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农女书商 > 第二百四十七章、第一个难题

农女书商 第二百四十七章、第一个难题

作者:千年书一桐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12-08 17:23:40 来源:笔趣阁

刘氏回到家里后,在家请医延药的静卧了半个来月,身子才慢慢缓了过来,九凤的亲事暂且搁浅了。

九凤见母亲被自己气病了,倒是也知道后悔知道心疼,每天在炕前端茶倒水地伺候。

八福在这种情况下哪敢指着刘氏回去帮他操持婚事,只得拉着麦香和李氏出去采买了几趟,大致把东西置办齐全了,见刘氏无大碍了,方才一个人先回乡下了。

八福回去之后,叶大福自然知晓了京城的事情,忙急急赶到京城,亲眼看着刘氏吃进了一碗粥,又亲耳听见大夫承诺,病人已无大碍,只是不可再受任何刺激,叶大福这才拉着麦香细细地问缘由。

“什么?她想嫁给礼亲王?”叶大福的反应是十二分的意外,他知道自己的妹妹有些娇气有些懒惰有些虚荣,但是他万万没有想到,她居然如此幼稚如此愚笨。

“这可如何是好,如何是好?”叶大福坐在炕沿上,右手握拳,不停地敲打炕沿。

“爷爷这些日子也没有少劝她,还有五叔和八叔,老姑见嬷嬷这样,倒是也哭着答应了嫁给吴家,只是吴家却不想结这门亲了。”

“吴家知道了因由?”

“那倒没有,吴家小伙子以为老姑看不上他,而且,他后来从他大嫂那知道了老姑那一身装扮就要三四十两银子,他说他养不起老姑。”

这话是后来吴家小伙找媒婆递过来的,他一开始以为叶家也是小户,及至见了九凤,也是觉得这个姑娘很白净漂亮,安安静静地坐在那里,含羞带笑的,吴家小伙的确一下相中了。

后来在饭庄里九凤当众拒嫁,吴家女人们一分析,多半觉得九凤是嫌弃吴家了,因为他们分析过了九凤身上的东西,一件上好的织锦狐狸毛褂子就要三十多两银子,外带一对金镯子,头上的珠花也不便宜,这样的小姑娘哪里会看上吴家?吴家的任何一个女人身上的物件也没有九凤的值钱。

再说了,叶家的条件在这摆着,就连麦香这个正经要嫁进万家的小姑娘进门才是一身棉布衣裙,尔后虽然在刘氏的明示下换了一身绸子衣服,也不过是普通的料子,头上还只用了几根彩线,麦香不光有万家,还有礼亲王的看顾,也不过如此,可见九凤平时在家有多娇养了。

吴家小伙也是一个聪明的,一听这个,哪里还敢娶九凤,他不过是一个庶子,还是一个不受宠的庶子,他现在替父亲打理铺子,父亲给他一年的工钱不过五十两银子,他如何养得起九凤?他还想着找一个能吃苦会持家的,将来慢慢把日子过起来,偷偷在外面置一点产业呢。

当然,这些具体细节麦香她们就不清楚了,而吴家小伙的原话麦香也没有告诉刘氏,如果刘氏知道正是因为她的纵容和溺爱使得九凤失去了一门好亲,只怕她又得躺下去了。

“那现在咋办?你老姑成了你嬷嬷的心病,你老姑没有一个好归宿,你嬷嬷这病没个好。”叶大福看着麦香,他知道麦香一向有主意。

“爹,你别问我,我不可能去撮合这事。”麦香前些日子已经被九凤烦了好几次,她现在看到九凤就想绕道走。

“爹还不至于这么糊涂想攀上礼亲王,我想说的是,既然你老姑同意嫁给吴家小伙了,能不能托人去说和说和,或者是再托人寻一户家世相当的人家。”叶大福说完,也觉得这事让一个黄花闺女去操心实在是太说不过去了,拍了自己的头几下,出去找九凤了。

看到才几个月不见便消瘦得不成样子的小妹跪在自己跟前,叶大福的心揪紧了,想要训斥她的话也说不出来了,更何况,九凤哭着答应他,“为了娘,我愿意嫁人。”

最后,也不知叶大福跟刘氏和叶铁柱说了什么,总之,在叶大福来之后的三天,叶大福带着他们回乡下了,反正离八福成亲的好日子也不远了。

麦香这次没有跟他们回乡下,因为她碰到了创业以来的第一个难题。

这些日子报纸的销量很不理想,虽然麦香出了一个主意,雇了十个京城的乞丐帮着他们在各条街上沿街叫卖,可是效果仍是不理想,一份定价五文钱的报纸要卖到一千份才不赔钱,可如今的销量才只有二三百份,这二三百份还包括一百来份是在书铺里卖出去。

不得已,麦香免费派送了五天,可是五天过后的效果仍是不理想。

总结了许久,麦香觉得最大的弊端应该还是报纸本身的问题,报纸本身的内容不吸引人。这个时代识字的人本来就不多,而且绝大多数读书人奔的是科考,剩下的就是一些官员和商户,对他们来说,当然是国家大事和朝政更能引起他们的关注,那些街头巷尾的小道新闻虽然也好奇,但是更多的是一带而过,他们不会花钱去购买这些没有用的信息,毕竟人家还是要做正经事。

想到这个,麦香去找了几次纪晓岚和弘融,回来后自己动手做了一份手抄报,同时还有一份详细的说明书,然后她拿着这些东西找上了永恩。

“你疯了,不是跟你说了不许干涉朝政,你怎么对邸报上的内容妄加评议?还有,这些新闻也是你一个小女子也能评议的?”永恩粗略浏览了一下标题,便对麦香吼道。

“姐夫,你稍安勿躁。你听我跟你说,你看这篇文章,我论述了一下西域那边的风土人情,西域那边地广人稀,大量的土地荒芜着,那里的少数民族如今还只是游牧为生,如果我们内地的人可以过去开垦土地,我们可以大量种植棉花、小麦、瓜果等农作物,这样的话,这些东西都可以卖给西域那些少数民族或者再远一些的波斯、罗刹国等,这样我们可以换回我们自己所需的马匹、牛羊或者是白银。”

“这些你是听谁说的?”永恩问道。

“当然是师傅和二姐夫。”麦香其实不过是找了一个幌子。

“然后呢?”

“我的意思是,议论朝政也不都是坏事,这样的话,至少可以让百姓们知道朝廷在想什么在做什么,孔子有一句话说的好,三人行必有我师,如果百姓们有什么好的建议可以投稿反馈到报纸上。这样行不行,我把每天的报纸都给姐夫送一份,姐夫给宫里送去,这样皇上也能知道百姓们关心的是什么。我这样做,也是为皇上分忧。仍拿西域做例子,如果西域这边的丝绸之路重新繁华起来,肯定会促进很多边关贸易,我们会挣来很多银子,不仅如此,西域那边的良田如果开垦出来,我们的军队也不用千里迢迢从这边调集粮草了。”

永恩听了麦香的话不置可否,只是看着麦香,麦香这次倒是一点也不心虚,她可是跑了好几趟珠市口西大街的纪晓岚家和西三胡同的谨贝勒府。

“姐夫,这个,你可以私下跟皇上探讨一下,如果不行,我就死心了,不办报纸了。”麦香赌的是这个时候的乾隆还算一个勤勉、能听得进别人意见的皇帝。

麦香的目的当然不是为了一个西域,她知道西域没几年就要在阿桂的整治下开始大规模的屯田运动,麦香的目的是想借着这报纸的开办能有一个相对宽松、自由的言论氛围,这样的话,乾隆兴许还能听见一些不同的意见,知道外面的民众在想什么,不至于太好大喜功,也不至于太闭关自守。

当然,这只是麦香的想法,至于这蝴蝶的翅膀能不能扇动,麦香的心里也是没底,不管如何,她尽力了,这就好了,至少不白来一趟。

“妹妹,那个钱庄的事情,你还有兴趣吗?”永恩拿着麦香手里的说明报告,问道。

“算了,我如今是没有这些精力的,姐夫如果想做,我可以入一点股。”麦香不想贪大,她已经够引起别人的注意了。

“我就不明白了,你这丫头也不好吃不好穿的,你要这些银子干啥?”永恩看着麦香摇摇头。

“谁说我不好吃不好穿,我是有一个好姐姐,什么都替我打点了。”麦香笑道。

麦香说的是实话,乌拉多敏对麦香真的没的说,吃的穿的用的都想得到到的,到什么季节有什么新鲜的东西总要给麦香送一份。

当然了,麦香也没有亏待她,至少这一年瓷器厂的分红也是厚了很多,上次那英国人把那批瓷器运回去后,后来又下了一份大订单,这种骨质瓷他们认为比普通白瓷更高档贵气,更适合英国的贵族使用。

这是因为这个时候,景德镇的官窑只是替皇家生产,那些官窑的瓷器不光价格更离谱,而且他们通常也买不到货,普通窑厂出来的瓷器当然没法跟麦香他们生产出来的骨质瓷比,加上麦香设计的东西有些现代感,所以会受到洋人的追捧也不足为奇了。

“只是有一个好姐姐?”永恩看着麦香问。

麦香呵呵一笑,正要开口,乌拉多敏带着孩子们进来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