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带着医院回80年 > 第696章 器官移植的困难

带着医院回80年 第696章 器官移植的困难

作者:烤饺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2-12-07 05:31:22 来源:笔趣阁

越州医院要进行两场器官移植教学手术。

肝移植手术主刀者是越州医院的谢立平、高力两位医生,肾移植手术的主刀者是玛格利特医院的潘明铭、林子建两位医生。

这四位医生都是刚刚从梅奥诊所进修回来的,这次挑大梁明显就是两家医院确定下来的,未来的业务技术骨干。

如果说主刀的四位青年医生名气还不够大的话,那么做为指导老师的来头可就大了,全都来自梅奥诊所,还是世界器官移植协会的委员。

肝移植的指导老师是拉塞尔·克莱得医生,肾移植的指导老师是克里斯蒂·布兹医生。

在医学界,这两位可是鼎鼎有名的外科大神级别的医生,这次主要是被陈夏给忽悠来的。

自1954年霉国医生约瑟夫·默里医生第一次成功地进行肾移植,1956年唐纳尔·托马斯医生进行了第一例骨髓移植后。

这项新兴的革命性的医疗技术,迅速被全世界医生所接受和欢迎。

所谓的器官移植,是指把健康的器官移植到患者的体内,以取代因致命性损害而失去功能的病变器官,使被移植患者相应脏器功能恢复正常。

这让那些患有严重疾病、危在旦夕,内科保守治疗无效的病人重新获得新生,对人类的发展意义非常重大。

但这种手术的难度非常大,现在只是1988年,别说在华国,就算是霉国这也是一项高尖端的手术。

其实华国进行的器官移植手术非常早,最有名的就是清末那个把皇帝都忽悠死的大忽悠“康有为”。

老头治国无能,骗人是个高手,将光绪玩弄于鼓掌之中,牛逼吹得太大,最后居然想弄死慈禧这个老太婆,结果害得光绪被反杀。

虽然ZZ上一塌糊涂,但光绪为了支持他变法,海外华人为了支持他改革,大把大把的钞票给他。

结果这钱没有用于救国,反而落入了他自己的腰包,成为了有名的富家翁。

有钱了怎么办?当然是玩女人呀,康有为是其中高手。

他一面倡导一夫一妻制,而另一边,自己却不声不响娶了六房小妾。

二姨太在18岁时嫁给了当时43岁的康有为,其后又相继娶了一个17岁的三姨太,16岁的四姨太和17岁的五姨太。

最让人不耻的是,他在62岁时又强娶了一位19岁的船家女。

(男性读者是不耻,还是羡慕?)

女人玩多了,年纪又大了,实力就不允许了。

康有为就急了,后来听说外国医生能做移植手术,能让他老树逢春,于是他就开始动歪脑筋了。

怎么办?

他很聪明,一看大猩猩那玩意儿,简直比黑叔叔还夸张,一看就中,于是他就独自一人前往德意志国,接受一次“换睾移植手术”。

在手术完毕后的一段时间里,康有为的确感觉到自己返老还童,重回年轻活力了。

但不久以后他身体便出现各种不适应,最终在第二年山东青岛自家的寓所内七窍流血而死。

做为器官移植的先驱,我们应该尊重康有为先生敢于为医学事业发展而牺牲自我的大无畏精神。

但做为华国人,我们应该鄙视这种愚蠢的、卑鄙的、下流的骗子。

等等,扯远了。

器官移植术在七八十年代一直没办法推广,主要原因有两个:

一、供体器官供不应求,自愿捐献器官还没有成为社会一种共益意识。

毕竟自愿捐献器官的人太少了,

尤其是华国,都有一个传统,死后要留全尸,这甚至成为封建王朝时的一种恩赐。

二、器官移植后,受者机体对异体器官的免疫排异。

哪怕你找到了合适的供体,也给你成功进行了手术,但绝大多数人术后免疫排斥这一关就过不了。

这一关不过,人也是马上要死的,手术照样归为失败一类。

哪怕这时候医疗最发达的欧美,也缺乏相关药物,这成为了拦在器官移植手术面前最大的拦路虎。

但对陈夏这个带着医院重生的人来说,这还能算是个大问题吗?他空间医院里这方面的药物还挺多的呀。

比如环孢霉素、吗替麦考酚、他克莫司、普乐可复,雷帕鸣新赛斯平、西罗莫司等等,几个药物配合着使用,再搭上肾上腺皮质类固醇类药物,这效果杠杠的。

克里斯蒂·布兹和拉塞尔·克莱得这两位器官移植界的超级大佬,怎么被忽悠来华国的?

还不是陈夏主动提出,南瓜藤医药公司闻新研制了几只免疫抑制剂,用于治疗排斥反应的。

现在南瓜藤在全世界医疗界可是人人皆知的邪门,创造发明的药物一只接着一只,而且从来没有翻车过,信用根本不用怀疑。

克里斯蒂·布兹和拉塞尔·克莱得,这种纯粹的技术宅,一听华国发明了相关药物,当然就自带干粮,迫不及待赶到了华国想试用一下了。

于是陈夏这才组织了这两场器官移植的教学手术。

之前一直在发展内科系统,现在外科系统也得跟上发展了,偏科的医院,成不了一流的医院。

越州医院要进行两手教学手术,由梅奥两位大佬亲自参与,并试用最新的免疫制剂以治疗排斥反应的新闻,迅速在华国医疗界和香江医疗圈内传开了。

后来甚至连欧美日等多家医院的相关专家也想参与进去,马不停蹄,自告奋勇赶到了越州。

这让报名现场观看这场手术的医生超过了200位。

天呐,这200位医生,可都是各国在外科领域方面的专家,基本上国际器官移植协会的所有成员都到场了。

完全又开始开展一个国球学术论坛的节奏啊。

卫生部邹副部长激动坏了,马上指示之江医科大学,越州医院一定要抓住这个机会,造势,让全世界医生瞧瞧咱们华国的医疗水平。

陈夏怎么会错过这个机会,既然大家都来了,他就要一网打尽。

于是他马上指示郑海生将所有药物资料准备好,到时来一场国际学术会议,正式公开这些免疫制剂目录。

(咳咳,大家也可以理解为这又是一场产品推销大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