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国姓窃明 > 第88章 不是谁漂亮谁就能当秦淮八艳,而是谁被....才能当秦淮八艳

正月二十,南京户部。

一上午,侍郎张国维便在衙门里署理公务,督促南直隶各地的三饷清账,办事倒也勤勉。

南京六部在明朝本就是政斗失败者养老的地方,大部分官员做事其实都不怎么上心。

他们倒也谈不上不愿上进,只是能混到这儿的人,多半都已经看破官场。

他们都知道:能不能再高升一步、回到北方中枢,不是看你努力不努力、有没有成绩的。关键是看上面的坑能不能空出来,京城六部的要员有没有谁又得罪了崇祯陛下,被拿掉腾出位置,同时,最好能等到当初自己的政敌那一派被牵连彻底倒掉。

升迁与否和自己的政绩努力无关,大部分人自然也就躺平等命了。

张国维这种每天琢磨着怎么摊派催缴、足额收够三饷的官员,在南京已是少数。

他一直忙活到临近正午时分,打算歇息一下,用个午膳,忽然就听到幕僚进来通报,说是有要客来访:

“大人,黄州知府沈树人,赴任途中路过南京,特来拜会,想请大人中午赴宴。”

张国维一愣:“是沈廷扬的儿子吧?我跟苏州沈家五六年没往来了,怎么突然上门,他没带什么礼物吧?”

“似乎带了重礼。”幕僚如实回复。

张国维眉头一皱,怕发生什么不好的事情,但还是只能一见。

他跟沈家并不是完全没交情。六年前他在苏松当巡抚都御史时,曾大修水利,沿江河造堤防海塘,还疏浚吴江、浏河,确保满溢的太湖水能下泄入长江。

(注:因为南直隶有南京六部管,所以南直隶境内不可能再设普通巡抚,叫改叫“巡抚都御史”,辖区一般都比省要小得多。

比如史可法的安庐巡抚,最初就只巡抚南直隶下属两个府,张国维当年的苏松巡抚,也只巡抚两个府。南北直隶以外的地区,巡抚才多半是直接抚一整个省)

张国维大修水利时,在苏州颇赖沈家出资摊派工程款,所以沈廷扬当时就是他的金主之一。

旧金主的儿子找上门来,可不能拒而不见。

……

南京六部的衙门距离城南贡院也不远,

所以一刻钟之后,张国维就被请到了秦淮河上的一条画舫里,沈树人已经礼数周全地在那恭候了。

这种高端私宴,舞乐歌女肯定是必不可少的,但沈树人又不想去青楼里请客谈国政。

就重金邀了好几座名楼的花魁姑娘,来船上献艺,这样既不损受邀者的名声,又全了礼数。

沈树人也不认识几个花魁,所以他就不矫情了,也不看质量,只挑听过名字的点。

其中有几个出道早的,他一年半前进国子监、捐官的时候还见过,也算脸熟了。

比如今日请到的柳如是、顾眉,那都是二十好几的前辈,去年沈树人打脸龚鼎孳、钱谦益那场文会上,她们就在场。

还有个别刚刚入行不久的小姑娘,或是之前只有文会一面之缘,或是从未见过,但听过名字,他也不吝重金请来陪酒,有李香君、卞赛。

这些各楼的花魁,出来陪个酒唱个曲,就是几十两银子的开销起步,还不让碰。

柳如是、顾眉这些老人,就算真碰了,额外加钱就行。

李香君卞赛这些年少的清倌人,真要是控制不住,起码被讹上几千两银子——这些花魁的梳笼银子,一般都会要价千两以上,那还是事先谈好的公平交易。如果是先斩后奏惹上官司,翻好几倍要赔款都是可能的。

好在沈树人跟张国维谋划的大事,礼物都起码几千上万两了,这二百两请人唱曲的钱,就无所谓了。

张国维一上船,看到这幅排场,顿时就有些变色,又不好往回走。

船上这些女子,至少有三个他都见过。另外两个倒是面生,可姿色竟不比那三个见过的女子差。

尤其是坐在沈树人身边的那女子,更是艳冠群芳。不但访客觉得诧异,连其他四个请来的姐儿,都有些惭愧。

殊不知众人却是猜错了,这最美貌也最贴近沈树人的女子,其实只是陈圆圆,是沈家的私婢。

张国维环视一圈,只是摆出一副教育晚辈的姿态,落座苦笑:

“贤侄倒是好雅兴,不过也要收敛些,这南京城里岂容你惊世骇俗,老夫还没见过有哪个国子监出身的,连这位小卞姑娘都敢请。”

“是么?倒是小侄久在外地,不太了解南京近况,多亏世伯点拨。”沈树人云淡风轻地说。

张国维今年四十六岁,比沈廷扬还年长一岁,所以沈树人称他世伯。

两人谈笑之间,旁边一个被他们提及的年少美女、才十五六岁年纪的卞赛,连忙巧笑温言解释:

“张侍郎说笑了,小女子与国子监吴山长并无深交,都是坊间误传。吴山长当世文坛翘楚,岂是我等能高攀的。

倒是沈府台堪称天下良心,南京国子监这些年出去的才俊,怕是无出其右者。小女子年少,前两年无缘拜会,听姐姐们提起,仰慕得紧呢。”

沈树人闻言,也是自信一笑:“原来如此,要真是跟吴山长有交情,我倒不便唐突请你唱曲了。可不要陷我于不够尊师重道哦。”

卞赛的原名就是卞赛,这名字不太为世人所知,倒是她后来出家的道号“玉京道人”广为人知,世称卞玉京。

但她刚沦入秦淮温柔乡时,也曾经想过仰慕攀附当时的南京国子监司业吴伟业,但吴伟业一来没钱,二来估计是不想一辈子被缠住,所以迟迟不松口承诺。

卞赛最后心灰意冷,等不到良人捞她出苦海,也就自己攒够一笔钱赎身出家了。

当然,现在这一切都还没发生,历史上这都是南明覆亡后的破事,如今才崇祯十四年初,卞赛也就刚认识吴伟业不久。

熟读史书的沈树人,每每看到这些,也算看透了:所谓秦淮八艳,里面大部分人并不是真能在姿色上绝对碾压其他花魁。关键是她们跟著名文人交往多,所以留名了。

就说今天请来的这四个女人,历史上三个嫁给了“江左三大家”做妾,或者至少是企图嫁人为妾。

李香君历史上则和董小宛、陈圆圆一样,该跟“江东四公子”有点关系,这就包圆了秦淮八艳里的六个了。

只有最老的马湘兰已故,跟明末江东文豪没什么交集,外加最年少的寇白门在圈内没什么文人存在感。

剩下六个,不是漂亮了才能做秦淮八艳,而是跟顶级文豪有故事,才做了秦淮八艳。顶级文豪如果换一批女人发生故事,秦淮八艳就是另外八个人了。

所以,既然沈树人穿越过来了,这世上未来也不会有秦淮八艳。

未来史书评价这个时代的女人时,只会用一个标准来衡量其美色:这个女人是不是沈树人的女人。

他都知道自己是历史制造机了,还用集邮癖收集名女人么?不用!

老子睡谁谁火,谁就载入史册,不能颠倒了因果关系。

……

跟几个唱曲的姐儿谈笑了几句后,酒过三巡,沈树人和张国维也恰到好处地切入正题。

沈树人先拿出了自己的礼物,毫无疑问还是先以人参东珠这些朝鲜特产开路。

倒不是这些东西值钱,而是可以假托“土特产”的借口,让人放松戒备。

张国维却很谨慎,担心沈树人找他徇私枉法,就忍不住问:

“无功不受禄,季明贤弟(沈廷扬)跟老夫也已五六年不曾来往,今日如何收这般重礼,当不得当不得。”

“诶,珍珠如土参如菜,不过是些乡下地方的土特产而已。世伯若有机会去朝鲜看看,就知道这些东西在当地根本不值钱,何足挂齿。”

沈树人铺垫了一下,随后口风一转,给了一个很好的台阶下,

“世伯,实不相瞒,这次来求见,首先是有点小事儿想让世伯帮个忙——您应该也听说了,小侄与家父自一年半前,主持漕运改海、后来又被陛下压了任务,要安置漕民。

这一年里,我们在吴中广造码头、疏浚航道、开挖桑基鱼塘,化解这些富余的劳力。但人多事杂,后来难免低效。

幸好小侄听说,世伯前年年底写就了一部《吴中水利全书》,涵盖三吴七府水利枢要,这么好的书,伯父怎么只是私下让人传抄借阅,不拿来雕版刊行呢?

小侄偶尔得到一本抄本,如获至宝,实在是救了我们父子的燃眉之急。今日这点礼物,只是求世伯授权小侄把这本书刻出来,些许珍珠,权当润笔之资,咱君子言义不言利,想来世伯也不会计较嫌少吧。”

张国维已经做好了被对方腐蚀的心理准备,只是在想怎么样让自己更有面子一些。

万万没想到沈树人居然找了这么个切入点,让他一下子觉得精神和物质上都极爽。

作为文人,收钱这种事情,最理直气壮的收法,莫过于自己的著作被人欣赏,别人求着你让他刻印你的书、给你塞钱。

《吴中水利全书》不过是张国维在苏松做官六年的一点治水心得,原本就是查漏补缺写着玩的。现在别人要以此为指导,他当然觉得荣耀。

有那么一瞬间,张国维觉得眼前这个世侄,简直比自己亲儿子都亲了。

——

PS:明天照常两更,明晚过了12点后,就算是星期一了,凌晨12点半能开通上架章节。到时候应该会有四更,周一白天还有两更。

上架首日不出意外争取六更,还盟主大人“云哥的FANS”的加更。

努力提升自己,我知道塑造配角是我的短板,这本书也是一次历练。

之前三国成绩好,等于是占了同人文的便宜,配角已经深入人心不用塑造,我只塑造一个主角就行。

明末文只有寥寥几个配角比如崇祯多尔衮的形象深入人心,其他用到的配角都得自己塑造。我的人物水平问题一下就显露出来了。

不过活到老学到老,这本不好好写永远不可能进步,这也是人生转型一道历练。所以无论成绩如何我会放平心态好好写,只有坚持到底才有可能进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