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北上伐清 > 第五百六十七章 华式殖民

北上伐清 第五百六十七章 华式殖民

作者:日日生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09 22:34:43 来源:笔趣阁

姚启圣从斯里兰卡出发,来到埃及,在这里大华的水师牢牢占据着沿海的几个港口。

坚固的城墙和密集的炮台,让奥斯曼人望而却步,不得不接受领土被攻占这个事实。

如今虽然是奥斯曼帝国最强盛的时候,他们的边远省份却不停地爆发起义,杂乱的信仰和人种分布,让奥斯曼帝国内患不断。

奥斯曼帝国根本不具备远征埃及的可能,因为他的庞大的军队,需要时刻注意欧洲的其他国家。

华朝占领了埃及的几个港口,也没有进一步地蚕食埃及的土地,这让他们稍微放松了警惕。

奥斯曼帝国的领土足够大,跨越了三个大洲,他们并不是对亚洲老家的情形一无所知。

奥斯曼的高层统一认为:华朝虽大,不具备向北非进军的能力,事实上葡萄牙和新兴的英国才是他们最头疼的对手。

这一个错误的论断,让他们彻底失去了驱赶华朝水师的最佳时期,站稳脚跟的水师就像是几颗钉子,深深地砸在埃及的土地上。

远在金陵的侯玄演,拒绝了姚启圣提出的派遣官吏和教化官的请求,下旨给姚启圣,让他学会以夷制夷。

姚启圣捧着圣旨陷入了深思,华人在这方面没有什么经验,习惯了彻底占据然后汉化当地土著,让他们进行殖民,着实难为坏了姚启圣。

很快一套带有浓郁华朝特色的殖民体系,被姚启圣制定出来,这个体系简直就是殖民界的一股清流。

“当我们把自己的目光从资产阶级文明的故乡转向殖民地的时候,资产阶级文明的极端虚伪和它的野蛮本性就**裸地呈现在我们面前,因为它在故乡还装出一副很有体面的样子,而一到殖民地它就丝毫不加掩饰了”。

这是大胡子对于欧洲殖民体系的论断,西方的殖民史就是一部屠杀史和掠夺史,这主要是因为西方的白皮人在自诩文明的外衣下。实则裹着一副野蛮粗俗的躯体。

但是华夏文明又有不同,仁恕两个字刻在了华夏的骨头上,是真正的礼仪之国。

这样的国度当然干不出白皮人那样的残忍嗜血的殖民来,姚启圣的新规实际上非常仁厚,给予了被占领地区的埃及人充足的自由和权力。

姚启圣让占少数人口的无宗教主义者,成为埃及的上层人物,统治广大的伊s兰教众。

不是他不想让本土的宗教在这里传播,实在是道教的人对于传教这种事,避之不及....

真正的道士,喜欢钻到山中,天天修真修仙的,连自己亲人来打扰自己清修都觉得有些烦,让他们拿着道德经到处传教简直就是不可能的。

这和信上帝的还有信真主的区别太大了,那些人恨不得满世界传教,好像多拉拢几个教众,就是对自己信仰的神明做了多大贡献一样。

道教的人逼格就高了许多,三清就更高冷了,我管你信不信,信是你的造化,不信拉倒。这才有个神仙样......

在姚启圣的带领下,沿海的港口开始了挖掘工作,埃及民夫在华人的指挥下开始挖运河。

这个曾经建造了金字塔的民族,正在完成他们历史上排名第二的壮举,挖一条联通两个海洋的运河。

对此奥斯曼人和欧洲人嗤之以鼻,摇着手指嘲笑华人的异想天开,而且也坚定了他们认为华人不可怕的想法。

无数的埃及人心甘情愿地加入到挖掘的队伍中来,因为这里不仅能吃饱饭,还可以拿到工钱。

姚启圣坐镇埃及,等了半个月发现确实没有人来攻打自己,这才启程前往斯里兰卡。

他万万没有想到,因为自己的这个殖民政策,导致将来的华朝殖民地的百姓纷纷心向大华。

几百年之后,华朝主动放弃众多的殖民地以后,许多曾经做过华朝殖民地的地区和国家,纷纷举行公投,要求政府重新加入华朝。

姚启圣当然不知道几百年以后的事,他现在关心的是南亚印度大陆上的战事,莫卧儿王朝已经被打的找不到北了。

长期以来对周遭小国的欺凌,给莫卧儿王朝的军队以充足的自信心,但是后勤和钱粮还有兵马操练程度的差距,不是自信心能够弥补的。

华朝的资本之雄厚,已经到了国家疯狂的让利于民的程度,当爪哇地区的香料生意步入正轨之后,国库在此爆满,新一轮的通货膨胀来临之际,莫卧儿王朝站了出来,缓解了这个燃眉之急。

溢出的财政收入终于有了用武之地,大批的钱粮辎重、武器弹药、饷银赏金投入到南亚的战场。

这是一片神奇的战场,来自暹罗和缅甸的华军,虽然不是汉族,但是作战也十分勇猛。

他们驱使着大象,和莫卧儿王朝的象兵在战场硬碰硬。一向拿着象兵欺负人的印度人,见识到了真正的象兵群,整个莫卧儿不过一百多头战象,而仅仅暹罗就有三百多头训练有素的成年大象,缅甸的象兵虽然在战争中被华军破坏掉不少,但是剩下的也足以碾压莫卧儿王朝的象兵。

披着甲胄的大象横冲直撞,在印度大路上撒欢奔跑,后面就是骑兵和炮兵。

信奉印度教的贱民们,见事不好就地投降,反正莫卧儿王朝也是外来户,他们根本不在乎是被谁征服,他们已经习惯了被征服。

东北战线虽然打得这么热闹,然而真正让沙贾汗心惊肉跳的,还是琼州和满剌加水师。

这些水师部队可以从绵长的海岸线任意一个地方登陆,并且上岸之后猛地不像样。

拥有印度完整地图的水师,专挑莫卧儿王朝的几个农业重镇攻击,一轮纵火弹下来就有可能毁掉本就辎重不足的莫卧儿王朝的储备粮。

名义上的盟友英国,本想隔岸观虎斗,然后在印度大陆趁机谋取最大的利益。结果彻底被这一套连续不断的打击吓得目瞪口呆,表面盟友马上铁下心来,立场坚定地宣布对莫卧儿王朝宣战。

消息传到金陵,侯玄演笑的合不拢嘴,这个表面盟友的嘴脸,丑陋的有点可爱。

当然,稍微读过近代史的人都知道,谁要是相信英国人的盟约,谁就是大sha比。

侯玄演不是大sha逼,所以他没有理睬英国人想要参战并且分一杯羹的想法,严令印度的各路兵马知道,凡是挡路的就是敌人,我们在印度大陆上没有友军。

整齐七月,华军在各条战线的捷报不断,西北的靖北军已经封锁了鄂毕河,完成了对沙俄的切割。整个西伯利亚雪原的易主,也打破了人类历史上有史以来领土沦陷的记录。

邸报的推行,也让百姓第一时间了解到国家的动态,可谓是举国鼓舞。

朝廷的让利于民的措施,让百姓们的生活逐渐富裕起来,溢出的财政就像是一颗定时炸弹。

侯玄演决意彻底解除这个炸弹的威胁,受限于当今的技术发展,军备是花不了这么多钱的。唯一的办法就是提高国民的福利,除了各种公职人员的待遇提升之外,侯玄演还在军务阁内力排众议,下令修改华律,规定所收商税的一部分用于补贴各级工厂的工钱。

也就是说,工厂的工人除了正常领到掌柜的工钱外,还可以从衙门那里领到一笔钱财。

第二就是彻底废除田税,种地不再需要缴税,以解决在华朝越来越少的耕地和务农人员的问题。领土的扩张,让无数的人得到了发财的机会,就算不能发财跟在有远见的人身后做个工人也可以过得更好。

城镇化速度的加快,让华朝渐渐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往把种地看得比天还大的华人,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都不再以种地为生。除了老一辈的还在田里耕作,年轻人已经很少有人愿意种地了。

种了几千年的地,不能说放弃就彻底放弃,这样的话特别容易引起一些地区出现断粮的现象。尤其是江南这些地方,苏州、扬州、金陵这些用粮大户,时不时地就得从外面大肆购粮。

废除田赋,绝对是一个石破天惊的消息,种地不用交皇粮,是千年未有的怪事。

南洋的棉花流入内陆,和各地纺织厂的兴起,让华人的衣服更加便宜。以前很多普通百姓一辈子就几件衣服,现在一般人家也能消费的起了。

至于衣食住行的最后一条,橡胶轮胎和遍布整个华朝的浩繁的修路工程,让整个国家更加紧密地联系起来。

一切的一切,汇聚成了百姓对于君王的狂热的崇拜,所以才有了莫卧儿王朝的皇帝自称沙贾汗,惹得整个华朝愤怒到沸腾的现象。

现在捷报频传,眼看就要平定莫卧儿,讲武堂的一些学生开始上书,请求陛下加尊号,涵盖寰宇诸地,统率四海八荒。

紫禁城,金銮殿,奉天门前;

百官之首的陈明遇手持笏板,拜倒高声道:“陛下功德之著,臣等于前朝闻所未闻,於后世难及难宣。臣等昧死再拜上皇帝尊号”

侯玄演笑道:

“朕只需要派出一个都指挥使,就能抹去这个所谓的汉贾汗,所谓的世界皇帝,原也是个自娱自乐的称呼。他在印度自称世界皇帝,朕就在金陵自封寰宇大帝,岂不是自降身份,和这个井底之蛙争什么长短。尊号的事,虚之又虚,朕不做这种无聊之事。”

百官闻之据理力争,一定要皇帝加封尊号,侯玄演拗不过众人的热情,只好同意让礼部顾炎武拟定。

顾炎武兴冲冲地带着任务回到礼部衙门,召集了手下的饱学之士,开始为皇帝加尊号。

大明的皇帝一般尊号是十七个字,这一次礼部干脆搞了一个前所未有的二十三个字的尊号。

天狩二年七月,侯玄演上尊号为:

道天法地圣武神文乾元至圣极仁广孝宏毅钦安神皇帝。

这么长的尊号,侯玄演看着奏章,自己都记不住。不过这也是大臣们的一番心意,自己不好直接拒绝,反正除了一般的大典之外,也用不到这个东西。

相比于这些,侯玄演更关心印度的情况,虽然军队高奏凯歌,但是印度毕竟是一个大国,侯玄演没有去过对这个时候的印度也不了解,心中稍微有些担心这些地方的百姓闹事。

但是很快他就知道自己的想法纯属多余,沙贾汗之前,莫卧儿王朝的宗教政策是非常开明和温和的。

但是自从沙贾汗当政之后,就一改以往的风格,变得酷戾起来。

沙贾汗本人是个虔诚的伊s兰信徒,他遵奉逊尼派教义,推行***教法,健全各级法律制度,支持苏菲派纳克什班迪耶教团,聘请其长老为宗教助理,对其道堂和清真寺赐封以瓦克夫土地。

这个宗教狂热分子,信奉严格的伊s兰律法,一改其祖先阿克巴大帝对待非***的宗教宽容政策。拆毁天主教的教堂,印度教的寺庙,对非***征收两倍于***的税款。

宗教政策导致与非***之间的战争四起,一些印度王公早就看他不顺眼,却又打不过他,只能忍气吞声。现在来了更强的华军,这些人马上化身带路党,一边挥舞着华人万岁的旗帜,一边高喊着:华君,这边走。

有了这些人的帮助,华军在印度大陆无往而不利,很快印度的非***大公们,集体上书请愿,尊奉侯玄演为印度皇帝。

这一连串的操作,让侯玄演和华朝措手不及,实力弱不禁打的对手他们见过不少,但是还没打完就急着投降的,还是第一次见...

当然这种便宜不占,纯属王八蛋。所谓天予不取必受其咎,侯玄演兴高采烈地接受了印度送来的降书,宣布同意成为印度的皇帝,并且接受了他们的上贡。

此时龟缩在都城阿格拉,举世闻名的孔雀宝座上,沙贾汗已经感觉到了自己的末日即将来临。

华丽的珍珠清真寺和泰姬玛哈尔陵,并不能带给他安全感,周围的人看向自己的眼光也越来越吓人,这个莫卧儿王朝历史上功绩最大的皇帝,正在绝望地等待着死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