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我以捞尸证道 > 第二十二章:神仙卧。

我以捞尸证道 第二十二章:神仙卧。

作者:北邙老翁 分类:武侠修真 更新时间:2022-12-10 18:22:01 来源:笔趣阁

二品神通——【神仙卧】

开悟【神仙卧】者,在睡眠状态下,可引日精月华入体,并且转化为精纯的能量。有愈合伤势,固本培元之效。

捋了捋思绪。

崔公让发现这道二品神通,跟之前的【猿猱臂】【鲛人术】等截然不同。它无法直接施展,而是类似于“被动技能”的存在。

睡觉时,【神仙卧】会自动施展。

颇有些失望,感觉它不怎么厉害。

领悟神通后,崔公让又在船墓里周游了一遭,寻找其他值钱的陪葬品。

水晶棺价值不菲。

死尸身穿金缕玉衣;脖颈佩金锁;嘴里衔有夜明珠材质的“口铃”;手脚腕子上也戴有工艺精良的饰品。

卖出去肯定能值不少钱。

此外,船墓内还陈列有大尊的瓷器和青铜器。

只可惜,崔公让并未获取类似“储物空间”的神通,那些昂贵的陪葬品难以搬运。

很快。

获取神通后的惩罚降临。

嗡——

尖锐的蜂鸣声在双耳响起,崔公让的感知旋即变得恍惚。他感觉眼前的世界在慢悠悠地晃动着。

脑海里爆发出强烈的困意,眼皮无比沉重。

【神仙卧】是门关于睡觉的神通,它对应的惩罚自然和睡觉有关。像是中了催眠术,整个人变得精神萎靡,感知麻痹。

世界越来越模糊,虚幻。

他极力地想振作起来,可死活也逃不出困倦的泥潭。

渐渐地,没了意识,昏迷了过去。

崔公让如同一条死掉的海豚,随着洋流在海底晃动。

不清楚到底昏睡了多少天,也不清楚昏睡期间发生了什么。再度睁开眼,发现自己莫名其妙地躺在逼仄的乌篷船里。

脑袋昏沉沉的。

我应该没有死吧?

环顾四周,乌篷船的船头有位老叟在垂钓。

怎么回事?

崔公让满头雾水。他依稀记得,陷入昏睡的惩罚前,自己分明是潜在海底船墓之中的,现在却在出现了另一个地方。

“你醒了。”

垂钓的老叟扭头看来。

言语间,凛冽的寒风裹挟着洁白的雪花灌入乌篷船里,冻得崔公让浑身哆嗦。

呆滞地抬头,仰望天空曼舞的白雪。

“已经入冬了?”

挠头。“老爷爷,现在是什么年月?”

“永安九年,腊月十三。”

“永安九年?难道我整整昏迷了三年?老爷爷,你是在哪里遇见我的?我为什么会在你的船上?”

老叟甩出鱼竿。

“具体什么情况俺也不清楚。”

“俺前阵子出海捕鱼,瞅见你漂在海面上。摸了摸,你还有鼻息,顺手给捞了回来。”

匪夷所思。

身为捞尸人的崔公让也被别人捞了一回。

从口袋里捏出粒碎银赠送老叟,表示感谢,并询问道:

“请问,这是什么地方?”

老叟答:“商水县。”

商水县?忽然想起来了,陈四六的家就在商水县,月堤村。“老爷爷,你知道月堤村怎么走么?”

“月堤?”老叟伸手指向东边。“往东走,过了跨河大桥,挨着河堤的就是月堤村。”

“多谢。”

崔公让辞别了老叟,他准备先去陈四六的家中,将那笔“遗产”取出来。

一路向东,步行数里地。

毗邻黄河大堤,星星点点地散落几户人家。村口,崔公让寻得一位老妪问路:“大娘,这是月堤村,你可知有个叫陈四六的人?”

“陈四六?”

老妪停下手里的针线活。。

“六子他三年前就死了,你找他干什么?”

“我是他朋友,大娘,他家在哪里?”

通过老妪的引路,崔公让来到了陈四六家门前。显然是荒废了许久,庭院内生满了杂草。房屋破了个窟窿,也没人去修葺。

门上拴着锈迹斑斑的铁锁。

崔公让轻松地翻过矮土墙,走进了里屋。因为长期没人居住,蜘蛛网密布;里面还有兽类遗留的粪便,几只野狗筑了巢穴。

遵循遗言,在床炕内找了一堆白花花的银子。

清点,铜钱加上散碎银子,拢共二百八十六两。

陈四六膝下无子,孤苦伶仃地活了大半辈子。

对于这笔遗产,崔公让并没有乱用。他拎着银子,找到了月堤村附近的一家寺庙,以“陈四六”的名号出资修建了一座佛塔。

“陈叔,咱俩也算是有缘分。”

“给你捐了座佛塔,留点念想,不枉人间走一回。”

寺庙的主持收下银两,当即召集火工头陀,着手修建“陈四六功德佛塔。”

佛塔短时间建不完,崔公让吃了点清淡的斋饭后离开了寺庙,踏上了回家的旅途。

没走几步,早前月堤村的那位老妪,拄着拐杖急匆匆地跑来。

“唉——少侠留步。”

驻足。

“老奶奶,你找我什么事?”

“少侠,你是陈四六的朋友,那你是否也是‘水状元’?”

水状元即是捞尸人,不同的地界有不同的叫法。

崔公让点头。

“我是。”

老妪喜出望外。“哎呦!可算找到人嘞。”

殷切地抓住崔公让的手,遍布皱纹的面容上露出诚恳和善意。“水状元,老身想托你办件事.......”

她望向远处的黄河,以及绵延八百余米的跨河大桥。

轻声啜泣。

“我的孙子,他的尸骨尚且压在那座桥墩下。”

“拜托你行行好,把我孙子捞上来,入土为安。”

老妪神情激动,崔公让不好意思拒绝,于是应下了这门差事。反正有鲛人术傍身,打捞尸体丝毫不费劲。

“真是好人啊!小伙子,好人有好报,你以后肯定有福气的。”

“老奶奶,捞尸体可以,但你得给我找三柱香来。”

捞尸人的规矩,下水前先烧三柱香。

“香?老身这就取香。”

打捞尸体的事很快就在月堤村引起了轩然大波,村里的老少爷们悄悄议论着。

崔公让本以为只是非常普通的捞尸。

然而。

通过村里人的议论,他察觉到事情似乎是点棘手的。

老妪孙子的尸体,是压在桥墩底下的;他的死因,跟当地流传许久的“打生桩”的祭祀仪式之间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