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北上伐清 > 第五百三十五章 夹在中间

北上伐清 第五百三十五章 夹在中间

作者:日日生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09 22:34:43 来源:笔趣阁

修法有多难?

整个金陵各处衙门加班加点,市井百姓、商贾、农夫、工人...都要被问询,刑部翻烂了这些年积累的卷宗。虽然肯定不能一步到位,也务求尽善尽美,后续再补缺查漏。

律法一旦修成,就决定了整个帝国的行为规范和做事准则,法大于天,不可不慎重。

侯玄演亲自插手的又有两点,一是官商之间,官员贪腐超过五千两,就是死刑,商人漏税也是如此,在金额和判罚上,实现了官商一体。

现在当官俸禄这么高,地位也是人人尊崇,再行贪腐就是天生的污吏贪官,必须严惩。

高薪加上重典,是侯玄演避免官商勾结,用资本绑架政治的两套锁链。

第二点就是兵权,皇帝可以决定宣战出兵,地方兵权归都指挥使,不得驻地超过四年。各地讲武堂的校长均有皇帝遥任,其下为副校长,实际管理各地讲武堂。

以前不敢这样来回调动,是怕兵不知将、将不知兵,打起仗来不好指挥。

现在的华军不存在这个问题,得益于讲武堂的成立,中下级将领培训的完备,主将指挥起来如臂指使。

金陵的各处衙门口,人满为患,官吏们忙得头都大了。

紫禁城中,侯玄演望着呈交上来所有初稿,不厌其烦地一一翻阅。

刚开始还有精力翻着看,后来眼酸头晕,脑子跟煮粥一样,只好找人读给自己听。

春和殿内,一个黄铜阳纹的香炉,此时正丝丝袅袅地飘着一阵沁人心脾的幽香。初闻来香气略含清苦,也有一分温心暖神之意。

侯玄演半躺半坐,脑袋枕在周玉洁丰腴白皙的胸脯上,听着青鸾字正腔圆的朗读,旁边的桌案上,灵药咬着笔杆伏着身子,看着一份一模一样的初稿,等着修改题注。

“凡谋反、作逆、造妖书妖言以惑百姓者,主犯凌迟处死,祖父父子孙兄弟及同居之人不分异姓及伯叔父兄弟之子,不限籍之同异,年十六以上皆斩。”

听到这里,侯玄演眉头一皱,张嘴道:“这里改一下,参与共谋或者知情者斩,其余人士可免其罪。检举揭发之人,不但无罪,可酌情奖赏。”

灵药马上在初稿上用朱砂笔圈起来,然后把侯玄演说的内容写在一旁。

青鸾见她写完,才继续念了起来。

四个人就这样一直干到了晚上,都有些累了,才休息起来。

------

金陵正在修法的时候,漠西已经打到了白热化阶段,阎应元分兵守在乌梁府和哈密,以此二地为桥头堡,不断出兵杀伤准噶尔军民。

整个漠西血流成河,仇恨和矛盾空前尖锐,政教一体的国家就是这么难缠,打起来了举国皆敌。

大漠极西之地,天色暗的格外的晚,巴图尔珲脸色阴沉,自己虽然统一了整个卫拉特联盟,建成了准噶尔汗国,实力突飞猛进,但是依旧无法和华军抗衡。

这些人摆起奇怪的阵法,就是一台杀人机器,更可怕的是他们还有不少于自己的战马。懦弱的蒙古牧民已经投入了汉人的怀抱,为他们提供了无数的吃苦耐劳的蒙古马和骑术高超战士。

华军杀完人就回去,搞得整个汗国人心惶惶,这本来是游牧民族绝技,却被汉人为主的华军学了个淋漓尽致。

沙俄的使者一波一波的到来,企图让巴图尔珲同意沙俄直接入境作战。

华军虽然凶残,但是沙俄也不是什么好鸟,巴图尔珲对此心知肚明。

可怜的准噶尔汗国,作为最后一个强大的游牧国家,偏偏生在了两大流氓的中间...

沙俄因为无法派遣大军,在漠北屡次失利,不可一世的哥萨克骑兵,在丢下了近万颗头颅之后,无功而返。

这让沙皇阿列克谢米哈伊洛维奇罗曼诺夫十分恼火,这几年他们阴差阳错的得到了乌克兰,实力大增不说,在欧陆的地位得到了巩固甚至加强,唯独在东方吃了大亏。

沙俄对土地的贪欲丝毫不弱于侯玄演,他们不能容忍在东方的失利,势必要和华军决战一场。

而最好的战场,就是一直无法征服的准噶尔,阿列克谢米哈伊洛维奇罗曼诺夫打的算盘很好,他想在准噶尔解决掉这支敌人,顺手牵羊拿下准噶尔,将沙俄的手伸向垂涎已久的南方草原。

两个大国,都拿着准噶尔当成了那个顺手摘下的桃子,让巴图尔珲羞愤异常。

放眼整个草原历史,巴图尔珲和他的儿子噶尔丹,都可谓是一时枭雄。他们有眼光、有魄力、能打硬仗,要是身在其他年代,很有可能建立一个蒙元一般强大的汗国。

可惜,现在已经不是骑兵无敌的时代了,沙俄和华军的大炮和火枪,主宰战场。两国背后的强大经济体,支撑着准噶尔无法想象的庞大军队。

夹在其中的准噶尔汗国,面临着无与伦比的困境,巴图尔珲连日愁眉不展,前些天统一青藏,建立准噶尔汗国的兴奋和豪情早已消失。

大帐内燃着的木炭上,烤着一只肥嫩的全羊,一个小兵掀开帘子进来,抱拳道:“大汗,沙俄又派人来了,这次是他们的骑兵将军。”

巴图尔珲无力地挥了挥手,说道:“让他在营中等几天,就说我身体不舒服。”

小兵领命而出,这些天华军的攻势越来越过分,几乎是杀完人就走,明明有优势兵力,就是不同自己打。

自己的大军疲于奔命,偶尔真的追上去的话,又会被火炮打退。还有那些埋在地里的炸药,更是让手下的骑兵闻风丧胆。

地雷这种东西,追根溯源也是汉人发明的。

宋朝的时候,金军攻打陕州,宋军使用埋设于地面的“火药炮”,把金狗炸的哭爹喊娘,这就是最早使用地雷的战例。

到了明朝,汉人又造出了采用机械发火装置的真正的地雷。据1413年焦玉所著《火龙经》一书所载:炸炮制以生铁铸,空腹,放药杵实,入小竹筒,穿火线于内,外用长线穿火槽,择寇必由之路,连连数十埋入坑中,药槽通接钢轮,土掩,使贼不知,踏动发机,震起,铁块如飞,火焰冲天。

“炸炮”不仅是最早的压发地雷,还与今天的“连环雷”相似,“地雷”一词也由此而出。

既然说到明朝火器,肯定就少不了鬼才戚继光,他发明了一种“钢轮发火”地雷,当敌人踏动机索时,钢轮转动与火石急剧摩擦发火,引爆地雷。

华朝的兵工厂,对此再加改造,批量生产,在漠西的战争中投入使用,让准噶尔人头痛不已。

巴图尔珲坐在兽皮铺就的椅子上,托着额头就像是著名雕像“思考者”,现在他的难题来了...

同意沙俄进入准噶尔,那么北线将会解放出大批的军力,而且还可以得到沙俄的强力援助。不同意的话,恼羞成怒的沙俄很有可能落井下石,和华军左右夹击,到时候准噶尔必亡。

虽然现在沙俄停止了北线的骚扰,还给自己提供了大批的火药武器,但是沙俄的秉性他是最了解的。

是驱虎吞狼,还是引狼入室?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