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召唤群雄帝王系统 > 第四百四十三章:战略方针

召唤群雄帝王系统 第四百四十三章:战略方针

作者:咏橘 分类:武侠修真 更新时间:2022-12-11 01:55:31 来源:笔趣阁

回到洛阳之后的赵长青,正式昭告天下,册封妲己为丽妃。

地位只在后宫四妃之下。

妲己不求什么尊卑,只想着陛下他能给自己一个名分便就心满意足了。

册封大典结束之后,赵长青便一直埋头处理政务。

诸葛亮这几日也没有闲着,回到京城之后,有很多事情需要处理。

比如说,战后的抚恤金、堆积成山的政务等等,都得一一查阅。

他们二人在宣政殿里从早忙到晚,几乎没有怎么休息。

期间,除了皇后禾宁过来探望,送来了一些吃的喝的之类的以外,便没有任何人前来打扰。

因为先前赵长青便就三令五申,但凡是自己在宣政殿里处理政务时,除了皇后与太子之外,任何人都不得前来看望。

在深夜,赵长青正在看一遍奏折,是兵部尚书徐明写的,大意就是,各地招募兵力以及守备军支援大战的详细情况。

这篇奏折大体上没有什么不对之处,只不过,有几个错别字而已。

“这个徐明,今年多大了?”

赵长青合上奏折,问向诸葛亮。

此刻,后者也正在翻查大量近日以来的奏折,未曾有丝毫懈怠,听到皇帝的问话后,他微微一怔,暂时放下手上的奏折,喝了口茶,想了想,说道:“应该已至花甲之年了吧?”

“嗯,该退休了,颁布一道旨意,赐他黄金千两,回家养老去吧。”

赵长青蓦然说出的一句话,让诸葛亮感觉有些错愕。

该退休了?

这么突然的吗?

“不知陛下,为何突然做出这个决定?”诸葛亮忧心忡忡的询问道。

这个徐明,一生从未有过贪污历史,也算得上是一个清官。

而且担任兵部尚书多年,与很多军界大佬关系都不错。

不给出一个理由,怕是很难服众。

“江山代有人才出,他不让位,后来者如何居上?都快成一个糟老头子了,这个时候,就得学会明哲保身,他会同意退位的,下去颁布旨意吧。”赵长青已经做出决定。

诸葛亮点了点头,去起草圣旨了。

圣旨都写了,人家即使不愿意,又能如何?敢抗旨?

太初一朝,还真没出现过敢抗旨不遵的人。

写好之后,拿来给皇帝看了看。

赵长青觉得没有什么太大的毛病,便将这份圣旨盖上了玉玺。

圣旨奏效,传到兵部尚书家中时,徐明淡然接旨。

心情舒畅。

终于能够离开这个官场了。

不容易啊!

看来,故意写的几个错别字,谎称老眼昏花,还是很有作用的。

还白白获得千两黄金。

赚了。

徐明反正是看透了,自己就算是做到死,也只能是一个兵部尚书。

倒不如急流勇退。

人家曹操作为一个晚辈,业务能力都比我熟练了。

还赖在这个位置上做什么?

做到死也赚不来这千两黄金。

宣政殿里。

圣旨已经发布下去了。

兵部尚书之位空缺,得找人来补上。

“陛下,这尚书之位,您打算让谁来担任?”

之前,赵云在洛阳的时候,倒是挂了一个兵部尚书的虚衔。

这个尚书没有实权。

这个时候,水到渠成的,应该是让赵云入主兵部。

但是赵长青另有打算,“朕知道你想的什么,子龙担任兵部尚书,朕也考虑过。但是现在子龙手里已经有了兵权,等过几年,国家缓过劲了,肯定是要征讨唐国的,到了那个时候,子龙作为五虎上将,肯定是要随军出征,这样想来,他不合适。”

诸葛亮点了点头。

赵长青继续说道:“让兵部侍郎曹操担任尚书吧。对了,你可还记得戚定远老将军?”

曹操担任兵部尚书,完全没有问题。

俗话说,不看僧面看佛面。

仗着曹参的余威,和军中打交道,曹操会轻松很多。

“那位配享武魂殿的老将军?”诸葛亮反问道。

赵长青点了点头。

诸葛亮已经想起来了,“记得,为何陛下突然说起他?”

赵长青揉了揉自己的脑袋,说道:“他有一个儿子,叫做戚继光,在大战之中,立了不少功劳,一直在充当朕的亲卫,但是这有些大材小用了,朕打算,让他去兵部磨炼磨炼,以观后效,要是不行,就让他到陈庆之麾下任职。”

诸葛亮作揖道:“陛下圣明。”

皇帝把话说的已经很满了。

他实在是找不出理由来拒绝。

只不过,他有些不太信任,刚初出茅庐的一位将军,能否担任国家的机要任务。

别人不知道,赵长青是知道的。

让戚继光担任兵部侍郎,才是真的大材小用。

只不过,目前的各个职务都没有空缺,只能先就这么办了。

“关于凉地的事情,朕思来想后,打算扶持项羽,让他和陈庆之一起共同治理北凉。”

赵长青又说出了自己的一个想法。

这样做也无可厚非。

虽说,这几年的打仗,让北凉地界的年轻人十不存一,但是,民风毕竟摆在那里。

若是让陈庆之与项羽其中一人,完全节度北凉,这个事情,就是有些大了。

诸葛亮明白皇帝的顾虑,出言道:“这件事情,微臣完全支持,只不过陛下打算扶持项羽将军?”

“这个简单,朕封他北凉节度使。”

赵长青话刚说完,诸葛亮便就明白这样安排的用意了。

项羽做了北凉节度,拥有大部分兵权的陈庆之,就不能插手北凉地界的政务了。

“现在将锦衣卫的主要精力,放在对唐国的监管上。朕听说,因为这场大战,唐国境内的财政也出了大问题?可是后来,宋国给了唐国一笔银子?”赵长青问道。

诸葛亮答道:“这件事情,目前并没有被证实。”

“八成是真的了。”赵长青冷哼一声,道:“想要平定唐国,朕粗略算了算,估计至少需要有两百万兵力,依照我们大魏的实力,何时才能够筹集到两百万大军出征所用的一切物资?”

诸葛亮皱眉思索道:“至少...怕是需要五年的时间。”

“五年?”

时间是有点长。

“三年!”

赵长青斩钉截铁道。

诸葛亮吓了一大跳。

五年,还是最短的时间。

那可是两百万大军,光是辎重、所需军饷、抚恤金,就是一笔巨大的财政输出。

“陛下,三年时间....”诸葛亮欲言又止,显露为难之意。

“你是我大魏国的丞相,朕知道你会有办法,现在我们魏国的疆域,已经是幅员辽阔至极,三年的时间,足够了!”

现在光魏国的领土疆域,就已经是赵长青前世华夏领土疆域的数倍不止了。

坐拥这么庞大的领土,之所以财政还会时常面临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政策。

魏国对现在的楚地、晋地的方针很宽松,主要是为了避免战乱后发成不必要的祸端。

如果两地按照和魏国同样的税收,三年足够了。

看来陛下这意思,是不打算继续采取一国两制的方针了。

大的战略方针已经定下了,那便是持续扩张军事力量。

一统天下,只拼朝夕,时不我待。

“对了,这几日辛苦一下,帮朕留意朝中大臣中,有没有待字闺中的小姑娘。”赵长青吩咐道。

诸葛亮突然来了兴致,“陛下又想纳妃了?”

“是弘吉。”赵长青摇头一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