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国姓窃明 > 第287章 见微知著史可法

国姓窃明 第287章 见微知著史可法

作者:浙东匹夫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5:35:43 来源:笔趣阁

“这么多人跑了……对于咱的守城大业,可不是好消息,我怕这两日,鞑子会变本加厉地疯狂,咱一定要盯住各门,还要盯紧鞑子的炮击调度,万万不可掉以轻心。”

御前朝议结束后,确认了逃跑当汉奸的文官人数规模后,散朝的路上,史可法便不由忧心忡忡地说。

沈廷扬走在他旁边,一时还没反应过来:“影响确实太恶劣了,不过好在应该不至于影响到军中,最多只是打击了士林正气,宪之也别太担心。

唉,我大明养士近三百年,最后怎么有那么多读书人丧气变节!若是普通兵卒百姓,没有受过圣人教化,不知礼义,也就罢了,这些畜生真是士林耻辱!”

史可法却并没有接受沈廷扬和稀泥的劝说,

他这人只是有点优柔寡断,但看问题眼光还是很敏锐的,很多时候只是看明白了后下不了决心雷厉风行。

所以他摇了摇头,见微知著地说:“没那么简单,这些人的投敌,怎么可能不影响军务、不影响城防?我军将士的士气或许能稳住,但鞑子完全是有可能因为这些人的投靠,变得愈发疯狂的!我不消,敌却涨,一样会让形势凶险!”

沈廷扬一愣,史可法也不卖关子了,直截了当点破:“你想,王铎、钱谦益他们去了,肯定要把他们所知的一切,都如实向多铎供述。

王钱鼠辈自己心眼子太多,以为我跟他们说的援军即日便到是在骗他们尽忠殉国。但这番话告诉多铎之后,多铎未必会当成是欺骗鼓舞士气的戏言!他要是真信了呢?最后这一两日内,岂不是要发了疯的攻城,只求在树人贤弟的援军抵达前破城!”

沈廷扬这才琢磨过味儿来,也是微微出了点冷汗,他不得不承认,在军事敏感上,自己还是远远不如史可法。

……

史可法所料果然不差,王铎、钱谦益连夜出城投敌,自然会被清军管控起来,以备从他们嘴里撬出一些有用的情报。

这些人都是在大明朝廷里当过吏部尚书礼部尚书级别重臣的,怎么都知道明廷不少机密,哪怕不是军事方面的机密,其他的也值钱,也能被清军所用。

只是多铎前夜亲自督导攻城准备、炮击填河等任务,所以睡得晚了,多铎身边几个心腹听说只是不知兵的明朝文官来降,也就没敢打扰多铎睡觉,

只是先让张存仁出来讯问一番,如果确有非常价值的情报,要立刻决断的,再喊醒多铎也不迟。

王铎、钱谦益便卑躬屈膝地见到了张存仁,还给这个十三年前只是祖大寿副将的前明将领跪下磕头。

张存仁见状,也是免不了心中暗爽:要是咱留在明国,以咱一介武将的身份,什么时候能让阁老、部堂跪下给咱磕头?还是我大清好啊!给武人以高位,一堆堆狗文官都得给咱磕头!值此乱世,这些腐儒连杀人的本事都没有,也配作威作福!

他也就不在乎礼仪,不跟这些人客气,就让对方跪着回话,先稍微聊了点有的没的,张存仁都觉得并不重要,便想追问出点更有价值的干货:

“那些吏治冗员人事内斗的破事儿以后再说,且说说你们知道些什么城防军务的消息么?这才是重点。”

王铎钱谦益原本还在卖弄自己知道的重要情报,被这么一吃瘪,才意识到他们引以为傲的内幕对方根本不在乎,对方只在乎军事。

可惜他俩偏偏不懂军事,就只好把史可法跟他们转述过的那些安抚人心的话,再故弄玄虚修饰一下,说知给张存仁。

这一次,张存仁倒是立刻警觉了起来,也不再大刺刺箕踞而坐了,直接从虎皮椅上跳了起来,还眯缝着眼睛:“史可法告诉你们,朱树人的援军数日内便到?局势都还在他掌控之中?”

王铎被这股气势所逼,不由自主低下头来,莫敢仰视:

“外臣只是听史可法这么说的……但外臣以为,这多半是史可法虚张声势。他这人空有愚忠,遇到国难当头,自己想以身殉国,就造谣稳住人心,想骗得大伙儿一起陪他殉国……”

“哈哈哈哈……”张存仁不由大笑起来,“你们倒是有脸,还敢耻笑史可法空有愚忠!你们只管把原话原原本本说清楚,史可法是不是在骗人,本官自会上奏豫亲王,由王爷裁决!”

一边说,张存仁内心对这些心眼子多、随便乱猜疑的文人的鄙夷,也是愈发深厚了一层。相比之下,他内心对史可法倒是肃然起敬起来。

不管史可法能不能打,守南京守江防做得如何,但凭他真肯杀身殉国,甚至还有可能骗同僚一起战斗到最后一刻一起殉国,这个气节就值得他张存仁钦佩。

只能说有气节的人,哪怕是敌人也会尊敬他吧。而对于软骨头叛徒,哪怕是投到自己一方的,也会让人自然而然心生鄙夷。

张存仁问清楚情况后,觉得军情紧急,就立刻让人喊醒了多铎,当面转述汇报。

多铎还有些起床气,但听说明军援军可能很快会到、朱树人此前有在湖广虚张声势假装重兵主力在对付阿济格、实则已经悄悄来援,他也不由紧张了起来。

一想到此前渡江的种种顺利,都有可能是敌人做的局,多铎下意识有些紧张,但随后又傲然起来。

就算对方是故意放他过江,他也不怕!

不过,南京城要是很快会被救援,确实不得不防,攻城也必须加急了。

他不顾刚起床有点低血压,连忙召集了主要将领,紧急商讨应对之策。

张存仁和完颜叶臣合计之后,也觉得确实需要加速对南京的攻打,同时也必须为可能出现的变故留点后手。

“王爷,不如今明两日,就不计代价猛烈攻城吧!不能光靠抓来的壮丁民夫填河了,那样太慢。让一支在两淮投降我们的明军降卒,带着这些壮丁,混编在一起填河。哪个壮丁敢退却怠慢,立刻让混杂在填河队中的明军士卒当场斩杀以立威!

我军的红夷大炮,也不能再分散轰击数个点了,不如就挑一个点,集中起来所有大炮对着一处轰!也别想着分散明军防守兵力了,就明告诉他们我们会轰哪个点,大不了让史可法把所有预备队都调上来,在这一个点跟我大清精锐换命!死磕也要冲进城去!”

清军此前第一天的炮击准备和工事破坏,还是不够集中的,一方面也是为了试探明军虚实、看出哪边更容易攻破。

另一方面,也是知道明军守城部队人数不少,而南京城池又大,如果四面都施压,明军就不好集中兵力。就算有好几万人甚至十万人,要是撒胡椒面一样在南京城墙上,就容易让清军找到薄弱空虚的位置,一举破城。

但要是所有红夷大炮集中到一起,这就摆明了告诉明军自己主攻方向了。好处是再坚固的城墙,若是被几十门红夷大炮不计损失盯着一个点轰,还是可能比较快炸开的。坏处是漫长的南京城墙、再也起不到分散防守兵力的效果了。

要知道,城池的城墙高度、厚度这些指标,对于守城战是利好因素,

但城墙的长度、城池的面积,却是一个利空因素,

墙越长城越大,越是难守,每个点站几个人就要占用好多万兵力。

而明南京城是当时全世界最长的城墙,内城墙就有七十里周长,外城墙更是有一百二十里长。原本史可法留在城墙上的士兵,是比较稀疏的,也不敢集中。

现在多铎改成孤注一掷,等于是帮史可法做出了筛选,对清军其实很不利。但为了抢时间,清军只能两害相权取其轻,承受这种不利。

多铎思忖再三,艰难地做出了这个决定。

同时他也有些后怕,知道若是朱树人真的两天内就可能赶到,那自己这么疯狂压上全部赌注,到时候师老兵疲、伤亡明显、士气下降,再被朱树人抓住破绽,可就略有点凶险了。

他不得不稍微提了几句,看看张存仁和完颜叶臣,有没有留下什么惠而不费的稳一手操作。

张存仁想了想,便建议多铎可以考虑分兵巩固后路,多铎初时不以为意,觉得分散了兵力。但完颜叶臣也这么劝,还完善了张存仁的想法,这让多铎有所松动。

只听完颜叶臣这般劝谏:“王爷,您集中兵力,先搏一把南京城,这自然是英明果决之策。但我八旗子弟,除了那些套双重铁甲先登的步卒外,其他游骑、轻骑,在攻城战中也派不上用场。

若是撒出去留个后手,也不影响南京城下的攻城力量,却能为我军多留后路。我愿率镶蓝旗轻骑,往东剽掠,分割明军,包围牵制镇江的丹徒、丹阳,并常州府治所武进。

就算骑兵没法攻城,至少也将当地明军困在包围圈里,不得突围。我军还可顺势散播消息,只说南京已经攻下,总有些小县会因为恐惧,开城投降。若能或强攻、或诈城,取得几座略有钱粮的小城,也可给我大军提供根本,就算朱树人来袭,我军也不愁军粮了。”

多铎一想确实是这么个道理,就算不惜一切代价强攻南京城,他麾下那些轻骑兵也是没有用武之地的。

既然如此,就允许完颜叶臣带着麾下轻骑兵出去抢劫,顺便看看能不能站一块立足之地作为江南的根据,就算打不下南京城,还有个退路休整。

自己昨天没有安排这一切,实在是因为太过于自信,觉得南下南京别的都不重要了。现在发现南京没那么快拿,才开始补课。

但事情已经发生了,也没什么好后悔的,走好后面的路即可。多铎这人素来狂妄,也不喜欢后悔。

清军很快在他的命令下,做出了对应的部署调整。当天上午,就把军中全部红夷大炮集中到一个点,开始最后的疯狂。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