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召唤群雄帝王系统 > 第三百四十九章:春闱科举

召唤群雄帝王系统 第三百四十九章:春闱科举

作者:咏橘 分类:武侠修真 更新时间:2022-12-11 01:55:31 来源:笔趣阁

太初八年二月九日。

魏国会试科举第一场,在这一天如期举行。

学子们怀揣着赤诚报国之心,步入考场。

诸葛亮亲自监督考场。

作为一位丞相,监考科举,实属大材小用。

因为往年的科举,基本上都是吏部与礼部共同监考,或者是皇帝亲自任命大臣监考。

而这一次,诸葛亮却是主动请缨监考科场,可想而知,朝廷对于这一次的春闱科举,该是有多么重视了。

对于魏国来讲,国家最近很缺人才,为了人才的各项选拔,可谓呕心沥血了,不仅将考试的难度降低,还提供了学子考生们很大的便利,比如,不在讲究书法字体如何等等,当然了,若是书写的字体好看,肯定也是一份加分项,但字体不好看,绝不会成为减分项了。

话又说回来,一个国家不能因为急缺人才,就什么人都用了。

这便需要到了诸葛亮监考起到作用的时刻了。

借此,也是要看看,各位考生的人品如何。

大魏现在对人才的启用,一向是以四字为标准,叫做‘唯才是举’,不过,有才无德,也是不可担当大用的。

有才之人,德行俱佳者,优先考虑录用。

赵长青之所以同意诸葛亮的请缨,完全就是因为在系统里召唤的秦桧等人,也会来参加此次科举,届时可让诸葛亮重点提拔这几人。

会试分三场举行,都在二月份完结。

到了三月初旬,就要给出一个会试的成绩了。

诸葛亮不光是起到监考的作用,考生的答卷,他也会一一过目。

令他出乎意料的是,会试的考试,陛下居然也要过目。

诸葛亮暂时定出来了前四名。

分别是赵长青从系统里召唤出来的四位贪官污吏,严嵩、蔡京、石崇和秦桧。

这四个人也不愧是青史留名的存在,居然能够在诸葛亮严苛审卷的前提下,与魏国境内的读书人一较高下之余,还能纷纷力挺进前四。

不得不说,这一点可真是不容易。

赵长青故作高深的看了看四人的答卷,向诸葛亮说道:“四月份的殿试,就让这四个人来吧,其余的会试考试,中进士者,皆有吏部选用人才,发向三州九道之地。”

诸葛亮闻声一愣。

这不符合章程。

这样一来,就没有二甲三甲的区分了。

天下士子会觉得有失公允吧?

诸葛亮将心底的疑惑说了起来,赵长青觉得很有道理,但依旧还是一意孤行道:“就这么办了,让天下士子都看看此四人答卷,他们会心悦诚服的。”

诸葛亮不在说话了。

显然是默许了陛下的意思。

非常时期,需要采用非常手段。

现在国家正是用人之际,如果在这种关键性的时刻,还要分什么二甲三甲,那么这场春闱科举在最一开始就决定要为朝廷选拔人才的用意上,就有了明显的出入。

在急用人才的前提下,这样一来的话,会试中选的士子,不光会感激陛下这般用意,也会赞同。

这是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只要让士子们对这四人的答卷心悦诚服即可。

诸葛亮想明白其中关键之后,便是立即着手去办了。

四人初听消息,唯感大吃一惊。

没想到,自己在会试当中的超水平发挥,居然成了殿试前四等。

这可真是意外之喜。

按照皇帝的意思来说,一甲前三等,就要在自己等四人里出现了。

四月初旬,赵长青在承德殿里将这四人唤了过来。

当着文武百官的面,考察了四人之后,以此给四人定以名次。

状元:严嵩。

榜眼:石崇。

探花:秦桧。

至于蔡京,就给了一个二甲第一名的虚衔。

三甲已定,本次春闱虽然略有波折,但也是无恙举行完毕了。

对于其他进士而言,这次并没有分什么二甲三甲等次,所有会试中脱颖而出者,皆为进士出身,也不枉寒窗苦读十余载。

大概到了四月中旬,四人情况基本稳定之后,赵长青将这四人召来宫里,简简单单吃了一顿饭。

御花园里。

赵长青先动筷子,吃了一口菜,向四人笑道:“这可是朕的爱妃亲自所做,平日里,朕可都没有这个福分享受呢。”

对于四人来讲,皇帝请他们吃饭这个事,可是一件非常隆重的事情。

以往的状元、榜眼、探花等等,可从来没有过这种殊荣。

他们四人陆续拍起皇帝和贤妃的马屁,

“陛下,我等四人能品尝此等美食,可真是三生三世都能修来的福分啊,多谢陛下厚爱款待,今后微臣定然为陛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多谢陛下与娘娘的好意,微臣实在是受之有愧!正所谓无功不受禄,陛下让微臣在无任何功勋建树的情况下,还能品尝到此等佳肴,就算是死,也值得了。”

“......”

众四人纷纷表明忠心。

赵长青点头微笑。

心中很满意四人陆续开口的声音。

瞧瞧,这就是奸臣,巧言令色的本事估计都是与生俱来的吧?

有了这四人在,还怕不会有昏庸值赚取?

对了,再加上一个和珅。

四人在用完午膳之后,便被皇帝打发走了,他让和珅带着他们四人先去翰林院熟悉熟悉环境了。

五大奸臣,走在一起。

这一幕,可谓经典啊。

赵长青现在怎么看这四个人怎么顺眼。

但是,他忽然想到了一个问题,如若按照旧制,四人去翰林院待一段时间,凑一下履历和经验,那么就未免也太大材小用了。

自己得和别人商议一下,看看如安排这四人为好。

也为尽早赚取昏庸值做足准备,毕竟,他现在愈发感觉到系统即将苏醒了。

就因为这样一件事情,他专门还去请教了诸葛亮,说道:“这四人皆是人中龙凤,如今国家正值用人之际,倘若只偏居一偶,在翰林院里做修撰,未免有些浪费其才能了,朕想,让他们尽快为国家更好的效力。”

诸葛亮听懂了皇帝的意思,目前什么地方最缺人才呢?

那便是楚国,也就是现在的三州九道之地。

这四人是刚刚通过殿试,还不清楚朝廷的体系以及处理政务方面需要注意的东西,这个时候想要重用这四个人,陛下的心思已经很明显了,就是要让这四个人都到三州九道之地任职。

他们都是刚绽放出来的莲花,洁白神圣,还没有经历朝廷污垢的污染,此刻将他们派往楚国,肯定是心中怀有赤子之心的报答陛下的重用之恩。

能将人性把控的如此细腻,也唯有陛下了。

而且这四人去往楚国之后,还能为皇帝陛下做很多的事情。

这才是陛下想要看到的吧?

诸葛亮想了想,顺水推舟道:“倒不如让这四人去三州九道磨炼一下?如今那里可是百废待兴,只要稍微一努力,就能够出现不小的政绩,对他们来讲,可是在合适不过了。”

赵长青想了想,觉得深以为然。

魏国是自己的依仗,是将来能够实现一统天下的跳板,不能让这四个人将魏国辛辛苦苦建设起来的实力搞垮了,去原楚国的疆域就再好不过了。

一方面天高皇帝远的,他们少了皇权的牵制,肯定是要贪污**做奸臣的,能为自己赚取一定的昏庸值。

二来还可以让这四个人作为自己的眼睛,替自己监视三州九道之地的任何风吹草动。

这可是再好不过的一件事情了。

赵长青想了想,便是拟了一份圣旨。

让这四个人在半个月以后赶赴三州九道之地任职。

.asxs.很高,除了状元之外,其他人都做了一方道路的节度使。

至于状元,则是成为了一州参政。

不是主政,只不过是参政罢了。

但.asxs.之高,居历届状元之最。

这种选择人才的方式,和任用人才的程度,可是开创了古之未有之先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