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召唤群雄帝王系统 > 第三百五十三章:重游故地

召唤群雄帝王系统 第三百五十三章:重游故地

作者:咏橘 分类:武侠修真 更新时间:2022-12-11 01:55:31 来源:笔趣阁

这是她最后一次见到赵长青了。

就此,李韵涵独自一人,守着其父亲的坟墓,在扬州孤独终老,临终之际,也没有在见到皇帝陛下。

倒是曹蒹葭和原京城中的一些玩伴姐妹,来对李韵涵吊唁了一番。

后世当中,还根据这位一生未嫁的奇女子编写了一段故事。

故事的大概内容就是说她与人皇赵长青有一段恩怨情仇。

老百姓们都爱看八卦。

尤其是平日里自己根本接触不到的那些人的八卦。

赵弘庆在扬州学到了很多的东西,也为他将来登上皇位做好了基础工作。

毕竟,太子亲自敬拜一代贤相,这件事情已经传遍了大江南北。

太子的美名,也从今天开始,在民间传播开来。

赵长青很欣慰太子有这样的成长,一开始就不会自持身份骄横或者纨绔,长大了,只要引导的方向是正确的,这个人就不会太差,应该能做一位守成之君。

那个皇帝之位,自己是不可能坐一辈子的。

他很明确自己的目的。

只是想依靠这个皇位,来为自己的武道境界添砖加瓦,到了一定程度,走上超脱之路后,自然会舍弃这个俗世中的身份。

众人只在杭州待了两天便走了。

赵长青见了见王家人,看到老岳丈最近生活很得意,便起了敲诈的心思。

果不然,这次从杭州离开,足足带走了一千万两银子。

他们又到了岭南道。

这次,重游岭南道,让赵长青确确实实感觉出了何谓‘天翻地覆的改变’,以往的岭南道是贫瘠的,在这里,几乎听不到什么读书郎的声音,这里民风纯补到被人蛊惑,但是现在,随处可以在城中听到朗朗传来的读书声,和大街小巷中的拳拳报国之心。

这就是一种进步。

在王权教化之下,赵长青坚信,这里的情况只会越来越好。

赵弘庆听说过岭南叛乱的事情,他问道:“父皇,听说这里出现过叛乱,严重吗?”

赵长青唉声一叹,说道:“平叛一役,不亚于发动了一场百万级别的战争,因为死伤的大多数是平民,他们受到了蛊惑,被那些乱党控制,那也是父亲第一次感觉到浓浓的危机感,若不是后来以其人之道还治其身之身,恐怕这件事情远没有这么容易解决。”

赵弘庆一愣。

他曾幻想过岭南一代叛乱的复杂性。

没想到还这么厉害,而且这话又是从父皇口中说出来的,十分可信。

看来,一场流民的暴乱,真有可能会成为一个国家覆灭的导火索。

听诸葛丞相说,若非当时是父皇亲政天下,恐怕换做任何一位皇帝,岭南的叛乱就会成势了。

历史上真正能够做成马踏江湖这事的,也唯有父皇了。

真的很钦佩他啊。

在大魏最为风雨飘渺之际力挽狂澜,逆流而上,登上皇位,最终又经历一系列事情,才能将皇位坐稳,如果换做是自己,可以做到这种程度吗?

答案显而易见是不能的。

抛出别的不讲,就算是朝中的那些精兵悍将,也绝非是自己可以操控的了的,更别说效仿父皇当年轻而易举的就将他们的兵权卸下了。

杯酒释兵权,这可是一件足以流传千古的事情啊。

就这么被父皇顺其自然的完成了。

就算是换做自己的爷爷,也不可能吧?

听诸葛丞相说,仁宗爷爷在世期间,各地的藩镇兵力已经累计到一种可怕的程度了,只要稍有不慎,大魏就会陷入一种风雨飘摇的地步。

但就算是如此,又能如何呢?

还不是被父皇在京城一战中全部打败了。

父皇,就像是诸葛丞相说的那般。

比肩始皇帝的存在。

众人只在岭南待了七天左右,便就继续赶路了。

离开岭南的时候,岭南一带很多的老百姓们都赶来相送,足足有几十万人,全部跪在了城外的官道上,向皇帝表达出自己最为崇高的敬意。

赵长青也丝毫没有吝啬,赐给了岭南一道牌匾,上书‘民风淳朴’四字。

就此,天下人渐渐谈论起岭南那边的人的时候,都忘记了他们曾经聚集在一起叛乱的历史,而是称呼他们为淳朴之人。

岭南一带的百姓再次对皇帝陛下感恩戴德。

众人离开岭南之后,来到了蜀道。

古语有言,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能够在蜀道居住的百姓们,大多都有两把刷子。

这也是蜀道多山匪的缘故。

这一路之上,赵长青没少看到一些衣衫褴褛的乞丐,不由得皱了皱眉头。

他听说过也来过蜀道,说这里是江湖气最浓重的地方,也亲眼看到了这里的江湖人,但是,距离上一次来到这里,已经过去十几年了,怎么还是有这么多的乞丐?

难道这里的百姓,并没有因为自己登上皇位之后,带来任何改善?

想到这里,赵长青自嘲的笑了笑。

怎么现在会有这种想法了?

明明自己以前都是怎么昏庸怎么来的,当地的百姓,又岂能好过?

他乔装打扮,来到一处茶馆,身边只带了剑一。

询问了原由,大为震怒。

原来是蜀道一带的匪患太过于猖獗了,现在路边上这些行乞的乞丐们,大多数都是被山匪洗劫一空的老百姓们。

其实这些年来,大家的生活,早就因为新皇登基带来的一些改革政策而越来越好了,只不过,百姓们越来越好,山匪们的势力也越来越大。

看到这里的情况,赵长青暗暗做了一个决定。

既然来到了蜀道,就不能不去蜀山剑宗。

一国皇帝驾临蜀山剑宗的事情,传遍整个蜀道。

当地的老百姓们都很感激皇帝。

因为兴建运河的缘故,使蜀道的贸易不在闭塞,从而带动了整体经济的发展,让当地的百姓们日子越过越好。

这一切,可都是人家皇帝的功劳啊!

大家伙齐聚蜀山山脚,但是山脚处早就被赵长青带来的三万禁军给团团围住了。

百姓们没有见到圣颜,不免有些失落,便朝着蜀山三跪九叩之后,就去奔波自己的生计去了。

也有不少人,就打算住在山脚处了。

赵长青来到蜀山,剑圣李星辰亲自率领全派弟子前来迎接,远远地在山门口便是跪拜下来高呼‘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这迎接的架势不可谓不重。

就算是当年仁宗皇帝来到蜀山的时候,都没有经历过这么大的排面。

可想而知蜀山对于这一任皇帝的重视性。

主要原因是因为,赵长青在江湖中有很高的地位。

之前就说过,赵长青这一朝,统治的不光有魏国的疆域,还有魏国的江湖。

此非虚言。

赵长青见到李星辰之后,给他了一个笑脸,说道:“您是江湖前辈,武林泰斗,就不必对朕如此客气了,更何况,你还是朕长姐的师父。”

李星辰卑躬屈膝道:“陛下,在下即使是在江湖中有再高的地位,但是说到底,不过就是一介平民罢了,哪里有平民见到君上而不跪拜的道理。”

赵长青会心一笑。

众人来至蜀山剑宗的大门。

蜀山,拔起而起,直冲云霄,可与泰山相互媲美。

蜀山剑宗,也是全天下数一数二的练剑门派,对剑道一途走得极远。

赵长青向李星辰问道:“朕记得江湖上有个说法,就做,即使是武帝城见到了你们蜀山剑宗,也是要礼让三分,不知道武帝城的剑和蜀山的剑相比,谁更胜一筹?”

李星辰想了想,抚须说道:“回陛下,武帝城中的武帝,可是被江湖人称颂为武林第一人的存在,即使是在下,也得避其锋芒,何来两派比剑之事?”

赵长青摇头一笑。

这老家伙,回答问题滴水不漏,看来在江湖上混久了,已经成了一个老油条了。

要不是蜀山历代以来的剑圣都有为国奉献者,不然的话,赵长青真的想打压一下蜀山,毕竟,说到底,江湖的势力还是不能太大,最起码要在朝廷之下,不然的话,唯恐国不将国。

这与昏庸值无关,赵长青是打心眼里不想看到江湖代代有高人的一幕发生。

其中因素很多。

侠以武乱禁占了首要原因。

若非担心这一点的发生,赵长青不介意效仿始皇帝,将天下气运分一些给江湖中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