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唐颂 > 第五百六十八章 下一任首相

大唐颂 第五百六十八章 下一任首相

作者:你是那道光束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10 17:11:35 来源:笔趣阁

“好了,今天来的人要做的是一件大事,一件足以影响帝国未来五到十年发展的大事。”拓跋思谏见到一行人当中除了徐天翔和胡小四等军方的人最后两人赫然就是杜让能和杨秋,刚要说话就听到李玄清道:“因为我们未来的政党党魁还坐在这里,政党还在筹划当中,所以大唐帝国的第三任首相人选依旧无法依靠我们设想的竞选制度来选任,所以今天在座的各位需要决定的就是这第三任首相的人选。各位有什么想法和建议都可以畅所欲言。为了国事,大家不需忌讳什么。”

岑天时和身边的拓跋思谏对视了一眼之后点了点头,两人心思如一,所以岑天时咳嗽了一声笑道:“这小曲好唱口难开啊,皇上还是我来吧,好歹我现在还是现任首相。我觉得慕容很好,这几年在工商部长的位置上历练,稳重的同时对于工商发展上面的见识大家也是有目共睹。如今我们大唐的工业化正式全面开花的时候,由一个熟悉工商发展的人执掌内阁必然能够紧跟皇上的步伐,让大唐今早整饬好内部,完成全国工业化,为下一步发展提供强大的国力支撑。”岑天时的话不多,但是说出来却非常有分量,慕容瀚海虽然出身六大家族之首的慕容家,但是其对于工商业上面的领悟和天赋却让所有人都心中有数,帝国这些年的工业布局,基本上都是李玄清在布置大局,慕容瀚海领导的工商部和帝国的工商各界去一一落实。也正是这样帝国的工业版图才能从最初的丰州老工业区拓展到北方工业带,然后往南北两侧发展,衍生出东北重工业区和中原制造业中心。大量的工商业产业在中原生根落地的同时也倾注着这位年轻的工商业部长的心血。至此帝国工业化推进的关键时刻,内阁首相精通工商,势必能够更好的领悟李玄清的思想,也更能够助推工业的进一步发展。所以包括徐天翔等人在内的其他人都对此没有多大意见。

“皇上,慕容确实不错,不过微臣想了半天还是觉得有必要推荐另外一个人,至少也要留下一个多人竞争的参选格局,也好为后世提供一种参考。”杜让能此时忽然站起身来笑道:“不过我事先说明一点,我对于慕容这孩子能够执掌内阁没有多大意见,本身他确实有这个能力,加上这些年也确实勤勤恳恳,在工商一途当中建树颇多,能够更进一步于国于民都是一件幸事。”

“院正的人选是谁?”因为坐的比较近,胡小四就坐在杜让能身边,所以此时开口笑道:“院正的这种想法确实不错,咱们马上就要开展政党竞选了,这给慕容找个竞争对手倒也不错,就算是选不上的话按照慕容的性格来说那也是未来主政一方的大员,对于帝国发展都是有利的事情。”杜让能和他领导的律法院属于帝国高层部门当中最低调的一个,常年没什么存在感,但是在如今的帝国反腐倡廉和打击犯罪当中,这位律法院大院正表现出来的铁腕却让所有人心惊胆战,在经济发展如此繁荣的今天能够保持律法公正杜让能功不可没。也正是因为这样包括李玄清在内,所有的帝国高层对于这位当初钦定的律法院大院正都是敬重异常。上个月军方的军事法庭因为闹出一处涉及到军民两方的案子,杜让能更是直接让军方在律法面前都不得不让步,为此当地律法院在事后还得到了国防部长杨天成和总参谋长徐天翔的联合表彰,要求律法院在今后涉及到军方的案件当中要表现出足够的勇气抗住压力,充分维护帝国律法的威严。所以他一出口在座的所有人都一起看向他,都想看看这位眼睛里揉不得沙子的院正大人推荐谁。

“我举荐幽州布政使张建忠。”杜让能一开口李玄清就点了点头,这张建忠就是当年的天津刺史,后来在幽州布政使调任之后接掌了布政使一职,这么多年幽州工农业生产总值从原本的一个穷困省一举发展到如今北方第一名,今年的工农生产总值总量甚至已经超过了丰州,境内交通条件完善,水路俱全,工业门类更是已经趋于完整,而依靠着造船业和远洋贸易,天津成为北方发展速度最快的港口城市,甚至不比新兴的临海城市汕头广州和西海郡差。而后面的几大港口城市是依靠着政策和地理优势,天津可是除了日本航线之外基本上没有政策扶持。但是张建忠却硬生生的依靠着连接北方工业带龙头的地位,将海量的大宗工业产成品运输的任务全部移交给天津为龙头的北方五大港口城市,并以此为基础,打造渤海湾港口群,这样一来整个北方工业带都因为幽州这边的举措而受益匪浅。而在北方工业带产业转移的时候,张建忠联合丰州率先搞起了产业升级政策,重点发展高精尖产业,将技术发展作为幽州下一步发展的突破口,这样一来也导致了虽然大量的工厂设备开始在中原那边扩建,但是以幽州和丰州为代表的老工业基地却持续绽放光芒,甚至越来越繁荣的原因所在。丰州因为是帝国的起家之地,大部分工业发展的研发基地装备处的大部分兵工产业都处在丰州,所以丰州基本上是一骑绝尘,第一时间承接着科技发展转化为工业成果的地方,甚至来自长安这边的大规模的科研基地的成果也优先在丰州落地。幽州那边在没有这些政策的情况之下被张建忠以政策吸引,省内建立三大专业技术学院加上内阁部署在幽州的北方工业学院还有联合皇室资产下属的制造业总部,已经建立起属于自己的在造船、高精制造业和精密产业以及新式采矿业等重工业的技术中心和人才中心,隐隐然有了和丰州分庭抗礼的趋势。而且在这一点上,幽州有着比丰州更大的潜力。一旦民间的这种研发和人才中心成形必然让幽州在工业发展上面永远占据着制高点,有人才和研发中心,有大量的工厂等产业能够承接技术成果,幽州模式已经突破了原本的桎梏走上了新的发展途径。

也正是因为这几年张建忠在幽州布政使任上搞出来的政绩,所以杜让能一说出口之后大家都在沉默,张建忠和慕容瀚海两人在工商业发展上面都有着自己独到的建树,这贸然让自己来选择的话还真不好选。

“我们军方比较看好张建忠,因为不说和慕容的私交的话,张建忠的比起慕容可能优势更加明显。慕容上台执政对于后续推广政党制度和竞选制度来说对于百姓来说可能因为慕容的身份比较不那么让人接受。”徐天翔想了想之后道:“慕容不仅仅是工商部长,还是慕容家族的三公子,更主要的是因为皇妃娘娘的关系,慕容家其实算是皇室外戚成员了,如果慕容上台的话那对百姓来说等于是皇上自家人上台,容易让不明真相的百姓人为,以后政党选举其实是按照竞选人所在家族的权势地位来选的。虽然我们无法避免可能世家大族在选举当中具有的优势地位,但是无论如何不能让百姓有这样的误导。毕竟选举制度是以后帝国政治生活的关键所在。”徐天翔的话说出口之后在座的人脸色都变得奇怪起来,徐天翔的这番话倒是让他们想到了在以后的选举当中所需要面临的问题,而且按照这么他的观点,只怕慕容瀚海在这方面存在的劣势还真是不少。更何况在座的这些人与其说是在讨论下一任首相还不如说在制定帝国行政政治的规则,而为了这个规则,最有希望任下一任首相的拓跋思谏都让位了,那么慕容瀚海如果真的阻碍了这种规则,只怕也会为规则让位。

“张建忠政绩卓着的确和慕容不相上下,而且天翔刚才所言对于平民出身的张建忠而言确实更加符合我们制定的规则。”李玄清看了看在场的所有人笑道:“这两人如果晚生十年让他们一人一个政党在参议院打擂台我觉得很精彩。只不过如今我们还处在草创阶段,所以很多事情要为以后考虑,不能因为个人私交而废国家大事。所以——”李玄清话还未说完就听旁边的巧兮忽然道:“大哥哥,这件事不如找机会听听他们本人的意见如何?慕容三哥的身份此时虽然尴尬,但是毕竟有一点不仅在座的各位心知肚明,就算是帝国的普通百姓也都知道,这位年轻的工商部长为了帝国发展这些年的确是呕心沥血,东奔西走。三哥在百姓心头的地位并不低,反响也很大。所以站在三哥的角度如果能够淡化家族因素,以政绩和能力说话百姓还是很认可的。”

“巧兮的话的确有道理,先生你马上发布通知,让张建忠火速回长安述职,同时你们年底的这段时间悄悄把这股风给放出去,我就坐在这长庆殿钓鱼。”李玄清知道巧兮明白自己的心思,所以点点头笑道:“既然两人各有千秋,那么对于帝国来说其实选择哪一个都无损大局,所以于其我们这些人在这里发愁还不如看看他们自己的反应如何?”

“我同意皇上的意见,这放风的事情就交给我吧,这种事情真要做到天衣无缝你们都不如我。”胡小四笑道:“不过我事先说好啊,我是支持慕容当首相的。”

“废话,你赞同我们都知道,用不着你在这废话。”他身边的王厚纯捶了他一把之后笑道:“我对于大家的意见没有意见,只不过有一点,那就是以后如果碰到这种情况的话我们是不是该事先拟定一个章程出来?毕竟就目前的现实而言,富家子弟和慕容这样的豪门能够获得的资源和人脉更加广泛。所以——”王厚纯的话没有说完但是意思大家都明白,毕竟以后的话都是竞选,那么对于豪门来说确实是一个优势,如果一个搞不好的话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没有政治等级的大唐会因此再次走回老路。

“这倒是一个问题,不过倒也不是没有办法解决。”李玄清心头一动,点点头道:“厚纯提出的这个问题稍后几天我来拿出一个办法,到时候大家来完善一下。”

“好了,咱们在这议论了两个时辰了,大家都饿了,我去端点汤圆过来大家边吃边聊吧。”巧兮知道李玄清在琢磨后世的那种西方的财产公示制度,顿时站起来笑道。不过他这句话倒是让大家才反应过来时间过得这么快,胡小四更是奇道:“三嫂,汤圆?什么是汤圆?这是什么新式的点心?”

“确实是新式的点心,而且还是一个可以发家致富的点心。”李玄清见到巧兮从外面带着宫女给每人端了一碗汤圆顿时笑道。这白砂糖在李玄清和巧兮的指点之下已经彻底产业化了,甘蔗这种广泛种植在南方亚热带地区的制糖植物这几年成了南方数省最主要的经济作物,而后世在北方广泛种植的甜菜也在去年从大食那边找到然后开始在内地进行改良,今年在东北地区已经种了不少,制糖业的发展代表着饮食文化走上了飞速发展的道路。这些影响百姓衣食住行的产业一旦发展起来就会带动帝国百姓的生活水平进一步提升。

“可以让律法院和隶属于内阁警卫部廉政公署建立一种制度,官员财产公示制度,由律法院进行监督,作为每一位从政人员必须要遵守的制度。”李玄清不经意间的一句话却让在座的所有人悄然放下了碗筷,岑天时更是一下子站了起来笑道:“皇上,我真是服了你了。”虽然李玄清并没有多解释什么,但是在场的所有人都是真正把握这个帝国命运之人自然是一眼就看穿了这个制度一旦颁布实施所带来的变化和好处。而在此时只有巧兮看了看李玄清忽然一笑,官员财产公示,这个后世建立起来的制度因为时机不对所以很难落到实处,但是在这一世只怕真的能发挥其真正的作用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