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北上伐清 > 第六百零一章 过个好年

北上伐清 第六百零一章 过个好年

作者:日日生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09 22:34:43 来源:笔趣阁

秋末冬初的海风,刚烈地如同草原的烈马,吹起的巨浪拍打着铁皮覆盖的船体,发出巨响。

整个船体来回晃荡,张浩肤色黝黑,在这样阴沉的天气里,依然传的很是单薄。

他看到船头的景王朱琳灏,大惊失色,赶紧扶着桅杆过去大声道:“殿下,外面风大,快回船舱吧!”

朱琳灏的脸上不知道是风吹的,还是心理作用,稍微有些苍白。她的眼里闪烁着兴奋的光芒,迎着风说道:“来年春天,能不能到西洋?”

张浩将她执意不肯回到温暖如春的船舱,心中也对这个曾经的小皇帝有了一丝敬意,张嘴道:“不出意外,岁末春节左右就可以到咱们的运河,来年一月份就能杀到洋酋的老巢。”

朱琳灏灌了一嘴的风,脸上竟然还能笑得出来,拍着手说道:“好!常听人说起父皇征战的英雄旧事,原来果然这般令人神往。”

旁边的水手,大部分都经历过更加骇人的风浪,对这点风还不放在眼里,闻言都笑了起来。

四处张望天水一色,早就没有了陆地的影子,朱琳灏的心思就像是海鸥一般,只感觉此刻才是真正的自由。天地浩渺成一线,心中的快活简直要溢出来了,这么多年的牢笼生活,此刻才算是冲破了,得到了自由。

远处的主帅船上,台湾水师提督陈邦彦刚刚上任,他从琼州调往台湾,刚一上任就赶上了这场远征。

朝中官员虽然都不同意西征,但是水师将士们却早就渴望出海,他们和庙堂上的高官不同,渴望建立功勋来封妻荫子。

守着偌大的海域,只是听闻洋酋纵横四海,华朝水师坐拥无数战舰和几十万水师将士,却要守着海岸线护卫商人,他们怎么咽的下这口气。

皇帝出征在京官们看来是一意孤行,在水师眼中就是雄才大略,所有人憋着一股劲,要打出威风来,让大家知道水师的作用。

海上的岁月过的特别快,转眼已经是两个月后,连成一片的水师好像是一个移动的岛屿一般,早早地飘过印度洋来到了非洲的海岸线。

在这里有依靠运河建造的几座城池,当初姚启圣招募了几十万非洲民夫,他们在挖运河的间隙,顺道修建了几座城。

这些人不愧是修建过金字塔的人的后代,磊城的本事还是有的,尤其是在华人的监工设计下,几座城池都颇有中原气象。

彭柱泽下船之后,指着城门笑道:“河口城,这个名字还真应景,不知道的还以为到了江淮呢。”

在他身边的心腹分成两伙,一伙是黑瘦黑瘦的土家亲兵,一伙是拢发青衫的书生。

马上就有苏州大学的专供土建的学生站出来指点江山,把这个河口城的优缺点一一列出,彭柱泽不停地点头,说道:“此乃我们水师的后路,也是进攻的桥头堡,这个地方势必要建城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坚城才行。你们几个就多用点心思,把它改造一番。”

几个学生点头道:“谨遵校长吩咐。”

彭柱泽嘿嘿一笑,他现在已经不是校长了,但是苏州大学的学生还是用老称呼。

彭柱泽颇为受用,从来不指正他们,反倒乐在其中。

要知道,就连皇帝陛下,心情好了也叫一句彭校长的。

自从运河开通之后,望来的华商船只就多了起来,现在战火迫在眉睫,依旧有不少人在这条航线上冒险。

六国联盟组建之后,欧陆各国的**、排华情绪高涨,很多地方已经不允许华商登陆。

所有的商人都在等着水师的到来,等他们大呈神威,就像当初叩开日本国门一样,为商人们打开这些港口。

华商在欧陆拥有着绝对的优势,对比当地的白人作坊和小店主来说,他们拥有更好的技术和更物美价廉的商品。

在欧洲的小店主们,就是资本主义的萌芽,他们现在还很弱小。

华商就像是烈日一般,会轻易将他们灼伤,一个成熟体质下的资本集团,可以轻而易举地强占他们的市场。

华商的麻布和丝绸,分别垄断了纺织业两个阶层的市场...你怎么跟我比,我一个纺织厂内,有来自印度和缅甸的低价棉花,量大管饱;有日夜不停的蒸汽织布机,生产力惊人。

欧洲小店的棉布又贵质量也不好,最重要的是他们压不起价。

华商可以轻而易举地抢占他们所到之处的市场,让当地的小店主和作坊主们遭受灭顶之灾。

如此一来,欧洲各国排华到也说得过去,再不排华他们就将被吸干了。

很多欧洲的明智之士和经济学家都纷纷发表文章,直言华人的商品倾销对于欧洲的破坏,在他们看来这已经是一种压迫了,各国政府必须采取断然措施,保护本国的小店主们。

彭柱泽可不管这么多,在埃及等待后续的水师陆续抵达之后,一支数目庞大到足以让欧洲颤抖的水师,已经开进了地中海。

欧洲各国还在观望,谁都不敢贸然动手,望着海面上那密密麻麻的战舰,别说是打仗,光看一眼都晕。

唯有西班牙到处奔走,他们是直接的讨伐对象,当然心急。

腓力四世平日里太过嚣张张扬,现在也彻底慌了神,他派去侦察的士兵回来告诉他,地中海上的战舰上的炮口,比天山的星星还要多。

现在华军还不急着进攻,因为春节到了,没有比这个更大的事了。

先过个年再说!

转眼,春节又至。

金陵城中侯玄演密切关注西征的情报,但是相隔太远,他也只能很久之后听到消息。

金陵依旧热闹,这里没有任何排外的法案和行动,到了这个地步,已经不需要通过排外来保护自己了。

金陵的街头随处可见异国面孔,他们来到这里学习、研究,华朝的包容性充分体现了大国气象。

皇宫内,也有很多异域面孔,比如说来自印度、爪哇等地的宫女,身穿宫装来回走动。

侯玄演宫中设宴,与大臣们共度春节,盛典气象已经远迈盛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