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带着医院回80年 > 第818章 一场资本的盛宴

带着医院回80年 第818章 一场资本的盛宴

作者:烤饺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2-12-07 05:31:22 来源:笔趣阁

陈夏能拿到"周氏珠宝"和"嘉和电影",其实也是九大财团默许的结果。

这些财团背后的富豪们,是真的怕了。

王家的覆灭,可以说是一次巧合。

但周家的完蛋,那就绝对不是巧合那么简单。

怎么着?跟陈家作对,最后都会家破人亡?全家死光光?这下手这么狠的?

是的,没证据周家的纵火案和爆炸案是陈家做,一点证据都没有,哪怕港英政府秘密调查了陈家的所有人,所有公司,所有员工,仍然一无所获。

相反,陈家有一大堆证据表明不是他们做的,他们是无辜的。

比如电讯纵火案有叶新城作证,陈家几个话事人都在明德村现场。

周家爆炸案,警方可以作证陈家几个话事人一直没出去,所有电话监控也没有表明他们在幕后指挥。

可这事需要证据吗?

鬼佬和警方的态度不管,反正剩下的九大富豪,噢不,应该是八大富豪都相信事情是陈家所为

叶新城除外,他坚持认为是其他恐怖分子所为。

一个死绝了的周氏已经没有了任何价值,没有人会替周家出头,甚至连灵堂都没有。

周家的遗产瓜分很快,最大头当然是港英政府拿走了,比如周氏集团那些银行存款。

而最肥的肉被九大富豪瓜分了。

陈夏也拿到了他想要的产业,尤其是"嘉和电影"。

做为香江最大的影视公司,嘉和电影拥有的有形、无形资产都是非常丰厚的。

因为周与文的意外死亡,导致公司一小部分高层出走了,但剩下的艺人和导演,公司的整套班子还是齐全的,随时可以开工。

再说了,嘉和手里掌握着香江最大的一条院线,总共有35家大大小小的电影院,而且全部分布在港岛、九龙这样的市中心。

这可不是新界这些乡下地方的小电影院可以比的。

嘉里院线每年的票房就占香江总票房的40%,可以说是举足轻重。

你电影要上映,是取决于院线给不给你面子的,排名的多少,时间段的安排,宣传推广力度,直接都关系到票房的收入。

甚至最后的结算,是及时给你,还是拖个一年半载再给你,这也非常有讲究。

所以只要嘉里院线在陈夏手上,他哪怕什么都不做,各大影视公司都需要来拍他的马屁,期望占得排片优先权。

这样,谁都要给他几分薄面,谁要是得罪他,谁的电影就得不到排片支持,郁闷死你。

九十年代,香江电影可是辐射全亚洲的存在,是仅次于好莱坞的全球第二影视制作中心。

陈夏凭借嘉和电影,很轻易就挤进了香江影视圈,趁着香江电影最后的辉煌狂赚一笔。

等过几年香江影视圈没落了,又可以披上港资的皮,跟四季影视合作,在内地享受最优惠待遇。

到时香江有嘉里电影,内地有四季影视,两地都有院线,越州还有影视城,这是什么?

从艺人管理、影视剧制作、发行院线,再到以后的视频网站、游戏动漫,这可是全产业链发展。

这一行做好了,利润可不比医药行业差。

这就是妥妥的影视圈巨头呀,娱乐圈霸王龙级别的存在,到时陈夏完全就是娱乐教父了,那些女明星们还不哭着喊着叫他爸爸?

呃,好像也不用以后,现在就可以了...

陈家接收周氏珠宝非常顺利,因为陈淑琴本来就是周氏珠宝出来的老员工,对公司动作非常了解。

所以两家公司顺利合并,周氏珠宝全亚洲一共有80多家门店,统一挂牌"彩云之南"。

刚巧,周家人死绝了,陈夏空间里,原来周氏珠宝的库存都可以正大光明拿出来售卖了,货源都一下子解决了。

并且当初那句"20年内随时可以凭发票原价加收"的承诺同样有效。

一时间,彩云之南已经在两岸三地、东南亚等地区,将其他珠宝公司挤压得没了生存空间。

不过在接收"嘉里电影"的时候还是遇到了一些麻烦。

原来跟着周与文打江山的一批老员工全部都离开了,走之前还将股份都卖给了陈家。

陈夏也没有为难他们,也没有压价,只以股市收盘价赎回。

公司的动荡,不可避免影响了公司的气氛,员工们人心惶惶,那些名导演,名演员则一下子不知道怎么办了。

可是陈夏知道,你要期待公司拍的每一部电影,部部大卖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所以他的目标也非常明确,抓住几个关键人物就行。

第一个导演,就是徐克。

徐克可以说是新武侠的代表人物,他的作品,比如《**鸿》、《新龙门客栈》、《**鸿2男儿当自强》、《狮王争霸》等等,部部都是大卖。

堪称印钞机。

当然后期的《蜀山传》也亏到了姥姥家,成为了赔本货,不过这是后话。

第二个导演是王晶

后世人称"烂片之王",但其实这有点冤枉他了,他拍的片子多,烂片不少,但经典电影也不少。

比如九品芝麻官、倚天屠龙记之魔教教主、天下第一、赌侠、赌神、鹿鼎记等等

说出来,70后,80后,有几个人没看过?

其他导演就算了,王家卫和许鞍华拍文艺片是高手,但拍商业片绝对是赔钱货。

陈夏对文艺片没兴趣,商业公司当然要动作商业片,一个导演不能赚钱,那就只能滚蛋。

另外吴宇森之类的导演,骨子里看不起内地人,陈夏当然也看不起他,

而且他能力也就那样,在好莱坞拍的《风语者》全球票房仅有7700万,米高梅公司险些被这部电影彻底拖垮!

陈夏可不敢这种神经质导演合作。

陈夏拉拢徐克和王晶的办法也很简单,这两人都有自己的电影工作室,相当于是小型电影公司。

那么双方合作拍片嘛。

重点来了,利润怎么分配的问题。

按香江电影的规矩,公司要拿走大头,大约占7-8成,工作室拿小头,不超过2-3成。

如果是狠一点的老板,比如鼎盛时期的嘉和、邵氏、新艺成等,都要拿利润的8成,甚至9成。

陈夏制度的政策非常简单,除电影成本、演员片约、院线提成、宣发费用以后,剩下的利润,嘉和电影与导演工作室五五分成,一人一半。

并且陈夏也做出承诺,只要跟嘉和合作的导演和工作室,

电影在嘉和院线上映,会在电影下画一个月内,结清所有账目,绝不拖欠。

而按以往的潜规则,院线拖欠你个半年十个月非常平常,有些尾款甚至直接找借口不给了,非常坑爹。

这政策一出,全港影视圈震动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