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北上伐清 > 第五百九十五章 隐患

北上伐清 第五百九十五章 隐患

作者:日日生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09 22:34:43 来源:笔趣阁

天行有常,人道无踪,越是自然环境得天独厚的地方,往往没有高级的文明。

非洲大陆水土肥沃,降水量也比较充沛,并非人们印象中的贫瘠。

那里可以说是种啥长啥,所以才有了如此丰富的野生动物,如果按照正常的发展规律,面积如此大的沃土上,应该会到达一个昌盛的时期,而且生产力水平也会不断的提高。

但是非洲却从未出现过什么强盛的帝国,甚至连统一的大帝国都没有。

无独有偶,美洲也是如此,印第安人占据着世上比较好的土地,发展了几千年还在钻木取火,渔猎过活。披着一身树叶子,用着千年不变的弓箭,结成一个个的部落。

正因为大自然的馈赠比较多,反而养成了他们生活的惬意,更养成了他们的一种依赖的惰性。非洲的土地扔上颗种子就能生长结果,但是他们宁愿吃土也不干活。

终究还是归结到一个字上,懒。

姚启圣打到过非洲,现在攻到了美洲,已经感受到了这种原因。

教化一阵之后,也只好让华商来美洲建厂,招募当地的土著进行生产。

尽管他们现在还没有这个概念,但是姚启圣实际占据的大多是北部美洲的土地。

这里的飞禽走兽极其多,而且各种植被覆盖下,森林中处处是宝藏。

汉人向来讲究源远流长,所以没有像南美欧洲人那样竭泽而渔,过分地掠夺当地的资源。

这种相对温和的做派,以及遥遥领先的技术,让当地土著顶礼膜拜,以为是天国来客。

姚启圣走在新建成的总督官邸的道路上,听着身边官员的汇报,笑道:“这些日子以来,日本国的船只是越来越多了,你们登莱水师和日本的交往多,其国内海商竟也如此发达了么?”

登莱水师此次派出的武将是徐泾,听了这话拧眉道:“日本因其温顺,一直颇受陛下青睐,尤其是累次派兵深入不毛,北到雪原血战罗刹探险队,南下爪哇抓土著,可谓是任劳任怨,功劳不小。但是其国内的海商出头,好像是最近的事。”

姚启圣顿住了脚步,说道:“日本国内,能人颇多,我在讲武堂时候,就曾见十几个日本学生,一举一动甚是规矩,招之问询,对答如流。这些人都是日本的官员将帅之子,犹能这般自制,将来必能成气候。”

徐泾笑道:“那不是正好,总督有所不知,倭兵向来是我们的开路先锋,作战勇猛好似鹰犬。”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有个强邻可不是什么好事。”

登莱水师对日本的感官属实不错,他们每次出巡到了日本,都能接受到十分热情的招待。很多水师将士甚至在日本都养着几个妇人,平时不得见,到了之后才享受受用几日。这些女人温驯的就跟伺候皇帝一样,与之相比原本比较娴淑的中原女子都成了泼辣的代名词。

尤其是登莱水师驻扎在日本长崎、萨摩两地的官军,更是拿着出海驻守当成了度假,走到哪都是大爷般的待遇。

姚启圣说完之后,徐泾心中老大的不以为然,笑道:“总督大人未去过日本有所不知,日本国上下对我华朝,无不执礼甚躬,要说他们会造反,恐怕是有些多虑了,哈哈哈。”

姚启圣眼皮一抹,低着头说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华朝如今强盛至极,陛下年富力强,举国兵强马壮,水师战舰如云,靖北精骑如雨,庙堂猛将云集。但是月满则亏,当年蒙元强盛如斯,百年之后被赶回漠北。大明崛起之时,四海之内谁能挡之。然而天启末年,陕西几个饿的吃不上饭的流贼,振臂一挥就能搅动天下。

大明强时,满洲建奴伏地做犬,谦恭不下如今的日本。然而中原有难,他们瞬时成狼,撕咬啃噬,为祸之烈古之未有。

我曾细观日本兵卒走夫,性子温顺却凶狠好斗;自负桀骜却又文雅守礼;可以闭关锁国,也可以马上彻底开海。这种人不可以让其得志,若是中原式微,我恐倭人作乱之烈不弱于建奴。以我看来,华日之间,恐有一战,不能避之。”

徐泾听得云山雾罩,不能理解总督的这番话,只是觉得毫无道理。

倭人如此温驯,怎么会反叛,倒是那些朝鲜人表面上恭顺,暗地里却小心眼不断,总是想沾点便宜。

倭人则不同,他们会奉献出最好的给华人,而且从不抱怨。

姚启圣冷眼旁观,就知道登莱水师上下对倭人都比较看好,话不投机也就不再多言。

此时的日本,已经走上了一条十分极端的道路,德川家因为侯玄演早期的支持,已经实际上掌控了日本所有的军政大权,换句话说,他具备了独裁的一切条件。

他利用当初龚自方和日本签订的最惠国条约,强行干涉国内经济。德川家纲下令,所有日本人都得为繁荣日本而努力奉献,国家出钱扶持大财团购买华朝的商船,从华朝进粮食和原料。

大肆打压农民,圈地占地,由南洋买来的奴隶干活。

强制变更日本百姓的生计,逼迫他们不得不去日本工厂做工,而且规定了十分严苛的工作时间。

日本在高压之下,慢慢像华朝模式转变。

但是这种做法贻害无穷,华朝的道路是侯玄演的引导下,百姓自己走出来的。

国家让利于民,海商崛起,海外土地的扩张,最终导致华朝成了现在的模样。

所以华朝的轨道是顺应天意民心的,日本却是利用征服强行扭转,埋下了不少的祸根。

这种做法极端依赖本来是掣肘他们的华日最惠国条约,一旦华朝终结条约,他们将彻底破产。

从华朝购置东西需要商税的话,他们的这种体制将会把自己玩死,而且没有回转的余地。

此时沉浸在千年未有的盛世中的华人,享受着从未有过的安逸和富裕,对此一无所知,只有几个眼光独到的姚启圣之类的人,也只是稍微有些担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