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国戏子 > 062 换籍

大国戏子 062 换籍

作者:执笔画事人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07 15:14:17 来源:笔趣阁

夜色微凉,却是钱塘江畔一天最热闹的时候,有人兴冲冲前往,有人醉汹汹归来,三五成群,嬉笑打闹,不羁放荡,唯有梅长青形单影只。打完人,出了身细汗,此时江上冷风吹来,他紧了紧身上的衣衫,这才想起,自己的大氅似乎还留在柳怜儿那里。

江畔灯火辉煌,梅园楼子依旧黑漆漆的,自二月初停戏,接连虞氏造反、李庆之大婚,这一来二去的,梅园停戏已有十天。

梅长青敲了敲门,门子里间打开,开门的是燕小乙,自梅长青出门送人,他就一直等在这里,披星戴月,浑身寒气,梅长青自然能看的出来。

“大冷天的,小乙留个门儿就行了,不用守着。”

燕小乙道,“小的裹的厚,不冷,不见九爷回来,小的睡不着——”

梅长青微笑,也没再说什么,这就是“燕小乙”不是吗?

路过前院时,师兄们房里灯依旧亮着,时不时的有笑闹声传来,梅长青没有停留,直接回了后院,新房里灯火亮着,一对新人还没睡下,月光下,几道黑影鬼鬼祟祟,弓着腰,蹲在窗外偷听,“放哨”的见梅长青进来,连忙向他打手势,示意他轻脚慢行,梅长青颇觉着好笑,也随了他们的心意,放缓了步子,轻脚上楼。

刚入楼梯,他就愣在那里。

“嘘——”

小丫头手指比在嘴边,朝梅长青发声,接着又一脸兴奋的指了指下面,晚娘正端着盆子向下探望,上身裹了件贴身棉袄,下身只穿着短褶,光着脚穿着湿漉漉的屐屉,他猜想晚娘端的应该是一盆洗脚水,顿时点头会意,小丫头扭回头,也跟着向下探身,小手指指点点,娘两皆是一脸的兴奋模样,看的梅长青一头黑线,这是什么恶趣味?

楼下灯火方熄,好似一声信号,晚娘翻手将一盆水朝内下泼,“甘霖”天降,“呀——”,楼下惊叫声响起,接着几道黑影抱头大叫着跑回前院,房里“噗通”一声,接着灯又亮起,小丫头蹲在廊间“咯咯”直笑,见梅长青抬步上楼,晚娘有些羞赧,拉起小丫头回房,娘两关门又是一阵儿嬉笑。

梅长青回房没有点灯,直接去了外衣、脱了鞋躺在床上,闭上眼想着方才之事,禁不住心底暗笑,一场喜事下来,梅园总算有了些生气,这种感觉真好。随后,又想起烟花巷的事、想起柳怜儿、想起自己动手打人、想起明天换籍的事还没告诉晚娘——想到很晚才入睡。

鸡鸣天亮,梅长青起的有些迟,担心新人们一夜折腾劳累,师兄们默契的没有起来吊嗓,梅长青也只是练了会儿剑,随后回去收拾了下,带着小丫头去用早饭。

吃饭间,大师兄一脸讪讪的扶着琴姐进来,琴姐脚步有些变扭,低头红着脸不敢看人,众人抬头戏谑的看着李庆之,几个调皮的还给他竖起了大拇指,饶是他平日里脸皮子厚,此时也有些不好意思。

“哼——”

晚娘一声轻哼,待弟子们吓的低头变的规矩了,她才又微笑着看向一对新人,安氏早就备好了茶水,待新人早起奉茶。

“师娘请用茶。”

琴姐端着茶碗跪地奉茶,晚娘欣喜的接过,喝了茶,将她扶起,念叨起让二人早点生个孩子,随后牵着秦琴,让她坐在自己身边用膳。

家里女人多了,自是不能再一桌子用膳了,弟子们一桌,女人们一桌。

吃过饭,梅长青跟晚娘说了换籍的事,晚娘听的喜极而泣,她倔着不让梅长青登台,为此不惜挨了丈夫一巴掌,就是怕他成了戏子没法换籍,十几年的期盼总算迈出了一大步,她又怎能不高兴?

梅长青哄了半天,等妇人破涕为笑,这才带着两个跟班去往刘府,出门前,晚娘叮嘱他替自己谢谢章氏,昨天李庆之大婚,章氏让人送了两匹锦缎过来,贺礼不轻,人情更重。

待梅长青出门,晚娘又拿了香火,领着一对新人去了祠堂,给梅阑报喜,等两人烧香出门后,一个人盘坐在排位前念叨。

“你看,咱家人越来越多了,小乙、安氏老姐姐、柱子、小瑾儿——如今庆之成婚了,秦琴也是个好孩子,往后有她帮着操持,我也能轻松不少了——我跟你说,咱九儿要换籍了,幸好当初我坚持着没让他登台,若是跟你唱了戏,可就苦了孩子了,嘿嘿,你说九儿将来要是考个功名回来,妾身会不会高兴疯了?想想就激动啊——”

说着说着,不知怎么又哭了起来。

“呜呜——你这个自私的老头子,就这么带着柱子、银山走了,小六子也跑去给你们报仇了,这个小混蛋,折腾的我这心没一天能安稳的下来,我可跟你说,往后呀,我什么都不想了,就盼着九儿出息,等着将来抱孙孙了,你若在天有灵,一定要保佑小六子平安无事啊——”

祠堂外,李庆之蹲在角落里,听着妇人里头唠叨,抹了把泪,起身离开了。

梅园人的户籍本来在汴州,但汴州不属大周,如今众人定居钱塘,自然是要重新落户的,年前晚娘就让李庆子去衙门登名造册了,都是唱戏的,入的当然是贱籍,梅长青要换籍,需要官府特赦,沈老是钱塘郡守,这种事儿对他来说就是一句话的事儿,文成先生让刘伯去沈府给沈老打了声招呼,捎带告诉他让沈福给梅长青作保,参加童子试是需要本地廪生作保的。

今年的童子试是在三月初举行,沈老让沈福亲自去县衙给梅长青转了户籍,又给他要了个入试身份牌,下午过刘府串门时带了过来。

书房里,沈老将身份牌交给梅长青,说起他入试之事。

“长青年才十六,学习尚不及半年,如今参加童子试,会不会仓促了些?”

“无妨,”文成先生摆了摆手,得意道,“童子试考的都是些死东西,这孩子有过目不忘之能,那些东西他扫一眼就记会了,眼下考个秀才还是没什么问题的。”

“过目不忘?”沈老诧异的看向梅长青,见他挠头谦逊微笑,苦笑道,“真是便宜你这个老东西了,早知孩子还有这本事,我便是不自量力,也要跟你争抢一番。”

“哈哈——迟了,”文成先生大笑,接着又问道,“老夫记得你家那小子今次也要入试了吧?”

听他说起沈临,沈老顿时一肚子的火气,“这不争气的小东西,年比长青大了三岁,却及不上长青半分成熟,去岁春上才娶的唐家小姐,还不及一年就纳了三房小妾,整日不去书院,带着他那败家的“小舅子”混在青楼里,老夫时常连个人影都见不到,听管家说他昨日晌午就已出门,到现在还没回府,能把老夫给活活气死。”

梅长青听的缩了缩身子,埋头书本,没敢吱声,他昨日将沈临揍了个鼻青脸肿,这小子敢回家才怪了。

“儿孙自有儿孙福,你操那么多心干嘛?”

“瞧你这老东西说的,不是你孙子,你当然不操心,他要有你家这三个这么出息,老夫才懒得操心。”

“出息个啥?老大老二就两个死脑筋,一点都没像老夫,也就长青能让老夫安心,如今老夫只期望廌儿将来——”

——

聊起儿孙,二老人免不了又是一阵儿吐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