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国戏子 > 019 鸦九剑

大国戏子 019 鸦九剑

作者:执笔画事人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07 15:14:17 来源:笔趣阁

“梦溪笔谈,梦溪笔谈......”沈老眼睛一亮,口中喃喃几遍,激动的言语发颤,“好...好名字,就叫它《梦溪笔谈》,不行,我得赶紧回去将名字写上去。”

说罢,起身匆匆离去。

“唉?”文成先生看的一愣,刚准备招呼,就见他已出门,只得苦笑着摇头,“这疯疯癫癫的老糊涂,拢共不过四个字的书名,还能忘了咋的?连声招呼都不打就跑了,简直是入了魔怔。”

“呵呵...”梅长青讪笑两声,细数起来,自己也算是个罪魁祸首,便没好意思吱声。

文成先生无语的打量着着梅长青,真不知道他这脑袋是怎么长的。书是沈括一辈子的心血,他惦念这书名不是一天半天了,却始终犹豫不定,这小子可倒好,随口说了个名字就成了。沈括那书他也大略看过一些,确实是本意义深远的大作。真是便宜这臭小子了,依着老沈那性子,多半会把这事写进序言里,传扬出去,也算是段佳话了。

沈老走了,师徒两继续窝起来看书。直到傍晚临近,瑾儿前来唤他,梅长青才起身告辞。晚膳得回去吃,晚娘特意叮嘱的,大抵是心理作祟。

出门前,文成先生从一旁书柜中取出一个长条锦盒递给梅长青,“之前为师许诺要奖励你个好动西,这便是奖励。”

“这...”

梅长青有些迟疑,文成先生不说,他早就忘了这档子事儿了,当下便推辞道,“弟子不过随口编造,碰了运气,您当不得真。”

“当不当真我说了算,给你就拿着。”

见师父有些不高兴了,梅长青只得伸手接过,盒子不轻,他有些好奇是什么东西。

“不打开看看吗?”

梅长青点了点头,翻开盒盖,竟然是把长剑。

他有些诧异的看了一眼文成先生,文人送礼,多是笔墨纸砚,送剑的倒是少见。不过,他很喜欢。

剑客好剑,梅长青也不列外,单从外表来看,这剑卖相不错,剑鞘木质打蜡,护手处黄铜包裹,刻有兽纹,形似汉剑,却又多了几分圆润。拔出长剑,一道银芒亮起,让梅长青忍不住遍体生寒。

剑身刻有二字,“鸦九”,梅长青心底里微怔,竟然是它?鸦九剑,隋唐时期少有的名剑之一,毕竟那个时代盛产‘唐刀’。后人将这把宝剑传的很玄乎,但历史关于它的记载却很少,唯有白居易《鸦九剑》曾说:“欧冶子死千年后,精灵暗授张鸦九。”不想今日竟然落在自己的手里。

文成先生见他喜欢,便也高兴,“人分文武,剑亦如此,尊贵如纯钧剑,阴狠似鱼肠,但都是杀伐之器,鸦九剑也是一样。年轻时,为师识得北人张鸦九,他知我生平之志,便赠此剑与我,既为护我,也是为斩了这乱世的不平。如今为师老了,挥不动了,就将它托付给你了。”

“多谢师父,”梅长青将长剑收起,他没推辞,也推辞不得,说它是老人家的托付,倒不如说它是一种传承,志向的传承。

“没什么好谢的,这剑搁在我这里也就是放着,糟蹋了。”

“哦?弟子身子骨羸弱,师父不怕它跟着我被埋没了?”

文成先生失笑一声,“你这臭小子,还试探起为师来了?为师虽是文人,但年轻时也拜过剑法大家,岂连这点眼力劲儿都没有?你双手看似纤细,但关节处宽大,内里隐有老茧,必是常年磨炼所为。再者说,跑江湖行当的,哪个没点把式防身?我不相信梅先生能不传你武艺。”

“嘿...”

傍晚余晖下,梅长青捧着剑匣子走在前头,小丫头抱着两本书在后面蹦蹦跳跳的跟着,出了门儿,燕小乙已经驾着马车等在外面。

膳厅里,老两口对坐着吃饭,章氏扒拉着碗里的饭菜,嘴里头抱怨,“晚娘也真是的,怎么能让孩子空着肚子回家呢?”

文成先生放下筷子,喝了口清汤,失笑的看了她一眼,“你呀,怎么说你好呢?就是揣着明白装糊涂,人家都分了一半给你了,你还不满足。说起来她也是个可怜人,一辈子拉扯大的孩子,还不是亲生的,心底里不安全也是应该的,若非为了这孩子能读书,她估计连青儿一根头发丝儿都舍不得分人。”

“也是...”

梅长青回去的有些晚,梅园已经开门迎客了,晚娘给他们留了饭菜,人已经在前头忙活。三人匆匆吃完饭,瑾儿去晚娘那儿帮着泡茶,燕小乙跑去当小二了。

梅长青在后台帘子后探头朝里瞅了一眼,见厅里人已经差不多坐满,心底里微微有些诧异,昨日人多,大抵是有二十来个商户捧场,今日却是怎么回事?

正当他疑惑间,见李庆之从旁走过,连忙拦住他询问,“大师兄,今日怎么如此多的客人?”

“多数是来听《杜十娘》的...”

李庆之兴奋的跟他解释了几句,便匆匆的跑去忙活了。

梅长青这才恍然,原来一出《杜十娘》让梅园在这钱塘江畔算是闯出了名头,尤其是在那青楼画舫之内,今日不少客人身边都带着女子,大抵是昨夜那几个哭泣的可怜人的缘故吧。这倒有些出乎梅长青的意料,他想过这出戏会在这里唱红,却没想过会红的如此之快。不过这是好事,想来今夜过后,梅园客人怕是会越来越多吧。

整个园子里就梅长青一个人闲着,他便跑去晚娘那儿搭手,晚娘本来是不愿意的,奈何今晚客人实在太多,一时间也没有提前准备,确实有些忙不过来,只好留下他帮忙。

先登台唱的是一出老戏,叫《苓厢亭》,讲的是一出痴男怨女的故事,大多客人都听过,反响也算不错。大多人还都是奔着下半场的《杜十娘》来的,所以当李庆之的杜十娘方才登台,下面就开始叫好,倒是有几分名角登台的样子了。

李庆之能得梅阑那么器中,本事肯定是有的,园子里能真正挑起大梁的,也就他与三师兄粱沁。李庆之演的了青衣唱的了花旦,模样俊俏,点了妆,换上身戏服,看起来就是一个活脱脱的美娘子,哪儿能分的出雌雄。

《杜十娘》这出戏,**是在末尾,就如梅长青所料般,待演到杜十娘弃宝投江,台下不少女子长袖遮脸,大抵是在擦泪吧,戏罢了,锣鼓声停,依稀还能听见些抽泣声。

能被带出门的风尘女子,哪个能没点姿色?那娇滴滴哭泣的模样,真是我见犹怜,身边的男人们不停的劝慰,为讨个美人欢心,也为表个真心,放进赏篮里的银钱自然不会少了。就这样,姑娘们高兴了,梅园里的人也高兴了,这晚的收获自然不错,从晚娘那疲累却又挂面笑容的脸上就能看的出来。

这只是开始,梅长青相信梅园的生意会越来越红火的,思谋着要不要去雇几个人来。李庆之是要登台唱戏的,总这么当个掌柜来回跑也不是个事儿,后台泡茶配菜,晚娘一个人也忙活不过来。

梅长青便等众人收拾停当后,跟他们商议了下,其他人倒是没什么意见,只是晚娘说掌柜的事儿等梅阑那儿有了消息再说。不过对于雇两个泡茶配菜的,晚娘倒是没有拒绝,只说要能找着合适的就行,大抵是怕影响到梅长青的学业,总不能让孩子读了一天书,回来还要跑来帮忙。

夜深了,晚娘还没有睡下,就着油灯给弟子们缝补衣裳,心里盘算着,南下至今已经一个来月了,汴州那边也没传来个消息,也不知道梅阑几人如何了。

心里想着事儿,一不小心被针刺了手,晚娘皱着眉嘬着手指头,心底隐隐不安,急忙摇头将那丝不好的预感甩了出去,心底里呢喃着,应该不会出什么事儿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