休息睡眠。

至于诸葛玲珑,一直在龙榻旁陪伴着赵弘庆,已经几天几夜没有合眼了。

“渊儿...回来了吗?”时隔几日,皇帝再次开口说话。

还算清晰。

最起码,相濡以沫多年的诸葛玲珑是听明白了。

她马上向殿外问道:“太子找到了没有?他回来没有?”

对于这个问题,众臣都不知如何作答。

诸葛玲珑顿时如遭雷击,失声痛哭起来,看着皇帝,摇了摇头。

赵弘庆唉声一叹,大声道:“朕...真不想离开啊...”

片刻后。

诸葛玲珑泪流满面,向群臣说道:“皇帝,驾崩了!”

群臣纷纷大哭起来。

赵弘庆一朝,短短不到二十年,就做了很多于民有利的功绩。

庙号为太宗。

以彰显其文治武功。

时人皆称这一朝,为太宗之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