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我的洪荒太过艰难 > 第二百五十八章 天空的意志,心中的标尺

对于天空之道,玄源其实也有一定的了解。

毕竟天空和大地、海洋一样,都是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只不过他的概念比起大地和海洋更加飘渺。

无论是星辰还是云朵,甚至空气和灵气,都是天空的组成部分。

所有在大地之上的存在,都是天空的一份子。

而玄源对于星辰之道,其实在之前游历星空灯时候就有过一定的研究,至于呼风唤雨同样是玄源的本命神通之一。

而空气和灵气是修士耐以生存的保障,玄源自然也不会陌生。

所以对于天空的组成部分,玄源都有一定的研究。

可知道了天空的组成部分,不代表玄源就能够懂得天空之道,个体和整体之间虽然关系紧密,可并不相同。

当然,这也并不意味着整体就一定比个体更复杂,更难懂。

这是因为看问题的角度不同。

就好像是做手机的,他们能够把不同的手机配件组装起来,制造出一部完整的手机,可这并不意味着他们能够制造出手机芯片。

同样的,也不能够说手机厂商的技术会比做芯片的技术含量更高。

继续深入的话,设计并制造芯片的,他们都技术含量未必有制造生产芯片的机器的更高。

这是由于需求不同,所以引发的看待事情都角度不同所决定的。

所以在参悟天空之道的时候,玄源并不会选择拼凑的方式,将自己对于星辰之道、云之道等等认知强加在天空之道上。

更不用说除了具体的存在之外,天空本身也有概念上的组成部分。

因为从某种程度上说,天空之道中同样寄托了一部分生灵认知中的天之道。

而这一部分,恰恰是天空之道中超越物质的存在,并不能够等闲视之。

天空对于生灵来说,本来就是高高在上。

或许山川水势会随之时间的推移有所变化,可天空却一直在那里,仿佛永恒的一般。

因为无论天空怎么变,云多了还是少了,星辰更亮了还是消失了,空气质量好了还是坏了,灵气是更加浓郁了还是稀薄了。

人们对于天空的认知始终是没有变化的。

从这个角度来说,也就能够解释为什么玄源了解天空的组成部分却无法直接理解天空之道了。

因为天空的组成成分哪怕有所变化,在人们心中,天空始终还是那片天空,依旧是那样高高在上,俯视人间。

想到这里,玄源对于在短时间内理解天空之道就更加没底了。

玄源之所以理解大地之道,是因为玄源是大地所孕育的,他对与大地之道拥有天然的感知。

对于大海之道,玄源在东海龙宫那么多年都始终没有参悟过,直到龙族成为四海之主,玄源才凭借着四海之主的权柄看清了大海之道的一部分。

这样的经历,让玄源下意识的以为,领悟天空之道也不算是多难的事情。

可等到玄源真正的去思考天空之道的时候,才明白天空并非自己想象的那样简单,自己受到自己惯性思维的影响,又盲目乐观了。

在这个时候,玄源第一时间想到的,不是别人,而是青天、苍天、黄天三人。

他们修行的即是天空之道,也是天之道。

哪怕他们三位都是准圣大神通者,可对于天空之道的领悟却并不相同,由此可见,天空之道绝非那么简单的东西。

哪怕玄源并不需要全盘的领悟天空之道,只需要领悟其中的一部分,也不会是那样轻松的。

到了这时,通过结合玄源对于青天、苍天、黄天三人的大道,玄源对于天空之道才有了那么一丁点眉目。

对于天空之道这样偏向概念的大道,玄源最需要的是要找到一个可以支撑自己认知的节点,以这个节点为核心,贯彻自己的天空之道。

刚正无私,体恤民情。是青天对于天空之道和天之道的核心,也是青天大道的核心所在。

主宰天地,惩善除恶。是苍天对于天空之道和天之道的核心,也是苍天大道的核心所在。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是黄天对于天空之道和天之道的核心,也是黄天大道的核心所在。

这些意志,未必是洪荒世界天空之道的核心所在,也未必是天空的组成部分。

可在青天、苍天、黄天三人的大道之中,那就是天空本来该有的色彩,是他们对于天空之道,对于天之道的领悟到核心。

或者之前未必是,可在青天、苍天、黄天三人另类合道后,他们三人的意志已经深深的嵌入到了洪荒世界的天道之中。

所以摆在玄源面前的,是玄源需要对天空有个定位。

就像是玄源对于大地之道的定位在于守护,守护天地,守护生命,守护一切。

而对于大海之道,玄源的地位在于净化,这种净化是通过有型的循环和无形的循环做到的。

所以在对天空进行的定位的时候,玄源当然不是随便从天空身上的某个特征之中,随便找到一个特质,来作为玄源的天空之道的核心。

玄源需要的,是找到一个即契合天空之道的,同时又符合自己的意志;即能够满足对于世界之道的作用,又能够融入到自己的大道法则之中的特质。

如果在这个关键的核心问题上出了错,哪怕玄源将天空之道推演得再深,对于玄源来说都没有太大的意义。

因为玄源并不需要重新领悟一条大道法则,除非这条法则玄源能够领悟到比自己现在的大道法则更加深入,并且更换自己目前的大道法则。

法则再好,无法融入到自己目前的大道体系之中,不过是浪费时间罢了。

所以在这个问题上,确实需要玄源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才能够做出最终的决定。

所以在一时之间,玄源的思维不由得开始发散,开始思考天空在自己认知中的定位。

可以说,天空在玄源的心中同样是特殊的,哪怕玄源现在已经能够腾云驾雾,甚至能够飞到九天之上,穿越洪荒世界的星空,到达混沌之中。

可天空在玄源的心中依旧是在顶上的。

这所以说天空的高,并非只是物理层面的高,不是因为天空在自己的头上。

天空的高,在于人心。

是因为人的心中有片高高在上的天。

无论这片心中的天空是举头三尺有神明,人在做,天在看。

还是道德对于人心的束缚,天纲地常。

亦或是对于惩罚的恐惧,天罗地网。

还是其他种种地原因。

天始终都根植在人的心中。

这片天未必是外界的作用,同样也是人对于自我的束缚。

就拿玄源来说,玄源已经是洪荒世界有数的准圣大神通者,他无论是大道修为还是道心早就已经浑然一体。

没有任何外界的存在,能够对他的内心进行审判,也没有任何外界的存在能够影响到他本身的意志。

可就算如此,在玄源心中,依旧有着最广泛的善恶的认知,依旧有一把衡量自己行为的尺子。

这把尺子并非是玄源对自我的束缚,也并非是自己被所谓的善恶所绑架了。

恰恰相反,是因为玄源先有了对于善恶的定义,有自己对于道德的追求,这把衡量自身的尺子才会孕育而生。

这把尺子并非是为限制玄源而存在的,而是为了让玄源能够到达自己想要达到的层次而存在的。

算是玄源对于自我的追求的一个目标,一个阶段性的标准。

而这个标准存在的意义,正是为了提醒自己,距离自己的追求还有多远,对于自己的心性的修行还有那些不足。

这把尺子,对于玄源的修行来说是有正面意义的。

因为这把尺子并不会对玄源造成任何的伤害。

它无法真正阻止玄源的行为,甚至玄源还能够随时调整这把尺子的尺度,调整自己的对于自我的追求。

从这个角度来说,玄源理解的天空,是一把尺子,是一种尺度。

而由己及人,这把尺子不止是需要对于自我追求的一个标准,也可以说玄源对于外界的定位的一个标准。

同样的,也可以说玄源对于世界之道的一个标准。

有了这个思路之后,玄源对于天空之道的参悟一下子就有了想法,也同样有了一个核心的标准。

所以现在,玄源只需要在这个标准、这把尺子的带动下,不断充实自己对于天空之道的认知就足够了。

后面的事情反而变得轻松了。

玄源一边将自己对于天空物质组合的部分融入到自己对于天空之道的认知之中,一边将自己心中的那把尺子融入到这个核心之中。

说实话,在成为先天神魔,并且不断修行之后,玄源心中的善恶观也在不断的变化。

许多玄源之前以为的善恶在现在都玄源的眼中已经开始模糊,并被新的善恶观所取代。

就拿对于洪荒世界以及洪荒世界的生灵的认知来说。

玄源之前在西海战斗的时候,并没有考虑到自己对于西海的生灵以及环境会造成什么样的损失。

只不过在事后,玄源发现了这一点之后,才会因此而感到懊恼,并做出相应的补偿。

但是玄源的行为真的能够弥补自己的行动造成的破坏,弥补那些已经消散的生灵的损失吗?

当然是不行。

在最初之时,神仙打架,凡人遭殃。

这句话玄源作为凡人的角度来说的话是怨恨的,是悲壮的。

可当玄源成为所谓的神仙之后,看待这句话虽然还是抱着怜悯的心态,可却无法动摇玄源的决定。

哪怕玄源在这场战争之后,知道自己要尽可能的避免在洪荒大地或者大海之中动手,最好到九天之上动手。

可一旦真的有战斗爆发的时候,玄源会因为这个原因而不出手吗?

答案显而易见。

这并非是玄源无情,也不是玄源伪善。

而是这确实是玄源现阶段的选择。

这样的选择虽然不是玄源想要看到的,可确实是玄源无法避免的。

就像是有些动物保护者。

玄源能够理解他们对于猫、狗等宠物的喜爱,以及对他们生存的担忧。

可他们在关爱猫、狗等宠物的时候,有关注过其他的生物吗?如果在路边有蚂蚁,他们会因此改变自己的步伐吗?

哪怕有人会关注到蚂蚁的死活,可他们会关注到比蚂蚁更小的物生物的死活吗?

所以从这一点来说,善恶是相对客观的存在,人们大部分情况下只能思考自己能够看见或者接触到的东西。

而对于现在都玄源来说,洪荒世界的普通生灵离玄源确实太远了,远到了玄源不清楚自己上一次和洪荒世界普通的生灵的交流生在什么时候。

或许是在游历洪荒之时的某个时间,也或许是感悟自然的时候的某次遭遇。

哪怕玄源已经能够把握自我的记忆,拥有无穷的智慧,在第一时间都有些无法确定。

现在看来,或许玄源接触的印象最深的普通生灵就是自己小世界之中的金鳞吧。

也正是自己在无聊的时候的某次钓鱼之中,金鳞给玄源留下了一定的印象,玄源才会在之后每次回到自己的道场之中,都会关注金鳞的情况。

不然玄源怎么可能对一个洪荒世界的普通生灵投入那么多的关注,甚至给予他那么多的馈赠。

要知道,金鳞的环境足以让洪荒世界的绝大多数生灵感到嫉妒。

所以现在的玄源最朴素的善恶观,并不会关注细节的东西了,而是开始从洪荒世界的大局出发。

能够对洪荒世界的存在起到良性作用的就是善,破坏洪荒世界发展的就是恶。

当然,这只是玄源对于善恶最宽泛的标准罢了,其中还有很多更细的认知。

或许,玄源对于这把标尺的认知,也是不同层次的修士对于世界的认知,随着修为越来越高深,玄源的立足点也越来越宽泛。

不过玄源一直深信一点,那就是自己总有一天会回归到更加细微的存在,回归到普通生灵的思维角度。

或许到了那时,玄源的大道修为已经来到了现在都玄源看不懂的层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