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召唤群雄帝王系统 > 第三百七十五章:利在千秋

召唤群雄帝王系统 第三百七十五章:利在千秋

作者:咏橘 分类:武侠修真 更新时间:2022-12-11 01:55:31 来源:笔趣阁

纵观各国皇帝,没有一人说是可以比肩赵长青创下的这丰功伟业,就连凉帝徐凤云都曾亲口承认,魏帝赵长青乃是几百年难得一现的绝世英雄。

然而人家端帝呢,根本就分不清时势,还在觉得,凭借自身的力量,真的能够解国家以忧患呢。

殊不知,真正的难题还在后面。

唐军开始包围端国国都。

端国各地南方重镇,又硬生生凑齐了十万人,号称百万雄师去勤王。

但唐国的军队,根本就没什么好怕的,该围城围城,该阻击阻击,在围城之后,端国帝都之外,又接二连三发起大大小小数十场战役,那所谓的端国勤王大军,也被损耗的差不多了。

来勤王的都是一些新兵蛋子,很多人连战场都没有上过,根本不可能是百战百胜的唐军对手。

城内那些端国的王公大臣们知道勤王大军一败再败之后,心中已生气馁,不愿在固守国都,想要活命。

很多人都抱有这种心态,导致现在的京城上下所有人都是心惊胆战,纷纷都觉得,大祸临头了。

但是端帝初生牛犊不怕虎,在经历过这么多次失败之后,他依然觉得无所谓,依然觉得,只是时运不济罢了,接下来一定能够完成自己成为千古一帝的夙愿,逆天改命。

区区的勤王军战败而已,算不得什么大事。

这些天来,唐军只是围城,迟迟不攻,长孙冲心中便以为,是唐军也没有必胜的把握能够攻下京城,所以才会围而不打。

但是,根本不懂打仗的他,压根就不了解,这是唐军的策略。

围而不打,先让城中的军心民心涣散,到时候所谓的端国国都,自然也就会不攻自破。

更何况,唐军还有一位坚实的盟友没有现身。

他便是魏国!

唐军需要知道他们的确切动向到底是什么,才能真正放心大胆的做出决策。

洛阳皇城中。

太子正陪伴赵长青在凉亭中下棋。

诸葛亮将最近有关端国的情报一一说了出来。

现在,唐军围城,时机刚刚好。

赵长青并没有急于一时做出决定,他看向太子赵弘庆,故意问道:“吾儿,你觉得此间之事,该如何做出选择?”

赵弘庆举子不落,犹豫半晌,才将手中一直拿捏的那颗棋子落下棋盘,然后说道:“父皇,我们可不可以将端国京城送给唐国?我们去攻占端国的南方,占据端国南方之后,我们大可以和正在与凉国交战的三大军团里应外合,彻底灭了凉国。”

诸葛亮听到太子的回答后,显露出诧异的表情。

赵长青大笑道:“真是好太子,那父皇再问你,为什么要将端国都城拱手让给唐国?”

太子郑重其事道:“父皇,这京城,说白了,不过就是一个城郡而已,虽然是端国最富有的城镇,但是,南方诸镇的价值,远比一个都城来的重要。

唐国如此不惜费力攻打端国都城,就是要拿下京城,京城的诱惑力,足以牵制他们的神经,又何苦去和他们挣一个都城还舍弃端国南方数镇?

根据孩臣得知,端国南方诸镇,盛产马匹,可以充实我们的骑兵,为以后骑兵发展提供助力,但是一座京城,能够给我们带来什么?远远不如南方诸镇的价值要高。”

赵长青起身,向太子说道:“好,朕就按照你的意思来。”

太子闻声心生惶恐,连忙起身道:“父皇,这恐怕不妥吧,儿臣人微言轻...”

赵长青还没有说话,诸葛亮便是开口了,他说道:“您贵为一国太子,乃是储君,更是国本,普天之下,谁敢说您是人微言轻?”

太子向诸葛亮作揖道:“老师说的对,但是毕竟弟子尚且年幼,恐怕...”

诸葛亮笑道:“太子不必忧虑,陛下像你这般年龄的时候,就已经开始着沈万三积蓄自己的力量了,太子殿下,微臣也相信您的判断。”

他知道皇帝的心思,是想利用国家大事,从小培养太子。。

而且,太子所言,确实是和他们一开始就对端国采取的战略意图颇为相似。

赵长青说道:“交由内阁拟旨,让陈庆之伺机而动,把握战机,务必要将端国南方军事重镇全部拿下。”

诸葛亮郑重作揖道:“是,陛下!”

赵长青看向太子,说道:“你先下去吧,将今日所说的计划,写在纸上,父皇晚些时候去看。”

太子作揖道:“是父皇。”

他退下之后,赵长青向诸葛亮问道:“孔明,你觉得太子怎么样?”

诸葛激动道:“陛下后继有人!”

他给出的这个评价,已经很高了。

赵长青显然很满意,毕竟,做父亲的,就喜欢别人夸赞自己的子女,心里会有一种自豪感。

他又开口说道:“若是太子将来继位,你觉得,最多能做成什么样子?”

诸葛亮想都不想的就回答道:“开创另一个盛世。”

“另一个盛世?”

赵长青陷入了沉思。

或许,这天下可以交由自己打下来,但绝对不可能经由自己大治。

因为自始至终,自己都想着的是要一统天下的同时获取足够的昏庸值来助自己长生。

将来这大治天下的重担,还是要落到太子身上。

诸葛亮退下之后,便是立即派遣高手,以最快的脚力,将圣旨传到陈庆之的手里。

赵长青来到了东宫,去看望荆轲。

自从上一次重伤垂死到现在,荆轲勉强能够站立行走了,但是浑身上下,还是提不起力道,一身修为,已经丧失的七七八八了。

赵长青看向荆轲正在沙盘上写字,看他写了好几个字体,便是出言问道:“这都是些什么字?”

沉浸于写字中的荆轲闻声后大吃一惊,连忙向皇帝跪拜道:“属下参见陛下,祝...”

话还未说完,赵长青就制止他说道:“有伤在身,不必多礼,你知道的,朕向来不惜这俗礼。”

荆轲点了点头,道:“陛下今日怎么有空过来了?”

赵长青笑骂道:“怎么,朕就不能来看看你吗?”

荆轲顿时惊慌失措,连忙赔笑道:“就是许久未见陛下,今日得见,内心有些激动。”

赵长青摇了摇头,笑问道:“你还没有告诉朕,你写的这几个字,是什么意思,朕只认识一个字‘剑’,其余的字,便是都不认识了。”

荆轲道:“其实这些都是剑字,不过这也不怨陛下,因为这些字,都是曾经五霸与战国时代,在其它国家产生的文字,在巅峰时期,一个‘剑’字,会有十九中写法。”

“十九种写法?”赵长青大吃一惊,不敢相信道:“一个‘剑’字,竟然会有十九种写法?”

荆轲点了点头,道:“陛下,如果加上上古文字的话,估计一个剑字的写法,就会有二十多种了。”

赵长青思虑片刻,开口道:“区区一个剑字竟有十九种写法而又各不相认,待朕统一六国之后,就把这些杂七杂八的文字统统废掉,只留下一种,岂不痛快!”

荆轲愕然,他作揖道:“还是陛下高瞻远瞩!”

赵长青心里已经有了打算,将来一统天下之后,一定要统一全天下的文字,这个事情,在当代来看,一定是一件极为昏庸的事情,毕竟,文字乃是文学之源,就只留一种文字,就是对文学的一种伤害。

普天之下的读书人肯定不答应。

但是,这件事却是有利于后代的统一。

既能够赚取昏庸值,也能够为后代着想,这不就是一举两得的事情吗?

其实,用一句话完全就可以概括赵长青此刻的想法了,那便是‘过在当代,利在千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