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国姓窃明 > 第29章 想桃子呢?还指望诈降?

国姓窃明 第29章 想桃子呢?还指望诈降?

作者:浙东匹夫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1 12:26:26 来源:笔趣阁

“砰砰砰——”

震耳欲聋的火铳声,响彻于桐柏山冥阨谷口。

一阵阵的开火,是如此的连绵不绝,以至于都分不清哪些是真正的枪声,哪些是群山空谷间的回响。

这天一早,随着贺一龙试图掉头从沉树人这边冲出缺口后,两军就展开了激烈的厮杀,战况之血腥,也是沉树人领兵以来首见。

贺一龙部的先锋死士,一批批倒在谷口,尸体很快叠成了摞,摞成了堆。让冲锋者举步维艰,埋踵而战。

“埋踵而战”这个典故最早出自《三国志》,写的是季汉最后一战、诸葛瞻死战邓艾。往往被初读书者望文生义,理解成“让士兵们把脚后跟埋起来,防止后撤当逃兵”,然后拿来黑诸葛瞻胶柱鼓瑟不知兵法。

实际上,哪有什么刻意把脚后跟埋起来的傻事。还不都是尸体堆多了,随便走一步都会陷进去。

而贺一龙今天面对的境况,显然比诸葛瞻面对邓艾时还要艰苦。

战场上的动静对比,诡异得可怕——贺一龙原本不是没面对过大规模的火器营,但把火器打到这种程度、应用得如此天时地利人和,却是真的平生仅见。

往常火器对轰,战场上应该是枪炮声大作、但惨叫之声偶尔也能盖过枪炮,让人能切身感受到杀伤效果,顺便调节一下听觉神经。

但今天的排队开火,枪声数倍于平时,惨叫声却少得可怜,一动一静之间的对比,更是让生者汗毛倒竖,不寒而栗。

只有侥幸多活几轮的军官,才能看清究竟发生了什么——因为山谷太窄,正面不过百十来人宽度,完全没法迂回。

火器往人堆里蒙,随便一个士兵都有可能被三五颗霰弹同时蒙中,所以连惨叫的机会都没有,就直接毙命了。

往常战死一个士兵,至少会产生三到五倍于此的伤员。如今却是伤亡比跌破二比一,一个死者对应不到两个伤员,伤员也很快会被践踏踩死、压死、憋死,惨叫声听起来就清净稀疏很多。

官军平时操练的战术都是叠进法,也就是轮换上前开枪的“三段击”。如今却也事急从权换回了更老式的“番递法”,让后排士兵装弹后、递给开枪的士兵,由专人专心负责瞄准射击。

在地形相对开阔空旷的地方,叠进法的射击效率会更高,一个人专注管一把枪,对自己的武器也会更熟悉。

但今天这种特殊场合,都堵在那儿,为了让第一排排得尽可能紧密,官军连供士兵轮换进退的甬道都没留下,密密麻麻排了近二百人。

而沉树人如今有大约一千五百杆火枪,还全都用上了纸弹壳定装弹药,疯狂递枪换枪之下,最前排几乎每隔三四秒就能开一枪。

阵前已然成了彻底的死地,饶是大罗金仙下凡、西楚霸王转世,也没法冲过来。

冲到面前,也还有长柄战斧和上了套箍式刺刀伺候。

随着战局渐渐稳定,一向谨慎不太愿意亲临一线督战的沉树人,也难得亲自到了距离前线三百步远的地方,登高拿着望远镜远眺。

当初追击消灭刘希尧的最后一战,他是躲在船上的,把正面指挥全权交给了左子雄。

这次可是连灭革左五营中的两路贼酋,还是分别以“革、左”为字号的响亮人物,再不趁机刷刷威名值,就太浪费了。

思路客

桐柏山谷如此险峻,前方三百步也没有贺一龙的人能冲过来,也超过了敌军远程武器的攻击范围,这就让沉树人很从容。

看了许久,沉树人自己都被面前的惨状激得壮怀激烈,放下望远镜,内心不由感慨:

“可惜这时代没有照片可以拍,不然一定要把我登高眺望敌情、谈笑指挥破敌的英姿记录下来。

嗯,不过也不是完全没希望,没照片咱可以找画画画得逼真一点的嘛,明末已经有江南画家借鉴西方油画技法、追求写实的画师了,貌似五官细节都能画得很逼真。

可惜就是没掌握明暗阴影、远近透视法,实在不行,过几年等我发达了,让郑成功把大员的荷兰人灭了。把荷兰俘虏全抓了,让荷兰东印度公司交出科学家笛卡尔和画家伦勃朗来换人质好了!

到时候就让伦勃朗作为我御用的,专门记载我的英姿,怎么不得画个几十幅比拿皇翻越阿尔卑斯山还有名的肖像出来?伦勃朗好像跟李自成张献忠同年,应该都才35岁。”

……

第一天的血战,就在沉树人的谈笑自若,和前沿阵地血腥屠戮如修罗场的强烈诡异反差中,结束了。

换做平时,这么惨重的伤亡,早就让流贼崩盘溃退了。今天却是因为四面被围、狗急跳墙,足足死了三五千人,才最终退却。

连续数次突围死伤惨烈后,贺一龙部的精气神也被彻底打没了。此后五六天里,再也没能组织起大规模的冲锋,最多只是一些试探性的偷袭。

贺一龙部的粮草,也在逐步消耗,随军行粮本就不多,能吃十几天就不错了。

之前入谷后行军、与刘国能交战也花了好几天,所以算算日子,之前带来的粮食再有三四天绝对会吃光。

当然,贺一龙部也不是只有随军行粮可以吃,他们毕竟还控制了平靖关这座山中关卡。

这里平时也有少则一两千、多则三四千人驻扎,也会囤积一些粮食给驻军战时长期死守食用,至少要确保够吃三个月到半年的,打成持久战后,也有时间从后方运粮过来。

但是原计划给三千驻军吃的粮食,现在给三万多人吃,时间也就缩短了十倍,最多也就多支撑十天半个月。

沉树人和刘国能都不希望部队伤亡太多,多围困半个月就饿死敌人,这点代价绝对值得。

另一方面,也是在那天的大规模血战后,沉树人后方也传来了一些诉苦——

之前明军打仗,很少有这种机会持续用火器输出半天的,也就是临阵每把火铳开个三五次,就进入短兵相接了,最多守城战时开火机会多一点。

所以明军的后勤补给、弹药配比,也是按照常规操作来预备的。

哪怕沉树人比别人更重视火器,反复强调要保证火药生产、随军多带弹药,但他一开始也没经验,也不懂细节,就笼统要求“比别的明军加倍准备随军弹药”,觉得够用了。

这次跟贺一龙持续堵在山谷里排队枪毙了一天,明军立刻就出现了弹药紧张、后勤跟不上。

幸好贺一龙已经丧胆,也不知道这个情况,没有再冲。让沉树人可以慢慢弥补这个短板,吃一堑长一智,下次吩咐部队要准备更多弹药。

由此他也意识到一个问题:之前他准备从四月份开始,现有火器兵都装备上刺刀和长柄战斧后,就把黄州的军工产能大部分堆到生产新火枪上面。

现在看来,比火枪更重要的是弹药的大量生产,后续的军工资源分配上,得重新倾斜调整。

之前明军的生产配比,都是每根火枪确保配备二三十发弹药。到了沉树人这儿,怎么也得提高到“至少保有能确保所有火枪开火一百次”的弹药,否则枪造多了也是烧火棍。

内行打仗从来都是看后勤的,纸面军械数据再好看,后勤跟不上也是白搭。

沉树人这边保持围困、查漏补缺,贺一龙那边终于坐不住了。

到了五月二十五,也就是贺一龙部突围失败后第十天,贺一龙一边开始给自己的部队减少粮食配给,改为每天只吃一顿。另一方面,他也着手派出使者,想跟刘国能或者沉树人再请求一下接受投降。

被他指派到的信使,个个都非常害怕,毕竟上次派去刘国能那儿的使者直接被斩杀了。但在贺一龙的刀子威逼下,也只能各自上路。

反正贺一龙最初派出的使者都不是什么重要人物,被杀了他也不心疼。

结果,派去刘国能那儿的使者果然再次被杀。

没办法,刘国能太了解贺一龙了,也非常鄙视其为人,也就不肯给机会再相信一次——他知道贺一龙跟着张献忠,已经有过两次降而复反的经历,怎么能第三次踩坑?

再说,他刘国能身份敏感,如果随便跟流贼接触谈交易,只会让他在朝廷那儿的受信任程度受损,这方面他只能格外小心。

相比之下,派到沉树人那儿的,倒是没有直接被斩的风险。

沉树人还挺礼貌地接待了使者,问明了来意,得知贺一龙的目的后,他显得稍稍有些惊讶:

“贺一龙想投降?他还有信用么?当初陈奇瑜、熊文灿招抚诸贼,都是允许据地自守、名义上归顺朝廷即可,结果酿成大祸!现在凭什么再让本官相信他们!

要投降也不是不能谈,让他贺一龙肉袒负荆亲自来降,全军都放下武器,接受朝廷改编。

还有,你算什么东西,这种条件,你能代表贺一龙答应么?下次要么他直接全盘接受、亲自来降,要讨价还价的话,也换个够分量的来。”

无名使者人微言轻,唯唯诺诺不敢反抗,只能是当个传声筒,先把话带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