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唐颂 > 第一百八十二章 京杭大运河(五)

大唐颂 第一百八十二章 京杭大运河(五)

作者:你是那道光束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10 17:11:35 来源:笔趣阁

玄影卫主导的这场运河贸易从一开始就获得了巨大的利润,不仅仅以前就畅销的产品在突破宣武军封锁之后再次火爆,那些新型的工业品也收到了极大的好评。而工业化代表性产品纺织品和成衣则一举突破之前的限制占领了整个中原市场。以至于徐家和耶律家在接到通报之后开始分工协作将丰州库存的毛纺织品和关中的丝织品全部运到天津,装船南运。

这场奇怪的由北方大规模往南方运输纺织品和成衣的现象也切切实实让慕容瀚海为首的工商厅感到了中原地区被战争破坏的严重性,往昔的小农经济男耕女织的社会基础受到破坏,而发了战争财的暴富集团也只能求购外来的商品以弥补消费手段的不足。

身在天津指挥部的赵四和张建忠也开始给运河沿线卸货的商品种类进行了区分,宣武军境内的各大城市以纺织品为主,食品和其他物品为辅助。运往江南各地的则集中为北方新兴的工业品,比如工业集团的机器设备、何家的药材成药制品、各地的特产以及各式各样的日用品等等。

随着第二次船队的起航,大量的金钱开始随船北运。除了金银以外,所有的铜钱除了在当地采购粮食等物资外,剩余部分跟随各豪商派往汴梁的管事前往江南,开始从江南采购物资或者干脆去换购金银随船北运。

船队这边有了回头钱以外,聚宝阁那边也在短期打开了市场,奢侈品的价格也在节节攀升,终于摆脱了乱世珍宝价值一路走低的架势。而且巧兮准备的大杀器——超越时代的玻璃制品开始出现在市场上。拍卖会的最后一幕至今让所有人历历在目,在彪子的运作下,一个用玻璃搭建的鱼缸被抬上了当晚的拍卖会现场,当水中的鱼在灯光的照射之下出现在众人眼前,纤毫毕现,震惊了所有人,这种透明的物件第一次出现在华夏百姓的眼前。被紧急从长安运送过来的十五片五尺见方的玻璃和二十多面圆形玻璃镜片拍出了惊人的天价。这种被吹嘘成西域进贡过来的奇珍价值真正的赛过了黄金,十五片玻璃买了黄金五千两,而那二十多面镜子居然开出了一万两白银的天价。而且时候多宝阁接到了几十份匿名的定金,无一例外全部都是求购玻璃和镜子的。

而一心钻进钱眼里的彪子开始好心好意的免费发布了玻璃制品使用说明,提醒所有人这种奇怪的透明物品使用时候的禁忌,并且很大方的表示中原地区富庶必然吸引更多的西域商人不远万里来中原出售商品,请大家耐心等待云云。

消息传到长安之后,巧兮笑的差点钻到李玄清的怀里。好不容易等到巧兮停了下来,李玄清笑道:“咱们这一闹估计慕容他们都会跟风的,你抽空去给他们一份玻璃产业的发展报告,我已经编写好了,让他们去发展下游产品。有些不需要多少技术的,可以让他们开工建厂,然后往外卖。”

“大哥哥你这是要快速帮助他们往资本家的身份过度啊。”巧兮笑了笑拿起玄影卫发过来的江南地区商业市场考察报告看了看笑道:“胡大哥的玄影卫正是什么都会,这商业发展报告做的还真是不错。大哥哥你猜猜看此行船队在江陵靠岸之后会不会有收获?”

李玄清若有所思道:“听说前期经济战的时候玄影卫布置在汴梁地区的秘密商行部分前往了江陵地区,应该是已经打开了局面吧。”顿了一下忽然道:“巧兮你来帮我分析一下,这时候和朱全忠打经济战条件成熟了没有。”

巧兮闻言呆了呆,继而摇了摇头道:“巧兮觉得不太现实。因为总体来说朱全忠领地之内的经济基础没有动摇,攻打徐州的财富短期内不会有太大的消耗。大哥哥想要操纵其内部的经济矛盾估计难度有点大。而且咱们能用的手段也不是太多,不像后世有很多经济手段可以用。”

“大哥哥也不要忧心了,现在对方虽然倚靠战争掠夺了大量财富,但是咱们的经济基础可比对方好多了,工商业的比例也在逐步提高,其实只要度过了今年,通货紧缩的状况就会逐步得到改变。”巧兮轻灵的嗓子侃侃而谈,安慰李玄清道:“而且按照运河贸易的输送量来计算,只要持续到年底,资金回流量也差不多弥补今年的投资量了。”

“够是够了,主要是铁路修建消耗的资金实在是太大了,而目前的话除了行商和货物运输,普通百姓对于铁路运输还是抱有怀疑态度,等到新鲜度过去,必然导致铁路收益下降。”李玄清想起了铁路运输的收益也忍不住头疼,即使在后世铁路也是砸钱的大户。

巧兮也是很无语,现在所有的建设都在关键时刻,所以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只能坚持,等到经济发展度过这个阶段就好了。而且最关键的是李玄清现在还没有学后世取消农业税,所以最起码农业基础稳定之后这部分收益是相对固定的。

在李玄清夫妇为了通货紧缩而发愁的时候,因为运河贸易而一片繁荣的五大豪商在接连的大订单之后为了不耽误自己的生产计划,开始按照工商厅的计划成了专门的商贸公司,负责全区域收购各式各样的商品,然后打包统一以商贸公司的名义进行贸易,这种不在分家,带动辖区内所有的大小厂商的做法极大的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而彪子在汴梁等地实地监控区域消费对于北方工业制成品的喜好程度。

彪子的监控结果和大豪商本身在汴梁等地的商行的汇报结果也飞速传递到天津的指挥部。根据这份报告,赵四和张建忠拟定了全新的商品清单发放给各大商贸公司,指导其备货。

首先在毛纺织品和成衣这一块,因为朱友书的关系,现在宣武军的军服都已经全部交付到北方的制衣厂了。不过在徐兴夏一琢磨这事情之后改变了以往军服原材料的使用办法看,仍然按照朱全忠那边的制式要求,开始采用李玄清之前推广的棉花作为填充物,外面以毛纺织面料,这样制成的棉衣开始源源不断的装运上船前往汴梁等地。

而这种现象在被李玄清得知以后也快速出台了棉花种植和使用办法,并且将这一办法传给了徐兴夏。由此其实也开始了棉花的使用时代。前世已经不记得棉花到底是何时走上纺织品的行列了,但是不妨碍李玄清知道徐兴夏将这种新兴的原材料搬上历史舞台。

而且按照徐兴夏的办法,棉衣的制作速度大大提高,朱友书的首期订单十万套军服简简单单两个多月就被徐家和耶律家合力拿下了,而且这种成规模的制作成衣其利润能够提高不少,而掌握着整个宣武军辖区工商税收的朱友书此时早就被前期的贸易刺激腰包鼓了一大圈,大笔一挥直接付现。对于此时的他来说,按照彪子的计划在朱全忠面前做一个勤勤勉勉的儿子比什么都重要。这么快就将军服制作完成也是让朱全忠对他赞赏有加。而朱友书的妻子孟氏凭借着彪子的迷迭香在朱全忠的后宫站稳了脚跟,这种事情原本就为人所不齿,但是禁不住朱全忠本身就是个无赖出身,而且正妻张氏去世之后再也没有人能够压制住朱全忠心头的恶性。而且不约而同的是朱全忠的三个儿子对于父亲的这种行为不仅没有意见,反而鼓励自己的妻子在公公面前争宠。

而随着徐兴夏的带头,棉花这种新式的纺织原料迅速在关中和北方取代丝绸等昂贵的丝织品。全新的棉纱迅速被纺织出来并且开始跟随巧兮的纺织机迅速纺织成棉布。这种新式的品质很高的棉布甚至被誉为可以和丝绸相媲美的纺织品,而且最关键的是相对于丝绸昂贵的价格,棉布的成本甚至不足丝绸的五分之一,这也让徐兴夏不约而同的和耶律亚奇开始全力推广这种新兴的纺织品。

两人的动作直接影响了依附在两家纺织厂上下游生存的其他厂家,这也直线带动了棉花价格的节节走高,虽然在通货紧缩的背景之下价格增长很慢,但是还是让市场感觉到了异常,并最终带动了整个天策府区域内所有的棉花价格的走高。

这一场变故李玄清看在眼里,和巧兮相视而笑。棉花在后世和钢铁甚至被称为棉铁革命,自然是其中带动了几乎从种植到制造到最后工商售卖所有的关联行业的发展。

而棉花的迅速变得畅销也让李玄清深切的感受到工业真的在华夏大地生根发芽,自己和巧兮亲手种下的种子终于可以自行成长了。

此时运河航线一片繁荣其实也带动了朱全忠辖区内的经济的发展,大量的财富虽然随着船队被带到了北方,但是大量的铜钱和其他物资也通过这段时间的笑话转化为社会生产和生活物资,所以在短期内,消耗的物资其实是那些发了战争财的一部分人手中的资源,所以在朝着社会资源转换的过程中,工商税收也随着转换节节攀高,在朱友书制定的重税的基础上更是攀升不少。

不过这种重税的制度很快就严重阻碍了经济的发展,在市场活跃的基础上繁重的税收成为勒住其发展的缰绳。彪子在思索之余也没有办法处理这件事,因为离开了税收朱友书的地位就没有办法保障了。在思考再三,彪子开始联络在汴梁境内的各豪商管事开会,将大大小小的天策府商人商行整合为五家大型专业的商行,对外统一挂这五家牌子,不再采用以前那种分售模式,而是将下游转移给本地商人,全体人员专做批发生意。这样彪子在朱友书那里要了五张免税的文书给了这重新成立的五家大商行。

这种走后门的办法为天策府的商品赢得了免税和低税收的待遇,但是其本地商家却因为重税而逐渐走向衰落,热热闹闹的中原经济在活跃了近三个月之后开始逐渐回落。但是这三个月北方的经济却得到了迅猛发展,大大小小的厂商犹如雨后春笋一般遍地而起,在五大豪商的带领之下将生意彻底覆盖住整个中原大地和山东半岛地区,而且随着运河贸易的南移,金陵地区的贸易也逐渐火爆,取代洛阳和汴州成为新的站点。

在中原经济进入回落阶段的时候胡小四准备的四川商路也开始进入实施操作阶段,不过在究竟是军队先行还是商业先行的问题上,工商厅和总参意见不一。总参的意思是让工商厅在前面给军队探探路,但是慕容瀚海却不愿意打击这些商人的积极性。最后这件事还闹到了李玄清那里。

不过这些争执却不耽误胡小四的玄影卫活动,在打通了汉中到四川成都的路线之后,胡小四带着何文进和慕容瀚海开始秘密准备了一支小队进入四川。这种偏袒工商厅的做法也让总参暗骂无耻的同时加速推进四川战略的实施。

不过就在此时,汴梁的彪子却将一份经济情报发往大本营,谢瞳的运河疏浚工程进入尾声,和谢瞳一起负责运河疏浚的郑璠等人今日将返回汴州述职。

接到消息的胡小四独自一人沉吟了半晌,带着情报悄然走进了总参大楼,在和徐天翔秘密商谈了大半天之后二人联袂去找李玄清。伴随着军政负责人的出现,李玄清也悄然意识到,前段时间一直放在民政上的视线该收回了。不过也就在几人准备研究应变措施的时候,巧兮也走了进来,造船厂那边也已经造出了一艘名副其实的海船。

这边刚刚因为谢瞳一行人的回归而准备采取措施的总参在听到巧兮的话之后忽然间意识到了什么,几人急忙翻出之前制作的海图仔细比对之后徐天翔有点不确定的道:“主公,要不再等等看?”

“不必了,海军要想形成战斗力还不知要到什么时候呢,不过总参可以适时抽调一部分军队就地转化为海军部队,参与日常的训练。海军处就让郭崇韬负责吧。”李玄清摇了摇头道。

“总参和玄影卫负责执行计划吧。看样子谢瞳的心思也和我们一样,梳理好内部之后开始远交近攻了。”李玄清深深吸了口气道:“这一次我们要面对是天下最顶级的智者了,这是一场特殊的战争。”

这句话不仅仅是说给徐天翔和胡小四听的,同时也是说给他自己听的。这是自己这个原本不存在于历史的集团第一次面对这个时代最顶尖的一群人,也是能不能掰弯历史的一次战争。

“请主公放心。”胡小四和徐天翔躬身接令,后者继续道:“我们不会比他们差的。”

“是啊,我们不会比他们差的。”李玄清微微一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