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国姓窃明 > 第148章 人心自有不同

国姓窃明 第148章 人心自有不同

作者:浙东匹夫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10 08:38:11 来源:笔趣阁

一个五十来岁的枯瘦老者,颓然坐在刑部大牢的单人间里,面目沟壑深陷,正是两个月前还担任湖广巡抚的方孔炤。

他在这儿已经住了五六天,不过好在内心并不绝望。

因为狱吏们也没难为他,都有偷偷通风报信,说刑部正在加急处理他的桉子,只是需要他作为旁证,在彻底洗清嫌疑前得再耐心待几天。

此时此刻,方孔炤正在走神思考人生,内心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一个狱吏端着食盒来送早饭,打断了他的沉思。

“方大人,没事了,徐尚书已经亲自彻查清楚,你调度兵马并无过错,等上午办完手续,今天就能出去了。

湖广之失,罪责全在尹先民、何一德不战而降。要是有兴趣的话,午时还能去西四牌楼看看处决尹何二人。”

狱吏一边随口说着,手头也不闲着,布好了四碟饭菜。方孔炤过了几天苦日子,脾胃定然虚弱,所以主食只是一大碗黄粟粥,旁边放着一碗去皮鸡腿的清鸡汤、一碟醋萝卜和芥菜、还有几块鱼糕。

方孔炤睁开眼,掸了掸手和袖子,自嘲地笑笑:“有鸡有鱼,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是断头饭呢。”

狱吏连忙赔笑:“大人说笑了,谁不知道大人冤情洗清,出去后定会重获重用,自然看不上这几口吃的。咱不过是借机略表孝心,毕竟手续还要个把时辰,好歹喝口粥养养胃。”

方孔炤倒是很有自知之明,摇摇头:“重获重用是不敢想了,最多是无功无过。”

他不想显得自己高傲,最后还是给面子喝了粥,吃了点醋萝卜,挑不油腻的菜吃完了,又枯坐了许久,便有人办手续带他出去。

从刑部出来,连续几日不见天日,让方孔炤的视力有点不太适应强光,不经意用袖子捂住眼睛,适应了好一会儿,

直到有人拉着他的袖子路他上车、一边说话,他才惊讶地意识到,是女儿的声音。

他这才强忍着睁大了眼睛,不顾一时眩光不适泪水横流,过了好几秒才看清,确实是方子翎。

“翎儿?怎么是你来京城申诉?路上没事吧!这兵荒马乱的,我走的时候交代你哥,他竟当耳旁风不成?”

方孔炤有些担心,也不顾自己脏手脏脚,在女儿手臂肩头下意识摸索了几下,似乎在确认女儿有没有掉块肉。

“不关大哥的事,是前方军情紧急,他脱身不得。大哥问沉家借了战船、水手,孩儿坐船北上,一路平安得很。”

这番解释,方子翎最近已经说了太多次,都熟练了,腻了,所以也无须赘述。

短短两分钟,方孔炤就摸清了情况,也是感慨不已。

方子翎等父亲情绪稳定了,这才请示:“父亲身体可还能支撑远行?咱这就回老家,还是南京,抑或……去大哥那儿。”

方孔炤想也没想:“先在京城歇息旬日吧。这路上一路颠沛了个把月,从长沙到了京城,又在刑部大牢住了五六日,要是再马上回去,这老骨头都要散架了,后续还是从长计议。”

古代的交通条件如此苦逼,南北两千多里路赶过来,再健壮的人都会辛苦不堪,水土不服。要是再立刻折返两千里,骨头都非得散架了不可。尤其方孔炤来的时候坐的是囚车,比女儿坐船还辛苦的多。

方孔炤对于自己脱罪后,马上得到起复并没有什么信心,估计还是要赋闲一阵子的。

此前湖广失陷,轮不到问他的罪,那也只是不用流放罢了,不代表官还有得做。

还是留在京城观望一阵比较好,一来看看有没有机会,二来也好活动把控,免得再被分到个凶险差事。

崇祯十五年秋末,明眼人都已经看得出来,这大明朝至少一半的地方官,那都算是凶险去处了,当了还不如不当。

方子翎也很快想明白了这个道理,就没有再多说。只是吩咐车夫回府,先伺候老爷沐浴更衣,收拾干净。

方孔炤一愣:“咱家在京城何时有了府邸?翎儿你此番进京不是住的客栈么?”

方子翎脸一红:“不关我事,是大哥提出借船的时候,沉抚台随口一并借了。说是沉公当年在京城当户部郎中时置的业。沉家也不差这些银子,虽然外放了,京中宅子也不卖,还留了人看管。

对了,提起沉公,最近几日又打探到一个消息。说是陛下有感于沉抚台一家立功劳苦,勤勉任事,前天想到问起沉公在南京户部代理仇维祯,做得如何。

周阁老、蒋尚书都帮着沉公说话,而仇维祯也定了今年告老致仕,陛下就趁着这几日办了。旨意也已经发了下去,等送到南京,仇维祯就能退了,沉公便正式接任南京户部尚书。”

方孔炤琢磨了一下女儿透露的这个新信息,很快也不觉得意外了。

他估摸着,崇祯这是希望沉树人在配合孙传庭解围开封、跟李自成血拼之前,再示好一点恩惠,好让沉树人多卖力。

沉树人自己目前没有更多的功劳可以升赏,那就从他家里人下手,看看有没有哪些一直可给可不给的筹码,趁着这个机会就顺水推舟给了。

而且沉树人已经做到正牌湖广总督,还兼抚湖广以外六个府,这地位已经是所有省级巡抚里面最高的了。

如果他爹沉廷扬还只是南京六部之一的侍郎,脸上都有点挂不住了。

现在父亲做到尚书,儿子做到顶级巡抚,才算是勉强尊卑合适。沉廷扬这也算是再次沾了儿子的光。

一想到沉廷扬的境遇,方孔炤也难免联想到自己的儿子,方以智至今还只是一个知府,而且说实话,他的知府一路做上来,起步阶段还是靠了爹的人脉的。

什么时候方以智才能像别人家的儿子那样,反哺家族呢。

……

方孔炤对儿子的怨念,也没持续多久。

因为当他住进沉树人借的宅子之后,就进入了“吃人嘴软、拿人手短”的状态了——这宅子可是看在方以智帮沉树人做事的份上,才借住的,当然算是方以智挣来的。

刑部大牢里可没得洗澡,方孔炤花了一个多时辰收拾干净,又吃了点点心,看看天色已经午时,就吩咐换了身新的体面行头,

一会儿先去西四牌楼观刑,出门之前,方孔炤又想起个事儿,问方子翎此次进京有没有准备金银。

方子翎一愣:“观刑带什么金银?”

方孔炤:“一会儿看完后,要去周阁老府上拜会感谢,当然要有所准备。”

方子翎想了想,回屋拿了些名贵珠宝:“这些也是沉抚台拿给大哥打点人情的,这次倒是没用上。”

方孔炤看了,就知道这些珠宝原本是打算为了他的桉子,捞人用的。结果还没用上,人已经出来了,那就正好事后回礼。

方孔炤收拾了一番,让仆人驾车先去了西四牌楼,到地方差不多也快午时三刻了。

明朝杀人还在西四牌楼,清朝才改到宣武门外,也就是菜市口。按《大明律》,罪行不是太严重的,留到秋后问斩,很严重的不赦重罪,那当然不待期、立决了。

方孔炤到的时候,已经围得人山人海,方家的仆人只能是撒了点碎银买前面的人让让路,挤到街口一座茶楼、高价要了二楼临街的座。

他们一开始还奇怪,西四牌楼隔三岔五杀人,今天怎么人这么多。稍微问了一下才知道,尹先民何一德居然被判了剐——

如果只是兵败失地,哪怕输得再惨、指挥再不当,或者卖队友,最多也就是个斩。可尹何二人居然还涉及主动从贼、投降张献忠后还帮着张献忠一起进攻来光复失地的官军,最后还帮着张献忠死守拖延了一阵衡州城,这就必须凌迟了。

这些情况,方孔炤和方子翎原先也是不知道的,至少没注意到,看来还是这几天刑部徐石麒亲自过问,严刑拷打,多逼问出来的情况。

其实方子翎倒是听大哥提起过,尹何二将最后在守衡州时,只是想跟沉树人谈谈条件,比如赦免他们的罪行,他们就投降。是沉树人不许诺赦免,他们为了求生才坚持抵抗,最后被手下的人绑了卖了。

但不管怎么说,流贼都跑了还抗拒官军,没有第一时间反正,哪怕是为了活命,也是加重的罪状。

如果当时直接投降认罪伏法,可能就轻判一个斩立决,非要抵抗,最后沦落到凌迟处死。

而且,这些罪行,经过看热闹的吃瓜群众的传言,就越说越严重了。方子翎明明白白听到,隔壁桌几个东林党的读书人,估计是秀才们,在那儿义愤填膺:

“听说这尹先民、何一德就是天生的贱骨头!张献忠一到长沙城就投降!张献忠都走了,他们还自告奋勇为张献忠断后!

死守衡州城想掐断沉抚台的粮道,不让沉抚台立刻紧追张献忠!要不是这两人带兵拖延,说不定张狗都已经被沉抚台追上杀了!”

方子翎一听这话,也是颇不以为然,内心是很想驳斥这帮无知腐儒。但理智告诉她,这种误会想误就误吧,反正对沉家人和方家人都是有好处的,可以帮着开脱责任。

而一旁官场经验丰富的方孔炤,更是闻言后心中一凛,低声点拨女儿:“这刑部尚书徐石麒,怕是都在向沉贤侄示好了。

之前听说他被周延儒敲打,这是摆明了顺着周延儒、陈新甲、蒋德璟想看到的说法办桉子呢。沉贤侄也是好手腕呐,不知沉家到底花了多少银子,

竟能让六部尚书有三个帮着他说话,要是徐石麒也拉下水,那就是四个了。除了礼部、工部,其他都念他的好。”

方子翎脸色一白,不是很想相信这种说法,她失神地喃喃:“爹……你是说,沉大哥在京中的人缘,都是使了银子的?他不是这种人吧?”

方孔炤不由好气又好笑:“想什么呢?大明朝到了如今这步田地,谁不用使银子?只能说,他也是身不由己,未必全靠使银子,但肯定是使了不少银子的!

你想那么多干嘛,这事儿说起来对我们也有好处。至少尹何背走的罪孽越重,张献忠陷湖广的牵连就越少,别人的罪责就越轻。再说了,东林坊间这么传,徐石麒也未必有多判他们几刀。”

方孔炤刚刚悲悯地说完,那边也差不多要行刑了,行刑官还宣布了具体的判罚,听说只是剐八刀,

方孔炤这种老油条,也就立刻判断出,徐石麒最后说“尹先民何一德试图掩护张献忠,拖延沉树人追击”的说辞,并没有因此加重刑罚。

因为八刀已经是凌迟里面刀数最少的了,看来徐石麒还是有原则的,虽然描述得罪行更可恶了,该剐的刀数却没加。

街口行刑官宣布完后,刽子手就扯了尹何二贼塞口的破布,二人也立刻大骂起来,还试图辩解攀咬。

不过凌迟的第一刀就是割舌头,刽子手动作也快。

只见他非常凌厉地一肘、猝不及防凿在尹先民小腹上,让对方立刻痛呼失声、张大了嘴,然后一把小巧的解腕尖刀利落地伸进嘴里一剜,一根舌头立刻剜落,攀咬辱骂之言也就成了含混地吐血声。

不一会儿,两人都被剐够六刀,最后一刀剜进心窝,彻底了断。

京城百姓纷纷欢呼雀跃,对这两个给张献忠当狗的狗贼尸体,乱丢烂菜叶子和土块污秽。

“人心向背,何至于差异如此之大。这大明江山,活在各处的人,怕是都难以理解活在别处的人吧。”

方子翎久居闺阁,出远门确实不多,一想到京城这边的百姓,对于给流贼卖命的人,如此同仇敌忾发自肺腑地仇恨。又想到陕西、河南从贼恨官者也是前仆后继,方子翎不由开始怀疑人生。

大明实在是太辽阔了,大明的不同部分,百姓的人心向背差异,也实在是太大了。

陕西人的仇明,和江南、京城百姓的拥戴大明,都不是假的,也永远无法理解对方的立场。

……

感慨了一番后,方子翎跟着父亲的车驾,继续去了周阁老府上。

周延儒很忙,让方孔炤等候了很久,才抽空接见——当然了,谢恩的珠宝,早在接见之前,就已经送了进去,否则也未必能那么快被接见。

方孔炤当然也不会说出那些龌龊求官的话,他现在其实也不是非常急于再找个缺,反而担心的是去错地方。

所以一见面,他只是非常得体地谢周延儒的明察秋毫,别的并没有多说。

周延儒也是人精,看方孔炤没露出求复职的嘴脸,知道他是个知进退的,客套一番后,便劝勉:

“方贤弟不必忧虑,你治湖广时,也算勤勉。如今沉树人能破张献忠,也与湖广此前的基础分不开。

如今李自成张献忠四处流窜,西北官员人人如临大敌,很快就会出缺的。一旦陛下需要人分忧,还需要我等一并勠力同心、奋而忘身才是。”

两人又聊了一会儿,周延儒确认对方不急之后,就暗示,可以在京城住一段时间,如果有机会,年底的时候再例行排缺。

如此一来,后续前途的事儿也算先下了定了。方孔炤觉得,京城一时半会儿肯定还是安全的,那就带着女儿,在京中运作。

反正也快入冬了,年底之前这几个月,就帮方以智、沉树人他们当当京中的眼线好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