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如意枝头 > 第330章 四妃

如意枝头 第330章 四妃

作者:翠锦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12-10 08:28:09 来源:笔趣阁

肃宗的几个妃子里面,就数庄妃最没有背景。只是,庄妃心里也隐约知道,或许,这也是肃宗为什么最喜欢她的原因所在。

因为跟她在一起的时候,肃宗是真的放松,真的欢喜,而不是为了她的父亲,或者为了她的家世,勉强对她加以恩宠。

要知道,肃宗的另外四妃,个个都极有来头,父兄不是内阁大学士,就是勋贵侯爵,不是文臣领袖,就是武将首脑。

作为竞争对手,庄妃进宫之后,对肃宗的几个妃子,自然也打听过不少。钟粹宫的德妃,还有储秀宫的淑妃,这两人就是肃宗做皇子的时候,进府做的侧妃。

德妃郑秀的父亲是工部尚书郑韬,这个郑韬别的本事没有,揽财的本事却极为高强。当年肃宗还没做太子的时候,这郑韬就架空了上司,在工部说一不二。既能生财有道,还能堵住悠悠众口,绝对是个难得的人才。

肃宗登基之后,郑韬就成了工部尚书,暗地里,就是肃宗的钱袋子,专门负责解决疑难杂症。要知道,这工部主管各地屯田水利,营造工程,还管着边疆卫所的武器衣物的供应。

无论什么工程营造,只要郑韬插手了,必定能给肃宗省下一大笔花销,同时还能把事情给办妥帖了。所以,有这么一个工部尚书,肃宗是捡到宝了,对郑韬的女儿德妃,自然不会怠慢了。

而德妃倒是也还对得起这个封号,为人四平八稳,言不高声,行动有序,礼仪更是周全。可是这样一来,就没什么味道了,再加上德妃的姿色并不拔尖,肃宗虽然敬重她,却并不喜爱。

肃宗当皇子的时候,德妃就进了王府,郑韬也坚定不移地站了肃宗这个三皇子的队伍。这么些年下来,郑家的功劳,说不定远超承恩公邓家。

德妃生了三皇子跟二公主,子女双全。三皇子比太子大一岁,而今已经二十岁了,娶了大理寺卿史明德的女儿史云,膝下早已经儿女双全。比起现在还没成亲的太子,三皇子在百官眼中,更为可靠忠厚。

都是自古明君难得,可做朝臣的,还是更希望有一个忠厚老实的君王,而不是一个独断专行,极有主见的帝王。

肃宗没有登基之前,所有人都以为,他就是个忠厚老实的嫡子。谁知道,肃宗登基之后,渐渐露出独断专行的一面来。百官在这么一个动辄变脸的帝王面前,也十分辛苦,自然而然,就希望有一个不用他们这么提心吊胆的储君了。可是,太子常年跟着肃宗,有样学样,倒是很像父亲。

而且,德妃所出的三皇子,前面虽然有两个兄长。可这两位兄长,都是肃宗旧日王府里的侍妾刘氏所出。刘氏是邓太后送去王府的宫女,服侍肃宗多年,现在也只是个嫔位。而她所出的大皇子,早年夭折,就剩了个二皇子,并不起眼。

所以,对太子来说,这个三皇兄,年纪比他大,人缘威望比他强,连家世背景都不错。这样的兄长,太子觉得,实在有些压力。

好在德妃为人踏实,没有百分百的把握,绝对不会露出心里的真实想法。所以,邓皇后虽然看着眼里,却也不能因为三皇子得民心,就去贸然出手。

这么些年,肃宗收了不知道多少妃嫔,邓皇后最恨的,却是跟德妃一起进府的淑妃沈薇。

淑妃是户部尚书沈允的女儿,而沈允除去户部尚书的身份,身上还有个安定侯的爵位。沈家原是冀鲁一带的武将,因为擅长筹算,物资后勤方面做的极好,一直是河间王极为看重的副将。

到了贺太后父亲贺智这一代,贺家丢了天下,周家太祖得了天下。之后,周家为了监视贺太后的娘家河间王府,也就是现在的东海王府,提拔了沈家,封了沈允的父亲沈建为安定侯。

只是太祖去世之后,整个周家天下,几乎都落到了贺太后的手里。背叛了贺家,又监视着东海王府的安定侯沈家,自然就没有好日子过了。

沈建倒是个狠人,背叛贺家的时候说背叛就背叛,现在改弦易辙,也说改就改。逼着儿子沈允读书就学,硬是从武将出身转到了仕途之上。沈允两榜进士出身,在朝为官,不知道多少名正言顺。

而沈允又深得当时的内阁大学士王叔平欣赏,娶了王家的女儿为妻,彻底在文官队伍站住了脚。

沈家本就家学渊源,特别擅长运筹计算,沈允去六部观政,直接就奔户部而去。没几年,就光彩夺目,连太宗都极为欣赏他,说是计相之才。

沈允为人极有才气,可养的女儿沈薇,却有些傲气。可是,沈允不仅是朝中重臣,勋贵子弟,背后还有个文坛领袖的岳父王叔平,完美的融合了武将,勋贵,文臣,清流,权臣各种身份。

所以,当时还没做太子的肃宗,自然盯上了沈家的女儿,好容易求了沈薇做侧妃,自觉有些亏待了她,十分体贴细微。

对于沈薇这样的勋贵女儿来说,邓皇后出身的承恩公府,十足就是个破落户。要不是看在邓太后的面上,沈薇哪里会把邓家放在眼里。

所以,这些年,淑妃在后宫的所作所为,言行举止,还真对不起她的这个封号,为人颇为骄纵。当年刘嫔的二皇子得罪了她,淑妃就敢不理不睬,任由刘嫔带着二皇子在她的宫门外面,长跪不起。

淑妃生育的时候落下了病症,膝下只有五皇子一人,比太子小了两岁,而今也十七岁了。只因太子的婚事迟迟不定,连带着比他小的皇子,也迟迟不能定亲。

淑妃不见得想让自己的儿子当太子,可她对邓皇后以及太子,却没什么敬意。相反,她对坤宁宫的牢骚话,还真的不少。

而且,除去得罪了邓皇后跟太子,淑妃和五皇子在宫里的人缘,也不怎么好。这些年,淑妃的高傲脾气,得罪的人,不知几许。虽说这个后宫,没有谁是谁的朋友,可像淑妃这样,跟谁都关系不佳的,也不常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