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国戏子 > 133 刘府年夜(一)

大国戏子 133 刘府年夜(一)

作者:执笔画事人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07 15:14:17 来源:笔趣阁

几次酒后,梅长青发现自己有个毛病——易醉。

说白了,他就是量小。

且他又怕喝醉,自个儿知道自个儿什么臭德行,他一喝醉就像脱了缰的马儿,容易蹬蹄子“撒野”,尤其是在青楼这种大家都比较“随意”的地方,“万花楼”三番两次的醉酒轻浮,让他至今想起来都不好意思面对鱼幼薇。几次喝酒若不是都有燕小乙照看,他怕早已是“贞操不保”了。

没出意外,今次他又醉了,好在醉的不是他一个人。

叔侄三人自天黑一直喝至凌晨,天亮前,就在包房内休酣一会儿,赶日头升起就被沈家仆人唤醒。醒来的三人望着一桌子酒坛子捂头喊疼,结了账,驾车送沈富送去了码头,叔侄仨哪还顾得上什么离别不舍,待沈家仆人扶沈富上船,两人冲他摆了摆手,便急急忙忙、马不停蹄的打道回府了。

寒冬清早,江畔上又风大,吹的马车里凉飕飕的。本来犯困的梅长青缩在马车里,生不出丝毫睡意,太冷了。为了分神避寒,他便缩手缩脚的扶着车门儿,跟驾车的燕小乙聊了会儿。听燕小乙说,昨晚先醉的果然是他。然后,先醉的他竟然将沈临二人给灌倒了,听起来似乎有些不可思议,实际却是很常见的事儿,常喝酒的人都知道,很多人醉前像“孙子”,醉了就成了“酒仙”——

马车进了园子,正赶上大家用早膳,安氏出门端饭,见自家少爷摇摇缓缓下车,走路不稳,忙喊正“吸溜”喝汤的柱子去背人。

在梅园人的人知之中,梅长青很少喝酒,醉酒回家更是头一回。柱子去背人,师兄们围在门口看稀罕,被晚娘呵斥走了。

瞅着被柱子强势背起,一脸尬色的梅长青,晚娘没跟上去,有两个贴心的小丫头伺候着,她放心的很。此刻她正倚着房门儿捂嘴偷笑,在她看来,小九儿醉酒并不是什么坏事儿,孩子大了,总该有些交际的,自家小九儿往日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太“宅”了。

十二月,赶在年前,晚娘张罗着给粱沁将新媳妇娶了回来。

婚礼也没怎么大办。一来是戏子娶亲,没什么可招摇的,别看梅园戏子表面风风光光、被人捧,其实真正愿意来讨杯“贱喜酒”的,没几个;二来,当初老大讨秦琴进门儿就没怎么大办,若老三这儿办的太好,便是李庆之夫妇没意见,晚娘心里也过意不去;是以,就发了些请柬,请了些亲友邻里,鞭炮花轿的把人抬进了门。

梅长青是翌日清晨才见的“三嫂子”,人谈不上漂亮,也不能算臭,中规中矩,很耐看,不过就像晚娘说的那样,姑娘人很乖巧,也很勤快,才没几过天,晚娘就放心的将后厨交个她打理了。

家里人多了,也都添的是女子,热闹是更热闹了,却也多了些不便。比如说,后院住满了,就梅长青一个未婚男子;吃饭分桌了,女人们另开了一桌儿;梅长青清早练功也不敢在后院了,怕吵着秦琴养胎休息;也不敢衣着随意的出门了,毕竟这个时代男女有别——

二十三“祭灶”,过小年。

晚娘早早的便采购了年货,今年人多,东西也买的多了些。

刘府那边的年货,是梅长青带人去张罗的。他没问,但从章氏的低落中,也看的出来,先生家的两个儿子今年大抵也不会来了。

冬日天冷,人闲暇,也攒下了银子,都愿意出来消费。

所以,越近年关,来梅园听戏的人不减反增,而且都出手阔绰,赏银比往日多了几倍。放着好钱不赚,那是傻子才干的事儿,一直唱至二十八夜里散场,李庆之才停了戏园子。

大年夜。

晚娘特地开饭早了些,一家人红红火火的吃过年夜饭,梅长青便带着燕小乙和两个小丫头匆匆去了刘府。这是他跟晚娘商议好的,既然两边他都不舍,那就两边都过,反正也是便宜了梅长青的肚子。

刘府这边儿,梅长青没有提前打过招呼,所以,老两口并不知情。

大门大户规矩多,不像梅园那般大大小小、老老少少、一屋子热热闹闹围了两桌子用膳。下人、护卫们都在外跨院儿,里间就老两口。章氏望着一桌子丰盛的菜食,听着外面轰轰的炮仗乱响,叹了声气,扒拉着碗儿,怎么也下不了筷子。可怜她如今儿孙满堂,大年夜,本该是阖家团圆之际,却没一个能在身边,这让她怎么吃的下饭?

见文成先生边吃饭,边翻书,她有心想要嘟囔几句,却忍着没有开口,她知道这事儿怨不得丈夫,几十年老夫老妻了,她比谁都清楚文成先生的心。自罢官来了钱塘,虽然他表面常装作一副什么都不在乎的样子,其实他心里很苦,这个心怀天下,却在老年郁郁不得志的男人,怎么可能没有有怨气?只是他没地方撒出来而已,若非有长青这个孩子陪着,他怕早憋坏了。

一想到梅长青,章氏就更失落了,这事儿上,她不好、也不能跟晚娘争——

外跨院儿,刘伯坐在下人中间,吃了几口便放下了筷子,他年纪大了,吃不了多少,再加上他又时刻担心着里堂的老爷夫人,怕他们心里难过,尤其是夫人——,想到章氏,刘伯暗自“唉”叹一声,心底里多少也有些埋怨在金陵的两个少爷,“便是公务再忙,也总得回来一个陪陪老爷夫人吧?况且金陵到钱塘也不算多远——”

正当此时。

“噹噹噹——”

“噹噹噹——”

连续的敲门声从大门外响起。

下人们都放下碗筷,看向院门儿,七嘴八舌的议论纷纷。

“奇了怪了,这大年夜的还有人上门儿?”

“来的不会是沈老爷吧?”

“胡扯,沈老爷家便在钱塘,这会儿正忙着陪儿孙热闹,哪儿会过来?”

“你们猜,门外会不会是咱家梅小少爷?”

——

刘伯皱了皱眉,“刘二,愣着干嘛?还不去门口看看?”

“哎,小的这就去。”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