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科幻灵异 > 拘影 > 第四十九章 熟人作案

拘影 第四十九章 熟人作案

作者:闻人怀绿 分类:科幻灵异 更新时间:2022-12-10 11:49:20 来源:笔趣阁

“李二,你是说熟人作案?”

刺史大人上前了一大步,探出手来,诧异的说道。

面对着中年人犀利且毒辣的目光,李二略显拘谨,紧张的回答:“大人,这是小人的推测。”

他发出了一声重重的鼻息,拂袖轻声说道:“可有证据?”

“这个...刚才少爷也说了,死者在完全不认识的情况下,与一位陌生人不能这么面对面的谈话,那就有可能认识了。”

李二顺势望了眼地上的血迹,皱眉的说道。

“无稽之谈!”

吴县令走了过来,厉声呵斥道。

“这就能够说明两者可能认识吗?”

“方大人,这个推测不能成立。”

刺史大人也认同吴县令的说法,确实,这个理由太过牵强,没有过硬的证据可以表明他们之间认识,且在谈话。

他点了点头,又问道:“之仁,能不能拿出证据来?”

“吴大人说的一点都没错,我刚才的那些话也都是推测,推测不能证明推测。刺史大人,这个不急,我们先推测可能的预想,找到证据后就可以直接得出结论。”

刺史大人拉下脸来,有些不悦,李苪居然卖起了关子,要知道在这里他可是最大,但是没有办法,他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办,为了大局着想,他望了眼吴县令沉吟道。

“那行吧,你再好好检查一遍这个案发现场,看能不能找到证据?”

“证据我已经找到了,我们先推理一番案件的经过。”

“假设一,如果他们两人完全不认识对方,两人发生对话无论无何都不会成立,扭头就逃极有可能,但是现实恰好相反,我们根据实际情况可以看出,死者并没有选择逃跑,反而继续前进,这是为什么呢?”

“他要去县城?有非常重要的事?”

吴县令沉声,试探性的回答道。

李苪探出手来,肯定道:“没错,有这个可能。死者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在身,而且这件事重要到不论对方身上佩刀,以及彪形硕壮还是满脸的不和善,他都要想办法过去,所以这才试图靠近了一位完全不认识的人,且距离如此之近。”

话音刚落,现场氛围低沉,不约而同的想到了一件事。

李苪哑然一笑,轻声叹然道:“为了别人的性命,却丢了自己的性命。”

“嗯...这个人,应该是他的亲人。”

刺史大人也不禁两眼泛红,喃喃道。

此时,背后传来了一个声音,正是丁富。

“大人,丁凡的母亲病重,一直卧病在床。”

李苪一怔,似乎一切都合乎情理了,他眉头一皱,凝重的望向了刺史大人。

刺史大人轻捻着胡须,一时间说不出话来。

“难道真是这样?”

吴县令不解的问道,一副不可置信的样子。

“不好说,但是可以找证据。”

李苪闻声,摇了摇头。

“第二个推测,如果两人互相认识,系熟人作案,凶手会缓步的走向死者,死者也会毫无防备的走向凶手,这样两人就会发生对话,一切也都是合乎情理。”

“额...嗯...第一个可能性比较大。”

刺史大人说道。

“方大人,何出此言?”

李苪眉头一挑,戏谑的问他,不过表情没有丝毫变化。

“嗯...”

刺史大人故做沉思,又望了眼地上的大滩血迹,诧异道:“这不正好对上了吗,死者的母亲病重,他急需去县城,突遇凶手,便想着法的要过去。”

李苪摇了摇了头,轻声道:“不对!”

“怎么不对?”

刺史大人板着脸,冷声道。

“条件对不上来。”

“哦?”

刺史大人没好气的说道:“刚才不是你说的吗?”

“是我说的没错,但是我可没说第一种可能性大。”

刺史大人憋住了劲,发出了一声轻微的鼻息。

“条件怎么不对?”

“大人,我说给您听,我们假设的先决条件是,两者互相不认识,试想一下,两个完全不认识的人可能在近距离的情况下交谈吗?”

“这个...嗯...”

“不太可能。”

刺史大人还想保留自己的观点,于是保留的回答。

李苪却一口回绝,根本没有回旋的余地。

“绝对不可能!”

“谁会对陌生人如此热情,而且是在荒郊遇见的陌生人,我们姑且把它当做荒郊,也合情合理,只有他们两个人的情况下,丁凡会走到同凶手如此近的距离面前吗?”

“接着再打个比方,如果是李二在卯时左右,在这里遇上了刘班头这样的人,假如是遇见了刘班头...不,假如是遇见了许参军这样的人恰好从树林中走出来,你会怎么做?首先你们两人完全不认识,未曾谋面,他把刀,看着你。”

李二没有半点思索,脱口而出。

“当然是停下不走了。”

“没错,这是人的本能反应。”

李苪称赞道,环视一圈,又接着说道。

“如果我病重,你需要到县城中去请大夫,此时你会怎么做?”

“这当然得继续往前走了,不过要放慢脚步,尽量避开他。”

李二略微思索,也说出了一个较为正常的答案。

“这也是人之常情,大人,您说对吧!”

李苪问刺史大人。

“如果是在郊外,确实如此。”

刺史大人与李苪的观点虽然产生了冲突,但是他能够正视现实。

“很好,我们继续分析。”

“凶手的目光一直紧盯着你,你的脚步挪动到哪里,他的目光也会跟着移动到哪里,接下来呢。”

李苪示意李二接着说下去。

“等等!”

李二刚想要回答,却被吴县令叫停了。

“有什么不合理的地方,还望吴大人指教。”

“一定是这个情景吗?”

吴大人不解的问道。

“吴大人,您说的也不无道理,但是死者是被割喉而亡,除非是面对面,不然凶手完全可以从其他地方下手。”

“嗯...如果丁凡恰好看见了凶手从树林中出来,那么为了保险起见,凶手是执意要杀人灭口的,他会不会直接性的动手呢,凶手武功高强,割喉也是极有可能的。”

吴县令提出了一个方向的推测。

“没错,这个可能性很大,但是死者会坐以待毙吗?”

“不会,为了自己,也为了自己病入膏肓的母亲,丁凡会竭力逃跑,但凡逃跑就会有挣扎的痕迹,也就不会有这么顺利的割喉,死者尸体上其他地方完好无损,说明没有挣扎的痕迹,由此可以得出,死者实际上没有后退半步。”

李苪笃定的沉声。

不过这个说法难以被众人接受,因为实在是匪夷所思。

众人仍然沉寂在震惊中,心神恍惚不定。

李苪又接着把凶手行凶的过程推测了一遍。

“我认为,凶手与死者之间确实发生了对话,并不是交谈,更像是一问一答,趁着丁凡的松懈,轻而易举的造成一击必杀,干净利落的割下头颅,然后走到了这里,他明显的犹豫了。”

李苪挪动脚步,从大滩血迹分出的一条血路来到了通往树林的一条血迹的拐点处,指着说道:“这里也有一小滩血迹,而且尤为凝厚。”

很显然,大家都注意到了,他又接着说道。

“在这个位置,曾经有一个带血的东西长时间的停留过,就是被凶手割下的头颅,血液新鲜尚未凝固,这才导致不停的往下滴。与此同时,凶手在这里之所以停留,我想是因为思想上发生了斗争,想要拿着头颅干一件事,在这里时想清楚了,这件事不能干,于是索性将头颅抛进了树林。”

带血的头颅呈弧线的飞进了树林内,撞到了树干上,滚落到了一旁,所以在树林的边缘地方,同时,地面上的血迹也不明显。

于是乎,凶手堂而皇之的消失了。

这起命案,回到关键点上面来,系熟人作案。

不可思议,如果是这样,凶手太过于残忍了。

“熟人作案?”

刺史大人望了眼吴县令,又问了一遍。

“虽然听起来不可思议,不过李公子分析的合情合理,令人无法反驳,姑且就是熟人作案吧,那证据呢?”

吴县令面色凝重的点头,不动声色的问道。

“目前还没有发现证据,不过我想有人会告诉我们的。”

“谁?”

“丁凡!”

刺史大人点头,率先离去了,轻声道:“跟我来,尸体在前面废弃的茶棚中。”

刚走出没几步,后方不远处,已经乱作一团,有士兵高呼道:“站住,闲杂人等不许入内。”

刺史大人背着手,缓慢转过身来,不禁眯起了眼睛。

吴县令凑到了他的身旁,低声道:“方大人,这群刁民...”

“带他过来!”

刺史大人弹了弹官服,右手手指相互轻捻,脸上闪过一抹厉色。

来人只有一个,中等身材,佝偻着背,瘦削脸庞,两眼深深的凹陷,皮肤黝黑粗糙,俨然一副老实巴交的农民形象,紧跟在两名士兵的身后,来到了刺史大人的面前。

还能有谁,赫然就是七叔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