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货物系统 > 第一百一十二章:增税

货物系统 第一百一十二章:增税

作者:石成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10 13:09:42 来源:笔趣阁

“我……我怎么能做这样的事情。”白媛媛抓着头发。“小衣你怎么也不拦着我点。”

“拦了,没拦住。”小衣摊手。

白媛媛更加迷茫了,她感觉不到任何希望,经过荷花池旁和中秋这两次,苏焕能对她有个好印象那才怪,丢脸丢到家了。

“完了完了,苏兄这下会怎么看我?”白媛媛仔细看小衣的眼神,希望从她那里得到一丝安慰。

小衣也不会说谎,但又不能直接回答,会伤了白媛媛的心,只能尬笑。

“我不活了。”白媛媛转头找东西。“有没有白绫?”

真让白媛媛找到了一条绳子,她左看右看的找房梁。“我一个黄花大闺女,竟落得如此田地,我还有什么脸面见人。”

白媛媛搬来了一张椅子,然后站上去,把绳子扔在房梁上打了个结。

小衣并没有拦,她早习惯白媛媛的性格了,只是淡淡的道。“小姐,这个死相太难看了。”

白媛媛站在椅子上,嘟着嘴。“那你说,苏兄对我的印象是什么样的?”

“小姐,姑爷对你的印象肯定是很好的,你就放心吧。”

“你肯定是在骗我,吊死不好看,我跳井去,外面就有井。”白媛媛跳下椅子。

“小姐,泡死更难看了,让姑爷看到,还不是死都让他嫌弃?”小衣道。

白媛媛为难了。“那我能怎么办?”

“小姐,老死呀。”

白媛媛嘟着嘴。“我没脸见人了都。”

“能的。”

“不能。”

“我回去了。”白媛媛道。

“不跟姑爷说一声吗?”小衣问。

“说啥勒,我都不敢见他了。”白媛媛这句话说完,打开房门,门口刚好就站着一个人。

苏焕……是苏焕。

他在这里站多久了?他有没有听到我讲什么话?完了,又一次形象崩塌了……

怎奈一直事与愿违。

“苏………啊~~~”白媛媛双手捂着脸冲出房间,光着脚丫子跑得飞快,很滑稽的感觉。

小衣走出来。“姑爷,你在这里站多久了。”

“咳咳!”苏焕有种被抓现行的羞耻感。“我刚来。”

“是吗?”小衣怀疑的看着苏焕。

“是啊,你快去追你家小姐吧。”苏焕道。

“哦哦,对对!”小衣快步追上去,一下子也跑没影了。

待她们二人都走后,苏焕嘴角不自知的翘了起来,真是可爱的人儿啊。

京师。

杨兴昌的奏折呈上去,被一路通畅送到御案前。

罪犯逃离,还当了贼寇,这是对一个帝国的挑衅,对朝廷的亵渎,绝对不能容忍的。

徐世平等人这是触了整个朝廷的逆鳞,若让你相安无事,人人皆效仿,帝国还有何秩序,朝廷还有何脸面管所有人。

不仅要打,还要将徐世平等人扣押到京师抄斩,给天下臣民做一个范例。

朝廷对这件事情自然是支持的,就是户部不大配合,一直讲没钱了,建议皇上出一小部分兵力就可,小小贼寇,一群乌合之众,一千军士,剿之,足以。

一番商讨,无奈于国库空虚,只能定下一千军士来剿灭这群贼寇。

贼寇不过区区小千,刘玄义小公爷自主请缨,即使老公爷不大肯,却也只能放手让小公爷去尝试真正的领兵。

前往临安县,刘玄义小公爷很高兴,那里有他的救命恩人,到现在,他的救命之恩还没报呢。

此时,刚好遇到边境战乱,那些蛮夷又大规模进犯边境城镇,到处烧杀抢掠,边镇是真的民不聊生。

朝廷的主力军队,将大力投入与这些游牧民族的争斗。

临安县。

苏焕今日骑着一头小驴,亲自到全县各地。

今日已经是水库第五次放水了,据记载,洪泰四年,江南地区自从入了秋季,空气就很干燥,直到现在,已经四个月没下雨了。

临安县还好,刚好把水利修建成,其他地方不知道会怎么样呢。

在古代生存真的很难很难,能吃饱,已经算是好命人了。

“多亏了苏大人啊,要不然今年怕是又没得收成了。”一个老翁在田里跟临田的另一个年轻小伙子唠嗑。

八月的稻苗距离收谷已经成长了百分之五十,要是没有水,恐怕将枯死一大片。

“是啊,这水库是真的救命,老天爷不给赏饭吃,今年其他地方不知道要饿死多少人呢。”年轻小伙子叹到。

他从小就生活在这里,虽然遇过干旱,却从没遇过像洪泰四年这样连续几个月的干旱。

换成以前的水治,此时怕是也要面临没水的局面。

“哎?苏大人。”老头子看到一头小驴,上面的人穿着简单的便衣,但老头子还是一眼就认出上面的人。

“苏大人好。”年轻小伙子也高兴得挥手打招呼。

苏焕对他们俩人拱手,骑着小驴走过去。

回到县衙后,苏焕就接到了朝廷下来的公文,增收赋税,边境打仗了。

鞑子集结了五万骑兵,在攻城。

上面的说法是临安县增收一万石,这个数量不少了。

苏焕只是把官文贴出去,就听到了民众不少抱怨的声音,但没办法,该缴还是缴了。

凑够了一万石,让人送往杭州府。

奏报自然很快的呈到京师,太多县并没有如数凑到粮钱,南方鱼米之乡还好,北方县是全部都没交齐。

“你们就是这么给朝廷办事的吗?”洪泰帝大发雷霆。

“一旦边疆被破,鞑子南下,这个后果谁来承担?”

“陛下,就连江南,也已经几个月没下雨了。”一个红袍官员站了出来。“各地百姓苦不堪言,臣建议减轻百姓赋税,重启商税。”

这红袍官员的话,立刻引来了很多双眼睛的注视。

“陛下,万万不可,天下商人才几何?不过杯水车薪,而百姓遍布天下,收商而不收民,古来从没有这种道理,陛下三思。”一个红袍官员跪了下来。

“陛下三思。”一群红袍官员跟着跪下。

“臣以为,当下是解决干旱的问题,天下干旱,则各地粮食颗粒无收,若能解决干旱的问题,税收难题方能迎刃而解。”

一个礼部侍郎站了出来。“臣闻临安县并不受干旱影响,当地百姓皆称颂这是苏焕苏大人的功劳,丝毫没有提及县令杨兴昌,臣认为,可命苏大人解决这干旱问题。”

“请陛下降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