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唐颂 > 第一百零一章 关中发展(二)

大唐颂 第一百零一章 关中发展(二)

作者:你是那道光束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10 17:11:35 来源:笔趣阁

公元888年的十二月注定是一个多事之秋,关中之战好不容易结束,朱全忠和杨复恭在长安之战以后又开始打了起来,究其原因还是出在昭宗皇帝身上。朱全忠派遣而来的大将丁会和牛存节在郑璠的运筹之下在前期失利的情况下成功策反杨复恭手下杨彦鲁,将杨守亮的七万大军的大营撕开了一道口子,成功的将昭宗的行营从大军之中剥离出来。而就在杨复恭和杨守亮齐心协力将杨彦鲁的军队围剿殆尽之时,丁会的援军也在这时候赶到,将吓得惊慌失措的昭宗救走。

朱全忠的军队救出昭宗之后立即不管不顾直接往洛阳撤退,负责断后的牛存节和杨复恭在潼关以南一百多里的地方展开大战,以一万多人的劣势兵力硬生生的堵住了杨守亮的死命攻击,在这长达十几天的战斗中以一万多人几乎全军覆没,自己本人也身负重伤为代价,成功的完成了堵截的任务,在朱全忠援军赶到的时候全军上下只剩下一千多人,但是却几乎打得杨守亮七万大军差点崩溃。杨复恭见到事不可为只能黯然引军南下,永远的失去了对皇帝的控制权。

而这场后来被称为改变杨复恭命运的战争也被一边的天策军玄影卫密切关注着,郑璠安插棋子的能力被当成了玄影卫内部培训的经典案例。

不过随着昭宗皇帝被朱全忠抢走,关中终于迎来真正的安宁和太平,除了王厚纯在汉中和李茂贞一边打口水战一边一城一城的拿下这个被天策府定位为后勤基地的地方,关中平原简直成了一个巨大的工地。南北方向,从丰州经夏州、延州、麟州、坊州到长安这条长达两千多里直道开始分区分段修建,沿途各城在后勤部的统一指挥之下,除了一部分召集当地百姓以工代赈以外,剩余的全部以战俘为主要劳动力,为此后勤部专门派人去往夏州和三封,采购了天量的牛马,送到道路总指挥杨易手上,以保证工程进度。

而东西方向这是从灵州沿长安古道开始,将原本的道路重新修葺加宽,在加上三合土为主要修路材料。相对于南北方向,东西直道的难度要小得多。长安历来就是王朝古都,加上隋唐这样大一统的辉煌王朝的政治中心,道路基础非常好,古道的路基非常牢固,所以工程队基本上都是以修修补补为主。

天策府占领关中之后,除了修路以外,最主要的是还是放在了水利建设和农田开垦上面。按照天策府以往的农业政策,农业厅发布了天策府农业专项布告,关中地区所有土地全部按照天策府农业厅重新丈量之后统一分配,荒废超过一年的土地一律收归国有,清查三年内所有土地买卖情况,对于无地少地的农民可以向政府衙门申请,按照每人不超过十五亩的原则租赁国有土地开垦,缴纳一成的租赁费用即可,种满三年自动转为耕种人所有。同时农业厅根据实际情况,在头一年无偿配属各耕种农户种子,保证耕作能够正常开展。

这条消息被发布以后带来了两个极大的社会效应。首先就是那些生活在最底层的赤贫阶层,这些一无所有被战乱折磨的筋疲力尽的老百姓,对于他们来说这无疑就是天大的好事,中国的农民有了土地,生活有了着落,也就有了希望。消息传来大家都不敢相信,但是随着农业厅在军队的配合下开始丈量土地,并且民政厅也给已经完成落籍的百姓发放土地租赁凭证,这一下子民心爆棚。关中战乱了一百多年以后再次迎来了社会发展的爆发。在得到土地的百姓自发的宣传之下,所有人都开始议论这件事,干活的热情也再次高涨起来,原本很多工程年底之前是没有办法完工的,但是在这群被激发了生活的希望的百姓的自发努力之下提前完成。

但是天策府农业厅的政策也无疑触犯了关中那些大地主的利益,虽然关中地区大地主已经不多,但是这些历经战乱而不倒的家族才是最可怕的家族,他们不仅掌握着大量的财富、土地,还在乱世之中建立了私人武装,修建坞堡,聚拢了一大批奴隶、百姓,平时试图对付那些乱兵乱党、土匪盗贼。但是在天策府一统关中的情况下,这种现象却和新政权颁布的政策格格不入,成为天策府入主关中以后最大的障碍。

“既然这样的话,那就让巡捕厅和律法院直接动手,通知总参让各地驻军配合巡捕厅。”长安城的芙蓉园民政部临时办公点,李玄清将手中的情报扔到一边,对着赶来汇报的拓跋思谏和胡小四冷冷道。拓跋思谏由于主管农田水利这一块,所以这些事情都是他在遇到之后直接汇报过来的,岑天时这段时间不是忙着和工商厅和后勤部完成产业转移就是钉在开河工程上。

“可是主公,这些家族中还有几家有些特殊,是不是再考虑考虑?”拓跋思谏有点犯难道:“秦家是天下第一兵器制造家族,家族常年是关中各节度使的座上宾,几乎整个西北包括四川等地的高端兵器都是出自这个家族,而卫家历经千年而不倒,家族底蕴不可限量,咱们贸然动手是不是不妥?”

胡小四却不同意拓跋思谏的意见,冷然道:“话不能这么说,如果因为这五个家族或者势力庞大,或者地位超然,或者有特殊能力就网开一面那么我天策府的公信力何在?我的意见就是一视同仁,以农业厅颁布的政策为准,超过期限的话如果还视法度为无物,妄图抗拒天策府模式,那就是与我天策府为敌。而且这些大家族已经走到了民心的对立面,如果我们不能够拔出这些钉子,那么在老百姓的眼中岂不是和杨复恭、李茂贞这些人一个样?”

“小四说的对,思谏兄不要畏首畏尾,对于抗拒天策府政策的要一律拔除,乱世用重典,关中历经战火,万物凋零,我等身负万民之望,就应该顺应民心,不能因为某个特殊家族就轻易改变自己的主张,这样我们迟早也会失去民心。执法在于一视同仁,法不容情。玄影卫配合巡捕厅,务必办好这件事。”李玄清点了点头接过胡小四的话继续道。

拓跋思谏也知道二人说的在理,但是他自从归顺天策府时间尚短,做事情还做不到像李玄清等人这样挥洒自如,所以闻言深深吸了口气道:“请主公放心思谏知道怎么做,绝对不会违背民意,违背主公意愿的。”

李玄清点点头笑道:“小四,既然思谏兄说这几个家族家里藏了不少好东西,你们玄影卫可要提前准备一下,别给我便宜了别人。另外通知慕容,让他以我和岑先生的名义邀请那些和天策府关系良好的商人、家族近期举办一个天策府招商会议。咱们要一边打一边拉,瓦解关中的各个阶层势力,也为将来进军其他地方提供模板。对了,思谏兄,你们党项人当中如果有做生意不错的也可以参加,特批给你们一个名额。”

胡小四笑道:“主公,我在夏州的时候可是听说了,党项细封氏出了一个有名气的商人,叫什么我给忘了,最近可是和耶律家族打起了擂台,两家的生意做得几乎都雷同起来了。”说完朝两人摆摆手,走了出去。玄影卫最近事情太多,涉及的面又特别广,他也是忙的脚不沾地。

李玄清也不理会胡小四来去匆匆,对着拓跋思谏笑道:“那就让细封氏到时候也来吧。思谏兄还有什么事要说吗?”

拓跋思谏搓了搓手笑道:“前几天大祭司让人带来五千头牛和一万匹马,这是我们无偿捐献给天策府的。只是后勤部说不能接受无偿捐献的物资,结果现在物资还在长安城外。”

李玄清一愣,随即道:“后勤部不是已经派专人去收购了吗?这么多物资捐出来党项民众这个冬天怎么过?”

“请主公放心,这些都是几个族长和家资丰厚的大家捐出来的,不会影响普通族人的生活的。党项自从加入天策府,也是实实在在得到了实惠,我们也想为这个天下做点贡献。”拓跋思谏带着一丝感慨道。

“好吧,以天下百姓为先,难得。”李玄清点点头道:“既然这样思谏兄就把这些物资入库,用到合适的地方去吧。另外带我转告党项的父老乡亲,就说我李玄清谢谢大家。”

天策府这边全力以赴利用流民开展各项工程的时候,关中的卫家分支也开始了动作,在明确拒绝农业厅的要求之后,出人意料的开始召集手下的私兵准备强行冲关想撤往河中。消息传到天策军总参那里让徐天翔等人莫名其妙之余感到好笑,天策军如果连他们都对付不了的话那之前的仗都白打了。而此时玄影卫的消息也紧接着传来,徐天翔在知道胡小四的布置之后也不再客气,于888年十二月下旬,在坊州附近将这伙两万人规模的庞大私兵集团围住,负责围歼的党项骑兵营骑兵几个冲锋就彻底将其打乱,为首的卫家关中家族卫寻被抓获,其他人一哄而散。

天策军干脆利落的剿灭卫家的叛乱之后大军开进卫家在关中的大本营邠州城,直接将卫家坞堡内所有人全部缉拿,这一抄家也给后续的几个大家族极大的震慑,为首的卫家主干被律法院审判之后处以极刑,血淋淋的几百颗人头落地,剩余从犯也被抓进战俘营进行劳动改造,这个底蕴千年,分家都有好几处的大家族在关中的一支彻底被拔除。

而以卫家被拔除为契机,天策府再次在关中各城发布警告,对于任何敢于无视政府公告,公然和天策府政策作对的任何人和团体,一律从严处置,不会姑息任何人。同时强调,天策府一切政策制定的出发点均以广大百姓的利益为重,真正做到将百姓放在施政的第一位置。

消息传出,关中凝聚的民心再次沸腾,这一下那些心怀歹意的家族彻底被孤立,其本身控制的人手也在这个大潮中被逐渐瓦解。剩下的以秦家为首的剩余四大家族也开始紧急行动起来。关中阴云再次笼罩。在这场特殊的战争中李玄清为首的天策府虽然年轻,但是却掌握着一个超越时代的武器——土改。

就在新年到来之际,天策府的土地政策也正式颁布出来,伴随着民政厅全力以赴并借助驻军的帮助,关中各地的流民百姓全部落籍完毕,也就意味着全部分到了土地。而为了减少自己的阻力并且塑造新的社会阶层,在重新确定了国营农场等的国有性质之外,李玄清竭力打造的工商阶层也开始崭露头角,并且伴随着李玄清的倾力扶持而逐渐壮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