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富贵皇华 > 第十八章 募捐赈灾

富贵皇华 第十八章 募捐赈灾

作者:肖某某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12-08 05:59:18 来源:笔趣阁

鞠躬感谢大人们的订阅投票评论支持。。求推荐票粉红票正版订阅。。数据难看。。捂脸。。。。

-------

这一日,鸿博书院的学子仿佛像放了大假,巳时一刻就蜂拥出书院大门。他们将顶风冒雪,带着二十八个写有“国之福祸,匹夫有责”字样的大木箱去往京城各处,宣讲慈善募捐,向帝都百姓募集资金赈济其余郡县的灾民。

武令媺既然说求助于书院同窗,这件事的定位就是自愿,不强迫。然而如此利国利民又能向公主及至皇帝陛下表忠心的善事,不管真正想法是什么,表面上所有书院学生都表示了支持。

不过募捐并不需要太多学生出力,最花力气的是另外两件事。其中一件是出城调查受灾郡县的灾情状况,特别是地处清凉山脉的那些山乡。另一件便是将救灾物资运送抵达。

连日大雪降落,京城虽然也有百姓房舍倒塌,但在皇帝眼皮子底下,京兆尹不敢不尽力。饶是如此,皇帝还嫌京兆尹办事不力,将其降职留用。

因而,京城城区灾情控制得力,受灾百姓能够及时得到官府的救助。京城附近有太平、安平、宁平三郡,辖下六县灾情情况不一。但有个共通点,三郡处于清凉山脉内的村庄消息不畅,即便受了灾也不能得到及时和充分的救助。

武令媺此次发起的慈善赈灾募捐行动,针对的目标就是安平与宁平二郡之中位于清凉山脉周边的山乡。受灾严重的地方当然要得到优先救助,而要做到这些必须清楚灾情分布地点和受灾状况。

一郡辖三县。每县乡镇二十个,每个乡镇又有大小不一的村庄五六个。安平、宁平二郡共有五百多个村庄。而分布于清凉山脉内外的乡村不少于两百。要探明这些乡村的灾情,绝对是个不小的工程。

所幸鸿博书院的学生们有六成来自大周各地富户官宦人家。不要说别的,起码小厮书童还有两三个。那些家在京城的官几代富几代学生,家中的护院仆役更不在少数。这些人都是被武令媺事先计算在内的跑腿人选。

各位学生代表拿着武令媺亲笔写就的慈善募捐宣传公告回到班级,把事情一讲,学生们情绪瞬间高涨,纷纷报名。武令媺和学生代表们讲得很清楚,此次活动纯属自愿,但是一旦报了名就要服从分配。

不管武令媺所在的大本营安排他们去做什么事情,都得毫无怨言地去做。不能服从命令的人。将会被排除在此次行动之外。当然,如果自请去办那些困难重重的活儿,她还是会考虑调剂的。

要是换了旁人,哪怕是武赟嗣或武宏嗣,都会有人不服气——譬如别的亲王世子公子、郡主县主等人。但这话是武令媺说的,她的辈份和品级摆在那里,谁都不敢不服。事实上,考虑到如今夺储之战的激烈,武令媺真心觉得。只有她和寿王亲自上阵,才能把这件善事办成。

武宏嗣早先就夸下海口打了保票,结果武令媺当真不客气地给他派了苦差。所有前往安平郡各县探查灾情的学生由他负责调度指派,具体怎么做。武令媺把小侄儿一直觊觎的司宝大宫女樊梓臻、二十几名内监还有十名内卫借给他当参谋和助手。他们去查看灾情,但也会量力而行携带救灾物资。

寿王武宗厚被武令媺无情抓差,他将带着寿王府的家将飞熊骑领着另一部份学生装着救灾物资前往宁平郡。武令媺将司书大宫女苏芷若派去提点。毕竟计划书是武令媺口述、由小苏写下来的。当时武令媺解释过一遍,小苏完全能领会她的意思。

这两队人马当中。还有武令媺从皇帝那里要来的二十名鹰卫跟随。只要探明了安平、宁平两郡受灾山乡的具体情况,鹰卫就会用鹰隼将消息传递回武令媺这儿的大本营。再由她调派人手将后继物资精确送到地方。

武赟嗣年纪小,但他坚决要求参与到这次大行动中来。武令媺劝说不果,犹豫了半天还是让他和另外几位亲王公子、郡主一并负责采购救灾物资的事宜。他们还要掌握各处鹰隼传回来的消息,妥善安排人将物资运送去指定的地方。

这活儿可不轻,既要合理使用人力、不能空置人手,又不能让同一队人连续出任务,以致太过劳累。武赟嗣很有眼色,自己向武令媺求了司衣大宫女去协助。

他确实聪慧,从武令媺的安排敏锐看出,这件事的背后定然有皇祖父的影子。救灾是一方面,他的皇祖父恐怕还要借此机会看看书院这些学生的才干品性怎么样,否则何至于派来大群内卫协助?!

安平、宁平二郡诸事都有分派。而武令媺的食邑太平郡,她已经打定主意,由她独自承担赈灾款项和救灾事宜。钱如果不够用她就先问武宗厚借。

头天,武令媺留下两名内卫陪同半脸美少年颜无悔去向太平郡首递帖子求助。那两名内卫里有一名鹰卫,已经发回消息,郡首派了向导给他们指路,他们也雇了人直接背着粮米衣物药品进山救人。

武令媺的太平皇庄连“运动员”带仆役在内有两百多号人,总管木愚已经传来话,受灾的佃农都已经救济。他们有了安全暖和的住处,受了伤的人也得到医治。

那么,皇庄里的人就可以出来活动了。他们将分出三分之二的人手直接带着粮食药物在木愚的带领下前往太平郡辖下受灾乡村查探。带去的物资如果不够用,在传递消息回皇庄再采购的同时,他们也会就近购买。余下之人则听从武令媺让鹰卫传来的密令行事。

购买救灾物资的钱,是武令媺倒卖玉脂香蜜和大周其余属国特产所得。她对皇帝说,取之于民、用之于民。那些来自属国的地方特产尤其是玉脂香蜜都是被大周百姓购买的,她现在拿出来以为回报。

说实话,魏国那事儿如今显得有些烫手。如果被有心人利用,武令媺“因一己私欲误国”的名头只怕少不了。现在她不仅交出那些产业,还把这些年来的收入拿出来赈济灾民,若是因前事被人诟病,皇帝应该不会见责于她。

钱,可以慢慢赚。如果用钱能买到皇帝的欢心和光明的未来,这些钱的价值就不仅限于本身的价值。武令媺尽最大努力给自己的未来铺路,即便不成功,她也对得起自己了。

不管是探查队还是运送物资队,只要是购买救灾物资的款项,这两队人马都可以在大本营领取,也可以由自己直接捐助。无论哪一种,武令媺都要求必须确保帐目明确,哪怕花掉一个铜板也必须记录在案。

并且他们的吃喝嚼用,不许占用半分救灾款项,都得自己掏腰包。这是自愿救灾行动,大本营不负责差旅费。这个规定浇灭了不少平民学生的热情,有些人因此退缩,但有些人自备干粮饮水还是加入了队伍。

报帐有点让学生们不理解,他们认为花自己的钱没必要多此一举。武令媺几句话就让他们心花怒放,且心甘情愿花更多的钱。她说,如果不把款项记清楚,事后酬算功德岂不糊涂?

她规定,凡是记名捐款——包括直接购买救灾物资、出钱雇人随行、资助平民学生同行——按照不同的档次将会给予不同的功德纪念方式。捐款数额在三百两到八百两之间的,会有礼部的嘉奖文书张贴于闹市区;数额八百两至一千五百两,除了嘉奖文书以外,还会将所有人登记造册制做成精美的纪念册,其上会印刷皇帝陛下的亲笔题字,发给捐款人以为留念。

而记名捐款在一千五百两以上的,嘉奖文书当然也有,此外每个人会得到一本独属于自己、可以订制、更精美的有印刷版皇帝题字的纪念册。如果有人大手笔包下某个村落的所有救灾物资,只要款项超过两千两,除了以上那些功德纪念方式,还会在这个村子的门口立功德碑以为表彰。

这次募捐,在武令媺的计划里,分为记名和不记名的两种。记名募捐就是上述所言,目标是那些吃一顿饭就得百两银的有钱人。

而不记名募捐,即是摆在鸿博书院两处来往必经路口以及京城几十处人烟稠密地方的木头箱子,欢迎铜板白银黄金银票金票入住。这是为囊中羞涩的平民百姓考虑,包括所有囿于家境拿不出太多钱的平民学子。无论投入募捐箱多少钱都是他们对皇帝对国家的一片心意。

百姓们怎么想不知道,但这种不记名募捐的方式照顾了很多平民学生的自尊心,他们深深感激太平玉松公主的体贴人意。正如公主殿下所说,忠君爱国之心无价,这颗赤诚真心原本就无法衡量。

放置在京中各处的募捐箱由武令媺亲自掌管诸多事宜。她腿脚不便,便指派内卫统领金生水、伴读安咏卿和几位女学生统筹代办。每个募捐箱附近除了数名宣讲慈善募捐赈灾的好口才学生,另有武令媺派去的内监和内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