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科幻灵异 > 拘影 > 开头总结及未来展望

拘影 开头总结及未来展望

作者:闻人怀绿 分类:科幻灵异 更新时间:2022-12-10 11:49:20 来源:笔趣阁

对于网络作家来说,自认为萌新还无法顶着这枚头衔,姑且自称为写手,心里这才有了些许的宽慰。

从踏入网络写手行列至今,已有一年之多,算上上两本书,足有五十万字余,不过皆以太监,不可谓成绩,因为就签约第一关都没过,总想着能够像忘大一样一书封神,如今泯为笑谈。

再说这一本书《拘影》,书名是前后反复推敲得出的书名,意在捕捉一丁点的蛛丝马迹,窥得真相。

这本书构思之始,还要追溯到高三那年,那年夏天,高考倒计时一百天,苦读圣贤书乏味之后的自娱自乐所成(实际上就是手机被班主任收缴没收之后无聊所致),没有错,最开始构思下笔,就是一笔一划的刻在泛黄的白纸上,那时书名叫《掠影》,突发奇想而得。

一个笔记本,一盒笔芯,一百天的时间,七八万字,三五个同学传读,悠悠三月,承载了太多太多的记忆,那年夏天,那个教室,那个大佬,那班同学,那场考试,那个她。

于是第一卷就出来了,即便真正用键盘敲出来的内容和笔记本上的内容大相径庭,但是对于我来说却是一个重大的突破。

因为有了一个不怎么清晰的思路,有了一个不怎么良好前提,但是却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推开了一扇厚重的大门。

从上传不到两天,六千余字,后台就来了站短,您好,您的作品已被编辑关注,请继续努力。

看到这句话,我欣喜若狂,一直在脑海中回味,甚至揣摩,睡觉时都会笑醒,并且在第一时间就告诉了我的一个高中的好朋友,也就是我的同桌,本书‘实体卷’的见证者。

他在忙,兼职打暑假工,是地产销售。

这位大佬只回了我一句话,可以的,相信你,继续努力。

于是在后面的时间里,我看见了许多比我优秀的书,优秀的作者,我才幡然醒悟,来日方长,以后的路还长着呢,其实这并不是一枝独秀,摆正好心态才是当下最重要的事。

我是无比幸运的,莽撞的进入到了这个大浪淘沙的圈子中,不过幸运并不是老天的眷顾,而是书的背后多数编辑的认可,心存感激,正因为有签约编辑小诗、责编子良这些可爱的编辑们,我才得以加入了这个温馨的大家庭,正式推开了这扇网文圈厚重且玄妙的大门。

是的,《拘影》在九月一日正式上架了,感谢良大。

因为上一本书的缘故,我对成绩看得很淡,直奔全勤,初衷就是为了在大学赚点外快,在我认为,至少要比早起贪黑的同级人要轻松很多。

据说......实际上有证可论....但就是据说。

九月上架的书籍中,二次元品类居多,都市、科幻品类首订居高,灵异品类最扑。

扑?扑街。

什么意思?反正就是不好的意思。

革命还未完成,同志仍需努力,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

在说这本书《拘影》,构思源于小时候的童年阴影,《神探狄仁杰》与《少年包青天》这两部古代悬疑大作。那时候网络还不普及,尤其是对于我们这种农村家庭的孩子来说,网络就是玩物丧志的前提,依靠着彩电,早早的在电视机前等候,那时候断断续续的看了几集,就被里面的故事人物深深的吸引住了,尤其是两位神探为国、为家、为民的博大情怀,堪比楷模的形象一下子就映入了脑海中。

一别幽州案、崇州案、凉州案;二睹天骄吉利可汗、狡猾的蛇灵逆党、大姐大肖清芳、闪灵虺文忠、血灵两姐妹、剑灵虎敬辉、魔灵无名氏、变灵苏显儿、动灵影子、精通算术的老先生袁天罡;三窥盛世之下、泱泱大周的人文风情。

本书遂选址公元六百八十七年,垂拱三年之际,则天大圣皇后即位之前,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的年代。

随着科技的发展,引来时代的跌更这些必然的条件下,网络走进了千家万户,直到如今,仍然还记忆犹新的两大古代悬疑,已经看了不下五遍,作为经典的两部大作,到后来就没有能够与之相提并论的存在了。

于是突发奇想,故作《拘影》,书写自己的故事,别样的人生,同样的情怀,悲愤的感慨,同时也为这两部大作送上自己崇高的敬意。

至此,再说第一卷。

一个字,差;两个字,垃圾;三个字,不想看。

看过蔡大的《镇墓兽》,我经常这样想,晚辈也是全订,不过我知道两者之间没有丝毫的可比性,但是我要向前辈看齐,追上其步伐自然免不了要做一番比较。虽是自取其辱,但是可以找到自身的不足,汲取著作的优点,不过有一点毋庸置疑的,更新不能掉队,日后我也会购买一些蔡大的实体悬疑书借鉴,当然了,前提是拿到全勤以后,这一天我相信不会太久。

确实如此,自认为文笔不够好,再者有着许多新人的通病,那就是小白文,不被市场认可。

其二,故事不够严谨,上下情节衔接不上。悬疑就是烧脑大作,又是伏笔又是承前启后,对于这一点,我还要大量的学习,才能补充这个空白。

其三,就是本卷一个最大的遗憾,每每想起都很痛心、自责。推测需要大量的证据来论证,而本案的凶手,为他们准备的证据实际上并不充分,甚至很勉强,尤其是关于陈缘的推测,是本卷的最大败笔。

在我看来,本卷的一点可取之处就是本身的故事还行,引出了人物,破案小分队成立,只是本人的文学功底不深,怎么说呢,终究是一个学习的过程。

在学习中进步,在进步中成长,吾愿与君共勉。

第二卷分上下,上部“烟火味”,写李苪在父亲的恪守下,在济县感受了一番父母官的烦恼,处理方方面面的细小琐事,最后直至离开甘州返回故乡,带着一封父亲对母亲思念的书信,家书。

第二卷下部,此处省略五百字...

就这样吧,一直在路上,故事仍在继续,期待下一次的总结。

闻人怀绿

写在波浪壮阔的的大时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