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道可盗,非常盗! > 第一章 黄粱一梦

道可盗,非常盗! 第一章 黄粱一梦

作者:坑非我所愿 分类:武侠修真 更新时间:2022-12-08 08:20:14 来源:笔趣阁

“哼,这天异城八大家之首的韩家,就爱干此等腌臜买卖,假借慈善之名,收养贫苦孩童,实则视作肉田,后借儒圣道统六品果位神之权能,搭配法宝云梦镜,施‘黄粱一梦’之术,令其陷入以假乱真的梦境,待得梦中人道果成熟,供以本族子弟肆意摘取,借此晋升。”

明月高挂,两道人影站在塔顶,望向下方一座高门大院,一人声音透着厌恶。

“嗨,天庭都不管,你管它作甚,走了李兄,还有任务要做呢,去得晚了,坏了事,少不得被阎罗殿赏罚司那帮鳖孙找事。”另一人催促道。

两人身影一闪,消失在茫茫夜色之中。

凡人看去,那韩府就是一座占地不小的府邸,而对身临其境之人来说,这分明是一个国度。

……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白君朔从未感到如此幸福。

人生四大乐事,他占了俩。

一个是他十年寒窗苦读,终于金榜题名,高中状元;

一个是他荣归故里,将在今日迎娶先生的千金,他的一生挚爱。

一路上,敲锣打鼓,爆竹声声,百姓夹道欢迎,争相围观他这个状元郎。

宝剑作眉藏锋锐,一池秋水凝月眸,任谁见了,都要夸一句:好个状元郎。

戴红花,跨骏马,仪仗连城阙,望着眼前的锦绣前程,听着耳畔的山呼海啸,白君朔双目湿润了。

太难了!

想他前世就是个读了九年义务的学渣,进过黑工厂,干过收破烂,住过桥洞被狗撵,摆过摊来被城管追,过得老惨了。

本以为穿越到这个类似儒道流的世界,可以雄起,不曾想,还没出生,就被便宜老妈肚子里的一个残魂拎起来爆锤。

现在那憨货还在他体内压着,七岁前还时不时跳出来“鸠占鹊巢”,让他一度被当作痴愚对待,差点没能进入韩氏私塾,还是先生替他挽尊,发现了他这块璞玉。

先生韩励韩员外,是远近闻名的大善人,乐善好施,见不得别人穷困潦倒、可怜兮兮,每逢遇见,必有所施,那些破家逃难之人稍一打听,便带着孩子往他身前凑。

这样导致的结果是,这些年先生钱花出去不少,换回来一堆倒霉孩子。

要不是他背靠韩府,家大业大,又是韩府的当家之人,少不得要家道中落。

白君朔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进的韩府,进的韩氏私塾,认识的他的同窗死党——闷葫芦杨录、胖子陈大明、猴子牛文才。

以及他的青梅竹马——大他三岁的韩清梦。

仗着“文抄公”和这一世才拥有的过目不忘、举一反三的金手指,他用十年的时间,在十六岁这一年,走完了天才都需要二三十年才能走完的路,成为了大齐史上最年轻的状元,举国震动。

内视自身,凝视着那座名为“梓州镇第一中学”的建筑,在升旗台上,一颗水墨般的植株,托举着九颗红彤彤的果实,摇曳着身姿,白君朔感到无比满足。

这座他前世上过的初中,在这方天地有另一个名字,叫“道田”。

非他独有,每个人都可以有,只是样式不同,有的是砚台,有的是书籍,有的是画轴,有的是藏书楼……

只不过他的比较特殊,是天生自带的道田。

绝大多数人只要被植入道种便能开辟出道田,踏上修行之路,只有极少数人可以靠后天机缘自我觉醒开辟出道田,而天生自带的道田,纵观大齐历史,他闻所未闻。

也许正是如此,先生才认定他是后天道田吧,毕竟他不说,正常人也不会朝这边想。

但是何必呢?在得知他是在进韩府前就拥有的道田,而非先生植入道种开辟的道田这个消息后,他遭到了同窗们的排挤和打压,艰难度过了很长一段时间,再说了,他那时性子谨慎、寡言少语,也不会傻着去补充说明和顶撞先生。

再加上道田只有自己能看见,别人是看不见的,所以他的道田长什么样,他不说别人是不知道的。

可以说,他能拥有过目不忘、举一反三的本事,能走到今天,全靠的这块道田。

而道田中的水墨植株,就是他的道田自孕的道种长出的道株。

值得一提的是,每个人的道田是不同的,但道种却是一样的,都是水墨兰花道种,不知是什么道理。

先生对此的解释是,因为他们都是儒圣孔丘的门生。

所以这似乎是一种身份证明?

那道株上的果实,就是道种在道田的滋养下生根发芽、开枝散叶所结出的道果。

而道田的养分来源于他们平时所学所思诞生的才气。

据先生讲,道果是读书人对儒圣之道的感悟进度。

道果越多,代表才气越多、修为越高,地位也随之水涨船高,所以两颗道果是童生,四颗道果是秀才,六颗道果是举人,八颗道果是进士,九颗道果才是状元。

九品一共九颗道果,听说再往上,想要突破瓶颈晋升八品,就需要从翰林起步开始做官。

对此,白君朔是颇有微词的,当然不是针对这种删减版的科举晋升制度,反而十分欣赏这种不需要考试,只需要按部就班积累道果,就能坐到高位的晋升制度。

只是,作为儒道流资深毒者,不来个口蜜腹剑、才气化马,总感觉缺点意思。

但是奈何没这个设定啊。

不但没有这个设定,而且没有多国争霸、异族入侵的狗血桥段,大齐咸鱼的过分。

不过这样也好,少了互相残杀,多了和谐共处,多好的世界,只等他娶回白富美,人生就圆满了。

一路招摇过市,在恰好的时间,白君朔终于临近了韩府的大门。

大门前,早已水泄不通,白君朔在人群中看到了许多熟悉的面孔。

有先生韩励、大哥韩录、二哥陈大明、三哥牛文才,以及一众韩氏族人。

“哎哟,状元郎,可把你盼来了,来,让二哥抱抱,沾沾喜气!”

陈大明一身华服,腆着大肚子,不由分说给他来了个熊抱,那鼓囊肚皮差点没把他顶翻。

“好歹当县令的人了,还没个正形,一边儿去,让三哥来,嘿嘿。”

牛文才瘦小的身子见缝插针,四两拨千斤挤开胖子,勾住状元郎的脖子,涎皮赖脸。

“好小子。”韩录不善言辞,拍了拍他的肩膀,脸上笑意不比二人少。

白君朔看着喜笑颜开的三位青年,心中温暖,三人资质不如他,自打晋升九品六果后便再难寸进,一年前各自寻了出路。

陈大明和牛文才各自做了一方县令,大哥韩录选择了留在私塾教书育人。

回首儿时,他们四人,加上韩清梦,桃花树下义结金兰,相互扶持,宛在昨昔。

如今,三人都已有了事业和家室,就剩他跟一直苦等着他的韩清梦这对苦命鸳鸯了。

在这个女子普遍早出嫁的年代,已近桃李年华的韩清梦,个中承受了多大的压力可想而知。

一个非她不娶,一个非他不嫁,两人苦熬数年,今日终于迎来曙光。

他怀着激荡的心情,看向一旁拂须而立、老怀甚慰的先生,双目不由一热。

他能有今天,全凭了先生成全。

若非先生不厌他痴愚,毅然收入门墙,悉心教导,他恐怕不是被人贩子卖给某家某府当了奴仆,就是死在某个犄角旮旯。

若非先生力排众议,认可了他和韩清梦的感情,且无门第之见,只是约定他进士及第之时就同意他俩拜堂成亲,他和韩清梦也坚持不到现在,免不得要上演“假如我年少有为不自卑”的苦情戏。

“先生,我……”他声音哽咽了。

“还叫先生呢,该叫丈人了,哈哈哈……”

陈大明插科打诨,众人顿时哄堂大笑。

“走吧,正主到了,好戏也该上场了,可别让搭戏台子的人久等了。”

先生韩励忽然说了一句不明所以的话,意味深长地看了他一眼,转身迈进了大门。

白君朔尽管感到奇怪,却也来不及多想,便被众人簇拥着进了大门。

韩府上下张灯结彩,喜气洋洋,每个人脸上都带着喜庆的笑容,无论是平日仿佛欠他一贯钱不还、爱板着臭脸的韩氏族老,还是以前跟他有些不对付的韩氏年轻子弟。

此时,都笑得慈眉善目、喜气洋洋,脸上都挂着喜庆的笑容。

“今日私塾不该休沐吗,怎么没瞧见一个学弟学妹?”牛文才奇怪道。

私塾的学生其穿着容易辨认,牛文才一路走来都没见到一个,大感不解。

“先生说学业为重。”

陈录闷声提了一嘴,他也不理解,按理说这样双喜临门的日子,先生不该如此不近人情才是,但既然是先生的决定,那他也不会去反驳。

两人声音虽小,但就在身侧,白君朔自然是听到的,但他根本没有时间多想也不会多想,早被各种繁琐流程搞得晕头转向,忙得不亦乐乎。

所以他并未发现,随着一行人逐渐靠近喜堂,人越来越少,队伍越来越小,等到靠近喜堂大门的时候,那些韩氏族人已然不见了踪影,只余下与他同届的二十多名同窗跟在身后了。

一群人有说有笑,欢天喜地,即便有人察觉到不对,也不疑有他。

在喜堂门前各自喝了杯丫鬟们掩嘴轻笑、佯作刁难的拦门酒后,少年当先跨进了喜堂。

愈是靠近喜堂,他的心情就愈是迫不及待,此刻他跨过门槛,终于看见了那道他朝思暮想的倩影。

但见此女头戴翠羽嵌珠金凤冠,肩披坠玉金绣彩霞帔,上身内衬红娟衫,外套绣花锦红袍,颈戴天宫锁项圈,当胸宝镜挂,腕挽定手银,下身着红缎裙裤绣花鞋,遮面方巾自启,露出大好容颜:

远岫横色黛眉娇,萼华春度添姿娆。

一身大红嫁衣的韩清梦,站在喜堂之上,人比花娇。

她五官身段虽不算天姿国色,却也清丽可人,今日配上凤冠霞帔,巧施粉黛,更衬托得明艳动人,看在心上人眼底,便是天女下凡也不过如此。

少年不由看得痴了,也就没注意到新娘子出现在此处不符礼仪的古怪,自然也没注意到大门不知何时已然合拢,喜堂两侧坐着的二十多名韩氏年轻子弟,如同豺狼般目光贪婪地注视着他,脸上俱挂着“喜庆”的笑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