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北上伐清 > 第四百二十五章 十七世纪最缺的是什么,人才

茗香茶楼中,侯玄演点了一壶上好的毛尖,对面的书生笑道:“好香,这必是赣州的雨前毛尖,一叶两尖,颜色鲜润、干净,香气高雅、清新,好茶!”

侯玄演对茶叶没什么研究,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书生脸上虽然不动声色,但是心底有些不快,这种语气就像是上级询问下级,让他心中颇为不舒服。

侯玄演却已经习惯了这种说话方式,一时半会改不过来,也没有必要改。说起来,除了怀里这个女童,确实天下人都算是他的手下。

“相逢莫问名与姓,一杯清茶聚知音。走出这个门我与兄台不一定会再相见,就不画蛇添足了吧。”书生怡然自得地饮茶,虽然傲气但是却也不舍得丢下这上好的茶,他自己可喝不起。

侯玄演哑然失笑,仔细一想才明白过其中的原委,飒然一笑说道:“你不肯说,我却想说一下我的名字,听好了,我叫侯玄演,松江府嘉定人。”

一声脆响,书生手里的茶杯应声落地,脸色凝滞。

“越..越王爷?草民拜见王爷。”

侯玄演哈哈一笑,说道:“现在你可以告诉我姓名了?”

书生有些不好意思,讪笑道:“王爷肯问,已经是草民的荣幸,小可姓姚名启圣,浙江会稽人。”

侯玄演凝神思考一番,对他也只是稍微有些印象,却记不起是一个什么人。来到这个朝代越久,以前的事淡忘的也就越多,只有那些历史大势还记得清楚。

其实姚启圣是一个很混的人,最喜欢打抱不平,他二十多岁游通州时,受当地土豪侮辱。姚启圣游说清军,声称愿以家财充军,骗来一个通州知州,上任后先把那个土豪杀了,然后弃官而逃,来了一招空手套白狼。

辞官之后,他悠哉悠哉地在萧山游玩,看到两个清兵侮辱少女,上前佯装好语相劝,夺取佩刀杀了兵卒,救下女子送还其家。

后来通过科举又当上了广东香山知县,他的毛病又犯了,不理会康麻子的锁国令,擅自开放海禁,带着大家发家致富,被康麻子判了个“擅开海禁、私通澳夷”罪被革职并判处死刑。后遇大赦,在广东经商为生。后来不甘寂寞,又让他混到了高官,带着施琅把台湾打了下来。郑家从来就不是什么好东西,世人都以为他们是大明的孤臣,是忠臣良将。殊不知他们的子孙多次上表称降,想要做清朝的藩属国,跟日本朝鲜一样,从中华分离出去。

真的分出去抗清也行,他们还想做大清的臣属,就有点恶心人了。海盗的血统,历经几代也没有洗干净。

姚启圣不光几次出入官场,混得风生水起,娶媳妇也很有意思。他有一次看到一个姓何的姑娘,挽着袖子徒手举起了石臼,惊得他下巴都掉了。那时候的石臼可不是拿在手里捣蒜用的,而是很大的那种碾米用的。一个大概有磨盘那么重...姚启圣一看惊为天人,马上就央人上门提亲,娶回家做了老婆。

侯玄演见他这次救人,也是有勇有谋,便起了惜才之心。现在朝廷太缺人了,一个满剌加总督,就将自己的爱将吴易留在了海外,那可是一朝国公,岂能长期留在南海化外之地,远离江南京师的富庶繁华。日本、台湾、靖北都需要独当一面的人才。

一般姚启圣这种很混的人,往往恃才傲物,非得有功绩足以震住他,可以让他心生崇敬的人,才能压的住。侯玄演无疑就是这样一个人,年纪轻轻就立下这样盖世的功勋,遍寻青史再也找不到对汉人的功绩如此之大的了。这个时代的年轻人,谁不曾听过那些让人热血沸腾的北伐血战。

如今是景祐二年,1649,侯玄演在国内足以比肩历史上三百年后的一个人的声望。

侯玄演开门见山,问道:“我觉得你这个后生还不错,有意提拔你做个官员,你可愿意?”

姚启圣沉思片刻,为难起来,他已经看到了开海之后经商的无穷潜力,这是一个注定产生很多传奇巨富的时代,但是同样的他很想跟着自己崇敬的人,建功立业。

侯玄演见他竟然犹豫起来,轻声道:“姚启圣,你觉得什么是官?”

姚启圣谨言慎行,过了一会才说道:“为民谋福祉,为朝除弊端,做到这两点的就是官。”

“你身上有侠气,好打抱不平,成功后是不是心中有些快意?”

“是。”

“你任侠自喜,不过是助一人一户,但是做官却可以助成千上万的人。届时受人敬仰,被人歌颂,是何等的快意!”侯玄演说完,姚启圣的眼色一亮,当即同意下来。

侯玄演暗笑一声,说道:“如今满剌加刚刚被我收伏,设了总督衙门,朝中定国公吴易亲自坐镇。我今任命你为五品武德将军,到松江跟随水师一起去满剌加,跟着吴易好好学。将来有了功绩,必将你调回京师。”

一般人听到发派到南海之角,肯定万分不愿,但是姚启圣却是个例外。他天生喜欢挑战,不喜欢平淡,一听这话竟然可以出海到那遥远的地方,不禁喜上眉梢。

“下官蒙王爷知遇之恩,必当竭忠尽智,以报王爷。”

两个人交谈的久了,在侯玄演怀中搞得景祐一脸不开心,这根早朝的区别不大,和刚才的热闹天差地别。

奶声奶气的童音传来:“皇父,我要出去玩。”

侯玄演加封皇父摄政王,是今日早朝的事,外人尚不得知。

姚启圣听了这话,心中惊疑不定,侯玄演解释道:“这是当朝陛下,今日早朝已经宣旨,尊我为皇父摄政王。”

姚启圣脸上平静,未见波澜,心中却已经明镜一般。他站起身来,对着小皇帝行礼,景祐最烦的就是这一套,例行公事脸色极不耐烦地说道:“平身。”

说完转过身来,扬着小脸,嘟嘴道:“朕要出去玩,朕要出去玩!”

侯玄演唬了一跳,轻轻一巴掌拍在她的小屁股上,说道:“出宫要说我,再说错了不带你出来了。”

小景祐一听,赶忙点头,说道:“知道啦,知道啦.....我要出去玩。”

侯玄演这才对目瞪口呆的姚启圣说道:“行了,你明日一早去兵部,我回去之后就跟兵部说明,你领了官身就可以去松江了。”

姚启圣起身离去,侯玄演望着楼下,长叹一声,抱着不安分的小皇帝继续游街。

每逢时代变革之际,都很缺少可用之才啊,开民之智迫在眉睫。好在扫盲班已经在金陵率先开展,那些读了半辈子四书五经的书生,也算有了一条谋生之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