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国戏子 > 081 扬州买“扇”

大国戏子 081 扬州买“扇”

作者:执笔画事人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07 15:14:17 来源:笔趣阁

不过是二十来天的短暂告别,这一对光着屁股玩大也不嫌腻歪的“郎舅”倒也没什么“郎情妾意”、“你侬我侬”,唐胖子将人送到码头,没下车便回去了,大抵是怕再不走就舍不得走了,毕竟扬州可是他向往的“天堂”。

烟花四月,扬帆起航后,梅长青立在船头望着渐行渐远的钱塘,心底颇有些感慨,想到一家人来时,众人怀着忐忑不安、怀着对未知生活的憧憬;想到初眺钱塘时,他心怀迷茫,吟了一首《竹枝词》,却意外吟变了自己与梅园的命运;“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抛开以“晴”寓“情”,这半首诗确实送了他一片“晴天”。

来时顺风顺水,自扬州至钱塘拢共用了三天时间,如今逆水行舟,船家说,得四五天才能到扬州。

先前来时,梅长青没心思留意两岸的风景,如今诸事安定,他自然不会再错过,一整天扶着船舷远眺,不停观望着两岸的郁郁葱葱、千奇百怪。

可惜,风景再美,看多了也腻。

初夏已热,好在江风清凉。

次日,梅长青便将自己关在舱房里读起书来,少了小丫头的“红袖添香”,他总觉着这书读起来有些索然无味,心里有些淡淡的后悔,早知道就将她带来了。

沈临闲着无聊,跑来想找梅长青聊天,进门见他伏案提笔沉思,心下惊讶之余,又生出了些许钦佩,一直以来,他都听家里人夸小叔父天资不凡,以为自己是输在了起点,却没想到梅长青“途中”这么勤勉,想到自己若是再不努力,怕等到了终点,两人的差距已是“天上人间”。所以,当梅长青抬头问他来意时,他只说没事过来转转,随后心不在焉的聊了两句,便匆匆回屋读书去了。

四月七入夜,船至扬州。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可见扬州夜色之美,如果是钱塘的夜繁华在钱塘江畔,那么扬州的夜便是繁华遍“扬州”。

坐在马车里,梅长青挑帘望着窗外景象,月“明”、灯火亮,街道恍如白昼,两侧行人熙攘,酒肆喧哗,书生结伴,锦衣富态的商人身上挂着“佳人”往来,每行百十米,就有轻纱薄缕的女子倚门招手,三三两两的“登徒子”嬉笑入内,灯红柳绿,看的人应接不暇,看的人热、心也热,沈临自伏在窗口,便没回过头。

沈家人定好的客栈就在“扬州贡院”附近,仆人早就预备好了温水,梅长青先洗了个澡、换了身衣裳,这才施施然下楼。

梅长青下楼时,就见沈临已是一身锦衣玉袍,身边拥簇着三五个他在钱塘书院的“狐朋狗友”,都是来参加院试的,一看那打扮、那轻佻模样,就知道都是一群纨绔,见着梅长青,众人都唯唯诺诺,口称“小叔父”见礼。

钱塘稍有些人脉的大家族,如今对梅长青这个名字都不会觉得陌生,所以,钱塘纨绔们对这个连沈临都恭敬有加的“小叔父”、钱塘风头最健“案首”、家里长辈叮嘱打断腿也不能招惹的“戏子”,多数都有些畏惧,他们没人知道梅长青的身份,没人清楚他身后真正站的是谁,但是俗话说得好,无形的才是最致命的,不是吗?

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沈临在船上憋了五天,又忍不住要“放飞自我”了。

见梅长青下楼,他上前嬉皮笑脸的说,想请梅长青“出去吃饭”,梅长青对他那点心思心知肚明,便推脱自己有些累,想早些休息,只叮嘱他“悠着点”,便任他去了。沈临知道梅长青洁身自好、眼见高、身子“清白”,惋惜之余,也没多去客套,带上一众早已按奈不住的“狼友”,浩浩荡荡的杀向早前踩好的点,估计没个一夜的盘肠大战,怕是回不来了。

梅长青随便用了点饭食便回房了,想到沈临这会儿正在莺莺燕燕、花红柳绿中恣意放纵,一时间静不下心,索性便丢下书本躺着去了。男人嘛,哪个不“好色”,好不容易来到这个“嫖娼不违法”的时代,谁不想见识一下传说中的“扬州瘦马”,可惜,他如今只才十六岁,身子骨还未成形,他可不想因为贪图一时的“欢愉”而误了终身的“幸福”。

不知怎么的,他突然想起了柳怜儿,也不知道这个美人如今在金陵过的如何?青春期的少年人“躁动”起来容易失眠,直到后半夜,梅长青才在迷迷糊糊中入眠。

翌日清晨,梅长青习惯性的早起,待定了定神,他才想起自己如今不在梅园,起床也没地儿练功,便躺回去多睡了会儿,直到燕小乙端着热水过来敲门,才起床穿衣洗漱。

用过早膳,见沈临还没回来,梅长青叫来沈家仆人,告诉他,若沈临回来问起,就说自己出门逛街去了,随后,带了燕小乙与柱子上街。

大周都城在金陵,最繁华的还是扬州。

青石街道,两侧雕栏林立,人流湍急、比肩继踵,叫卖声、讨价声、不绝于耳,燕小乙两人有意无意的将梅长青护在中间,尤其是人高马大的柱子,一般人看到他都会自觉的绕行,倒让梅长青少了些拥挤之感。

梅长青路过一家古朴小店时,顿了顿足,带着两人走了进去。一来,他想避避日头、歇息一会儿,二来,他看到这家店里有卖一种他颇有些兴趣的物件——纸扇。

纸扇书生,这可不是说说而已。

纸扇这东西,是这个时代文人骚客“装杯”必配的“装备”。他们忘了这东西的本质,摇的不为凉爽,是为“风骚”,是为“风骨”,为摇出他们的一身“清高”,便是在寒冬腊月,他们也从不停歇。沈临就有一柄玉骨扇,梅长青就常见他摇,而且摇的很“骚气”。

夏日炎炎,梅长青也想买一把用来扇扇风、耍耍风流。

此时,外面人声鼎沸,店里却异常安静,不是人少,而是一群人围在一处桌案前皱眉沉思,不知道在观望什么,只有一个中年人在里间整理物件、清理风尘。

梅长青不好热闹,便没往跟前凑,走到里间饶有兴趣的打量起店里的陈摆。

纸扇、羽扇、木屐、红伞,凡能纳凉的物件一应俱全,梅长青拿起几把纸扇看了下,有写满书画的成品,也有空白未填的半成品,大多是一些材质普通的物件,没什么特别,引不起他的青睐。

“你二人要不要买一把扇扇风?”

柱子憨笑摇头,燕小乙也拒绝了他的好意,“这物什都是文人墨客用的,小的们摇着不伦不类的,走在街上,怕是会越摇越“热”,与其惹人笑话、徒增烦恼,倒不如两手空空来的自在清凉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