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唐颂 > 第四百六十七章 大漠黄沙浪滔滔

大唐颂 第四百六十七章 大漠黄沙浪滔滔

作者:你是那道光束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10 17:11:35 来源:笔趣阁

“副帅,是这样,我们在俱毗罗城北一百多里地的地方找到了从汗博腾山那边流出的一条河流,经过我们计算如果从这条河水引流至俱毗罗城外的话是能够解决我军饮水的问题的。”第七兵团的帅帐之内,高思继端坐在上方,周围坐了一圈第七兵团的高级将领,中间正在说话的却是后勤队的一名小兵,很年轻才二十出头。帅帐之中的这一群将星让小伙子有点不适应,紧张之下说话都有点结巴,但是他说出的话却让所有人都豁然站起身来。高思继更是直接开口问道:“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快说,如果可行我马上汇报大帅给你请功。”小伙子想到从汗博腾山那边饮水不奇怪,因为俱毗罗城实际上依靠的主要水源就是这条名为黑马河的河流,因为和此前流经龟兹城西的白马河区分开,所以这条流经区域靠近西北部的就被命名为黑马河。不过相比白马河,黑马河的河水流量就少多了,但是因为处于丰水期所以对于俱毗罗城庞大的人数来说水量还勉强够用。但是问题是井渠从黑马河那边基本上都被回鹘人修到了俱毗罗城那边,难道需要去把井渠抢过来?可是抢井渠就算是抢的过来也没有什么好办法移到天策军大营这边?如果是这么简单的话那还需要停留这么长时间?第七兵团这边可没多少好办法在沙漠中修建井渠。所以想到这里高思继等人的脸色都一黯。俱毗罗城内此时聚集了回鹘人几乎所有的力量,加上从萨曼和葛逻禄那边派过来的援军加上疏勒那边各部族联军,杂七杂八的加起来估计都有近三十万人了,虽然这三十万人不是全部囤积在俱毗罗一个地方,大部分联军等实力比较差的军队其实被放在了姑墨州,但是光是俱毗罗城就有十几万人而且还有仅好几个月修筑的共事。回鹘人为了集中精力在共事修造完毕之后强行将俱毗罗城内的所有百姓等物管人员全部送到了后方阿悉言城等地,整个俱毗罗城都变成了一个巨大的防御工事,横亘在俱毗罗荒漠的边缘,死死的挡住了天策军前进的步伐。而不解决水源问题依靠着从附近水源运水过来天策军的后勤运力基本上都耗在了水源输送上面,就算是这样也只能勉强解决眼下这些人的饮水问题,再也无力增加新的军队了。

“副帅,是这样,我们从后方紧急运了一批水泥管道过来了,依靠这种管道我们不需要想办法在沙漠中修造出什么井渠就可以将黑马河的河水引到我们大营所在的东面。一百多里的话也就是五十千米,一根管道三米差不多十七万根就能够接好。后勤部那边组织了部分战俘和后勤队一起,采用战马和骆驼一起拖运,现在前面一批五万根已经抵达拜城了,可以直接从拜城往西北直接抵达河流最近的地方。”小伙子神神叨叨的说了一大堆之后道:“我们大队长已经去找大帅了,那边会让陌刀营的石将军派兵护送我们过去,这样的话两边可以同时开工,工期如果快的话可以在十天内完成。”

“张工,你确定能够在十天内完工?”高思继虽然不明白他为什么有这么大信心,甚至都没有问明白这其中到底是怎么回事但是并不妨碍他听到最后一句话想到后续的事情。

张工就是这个小伙子他本来是水利工程师,此次前来是被后勤部和水利环保部抽调过来勘察西北水利地形的,本来打算做一张安西水力资源分布图的,但是没想到在这里却给高思继解决了巨大的难题。他所说的水泥管其实就是此时已经在内地城市建设中大受欢迎的下水道的水泥管,在李玄清将长安城当做全国市政工程的样板之后,下水道就在全国各个城市风靡起来,水泥管这种划时代的武器自然李玄清没有放弃,由于制造难度很小,所以产量非常大。西北这边在沙洲那边兴建了一座小型水泥厂之后张工的建议就有了实施的基础。

“乌斯儿,你马上抽调两个营的兵力跟随后勤部一起,听从张工的吩咐,要想办法一定解决好水源问题。我要告诉大家,俱毗罗之战我军取胜的唯一办法不是什么时候攻击城池,而是解决水源问题。所以从现在开始张工,你就是我第七兵团乃至于整个西征军最大的官,所有人包括我在内随时听候你的调遣,任何人但凡违抗命令的直接军法处置。”高思继见到张工严肃的点头顿时知道他心里有了完整的规划,所以也不多言直接命令乌斯儿率领两个营的野战部队协助张工和后勤队立即出发,开始了后来被称为西北水利发展和水力资源调动的辉煌征程。

张工这边开始动作在军队的保护之下划定最近的路线开挖沿途的沟渠并且避开沿途地势比较高的地方的时候,因为这时候动力抽水机还躺在实验室里试验,所以张工能够利用的也只能是地势高低来使得水流能够自流。不过他这边在动作的时候万毅那边陌刀营全军出动带着五万名运送水泥管道而来的战俘队连带着十几万匹战马和骆驼的运输大队也从拜城出发抵达黑马河流域,那边由另外一名水利工程师柳盛负责。在选择好一个河流海拔高度最高的地方之后开始迅速铺下管道,挖开沟渠将这些管道埋了进去,然后一节一节往前接驳。两节管道之间直接采用了蛮横的塑料隔膜加上水泥来接续,这种办法其实并不长久,但是考虑到军队那边没有多少时间,所以施工队这边想的是先期将管道接过去通水,等到军方完成任务之后在用别的办法弥合。这种办法在近乎十万人的同时施工和运输之后源源不断的水泥管道被铺设下去,开始朝着前方不断延伸。第一天就直接铺出了将近十几里的距离。而西征军指挥部那边在得知这边顺利施工之后刘璇立即抽调后面几乎所有的后勤力量开始输送大批量的水泥管道前往施工现场,而第一批运输的畜力也在第二批水泥管道抵达现场之后离开返回去继续。依靠着这种接驳的办法这种管道输水的办法在前线快速成型,几乎每天都能以十几二十里的速度往前推进。

万毅和高思继这边全力以赴准备建造战时输水管道的时候其实远在河西省凉州,李玄清和张全复也在商议西北的水利建设,相对于传统的河道水流蒸发速度快,很多珍贵的水源在中途就被浪费蒸发,无法达到这种定点的运输,所以李玄清才想到这种类似于坎儿井但是却更加完善的办法。不过由于他和巧兮对于这一方面也了解不多所以也只能将之当做一个建议告诉张全复,至于如何去实施还需要他这位水利环保部的掌舵人自己去权衡。但是他没有想到的是他才刚刚提出建议,遥远的西北那边两个年轻人已经甩开膀子开始直接将至用到了实践当中,而且在其后的实际效果来看却有着不错的效果。尤其是在战事结束以后张工和柳盛两人联手在管道附近运用植物枯枝甚至是那些庄稼秸秆造出了后来国内铁路沿线最好的防风固沙的网格固沙网络之后,让李玄清直接看到了铁路穿行大漠的希望。

不过此时无论是张工还是柳盛两人都不会觉得在不久的将来自己的举动甚至惊动到了这个帝国的最高统治者,并且专门将他们招到皇宫和他们谈论西北防风固沙的办法。此时的他们正在竭尽全力完成自己对于高思继和万毅的承诺。十天之内完成一百多里的管道铺设,除了后方需要源源不断运送水泥管道过来之外,还需要他们能够快速挖出合适的渠沟,以此来避开或者是消除沿途那些高海拔的坡地和山丘,尽量使得整个管道路线能够顺着由高往低的路线行走。而且为了防止回鹘人有可能的破坏,乌斯儿率领的野战部队除了要配合张工和后勤队挖沟建渠还需要随时防备敌人有可能的偷袭,所以黄沙漫天之下一副战时的气氛让从来没有打过仗的张工甚至都有点莫名的兴奋。

但是此时从河源那边往俱毗罗这边铺设管道的柳盛却没有那么多心思,他那边因为要承载着主要的工程量,而且在和张工他们汇合之前不紧要铺设管道还要开挖沟渠,所以每天十几里的铺设任务让所有人都筋疲力尽。八月份的西北白天沙漠之中的高温甚至能够达到四十几度,晚上又有可能直接跌到零下十几度,如此巨大的温差不说那些战俘或者后勤队施工队甚至连陌刀营的野战士兵都受不了,大批士兵和战俘在这冷热交替之中病倒。但是因为这是俱毗罗战役的关键,所以石坚几乎是豪不眨眼的继续加大施工力度,将那些生病的士兵战俘一股脑全部送到后方指挥部,然后补充新的人员。就这样几乎算是不计代价的情况之下在第四天的时候张工和柳盛两只工程队会师,这样一来速度大大加快,因为张工和乌斯儿这边已经将沟渠都挖好了,剩下只要将管道铺设进去然后接续好连接口然后等到水泥干涸凝固就可以直接继续前进了,两部汇合光是施工队伍就已经达到近十万人,铺设的速度自然比以前大大加快,这些人为了节省时间根本来不及检验接续口是不是漏水,就直接覆盖黄沙埋设管道。好在张工想到了以后所以在每个连接点上面都插上了标杆,以方便日后寻找和维修。而乌斯儿和石坚在略作商议之后开始分工,有乌斯儿配合施工队行动,自己则带着陌刀营大队人马回头去接应运输管道的队伍,防止出现前天那样因为运输队耽误导致的水泥管道短缺的现象发生。

时间一天一天过去,看着管道逐渐的接近终点,高思继这边也开始将剩下的两个营布置在最前方卡住了俱毗罗城往东的道路准备接下来的大战。而万毅这边在石坚回来之后果断让陌刀营停止行动,派第十一兵团接替他的任务,陌刀营补充完之前减员的部队之后立即开始和指挥部直属炮兵部队汇合,准备开赴前线。

时间到了第九天的时候其实管道的主体任务已经全部完成,张工和柳盛两人开始围绕着大营修建了一整套的饮用水供给体系,通过水泥直接在大营之内修建了无数的小管道通向各个功能区。这样一来完整的水流供给措施算是全部完成。

天启四年八月十八,赶回黑马河河源的柳盛将最后一节管道接到了河水之中,大量的河水瞬间顺着这节管道被注入到这条长达一百三十七里的输水管道之中,只见一瞬间原本平缓的河面之上出现一个巨大的漩涡,大量的河水就此消失在这个漆黑的通道之中。而柳盛为了能够在短时间之内加大供水量,直接将在前方水中挖出了一个大坑,将河水都聚集在这里。这样一来西北河流的河道浅的劣势被他硬生生的解决掉。

而这些河水在经过一百三十七里的管道之后冲出来之后立即沿着张工修建的那些明显小了不少的新的水泥通道抵达各处。“来水了来水了”无数的呼喊声开始从大营的各处响起,困扰第七兵团近一个多月的难题就这样被解决了,很多士兵捧着这清凉的清水甚至都流下了热泪。有了水源沙漠之中才有了生机,大漠黄沙才能够被人类征服,看着这碧莹莹的清水,高思继也是感慨万千,也是对李玄清提倡的科技更加感触良多,自己这些行伍之人这么长时间没想出办法,却被这几个年轻人做到了,对方可都是新式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

看着张工等施工队的人被将士们兴奋的抛到了半空中,欢呼声在大营之中此起彼伏,高思继也是跟着哈哈一笑,结果亲卫递过来的一碗清凉的河水一饮而尽,抹了抹嘴笑道:“大漠黄沙浪滔滔,将士西征逢水道,长信天公能作美,人间处处暗清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