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货物系统 > 第九十七章:落榜了

货物系统 第九十七章:落榜了

作者:石成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10 13:09:42 来源:笔趣阁

下了马车后,放眼望去,处处都是人,热闹得跟庙会一样。

“老师,榜墙下人太多了,咱们先别过去吧。”

老张重新爬回马车,站了起来。“我看看苏师弟在哪。”

“老张,看到了没?”

“没有,人太多了,等一会吧。”老张跳下马车,几人站在人来人往中。

不断有人走过去,讨论着。

“我考中了,我要去给爹报喜。”一个年轻人面带喜色。

“少爷真厉害,少爷威武。”

“你这样说就不对的,咱们少爷本就是人中龙凤,往后是能考中进士老爷的。”两个下人跟在身后奉承着。

又两个人走过去。“听说案首是新县丞大人的儿子。”

秦直先生平淡的表情突然眼睛睁大,看着走过去的两个年轻人。

其他师兄皆露出不敢相信的表情,案首不是苏师弟???

王千快步走上去。“兄台留步。”

两个年轻人回过头来,看了看秦直一行人,问王千:“这位兄台有什么事情吗?”

王千看了一眼秦直先生,才认真的问。“敢问,这次案首是谁?”

“哦?这个啊,是李旭,听人说是新县丞大人的儿子。”两个年轻人笑道:“兄台你们刚来吧,快挤进去看看吧,说不定榜上有你的名字呢。”

“谢谢,但我听说苏大人才华横溢,理应他是榜首的呀。”

两个年轻人突然笑道:“兄弟,这你就不知道了吧,榜单上,根本就没有苏大人的名字,可能又落榜了吧!”

“老师!”

秦直突然拔腿就往人群里冲去。

“谢谢!”王千对两个年轻人作揖,连忙追去。

所有学生全部追去,表情严肃。

人群突然有人在喊:“苏大人不可能榜上无名,这次考试肯定有猫腻。”

“对。”

“开玩笑,科举从来都是公平公正,苏大人落榜就有猫腻,怎么别人落得了榜,就苏大人不能落榜呢?”

人群里有人吵起来,秦直先生表情更加严肃了,他更加确定了,苏焕落榜了。

“让开,让开!”秦直先生是有武功的,虽有些年纪,力气却很大。

他一路挤到榜下,看向红纸的第一个名字:李旭。

目光一扫,一百个名字很快看完,秦直先生的脸色越来越黑。

苏焕的文章是他亲手教的,质量如何?他这个教出来一个吏部尚书,几十个进士的老师会不清楚吗?

苏焕也算努力,近几个月,非常用功的写文章,几万篇啊,基本四书五经可能出现的考题都写过了,拿进士或许还差点火候,区区一个童生试的案首,还能落得了榜了?

这是对怀直书院的侮辱,是对老夫的侮辱,是对苏小子学识的侮辱。

秦直先生脑海里第一个冒出的念头就是这次童生试有猫腻,否则苏焕不可能榜上无名。

“老师,怎么样?”王千几个这才挤到秦直先生身边。

秦直先生不说话,几人扫了一下榜单,并没有苏师弟的名字。

几人黑着脸从人群里走出来。

“老师我们现在怎么办?回书院吗?”

“回个屁的书院,炖肉不要了。”秦直先生冷语,眼睛勾勾盯着县衙大门。

王千弱弱的问:“那咱们现在?”

“去县衙,进去看看情况。”

“让让,让让!”老刘头又从县衙里出来,手里拿着考生的答卷抄录。

不一会儿,前十名的答卷全部贴在榜墙上。

“走,去看看,我还真不信邪了。”秦直先生再次带着王千等人挤到榜下。

一篇篇文章,承题,格式,都很规范。

“老师,这李旭的文章虽然不错,却差了一些火候。”有图师兄说。

老张几人也看出来了,李旭文章虽然不错,那也是和其他人比的,距苏焕平均发挥水平还是有点距离的。

“果然有问题。”秦直先生说道。

……

杭州府衙。

一个四十岁的中年男子一只手拂着袖子,一只手持笔,桌上,是一副长达两米的山水画。

他正是知府孟向,最近遇上科考,府衙一点事情都没有,他终于有时间继续陶冶情操了。

“大人!”一个衙差走进来。

孟向过了好一会才提笔,放到砚台上后,才转过头来。“怎么样,榜单贴出来了吧?”

“大人,贴出来了。”衙差知道孟向和苏焕有私交,斗胆问:“不知放榜之前,大人可看过榜单名单?”

孟向刚刚提笔,就转过头来。“没有,怎么了?”

“回禀大人,案首是临安县县丞大人的儿子,李旭。”

孟向表情果然有点诧异,将笔锋在砚台抹尖,边问。“那苏焕呢?”

“回大人,没有,苏大人落榜了。”

“啊??”孟向转头,这个结果,确实出乎他的意料。

“大人,这是名单。”衙差上前,手里拿着一张纸。

孟向放下狼毫笔,接过名单,打开,扫了一眼,过了一会,才喃喃自语。“有趣,有趣,学政他疯了。”

“大人,学政大人现在在临安县呢。”衙差道。

“走,去临安县,这事儿我看没完了。”孟向将纸张放到怀中,走出房门时,转头对守门的衙吏:“我没回来之前,公房不能让任何人进去。”

说完孟向就走了,跟在身后的衙差对看公房的两个小衙吏特别叮嘱:“看好了,小心大人的画被猫猫狗狗狗什么的弄脏。”

“是是是,卑职一定看得好好的,一步也不离开。”小衙吏拱手。

一辆马车自杭州府衙开出,往临安县的方向驶去。

半路,孟向掀开窗帘,看到十多个人坐在路边茶棚,翘着腿,嘴里叼着草,一看就不是什么良人。

孟向问:“这些都是什么人?”

“大人,这是寅虎山的范围,这些都是寅虎山的贼寇,最近活动得很频繁。”

孟向放下窗帘,寅虎山,号称有三千人,是杭州府非常有名的贼寇,看来已经成气候了,都敢光明正大出来外面闲逛了。

“嘿,站住!”

茶棚的几个人走过去,很横气的拦住孟向的车。

车夫被吓到了,衙差连忙探出头。“做什么?”

“过路费,马车十铜钱。”

衙差大怒,毛线啊,你知道我们是谁吗?车里坐着可是当地的知府,让知府给你们交过路费,荒唐,衙差正要发怒,孟向的声传出。“给他们。”

衙差只能压下火气,从怀里掏出铜钱。

寅虎山的贼寇上来,接过铜钱,数完后。“过!”

马车徐徐驶去,孟向掀起窗帘,那几人又重新坐回茶棚去了。

“大人,等我们回府,卑职就带人把这几人抓起来。”

孟向面无表情,声音平淡。“先别,派人把消息打探清楚,寅虎山的人到底在搞什么鬼,为何这么大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