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北上伐清 > 第五百九十一章 生辰

北上伐清 第五百九十一章 生辰

作者:日日生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09 22:34:43 来源:笔趣阁

吴胜兆虽然领兵多年,但是没有什么大胜,也素无恩德于将士,不过是利用金钱笼络了一群所谓的心腹罢了。

这样的人,怎么可能有人跟着他违抗朝廷的大军,潜象营一十二骑就足以

江西府兵的清洗,持续了三个月之久,吴胜兆盘踞江西这么多年,根系错综复杂,不是一时半会能够清理干净的。

消息传开,各地的讲武堂率先表明态度,开始躬身自省,除开日常的操练和战法教学,也加入了修身德法的课程。

兵部尚书姜建勋上书请罪,侯玄演笑道:“地方兵权,总归于朕,与姜建勋何干。此事罪责在朕,朕念旧日功绩情谊,疏于军中治理,才有了这等爱势贪财的将军。从此之后,军中常设监军一职,此监军属文官体系,凡是行军布阵打仗的事一概不许插手,只管清查兵饷,督察诸将,归于刑部名下。”

皇帝设立监军,又和前朝大明不同,这是正儿八经的常设文官,而不是起了战事临时安插的亲信。

华朝以武得天下,军官渐渐有人腐化却没有相应的监察体系,让他们更加肆无忌惮。

侯玄演也算是弥补了这一点,但是文武官员看到的最直接的效果,就是皇帝又一次加强了对兵权的控制。

这些年权威日盛,再加上是开国之君,兵强马壮猛将如云,国内一直比较安稳。

在其他国家人杰辈出、奋力追赶的时候,华朝已经开始靠着惯性前进,并且将差距越拉越远。

后世的史学家常常慨叹天熙年间的这种奇怪的现象,华人明明是在享乐和娱乐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但是国力却与日俱增。

前期投入大量金钱建设的工厂、道路、桥梁、河渠...种种基建就是最好的轨道,华朝在这条轨道上靠着惯性,就比英、法、日等国努力拉车跑得快百倍

秦淮河、长干里,粉曼十里,香飘万户,楼船画舫歌舞繁华,酒楼茶肆栉比鳞次,如果说十七世纪有天堂,那只能是江南金陵石头城。

烈日当空,御花园内繁花锦簇,花香四溢,侯玄演手持一杆花枪,正在一招一式地教两个小公主一些三脚猫的枪法。

因为过几天就是皇帝的生辰,所以太子也从讲武堂回来了,侯应俊多了几分阳刚之气,果然军营是最锻炼人的地方。

远处的黄樱儿和两个侍女捂着嘴偷笑不止,显然侯玄演这两下子在她们眼里不值一提。

侯玄演的招式大多是在北伐军营中学的皮毛,用来强身健体而已,他也没指望两个女儿武学上有多高的造诣,只是希望她们能少生病别太娇弱就好了。

反倒是小李子领着一帮子太监宫女,在一旁摇旗呐喊,鼓掌叫好。

侯玄演耍完之后,和两个小徒弟都出了一身汗,早有宫女捧着毛巾过来。

侯玄演先是给侯婉殊和侯婉擦了擦脸,然后才坐定之后,道:“这次朕的生辰,通知礼部不要大操大办了,天天都是各种名目的盛会庆典,朕都有些乏了。”

再过三天就是皇帝的生辰,皇帝的生辰受重视是历史悠久,说起来还是从李世民开始,才正式在礼典中制有专门的庆贺仪式。

李世民对大舅子长孙无忌说:“今日是朕生日,俗云‘生日可喜乐’,以吾之情翻感思!”

说起庆典,唐玄宗当然是最上心的一个,他干脆全国放假三天,为自己庆生。

侯玄演是开国皇帝,他的生辰一向是在宫中召集群臣,宴请百官,一起吃吃喝喝,吹一吹牛就过去了。

但是随着国力的日渐提升,从天熙年开始,侯玄演的生日每年的七月十三都会举办庆典。

那时节万国来贺,百官敬献厚礼,并撰写诗词歌赋歌功颂德。

那场面好归好,但是总归是会腻的,侯玄演现在就想安安静静地过个生日。

侯应俊嘿嘿一笑,抱拳道:“儿臣恭祝父皇万寿无疆。”

侯玄演往椅子上一坐,笑骂道:“万寿无疆那不成王八了么,你在讲武堂好生学点本事,虽然不可能赶上父皇,但是也得像朕的种才行。”

旁边的侯婉殊乖巧地说道:“女儿祝父皇喜乐康健。”

侯玄演乐得嘴都裂开了,和她顶了顶额头,道:“还是小桃子最孝顺。”

侯婉殊咯咯的笑了起来,这个小妮子和父皇在一起的时间最长,长到现在也已经十岁了,甚至比侯应俊还大三岁。

旁边的侯婉怯生生地站在一旁,她的性格有些随陈圆圆,不大敢和侯玄演撒娇讨宠。

侯玄演看到小女儿的可怜兮兮的样子,直接抱了起来,笑道:“你也孝顺,父皇也喜欢你。”

父女俩顶着脑门笑的灿烂,旁边的侯应俊一头黑线,自己的亲爹也太真实了,好在他不是个心思敏感的人,眼珠一转问道:“父皇,今年若是不办庆典,只恐城中百姓失望。”

侯玄演仔细一想,倒也有几分道理,自己的生日作为一个节日,往年都会给金陵百姓带来不少的机会。侯应俊在讲武堂中,就有不少幼麟营的孩子,家中靠着这个赚取不菲的钱财。

毕竟操办起来,什么都是需要购置的,这就给了百姓们赚钱的机会。想到这里,侯玄演从善如流,马上更改了主意,说道:“小李子,朕收回成命,今年也是一样的操办。讲武堂是个好地方,俊儿果然没有白去,涨了不少见识。”

侯玄演也忍不住夸赞了几句。

侯应俊才七岁,已经学会了站在百姓的角度看问题,这对一个皇帝的接班人来说,简直就是个神童级的表现。

将一个太子养在宫中,久而久之不知民间疾苦,长成之后想让他爱民如子怎么可能。纵使先生们和圣贤书上的道理再多,也不如自己亲眼见闻来的印象深刻。

侯玄演心中暗喜,自己的放养策略再一次被证明了是明智的,华朝的一切自己都已经给他安排好,接下来就是萧规曹随,相信他一定能胜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