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唐颂 > 第三百零五章 吐蕃疑云

大唐颂 第三百零五章 吐蕃疑云

作者:你是那道光束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10 17:11:35 来源:笔趣阁

“胡敬璋?他之前不是已经到了建昌城了吗?还没死?”李玄清接到胡小四带来的情报一愣,看来自己来到这个世界还真改变了一些人的命运,这个家伙居然能活蹦乱跳的活到现在也算是稀奇。不过对于这一群人李玄清没多大兴趣,反而是对于温韬勾结吐蕃人进入南诏引起了他的关注,如果不是从西南进入藏区难度太大,他都想让薛洋直接率兵入藏了。

“让薛洋见机行事,如果吐蕃人敢来直接打回去。”李玄清看了看薛洋走的路线点了点头,善阐府位于洱海地区北部,一旦拿下不仅仅可以威胁郑买嗣,支援李阳和柴嘉攻占南诏国的核心地区,而且在必要的时候可以率兵前出攻击从西面而来的胡敬璋和吐蕃人,为南线部队整合提供一个缓冲,这个点选的不错。

“皇上,薛洋这小子打仗是越来越有心得了。”胡小四自然也看出了薛洋已经拥有纵贯整个战场的全局眼光,赞叹道:“如今天策军可是人才济济,只怕咱们扫平天下之后这些人会鼓动皇上去打周边的那些乱七八糟的国家,否则还真是浪费了人才。”

“你就少操心,仗有他们打的。”李玄清白了一眼胡小四,这是个典型唯恐天下不乱的家伙,不过帝国初生的确需要这些拥有开疆拓土的热血,否则大唐帝国又如何实现自己的目标呢。

长安帝国大本营内李玄清的目光开始从帝国内部往外转移的时候薛洋那边也在一边朝着善阐府急进一边思考整个南诏战局的走向,对于这种大型战役他还是第一次掌控,所以紧张之余更多的是一种眼界的提升,有了这种全局眼光之后作为主帅考虑更多的其实是如何布局如何协调各部完成既定的任务,让对手时刻跟着自己的步伐走。

薛洋选择的攻击点无疑是此时南诏国内最符合天策军利益的,善阐府一旦拿到手则必然会带动整个战局朝着有利于天策军的方向转移,即使吐蕃和胡敬璋联手往东突进也会遭到自己的层层阻击。不过相对于胡敬璋,薛洋更多的还是关注吐蕃人,即使当年他参加过原州王厚纯大战吐蕃人的全过程,薛洋依然对这群高原洪流有着一种天生的警觉,这犹如悬在中原帝国头上的一柄利刃,随时会落下。

“皇上应该在想办法彻底解决这些吐蕃人吧?”薛洋正在暗自沉思李玄清的战略部署,前方信使急匆匆赶到,“启禀大帅,我军前锋已经抵达善阐府城下,城内守军已经严正以待,似乎料到我军会来攻城。”信使的话让薛洋一愣,随即明白过来笑道:“他们防备的不是我们,而是西面的。告诉前锋立即准备攻城,善阐府我们不能耽误时间给我立即拿下。”

薛洋的话等于是点燃了善阐府城前战火的一根导火索,只见前锋部队得到命令之后直接开始列阵,各项攻城准备在薛洋率领大队人马抵达的时候就已经全部就位,只见顷刻之间十几个炸药包升上天空朝着城楼的方向而去。西南地区的城池和内地江南都不一样,基本上都是石寨,坚固程度和内地不能相比,只是位置都比较险要,占据了地理上的优势,易守难攻。不过对于天策军一贯的做法来说基本上不存在攻不下的城池,炸药包和爆破筒一起上,再坚固的城池也都能直接炸开。

所以在一片爆炸之声中爆破手扛着爆破筒不断跃进,开始朝着城楼下面的门洞而去,而且时至今日爆破手的防护已经做得很到位了,基本上都是身着昂贵的皮质和塑料合成的软甲增强在行进过程中的防护,避免在中途被对方击杀。

善阐府的守军没有和天策军打过仗,对于对方的火药武器没有提前准备,这一下城楼上被炸药包侵袭,被炸得血肉横飞,无数的士兵在第一波爆炸中丧失生命,而守城将领尚未来得及调整部署脚下的城墙忽然像是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托起,紧接着一声更加剧烈的爆炸从脚下传来,整个城墙都像是飞到了天空中,四分五裂,无数的碎石四散而飞,将功放双方的阵型彻底打乱。

“该死的,这个石头城怎么这么难缠。负责攻击任务的第三营都统差点被碎石打到,刚刚怒骂一声,就发现烟尘过后,几乎整面城墙都被爆炸碾碎,当下也顾不得其他直接率兵开始冲锋进入城内。在他身后无数的士兵开始端着火枪跟随冲锋,还有后勤部队则开始将前线被误伤到的士兵迅速抬到后方让随军军医进行救治。

薛洋这边拿下善阐府的时候处在大厘城内的郑买嗣也接到了长子的汇报,吐蕃人现身了,大约两万骑兵已经越过南诏国的边境进入剑川城附近。高原铁骑对于南诏国内的人来说实在是心有余悸,郑买嗣不敢怠慢让长子开始在西面收缩兵力据关而守,同时开始琢磨着如何在两强之中取得一线生机。

和郑买嗣一起关注吐蕃人动静的还有玄影卫和胡敬璋。吐蕃人是温韬请来的自然要第一时间和他们取得联系,得知消息的胡敬璋立即派温韬前往剑川,准备和吐蕃商讨共同对付天策军的事项,实际上胡敬璋对于吐蕃人只派出两万人有点不满,他可是和天策军打过好几仗的人,尤其是此次领兵前来的还是老对手薛洋,所以临行之前交代温韬一定要想办法让吐蕃人再派援军赶来,否则的话依靠两家加在一起的十万大军根本无法和对方抗衡。

而几乎同时得到消息的秦空却立即飞速将这个消息传给薛洋并同时遣人立即回传长安大本营,吐蕃人出兵了,两万高原铁骑已经进入剑川。这个消息传到善阐府的时候薛洋已经在善阐府那边休整完毕准备进一步往北,得到这个消息之后立即改变方向前往弄栋城。弄栋城位于羊苴咩城和郑买嗣的龙合城之间,是两军的分界线。如果吐蕃和胡敬璋联军要想往东的话必然要走弄栋城,所以薛洋打算在这里伏击吐蕃人。在临走之前薛洋交代玄影卫尽快将善阐府陷落的消息散布给郑买嗣,逼迫他在西面将兵力继续收缩。与此同时传讯给李阳和柴嘉,让他在拿下建水城之后立即北上直接攻打通海都督府,将兵锋直指郑买嗣的老巢大厘城。

薛洋的布置可谓是直接针对吐蕃人,同时尽快扫清郑买嗣在南边的威胁,让后方军队尽快整合在对方的大军到来之前汇合。不过在薛洋的布置中徐英和李神福两人率领的兵马却从战斗序列当中消失了,这两人几乎在薛洋分兵前往善阐府的时候就开始隐藏自己的踪迹,会川城下也没有如期等到他们的人马,仿佛一夜之间消失了一样,对此薛洋也没问,反倒是让玄影卫打探起羊苴咩城那边的情报让他们尽快传递给徐英。

薛洋这边在得知吐蕃人过来之后迅速调整部署,准备迎击。温韬在剑川城却碰到了麻烦,这股吐蕃人显然不是当年和天策军在原州对阵的吐蕃人,对于天策军的战力完全不了解,而且还自大自傲的很,言语之间丝毫不把天策军放在眼里,在他们看来大唐帝国自从安史之乱之后就不可能是他们吐蕃铁骑的对手,对于温韬让他们加派援军的要求直接一口拒绝。温韬这个辩才无碍的盗墓头子碰了一鼻子灰回去见胡敬璋之后直接开口言道吐蕃人不可靠,需要另想他路。

胡敬璋和温韬两人翻开地图开始寻找自己的出路究竟在哪。这几年在他们在南诏的西部山区除了休整还不断完善当年的那份地图,也算是对于西南地区有了很深入的了解。两人研究了一夜之后将目光定在了远离战局中心几乎在西部边陲的丽水城。

“你是说咱们去丽水,然后想办法去缅夷那边,或者去弥诺国?”胡敬璋自己都不确定了,现在好歹也还算在大唐的境内,但是如果按照温韬最后划定的路线,那真的去了最极端的地方了。

“大帅放心,那边也不算很差,至少咱们过去可以说是逍遥无敌可以真正建立一个属于咱们自己的国度。”温韬点头道:“而且走之前再去坑一把这个南诏国主,让他出钱出人送咱们离开。”温韬有句话没说出来,他准备坑一把隆逊没错,还想着将吐蕃拿下水,这样才能够避开所有人的耳目和视线,安然撤退。

“好吧,我去整顿兵马,做通下面人的思想,此一去只怕以后真的要离国万里再也回不到故土了。”胡敬璋也是长叹一声,无可奈何。

温韬和胡敬璋分工之后,胡敬璋去整顿自己手下的兵马,并且开始准备撤退事宜,而温韬则一面暗自派人去散布吐蕃进入南诏国内的事情,想办法将这个消息传递给天策军,一方面开始以吐蕃人需要粮草补给为由将羊苴咩城附近的几个仓库全部搬空,并且将南诏国西部守军中和自己交好的几人全部劝服,秘密安排人手和自己一起往西撤退。

不得不说这个温韬口才实在是了得,短短几天时间就将隆逊最后的家底全部掏空,而且还派人到剑川忽悠吐蕃人,在胡敬璋和隆逊的人马未到之前让吐蕃人独自前进,往东去攻打弄栋城,然后去和天策军交锋。

天启二年五月中,温韬指使隆逊带着自己最后的兵马前出羊苴咩城去前线监督吐蕃人作战,自己和胡敬璋则带着所有人悄然消失,往西奔赴南诏国的最西端——丽水城。

而也就在这时候,吐蕃人刚刚抵达弄栋城,因为薛洋将善阐府陷落的消息散布给郑买嗣,导致他的长子将弄栋城的兵马全部撤出,让这里变成了一个空城。吐蕃人不明就里开入城内,正准备歇息之后等待隆逊的抵达,却没有发现,这里一个弥漫着滔天杀气的圈套已经展开。

薛洋布置在城内的伏兵趁着吐蕃人放松戒备从各个埋伏点出击,战争在城内迅速打响,连绵不绝的枪声让吐蕃人彻底陷入了混乱之中,为了快速解决战斗,薛洋命令部队放弃了三段式齐射的战法,埋伏部队依托事先的掩体和房屋等开枪攻击手足无措的吐蕃人,刹那间整个弄栋城都陷入了战火之中。

薛洋自己则带着亲卫队在城外准备俘虏那些漏网之鱼。这应该是火枪面世以来第一次阵地战,城内的天策军分成无数股,在打死当面之敌后迅速跟进,将那些吐蕃人外围的人一圈一圈剥离然后朝着他们统帅所在地方前进。震耳欲聋的枪声让吐蕃人根本无法组织起有效的防御,骑兵在没上马之前就被打死在战马身边。慌慌张张的吐蕃统帅只能勉强聚拢起身边的亲卫队朝着北城门冲了过去,希望尽快离开弄栋城,离开这一群来历不明的对手。

只不过他显然是想多了,五万多人的天策军加上五万支步枪对付他两万人,战役根本持续没多长时间就进入尾声,那些越大越顺手的第三营和山地营士兵见到吐蕃人想都不想抬手就是一枪,经过几次战役之后战士们对于手中配发的新式武器是爱到了极点,这步枪可谓是真正的战争之王,不管远近都能招呼。不少士兵在激战之余开始仔细的瞄准对手练习枪法,一枪一个,以至于战争结束之后很多士兵都埋怨吐蕃来的人太少不够杀的。这一战也创造了天策军自成立以来的一个奇迹,俘虏人数最少,几乎没有多少俘虏,两万吐蕃人除了最后亲卫队在统帅的率领下就地投降,其他的全部被击杀。

薛洋看着眼前跪伏于地的吐蕃人冷冷一笑,让手下的两个都统将所有吐蕃人的尸体全部搬到城外堆成两个京观,然后迅速整顿兵马稍事歇息然后直接南下朝着羊苴咩城的方向急速开拔,那里天策军的另外一支也该抵达了。

天启二年五月十五,薛洋率兵击破吐蕃骑兵两万的消息在玄影卫的快马和飞鸽双重传讯之下朝着长安而去,而也就在这一天柴嘉和李阳兵分两路从建水城出发朝着通海都督府而去,整个南诏国的战事从此掀开了新的一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