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带着医院回80年 > 第742章 陈春遭遇了危机

带着医院回80年 第742章 陈春遭遇了危机

作者:烤饺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2-12-07 05:31:22 来源:笔趣阁

陈夏决定在越州医院开一个班,就内窥镜技术先秘密培训一些医生。

首批“学员”有吴猛超教授、陈秋、陈振武,另外越州医院的谢立平、高力,还有香江医院是重点,一口气来了6名外科医生。

陈夏成立一个十多人的培训小组,提前将各类什么腹腔镜、胸腔镜的术式都教会给大家。

这些都是专业医生,有些都是教授级别的,这技术其实一点就透,理论马上就能掌握。

难就难在操作,这个就没办法了,只能多学多练,没有捷径可走。

至于首都那些吵着喊着要跟着一起学习腔镜技术的医生们,陈夏都推说现在技术不完善,将来一定合作。

陈夏的目标也非常明确,等“空洞实验室”将这些内窥镜研究透了,申请技术了,推广这些机器的时候,

那这几个医生做为世界上第一批掌握操作方式的人,绝对可以在外科领域扬名海内外。

至于那些外科老主任就算了,年纪一大把了,眼睛也花了,手也抖了,胆子也小了,新术式就不用学了。

什么,吴猛超教授也66岁了?

拜托,人家86岁都还在主刀手术的大神,这样的牛人华国才出几个?这个不算。

越州医院外科方面,不说别的,光是“器官移植”和“腔镜手术”这两项先进技术,就足以成为世界一流科室了。

这样内外科兼修,再加上那个现代化的新建医院,还有香江玛格利特医院帮着管理,陈夏觉得自己已经对得起越州人民医院。

哪怕他现在离职,越州医院也能走上良性的自我发展道路。

大家可以想想他的前世,要是这么会折腾,也不至于快40岁了还只是一个普通副高医生,连一点职务都没有?

人呐,一有惰性,马上就会懒下来。

自觉“这一世”活得太累太辛苦的陈夏,决定好好休息一下。

旅游就是最好的休息。

这年头国内也没啥好旅游的地方,

你要说风景美丽的地方很多啊,可能还保留着原生态状态,比如“九寨沟”、“丽江古城”等等。

可这些地方没有好好开发过,配套设施都跟不上,与其说是去旅游,不如说是去探险。

其他什么长隆乐园、海洋世界、迪斯尼、方特啥的,在内地通通都看不到。

陈夏要去旅游,当然要带着老婆孩子一起去了,所以目前最好的目的地只能放在国外。

选择去国外,霉国是绝对不可能去的,这辈子都不可能带着顾琳去霉国,不要问为什么。

小孩子喜欢玩沙子,陈夏又想让三胞胎多接受一些人文教育,所以一家人,再加上“保姆”陈芳一起,踏上了前往欧洲十国游的旅程。

全程商务舱、五星级大酒店,南欧的沙滩、中欧的人文、北欧的自然风光,一家人快快乐乐的玩了过去。

顾琳因为长年要在家带小孩,所以一直没机会出去旅游,当年去曰本也是匆匆而回。

这下好了,她也彻底放松下来了,一路美食吃个不停,吃不完都给陈夏吃,害得他真是一月胖5斤的节奏。

陈夏一家开心了,但在临安的省一院工作的陈春最近却非常烦恼。

在一家单位里,太出挑绝对不是啥好事,

用老祖宗的话说:“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

陈夏这个农村来的小丫头,因为靠上了香江那位爷爷的后台,现在年纪轻轻又是科室副主任,又是医院T高官,还是国家教材编审委员,世界消化病学会理事等等。

这是要逆天的节奏?

别说年轻医生们各种羡慕嫉妒恨,连医院里的一些老医生也看不下去了。

人家奋斗了几十年,结果还没有一个工作几年的小姑娘有水平?有能力?这让老家伙们情何以堪?

所以单位里暗暗就形成了一股“倒陈暗流”

陈春知道吗?她知道,人家智商是陈夏的两倍,这点小把戏会看不出来?

但年轻人有一个特点,就是遇到事情特别不能忍,不会像笑脸虎那样,表面客气虚与委蛇,结果背后找机会再捅你两刀。

哪怕陈春这位未来的院士,现在这20多岁的年龄,同样是要发飙的。

省一院消化内科办公室里,科会。

科主任蒋天水拿着水杯,闭着眼睛,不知道他是睡着了还是醒着。

其他医生都坐在一堆儿,大多数人都低着个头,显得心不在焉的样子,又显得对发言者不怎么礼貌。

只有陈春坐在椅子上,在宣读下半年课题申报内容。

“这次科室的课题申报,其实中蒋主任的《门脉高压症的治疗思路》、唐君清医生的《消化内科相关疾病感染病菌分析》、刘家园医生的《消化内科患者睡眠质量与疾病的相互关系》……”

陈春在那边汇报,旁边扎堆的医生中,有人就在表示不屑:

“哼,你们看好了,到时又是她的课题获得通过,有她在,我们都没有出头日了。”

“就是,我的课题已经连续申报三次了,都没有在医院通过,肯定是她在从中作梗!”

“嘘,你们小声点。”

“怕什么,她能做,别人就不能说了?”

坐在这堆人旁边的詹爱菊侧过头看了一眼在议论的几个医生,眼神中充满了无奈。

詹爱菊是陈春的大学同学兼闺蜜,原来是在肾内科的,后来被陈春调到了消化内科,总想着有个助手工作方便些。

陈春其实早就听到议论声了,但她没有停止宣读,反正她一切事情都正大光明,又没有搞背后小动作,怕什么?

“这次医院科教科给我们的目录中,我们科室只通过了一个课题申请,就是我的《抗乙肝病毒在临床中的重要性》。”

哗,整个科室都炸了,整个科室申报了6个课题,只通过了一个,连蒋主任的课题都被毙了,这可是多年没有过的事情。

其实这真不是陈春的窝,实在是医院财政困难,不得不削减了全院的科题申报。

但陈春的课题是有南瓜藤公司大力赞助的,不用医院出大头,并且课题又具有临床革命性和创造,所以才顺利通过

不像别的医生的课题,绝大多数都是为了混点经费,混点资历将来好评职称。

但大家才不管申请背后有什么赞助不赞助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