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唐颂 > 第二百二十二章 主力南归

大唐颂 第二百二十二章 主力南归

作者:你是那道光束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10 17:11:35 来源:笔趣阁

公元891年七月初一,天策府发布全民公告,宣告天策军北线两场大战的战果,号召天策府全体民众万众一心支援前线,早日实现全国统一,让百姓安居乐业。传媒集团为此发布特别专刊,长篇报道此次大战的详细经过并附载立功将士的心声,并且用了特大号字振奋人心:天佑大唐,汉军威武。

一时之间长安城的大街小巷开始到处都是“天佑大唐,汉军威武”的呐喊声,各省区也都第一时间发布了同一消息,传达前线大捷的消息。

这一切都让中国北方历经了百年战乱之后第一次传来汉军击败外地收复失地的消息,从天策府政策中受益的广大百姓再次恢复了盛唐时代的血性和热情,不仅仅自发走上街头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支持统一大业,而且时隔几年之后的募兵处再次被百姓包围,让这些原本都陆续拆迁的留守人员哭笑不得。

岑天时领衔的民政部趁着民心士气被大捷调动,迅速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包括刺激工商业发展,扩建交通等在内的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公共事业的发展等等,并且让财政部联合钱庄发布大唐统一债券,首次将统一战争带到了每一个百姓面前,这种特别的战争债券让早已习惯天策府发布债券的老区百姓习以为常,纷纷自掏腰包购买,并且逢人便说自己支持了天策军的战争。不过在几个新区百姓除了新奇之外,尚且没有多少能力购买。

不过祁红和殷红林对此早有预料,对于新区的百姓他们更多的是让他们了解天策府的政策和之前任何一个时代的不同,没有特别的预期。而随着全区工商业的蓬勃发展,在工商业发展的时候必然带来更多的变化,也在一点一点撬动着这些地方陈旧的观念。

长安大本营利用北线大捷做足了文章的时候陈凡却已经在草原和塔希分手,后者屯兵阴山以北等待民政部官员前来接收草原事宜,并且震慑附近的大小部落。而陈凡则率领其他部队开始南归,各部接到集团军总部的命令之后各自回归幽州,休整补充之后进入南线,划归中原指挥部指挥。

而徐天翔等得知陈凡的大队人马开始归建之后立即将手上的机动兵力也就是薛洋本部人马派往西线划归万毅指挥。薛洋成了名副其实的救火队长。不过他本人倒是没什么意见,中原指挥部手下的兵力太多,打起仗来基本上也都是大兵团的正规战,薛洋的特长也施展不开。所以接到调令之后和王厚纯作别之后立即启程赶赴陕州和万毅汇合。

伴随着天策军主力南归,整个天策军南线的战事也都开始飞速调整,前期的战略也开始调整,各部队纷纷接到命令,开始调整防线和防区,整合兵马。

天策军的调整也带动了宣武军这边紧急做出反应,此时的谢瞳已经抵达前线开始亲自布置。敬翔牺牲以后这些事情牵扯了谢瞳和郑璠大部分精力,在这种顶级的战略设计面前宣武军的其他谋士还是没办法顶替敬翔的位置。面对这种状况朱全忠也是无可奈何,顶级谋士不是说找就能找到的,尤其是这种时候,战前的谋划布局可能比战役开始后的执行更加重要。只不过让朱全忠奇怪的是,对面的天策军成军时间更短,大部分将领都是从草莽之间仓促崛起的,而且按照他们的编制根本就没有谋士一说,那么天策军的战略规划和布局到底是怎么完成的?难道李玄清一个人就能够顶替自己这边的一帮智囊团?

这些问题朱全忠想不明白,但是此时却没有一个人能够顾得上他。谢瞳抵达德州之后面对这一生死关头已经是全力以赴,根本不会理会这些战场之外的事情。而郑璠最近已经开始实施自己的计划,暗中和朱全忠的儿子朱友珪抓紧时间布置。朱全忠这个皇帝面对这种情况也插不上手只能暗自郁闷。

在和葛存周、康怀英以及郑璠等军中大将谋士连续三天不眠不休谋划之后,谢瞳也终于敲定了宣武军的战略方阵,禀报朱全忠之后召开行营作战会议。

谢瞳的方案还是集中在北线,将南线围剿杨行密的部队抽调回来加强东部齐州和棣州方向,率先在东部地区打开局面,大军云集德州和魏州前线,以对抗即将开始的恶战。简而言之就是北线东部以攻为守,西线则是主力以守为攻,迫使天策军在东西两部分分开使用兵力,以支线率先取得优势逆转整个局势的发展。

至于南线的布置,在抽调回主力部队之后,谢瞳的打算是立即册封孙儒,让他出兵南线和杨行密争夺扬州,减轻宣武军南线的压力。同时派遣潜伏人员秘密策动淮南境内的其他小势力争夺淮南地区主导权,扰乱朱全忠的视线。

朱全忠和谢瞳的这种部署是典型的将北方的战线人为的分成两部分,以东线的局部攻势来带动北方战线的胜利,南线抽调的兵力加强康怀英之后如果突然出击必然在东部形成局部优势,在天策军反应过来之前拿下东部屏障——沧州。

谢瞳的计划得到了葛存周和康怀英等一众将领的支持。战役打到现在已经没有多少可以谋划的余地了,双方的实力基本上都已经摆在台面上。朱全忠为了康怀英的攻击突然性,将谢瞳准备的黑火药制作的炸药包全部调集过去,准备来一个突然袭击。

顺便说一下其实炸药包这种东西在火药被制作出来之后就不是什么大秘密,制作炸药包的程序实在是太简单不过了,依靠郑璠的能力这点事情基本上没有任何难度。

谢瞳这边的计划紧锣密鼓的进行,军队也随之进行了极速调动,甚至连朱全忠的使节都迅速从德州出发前往马儒的驻防地——楚州。朱全忠为了增加筹码直接开出了天策大将的头衔。这让马儒十分诧异的同时也在权衡是不是要卷入这场漩涡。

要知道天策上将这个职务自从李世民之后就从来没有再设立过。因为按照李渊当时给天策上将的定义,基本上就是开府建衙、可以建立自己的属官和行政系统,几乎是等于另立朝廷的含义。之前李玄清的天策大将还是自己依靠实力和宗室的身份抢来的。此时朱全忠为了吸引马儒出兵竟然开出了这个史无前例的条件。

马儒原本是秦宗权的手下,秦宗权在蔡州被朱全忠剿灭之后就一直占据楚州,在兼并了秦邦彦之后领地扩大不少,而且背靠黄海,背面原本依靠徐州节度使防地日子过得不错。但是自从朱全忠占领徐州之后他就紧张起来,紧接着杨行密在淮南地区崛起。等他从惊魂未定之中反应过来,北方两大诸侯进行角逐更是让他这种枭雄人物闻到了另类的意思。北方的争端一旦分出胜负必然形成一个前所未有的庞大势力,这股势力接下来的动作必然是夺取唐室江山,一统天下。所以这段时间他一直在考虑自己的退路,现在朱全忠送上来的大蛋糕也给了他另外一种选择,那就是接收这个蛋糕出兵攻打淮南,如果能够拿下淮南那么即使北方分出胜负也肯定会妥善安置自己。

所以思虑再三之后马儒答应了朱全忠的条件,出兵淮南,攻打扬州,从背后袭击杨行密。说起来这也是马儒的私心在作祟,攻击扬州能够调动杨行密兵马回援,同时也为自己拓展地盘做准备。因为按照马儒的计算,杨行密从颍州撤兵回到扬州的这段时间自己起码可以拿下扬州和附近的润州等地。

公元891年七月初十,在杨行密的前锋已经拿下颍州的时候,马儒率军从楚州出发忽然出现在扬州地界,袭击驻守扬州的淮南军队。不过这个消息显然被提前泄露出去,扬州守军虽然和马儒预料的一样不多,但是却显然是早有防备,急切之中并没有拿下,反而被对付的求援信使将消息带了出去。

其实在马儒出兵的时候身在颍州的杨行密已经得到了消息,玄影卫淮南分部的负责人就是李继鹏,因为北方战事的开展,淮南和金陵等地的玄影卫全部交给了他,在探知朱全忠派人前往楚州之后李继鹏猜测对付一定会结盟对付南线的杨行密,所以一边通知杨行密的同时一边将马儒出兵扬州的消息散布给扬州守将。其实对于扬州李继鹏也只是猜测,所以在散布这个消息的同时飞鸽传书给杨行密让他做好马儒出兵干预颍州的准备。

不过就在杨行密这边紧急商议军情的时候玄影卫总部的命令也来了,让他立即和杨行密协商将兵马撤回淮南,在天策军和宣武军北方大战的时候彻底统一淮南地区,如果可以相机收复楚州。

这个命令让杨行密打消了所有的顾虑,让李神福率领淮南军精锐率先回援扬州,自己率领剩余人马随后跟到。这样一来南线的隐患也被解除,李继鹏得到命令之后开始启动玄影卫为杨行密提供情报支持。马儒在扬州附近的动态也流水般呈现在杨行密面前,面对这种缜密的情报搜集和传送方式,杨行密在惊奇的同时也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想法,也首次将自己淮南军内部的事情放开限制对李继鹏开放。杨行密的转变让李继鹏也猜到了对方的心思,两人在行军之时倒是交心不少。

此时远在长安大本营的胡小四在收到李继鹏的消息之后立即报请李玄清之后给中原指挥部发布命令,将南线的基本情况全部传送给徐天翔。而得知了南线的变化之后,徐天翔也开始调整北线的兵力。不过和谢瞳的利用局部优势带动全局的想法不同,徐天翔这边可是打算全军出击,将宣武军在北线的兵力一网打尽,最不济也是拖住其主力让万毅拿下东都,然后兵锋直逼汴州。

不过也有人有不同意见,王厚纯对于这种横扫千军的战法显然不太认同,他认为应该集中使用兵力,在万毅那边作为偏师之后主力部队应该在海军策应之下从景州出发直取德州,逼迫朱全忠在德州地区和天策军主力进行决战,从而形成一个大会战,一战分出胜负。

杨天成没有料到的是一项善于打奇战巧战的王厚纯这一次会坚持打正规战,倒是很诧异。但是随即就知道了王厚纯的心思,一战打掉宣武军的主力必然极大的加速战争进程,从而节省军力扫荡整个长江以北势力。

“厚纯,依谢瞳的智慧,他肯定会将突破口选择你的防区,如果集中兵力到时候咱们从景州出发必然面临对方剧城而守,派奇兵攻占沧州,从而切断咱们再黄河以南最大的桥头堡,咱们该如何应对?”先期回来的侯勇不太认同王厚纯的想法。

“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啊。别说咱们肯定能守得住沧州,就算为了大局放弃沧州那又如何?海军处可以控制运河和黄河,咱们要越过黄河基本上没有任何阻碍,那么在德州决战有什么不好?德州是朱全忠行营所在地,咱们主力南下沧州必然逼迫朱全忠放弃沧州攻击计划,这样也能够起到支援沧州的作用。”王厚纯摇摇头道:“北线主力南归咱们的兵力比朱全忠多出近二十万,那么在战争的主动权方面就一定不要被对方牵着鼻子走,什么时候打,在那里打应该由我们说了算。”

王厚纯的话让徐天翔点了点头,打断侯勇的后续话语道:“我支持厚纯的建议,咱们将陈凡的北线兵马集中到景州前线,然后顺着运河抵达德州,逼迫朱全忠提前进入决战状态。咱们几十万大军足够一战吃掉对方的所有人马。”顿了一下继续道:“即使对方逐步后撤分散我们的人马了不起也就是现在的局面。而且随着战役进入宣武军境内,咱们每攻克一座城池也就会为统一中原打下一份基础。”

他这么一说其他人也就没有多少意见了,中原指挥部的三巨头达成一致之后迅速开始通知陈凡抽调兵马进入深州开始做预备调动。而王厚纯在会议之后也紧急赶回沧州,以八个步兵营的兵力守备沧州,并且为了应对宣武军的攻击,主动放弃了沧州附近的其他地区,将兵力集中在沧州附近,以李天一为主将,执行攻势防御,后续相机调动其他部队。

而主力在之前中原中线部队的基础上增加北线集团军的大部分骑兵队伍,合计兵马三十万,择机通过景州进入宣武军地界。而且为了加强前线的情报强度,胡小四也将赵四抽调过来随指挥部行动,确保这场旷世大战能够取得胜利。

徐天翔定好计划之后派人极速将作战计划送到长安大本营,同时开始做预备调动。之前肆虐运河的郭崇韬的海军处三艘兵舰也接到命令北上准备执行掩护部队进军的命令。

两军前后定下作战计划,并且不约而同的开始调动部队开始执行各自的部署。而远在骊山的李玄清收到徐天翔发来的计划之后朝着胡小四点点头,后者脸上也是跟着一笑,身后的刘璇转身开始走进骊山临时办公点,草拟命令。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