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召唤群雄帝王系统 > 第三百四十五章:推恩令

召唤群雄帝王系统 第三百四十五章:推恩令

作者:咏橘 分类:武侠修真 更新时间:2022-12-11 01:55:31 来源:笔趣阁

确认好文英殿与武魂殿目前应该祭祀的已故文臣武将之后,赵长青又向群臣简单总结了一下晋国的战事,并且将大家的功劳暂时放到一边,等白起到了之后,在大封有功之臣。

既然是打着凯旋而归的名头,那么今晚这场庆功宴是少不了的。

在宴会当中,赵长青也比以前更加圆滑,向大家说起了官话,然后便独自离去,留下群臣们一醉方休了。

贾诩没有参加宴会,他在宣政殿里等着皇帝陛下呢。

待赵长青来到宣政殿,二话不说,直接向他询问道:“知道朕今日为何让你前来吗?”

贾诩想了想,直言道:“敢问陛下,可是因为要分封有功之臣这个原因?”

赵长青点了点头,道:“打了整整两年,很多将领都是冒出了头,比如白起,打了这场灭国之战,其功绩已经不输陈、萧二人,你说朕该如何赏赐这些有功之臣呢?”

贾诩略微思索一番,便是开口说道:“陛下,不封王爵,最多累功至公爵,而且并非世袭罔替,现如今的这些有功之臣,可丝毫不亚于昔日的开国功勋们啊。”

他有自己的担忧,分封这么多的公爵,很容易就会对后世的发展产生影响。

赵长青也觉得很有道理,他莞尔一笑道:“朕今日找你,就是为了商议这件事情,朕心里有个打算,也不知妥不妥当。”

贾诩拱手说道:“陛下,微臣洗耳恭听。”

赵长青点了点头,道:“朕的这个打算也很简单,那便是从今以后,非赵姓子孙,不得封王,若有外姓封王者,将视其为乱臣贼子,天下共击之。”

贾诩闻声一怔,他明白为什么陛下要来找自己了,无非就是想问问自己有关这条旨令是否可以推行,看样子,陛下应该是心里早就有了打算,既然如此的话,那么便无需多言了。

本来魏国境内,几乎就没有什么异姓王。

然而,谁知赵长青还有后半句话,差点将贾诩噎个半死,只听他道:“不光要如此,已经被封的国公们可以世袭罔替,但是不能这个世袭罔替法,一般富贵人家,嫡长子加上庶子不知道有多少,从今以后,不光嫡长子可以继承公爵遗产,庶子同样可以继承。嫡长子继承遗产降为侯爵,但是国公家庭的庶子继承遗产,只能是伯爵,以此类推,你看如何?”

贾诩只听了一遍,便是分析到了其中的利弊,进而大吃一惊,在心中喃喃道:“好毒的一条计谋!”

皇帝的意思他算是听明白了。

国公死后,国公的嫡长子无法继承公爵,只能继承侯爵,但是他的其它儿子们不用当平民,可以继承侯爵之下的一个伯爵,看似是国公家庭的势力增加了,但是实则日子一久,传承个几代,所谓的国公之家,也就会渐渐没落下去。

比如,国公嫡长子死后,其子继承伯爵,那么其他子嗣就只能继承子爵。

而国公庶子死后,其子继承子爵,他的后代,就只能继承男爵了。

这样传下去,不到三代,赫赫国公府就会彻底衰落,从朝廷的体系中跌倒出去。

除非期间有国公子嗣在立功劳,恢复国公之位方可。

这条计谋不能说不毒了。

把事做绝了,还能落下一片美名。

毕竟,人家皇帝虽然不让你继承国公之位了,但是你生多少孩子,皇帝就会给你所有的孩子一个爵位啊。

这样一来,当朝国公们虽然会有怨言,他们的嫡长子虽然会有怨言,但是国公的其他儿子们会大力赞同此事啊!

一生白丁与一世爵位,怎么看都怎么值,不管怎么讲,在小的爵位,也是吃公家饭,被皇帝养着啊!

倘若当朝国公不答应也好说,大不了会闹得一个父子生隙、兄弟反目的结局。

贾诩本以为如此就足够了,谁知道皇帝陛下还有话没说完呢,他接着向贾诩说道:“自从建国以来,出现了不少本姓王,他们都是朕的亲戚,一直以来,都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管朝廷要钱,而且这么多年过去了,他们单个家族的势力,已经愈发庞大了,现在还好,朝廷还能养得起这些人,但是以后呢?国势有一天衰微了呢?”

这个问题,可算是触及到贾诩的神经线了,令他不敢作答。

这该怎么回答?

都涉及到王爷了,算是皇帝的家事,一个外来的臣子,不管在怎么说话,恐怕都不好看吧?

万一有几句话说的不好听或是惹恼了陛下,自己这条命也算是到时候了。

所以,面对这个问题,还是稳一稳的好。

他顿了顿,想皇帝陛下反问道:“那陛下的意思是说?”

赵长青笑道:“和那个计谋一样,有封地的本姓王,由嫡到庶,子孙依次分享封土,地尽为止,到了地尽之时,他就变成了一介平民,你看如何?”

贾诩的心脏怦怦直跳。

这计谋...无解啊!

他站在魏国目前的利益上考虑道:“陛下,此计可行!”

不能再说下去了,言多必失。

赵长青大笑两声后说道:“好,那便在明日早朝的时候,朕亲自说出来这个政策,此策,暂时就叫它是推恩令吧!”

“推恩令?”贾诩喃喃一声后在心里想道:“就算是只依靠这条推恩令,陛下也会名垂千古啊!”

贾诩退下。

赵长青来到后宫。

御花园中,赵长青与禾宁相视而坐,他们的孩子,到了这个点以后,早就已经沉沉睡去了。

自从赵长青离开京城之后,禾宁便是一直心不在焉,此番看到陛下安然无恙的归来,心里的一块大石头,也总算是能够落下了。

赵长青握着禾宁的白嫩玉手,含情脉脉道:“朕不在京城的这些日子,听别人说,你将后宫整理的井然有序,还对京城的某些风言风语进行了一番整肃,让朕能够在外征战而无后顾之忧,真是辛苦你了。”

禾宁正要向他解释这个事情,急忙道:“陛下,臣妾有罪。京城中有他国遣来的敌探,试图祸乱京城,臣妾无奈之下,只得搬出皇后的威仪,将京城上下整肃一番,不然的话,唯恐这里出什么乱子,让前线的陛下在为此分心操劳。”

赵长青笑了笑道:“朕没有怪罪你的意思,相反,朕认为你做的很好,因为你本来就是皇后,普天之下,除了朕之外,你便就是这世上最珍贵的人,江山是朕的,也更是我们的,因为有朝一日,这江山迟早会交到庆儿手里。我们做父母的,无非就是帮助孩子守好这片江山。”

那几日,京城大街小巷里流言四起,很多的坊间都已经发生了骚乱,各地物价飞速上涨,禾宁也是被逼无奈了,她只能出面,否则,根本抑制不住像是燃起熊熊火焰一般的流言。

那些流言,说什么的都有,有人说皇帝已经战败了,敌军马上就要攻到京城了,有人说国家因为打仗已经没钱了,要开始征税收了。

更有甚者,直接说皇帝陛下已经战死了。

流言胜过一支军队,禾宁通过自己的手段,完美阻止了一场流言战争。

毫无疑问,她是一个聪明的女人。

赵长青今日所决定的这一切,都是为了在将来自己的孩子可以顺利的继承皇位。

二人商谈片刻后,便是回去歇息了。

翌日清晨,早朝。

赵长青颁布了推恩令。

满朝文武尽是哗然。

这要是放在前朝或者是仁宗皇帝在位时,都不一定能将这个推恩令畅通无阻的发放下去。

但是,太初这一朝,有点非同寻常。

主要还是赵长青个人的影响力太大了。

推恩令一发放,不仅朝堂之上哗然一片,就连民间都是热论纷纷。

许多他国之君,都开始着手纷纷效仿大魏皇帝的这个做法了。

赵长青颁布的推恩令,取得了战略性意义上的成功,接下来,就是要密切监督这些有功之臣,是否按照这个法令上的所做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