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国姓窃明 > 第66章 舆金辇璧,窃盗鼎司

国姓窃明 第66章 舆金辇璧,窃盗鼎司

作者:浙东匹夫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10 08:38:11 来源:笔趣阁

郑成功对沉树人这个一路罩着他的大哥,还是毫无保留的。沉树人让他把证据都拿来,他分分钟就照办了,立刻让手下过船去取。

郑成功也丝毫没考虑“大哥这么做,是不是有打算以朝廷公器的威慑力,来谋取私人利益”。

这并非郑成功不忠于大明,而是他如今满眼看到的大明官僚,公忠体国人品值得信赖的实在是太罕见。

郑成功如今也才刚要十八岁,觉得自己还没有看穿人本质的眼光,所以大哥说谁是坏人,他就当谁是坏人。

至于大哥自己,那肯定是天字第一号大明忠良,帮大哥做事就是忠于朝廷。

一刻钟后,沉树人看着手上刚拿到的新材料,大致梳理了一遍。

饶是他有所心理准备,看到细节后,还是不禁被这事儿的严重程度惊到了。

郑成功手上的证据,起码能证明,涉及江西九江府、南昌府、饶州府、袁州府四府之地,累计至少六七家地方豪绅望族控制的商旅,涉嫌跟蔺养成的流贼有物资交易。

而且,这还仅仅是最近的交易。按照蔺养成属下被严刑拷打得出的口供,此类交易至少持续了将近三年。

当初的交易对象,也不仅限于蔺养成,还有如今已经死了的刘希尧和贺锦。

交易时间从崇祯十一年他们还没被熊文灿招降之前、到招降之后、再到后来崇祯十二年又被张献忠裹挟再次谋反。

严格来说,这些交易当中,只有其中崇祯十一年下半年、到崇祯十二年上半年的这一年多的时间里,算是合法的。

因为当时蔺养成、刘希尧已经暂时归顺朝廷、算是洗白身份,是“圈地自守”的大明地方将领,大明商人当然可以名正言顺和他们做生意。

可是,在这些流贼被诏安之前、以及再次复反之后,依然跟他们保持物资贸易往来,这就铁定是通匪,没得洗。

最后,郑成功的那些证据还显示,这些江西豪绅富商之所以冒险坚持交易,基本上就是因为贪图其中的巨额利润——

之前刘希尧蔺养成还是合法的大明将领身份时,他们每年采购过冬紧缺物资时,价钱也都比较便宜。

因为是合法生意,竞争就激烈,入场的人就多,当时至少有二三十家江西商人分这块蛋糕,物价也就哄抬不上去。

蔺养成等人复反后,又变成匪的身份了。继续保持交易,卖方的风险就大了很多,所以原本的二三十家供应商,锐减到了六七家最有势力的留下。

这些人往往后台硬、遇到朝廷检查也有人通风报信,所以才有这个胆子——

这也很好理解,就好比21世纪初、开允许未成年人的网吧是合法生意时,做这门生意的人就很多,大家利润也薄。

当这事儿三天两头要被突击检查时,那就只有后台铁的人才能做这块生意。卷的人少了,也就能富贵险中求。

这些通匪奸商行径,说实话,《明史》上也没写,沉树人靠穿越者的先知先觉,也不可能知道。

他前世读史,也只听说明末的晋商有“八大蝗商”是通鞑的狗汉奸,至于通流贼的,确实不显眼。

现在想来,可能是这种人太多了,每个省都有为钱不择手段的奸商,没必要地域歧视。

沉树人甚至在名单里再次看到了前湖广兵备袁继咸的家族、在袁州府的通匪富商名单里。

袁继咸本人,沉树人是一直想要交好的,毕竟是忠臣,历史上也是对抗左良玉的一个重要臂助。

但只能说,明末那些豪绅士大夫的家族,家大业大之后,要维持住,贪钱不择手段、通鞑通匪太常见了。

之前被沉树人搞掉的朱大典,要论将来宁死不降鞑子的气节,那也算是大明忠臣,可贪钱也是一样贪。

明末士大夫身上,贪和忠于民族气节,往往并不矛盾。

几乎可以说至少**成的人都贪,无非贪多贪少。

而其中可能有一小半、贪的同时还兼顾民族气节。

剩下的一大半,那就是又贪又没民族气节。

……

沉树人通盘梳理完之后,把东西先收好,斟酌了一下应对策略,这才循循善诱地对郑成功说:

“大木,这事儿我也很想直接捅到上达天听、一扫积弊。但事儿太大了,一次性得罪的人太多,怕是只会惹祸上身。

咱也只好讲究一点策略,设法分化瓦解、拉一派打一派,不能同时把这批江西奸商背后的豪门都得罪完了。”

郑成功不是很理解,但他也知道大明官场如今是什么德行,知道如果一次性树敌太多会有什么麻烦。

他深吸了一口气,直截了当表态:“大哥,你说该怎么做吧。”

沉树人摸了摸鼻子:“这些口供,应该都不假,但是,还不够详细,再稍微多问几份,换些不同的角度——

比如,问问看,这些跟他们串通的江西豪绅里面,有哪些原先是只走湖广黄州府、黄梅县的县前河商路的?又有哪些,是走南直隶安庆府、宿松县的雷水、马路河的?

然后,把那些只走了黄州县前河、罪行相对较轻的留下,把那些同时走黄州县前河、安庆雷水、罪行更重的统计一下。”

郑成功毕竟年少还不懂阴谋,一时没反应过来这里面有什么区别。

虽然,掌握的通匪商路数量多的人,肯定比通匪商路数量少的人,罪行要更重,但应该也不至于积累出质变吧?

但他也只有答应,表示今天就去加急拷打之前抓到那些蔺养成细作,拿到大哥要的更详细口供。

而只有沉树人自己,知道自己想干什么:他也是刚才才临时随机应变,想到的打压政敌的毒计。

现在,他作为佥都御史,距离正式加巡抚头衔,只差一步之遥。

崇祯当初升他湖广兵备佥事、佥都御史时,主要任务,就是确保彻底全灭大别山区的流贼,防止他们为害。所以才有了郑成功过来堵截封锁流贼的物资。

如今已经封锁了两个多月,从江西经湖广给蔺养成物资的通匪奸商,暗中摸排出好几家。

难道,江西通过南直隶那边、再转到蔺养成地盘上的奸商,就一家都没有嘛?

显然不可能。

江西是没法直接抵达大别山区的,要跟大别山区的流贼沟通,只要从九江湖口镇出了鄱阳湖口,往西拐就是湖广,往东拐就是南直隶。

虽然从鄱阳湖口逆流到县前河河口、或者从鄱阳湖口顺流到雷水河口,都只有短短几十里地。

但这几十里,从法理上来说就能大做文章。

只要有通匪奸商通过了这几十里的长江江面、而监管部门没抓到、将来被查出来,那就是重大的失职!

这说明南直隶那边收厘金、征关税、缉私巡江的官员,上上下下都收了好处、有人该被问罪!

不然,为什么江西走湖广的都被郑成功查了,江西走南直隶的却一个桉子都没发?

这问题不能深想。

当问题没暴露出来的时候,你好我好大家好,可一旦郑成功这个刺头把问题挑明了、放到光天化日之下晒着。

同行一对比,立刻就能衬托出南直隶那边相关人员的无能、腐贪!

全靠同行衬托。

然后,沉树人就能借着这次回南京,搂草打兔子,把南直隶与江西之间的江面巡查兵权、和厘金征收的监管权,握在自己手中!

这事儿还真不是做不到,因为明末的“巡抚”官职能“抚”那几个府,本来就不是严格按照省界的。

当初五年前史可法上任“安庐巡抚”或者俗称“皖抚”的时候,实际上巡抚了南直隶境内的“安庐池太”四个府,外加江西最北边的九江府,因为朝廷认为这五个府都跟革左五营的流贼祸害区域有关联。

如果现在贼情被评估得比较弱,当明年沉树人接过这个曾经属于史可法的巡抚位置时,还能不能把长江南岸的池州、太平府(芜湖、马鞍山,都在南京上游附近了)都纳入自己的巡抚范围,就不好说了。

毕竟沉树人跟史可法不同,他起家的地盘在湖广,如今依然以襄阳-武昌一线为核心势力范围。

如果升巡抚时,原有核心势力范围继承不变,再给他加上长江以北的大别山区其他府,那地盘就已经不小了,作为一个巡抚的辖区完全够格。再想把九江、池州、太平府也加上,没点理由是很难做到的。

哪怕已经是崇祯十五年,官场极度糜烂、肯花钱就能办很多事,你也得师出有名。

现在,郑成功把盖子接了,搂草打兔子,证明江西九江府、南直隶池州府,至少都有人通贼,还有人渎职。

而且,沉树人把手上的证据控制好,把那些罪人分化成两波:

一波是同时在江西和湖广交界、江西和南直隶交界,都有不法商路的。

另一波是只在江西和湖广交界有不法商路、没能量捞到江西和南直隶交界去的。

沉树人就只盯着第一波罪行更重的打、却拉拢稳住后一波罪行相对较轻的,同时想个妙计暗示他们:只要他们帮着沉树人一起,打第一波罪行更重的豪绅,那么对他们自己的问题,就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沉树人这个许诺,正常情况下未必有人敢信,稍微有点脑子的人,都会担心这只是沉树人的缓兵之计、将来要被这个把柄吃一辈子。

但问题是,沉树人还有后手——他有把握把蔺养成彻底迫降。

等蔺养**诏安投降之后,有些事情该揭过就得揭过。

蔺养成都洗白了,曾经跟蔺养成做过生意的人,也不好彻底揪住不放是不?否则,这不是刺激蔺养成么?难道就不怕蔺养成第三次反叛?

所以,沉树人对那些被他威胁的人的威胁材料,是有一个保质期的。

沉树人不能靠这个威慑吃人一辈子,他只能选择要么在蔺养成投降之前换点官场筹码,要么就直接引爆。

反正只要不给沉树人好处,那他肯定会选择引爆,这点威慑力还是有保证的。

如果给了好处,熬过这段时间,也就过去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