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召唤群雄帝王系统 > 第二百九十一章:长青之后,再无空城

国际局势愈来愈复杂。

六月中旬,唐国与宋国合兵一处,夹攻北凉。

六月下旬,唐国分兵,占晋国北部一州又三郡。

同是六月下旬,北凉反攻,与宋战于拒北城,伤亡惨重,双方光是陆地神仙高手参战者就不下五位,此拒北城一战,被誉为江湖宗师一战。

七月初,司马空在作死的路上越来越远,于晋阳城称王,号新王。

晋阳城乃是晋阳公主的封地,不过她嫁给魏国皇帝之后,再无人于此封地,然而司马空在裹挟晋幼主南逃之后,便一路攻下了晋阳,作为自己的临时都城。

晋国京城方面,商天洪已经是晋国老臣们的精神支柱,可以说,除了司马空一党之外,就只剩下商天洪一家独大了,而且他又有密诏在身,可以称得上是顺应天理,靠此以及晋高宗留下的底蕴,成为了晋国一方大佬。

但是此刻整个晋国,就属他的压力最大,一方面要提防魏国的大军会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情,一方面,还有积极筹备军队,去抵抗唐军的侵袭,最终在七月中旬,筹集十万大军,与陈庆之麾下二十万大军齐头并进,打算一举将司马空擒获。

其实一开始,商天洪的打算是暂时将司马空晾在一边,同时也能够将魏军拖住,但是没有想到,司马空居然要挟幼帝封他王位,这样一来,彻底是将商天洪激怒了。

今日敢称王,明日就敢废帝,如此一来,必须首先将司马空除掉才行。

攘外必先安内,这是恒古不变的至理。

而晋国边关一方,魏楚两国打的也是热火朝天。

赵云是在与楚国接壤的边关地带阻击楚军,并没有随曹参一起在靠近晋国的边关一带,与楚军作战。

但是二人要是论压力的话,无异于还是曹参那边的压力大一些。

他的手上,目前只有三十万兵力。

但是经过几个月的酝酿与大战后,楚军依靠着源源不断的兵力相助,已经有了五十万大军,而魏军一方,兵力已经锐减不少。

而且对面领兵的还是楚国大将项燕。

这让曹参应对起来更为吃力。

这个项燕,不愧是得到了楚国一代军神项南天的真传,用兵手段现如今已经称得上是炉火纯青了。

曹参因为兵力有限的缘故,只得不断收短战线,做困兽犹斗,死死拖住楚军,不让他们跨过晋国的边防线。

本来萧逾明是想调出一支部队去救援曹参,但是被他拒绝了,萧逾明的军队乃是起到了整个战局的关键,有他们在晋国,才能保证陛下吞并晋国的计划正常运转,若是因为局面战局的不利而耽误了真正的大战局,则就有些得不偿失,是不划算的买卖。

所以,曹参拒绝了所有的援兵,打算一个人,与楚军死磕到底。

在没有援军的情况下与楚军作战,虽然艰难,但是曹参带来的军队,可都是最早跟随赵长青奋战的军队,也是最早的一批威震天下的魏武卒,岂会因为作战艰难而心生气馁,所以,无论他这里有多么难熬,士气就从未低落过。

营帐中。

曹参污头垢面,正在一副地图上指指画画,白起静静待在一旁。

他在地图上完成了自己的杰作之后,向白起说道:“楚军的作战计划已经改变,他们留下了三十万大军与我们周旋,其余的大军,都已经向我边关一带转移,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他们应该是想声东击西,双管齐下。”

白起自然是看懂了地图上的所绘,说道:“还真是没有想到,平日里不显山不漏水的楚国居然胃口这么大,想以一己之力,吞并掉晋国与我魏国。”

曹参摇了摇头说道:“恐怕他们真正的所图谋者,依然还是晋国。不过趁此机会,我们倒是可以将计就计。”

白起问道:“如何将计就计?”

曹参道:“你看,他们目前主要的兵力仍然囤积于长留山脉一带,距离我营中军相距三百余里,他们从长留山脉一带分兵二十万,去攻打我国边关。若是这个时候,由本帅率领五万兵力,就号称有二十万大军,故布疑局,使楚军相信我们是在倾尽全力救援边关。

他们便会以为,此刻我们主营的兵力已经空虚,无论如何,都会派遣来攻打我们中军大帐,到了那个时候,你就领着大军且战且退,做出一副不敌楚军的模样,收缩战圈,退守荒山一带,驻起防守之势,死死拖延住楚军的进攻。

与此同时,你要派遣一名大将,让他率领两万余人,从崇山峻岭中一路穿插至楚军先锋后方,在派一万人马,切断敌军与长留山脉一带大军的补给路线,活活将他们困死在荒山附近。”

白起有不解之处,问道:“元帅,您怎知他们会不惜一切代价进攻我军中军大营?”

曹参道:“因为本帅,他们在得知本帅亲自率领大军救援边关之后,一定会以为本帅带走了不少兵马,只留下你与敌军周旋,这个时候,他们必然会不惜一切代价派兵攻打我中军,一旦我中军大破,我魏军与楚国的战役,将会功败垂成,他们受不了这个诱惑,一定会轻敌冒进。

但是你必须先输几场,才能使他们坚信,目前我中军确实没有多少兵力可言了。此次出兵边关,本帅不带分毫粮草,统统留给你,待到他们来至荒山附近后,你在倾举全力重挫楚军,其中最为关键的一环便是,无论本帅在边关顶着多么大的压力,只要边关城镇不破,你就不能前来支援,专心打好你白起的扬名之战。”

曹参没有办法,只有他亲自前去,才能让楚军相信,此刻的魏军中军大营确实分兵出去了,而且没有曹参亲自坐镇的魏军,在楚军眼中,就像是一颗没了牙的老虎。

虽然白起早在之前的魏晋之战中声名鹊起,但是这么长时间过去了,很多人都忘了这位心狠手辣的魏军将士。

这也是曹参送给白起的一场造化,如果这场战斗没有什么意外的话,白起将会从这场大战役中彻底锐变,成为千古一将,名列史册。

至于边关一带的战事,曹参便就决定,以一己之力抗下来。

不然的话,如若在持续分兵救援边关,恐怕这个‘囚敌计划’将会不攻自破。

白起知道这个计划最为关键的一环,便是曹参亲自救援边关,所以根本就没有办法劝阻曹参改变主意。

因为这是魏军的机会,一个可以一劳永逸战胜楚军的机会。

曹参带着五万人走了。

去往边关,抵抗楚军的进攻。

那里有楚军的二十万精锐,那里,将会有一场无比艰难的守城战役在等着曹参。

按照他的猜测,果不其然,楚军出兵了。

二十万大军,五万辎重兵,号有三十万大军,正面直接向白起所在的中军发起进攻。

按照项燕所想的便是,管他曹参是真带着大股部队去支援边关还是假的,打了再说,正面强攻,一战便知分晓。

白起知道项燕的能耐,与曹国公对战多日不分上下者,岂是泛泛之辈?

所以为了将这场戏给做主,白起付出了极为惨痛的代价,约莫足足有两三万的魏军将士战死,他才决定向荒山一带故意败退靠拢。

项燕见到魏国这个举动,立即让大军乘胜追击。

打到这种程度居然跑了,肯定是魏军的兵力不足了,不趁着这个时候将魏军全歼,还要等到什么时候?

打仗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就像是赌博。

胜负仅仅只有一个念头,念头对了,无往而不利,念头错了,纵有百万大军也难翻盘。

白起这里打的异常热闹,曹参回到边关后也没落了下势,他都亲自登上城门督战了,可想而知,边关一带究竟在承受着什么样的压力。

“诸军!准备迎敌!”

曹参站在城墙上,看到刚刚被攻下去的楚军又攻上来,这还了得?

急忙调动士卒积极性,准备御敌。

打退敌军一波又一波,但是敌军就像是有无穷无尽的大军一般,开始了车轮战术,也不顾伤亡多少,除了猛攻便是猛攻!

据说这次负责攻打边关城镇的楚国将军与魏国有着深仇大恨。

一时之间,曹参也没调查出来对方主将是谁,但是看到对方这个不要命的打法,他就觉得,对面肯定是一位毛头小子,不过,这样的打法,正恰恰击中了曹参的软肋。

试想之下,魏军在兵力、后勤都极为缺少的情况下,很难每天承受着大量的伤亡,如果是打持久战,在粮草充足的情况下,魏军倒是能够坚持一段时间。

但是现在看来,人家楚军根本就不给魏军这个机会。

就是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攻下边关。

曹参没有办法,只能迎合楚军的打法来打。

毕竟是被迫守城。

但是对方已经持续攻城整整一天一夜了,他们的兵力雄厚,可以轮番休息,但是魏军不行啊!

终于,在将这一波楚军再次击退之后,魏军迎来了短暂的歇息时间。

曹参作为三军统帅,本应该养精蓄锐,好好休息,但是此刻因为战局影响,令他无丝毫困意。

他在城头上来回巡视,最终,停留在一处,姚望远方正在集结队形的楚军,他知道,楚军又要来攻城了,于是突然生起了一种莫名的无力感,喃喃说道:“若果是陛下来打这一战的话,陛下他会怎么打呢?唉,老夫到底是老了,才守城整一日而已,居然有了些力不从心的感觉...”

当初,赵长青打长安保卫战的时候,曾数次亲上城头击败项南天的军队。

后来有兵家中人整合了赵长青守护长安的打法,在缺兵少将的情况下,竟还可以反败为胜,实在是让人惊叹。

他们将他的这种打法,取了一个名字叫做‘空城计’。

不过,纵然是赵长青创造出来这个新策略,也无人敢再次实施。

因为世人有言,‘长青之后、再无空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