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北上伐清 > 第五百八十六章 风云变幻

北上伐清 第五百八十六章 风云变幻

作者:日日生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09 22:34:43 来源:笔趣阁

“所谓的盟友,不过是一时利益结合,非我华人哪有什么永结盟约。便是那靖北军中,拿着脑袋为朕厮杀的蒙古军汉,也不曾伸手讨要一方土地,区区英人、倭人岂能例外。

华朝既立,当为华人争先,不管是广西狼族、湘西土家还是靖北的蒙古,都是我们华朝的子民,应该享受大华的强盛带来的诸多好处。但是番邦异国,自有其民,自有其军,自有其王,华人拼死拿下的利头,他们伸手就要割去三分,天下间哪有这等道理。”

侯玄演久不上朝,今日一到殿中,就听闻有臣子上奏,原来是礼部尚书顾守正,说是姚启圣误杀盟友,有损华朝大国仁爱的形象,要陛下降旨处罚。

真乃迂腐之言,侯玄演气的笑出了声,背着手训斥一番。顾守正这个人,就是旧时代理想文官的模板,极有操守的同时,满腹的迂酸气。好在他对自己忠心耿耿,而且办事向来有原则,所以还位居六部之首。

皇帝久不上朝,一上来就驳斥了大臣的上奏,足见圣上态度坚决。

这些大臣按照明朝的老一套想事情,总是觉得对外宽厚是很有面子的事,但是皇帝是一个十分现实的人,见不着兔子不撒鹰。而且皇帝还有一个毛病,就是对内比较宽厚,对外十分严苛。

当年日本国主德川家光和侯玄演的关系不错,德川家光甚至在家中悬挂侯玄演的画像,德川家光死了之后,他的儿子也十分恭顺。倭兵为了大华也是南征北战,哪里最艰苦往那里钻,从西伯利亚的冰天雪天到漠北的高原,还有南洋疟疾遍地的丛林,都有倭兵的身影。

这一次就是因为开口要海外的土地,反倒被侯玄演一顿训斥,甚至安排朝鲜前去恶心他们。坊间早有诛心之论,说当今陛下拿这国土好似后宫一般不容染指。

金殿之上,正不知多少官员捂着嘴偷乐,顾家雄踞苏州,虽然不曾故意敛财,但是家族产业铺得太大,坐在那里都能日进斗金。

侯玄演说完之后,还是照顾到顾守正的颜面,笑道:“吏部最近表现不错,挑选的送往海外各地的几批官员甚合朕意。”

顾守正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对侯玄演的话盲目信任,挨骂从不放在心上,当年在常州城头被骂之后,接着就恍然大悟立下大功。

这种守旧的文臣,骨子里是相信英雄的,今上应运而生在他们眼中就是天选之人,否则岂能挽狂澜于即倒。

听了侯玄演的鼓励,顾守正退回班列,在他眼中丝毫没有窘迫。这种人但求无愧于心,并不会在意别人的是非眼光。

侯玄演需要的就是这种臣子,他们可以严格执行自己的国策,绝无私心以利己。侯玄演也不要求他们有什么治国良方,反正自己的路子不是这个时代的人能够设计出来的。

这一番殿前答对,很快就传遍了华朝,然后通过商人的嘴传到了西洋。

顾北也终于知道了自己的朝廷的态度,从那之后就变得愈加强硬起来,吃了这么大亏的英吉利上下,都倍感屈辱。

此时,不列颠岛上出色的科学氛围,以及对于小作坊店主的重视,让他们的开始了第一轮的技术革新。

中原王朝改变了原本的历史轨道,蝴蝶效应下终于让英国的工业革命提前到来,起初它是悄无声息的,到后来已经是轰轰烈烈。

在很短的时间内,英国以及和它联系密切的欧洲国家,已经开始了奋起直追。

资本的力量在欧洲已经得到了证明,并且酝酿了足够长的时间,一旦开始也比华朝更加顺利。

时间匆匆而过,转眼已经是天熙四年的秋天,这一年华朝上下沉浸在基建中,到处都是修路铺桥的建筑队;各地的大学如雨后春笋;侯玄演致力于改善百姓生活质量向来是不遗余力的。

民富则国强,是一个很浅显的道理,若是国富民穷,那必是一个高压下的不稳定的政权,前苏联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这一年华朝上下沉醉在海外带来的无穷财富中,人们开始追求丰富多彩的娱乐生活,街头的各种盛会层出不穷,甚至各地州府衙门也开始组织各种庆典。

来自波斯、印度、西藏、缅甸....各地的舞女歌姬,在大一点的城中都随处可见,热闹的集市上叫卖着五湖四海的货物。

苏州、扬州繁华不亚于金陵,甚至犹有过之,沿海的州府更是发展迅速,福州、松江、广州等地遍地都是豪商巨贾。

繁华和富足带来的,就是人口的增长,以前养活不起孩子、娶不上老婆、营养不足以怀胎....这些问题都极少存在,在华朝只要你不是懒得出奇冒泡,想要过上富足安康的日子并不难。

这是一个财富疯狂涌入华朝的年代,中原王朝在这一刻达到了顶峰,侯玄演又利用国家机器,把这些巨额财富让利于民。

天熙四年的普查表明,华朝的人口已经超过五亿,这是很吓人的一个数字。在这个年代,这也是一个很强大的数字,人口就是生产力,就是兵源,就是强盛的代表。

尤其是这些人口,都不是吃不上饭的羸弱病夫。

人多钱多自然而然也嗲了一个新的问题,犯罪率的增高...

天熙四年的凶案数量不断增多,青楼生意的火爆也让女孩被拐的案子变得多了起来。

刑部的卷宗已经堆满了府库,侯玄演也时常受到地方上的豪强鱼肉乡里、官员难以制裁的奏章。

东暖阁内,刑部尚书赵元华战战兢兢,这个探子出身的当朝尚书大人,平生杀人无算,但是也经受不起陛下的龙颜大怒。就在今天,江宁发生一起灭门惨案,一家二十六口人丧生,民间人心惶惶。

侯玄演捏着一封奏章,骂道:“江宁是天子脚下,尚有人如此作恶,一家二十六口死于非命,抓了几个打手就完事了?朕这座江山,是不是要让给那些泼皮来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