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带着医院回80年 > 第661章 第一次校园招聘

带着医院回80年 第661章 第一次校园招聘

作者:烤饺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2-12-07 05:31:22 来源:笔趣阁

相比较越州医院的招聘顺利,四季集团想进校园招聘,这可是废了一番大波折。

要知道之江大学可是全国一流大学,级别不低的,不是你什么企业想来校园招聘就来的。

最后还是许宏泰帮的忙,理由也很充分。

第一、四季集团是之江省投资最多的外商,之江大学也有义务配合省里的招商引资,不要以为你是部直属大学省里就拿你没办法了。

第二、四季集团对科研投入非常大方,也不瞧瞧几个药物研究课题,让医院和医生们都赚得盆满钵满的,顺带还免费提供出国进修机会。

学校也得“产学研”一条龙呀,万一四季集团看中了学校哪些专利,或者委托一些课题研究,这对大学都是有利的好事呀,难道大学教授们不用恰饭?

别忘了,现在可是到了“造原子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时候,可想而知,知识分子,尤其是老师穷成啥样了?

就这样,之江大学第一次校园招聘活动就这样开始了。

池菊芳和张树是一对校园情侣,当然是悄悄的,那死不承认那种。

两人都是甘S省老乡,从考上大学,离开贫穷的家乡后,他们就一直在寻求留在沿海的机会。

否则像他们这样的大学生,几乎不可能留在之江省,反正这也是潜规则,之江省内的好单位,优先考虑的都是本地学生,毕竟这样食宿问题就不用单位操心了。

原本两人都做好心理准备,实在不行只能回老家去了,让他们拒绝分配,成为“无业游民”,两个小年轻还没有这么大的胆子和决心。

结果早几天在食堂门口,贴出一则招聘启事,

外资企业,四季集团下属的几家公司将进入校园内面对面招聘人才,并且还将各个岗位都公示了出来。

这让两人心动不己。

同样的情况,还出现在许许多多的大学生身上,那些不甘被分配到差单位,或者不情愿回老家的大学生们,都是蠢蠢欲动。

“南瓜藤制药”、“四季小百货公司”、“四季纺织公司”总共推出了超过500个岗位。

数量之多,让人震惊不己,

要知道80年代末,国营厂的效益并不是很好,加上政府机关也不像后来那么臃肿。

所以一般接受大学生名额,一家单位都是个位数。

就比如越州钢铁厂,这么牛逼的一家大型企业,给大学的招工名额也只有10个而己。

可是四季集团一下子推出来500个岗位,这不仅在之江大学内引起轰动,连同旁边的工业大学、财经大学、纺织大学都轰动了。

这次校园招聘不公公局限于之江大学的学生,临安所有高校都可以组团参加,只是借用了之江大学的体育馆而己。

招聘当天,陈夏看着等在体育馆外那一片乌压压的大学生,心中不禁感慨,大有一种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的豪迈。

当然,好多漂亮的女大学生,长得真养眼呀,咳咳。

叶世荣站在旁边,看到自家老板一脸沉思样,以为他又在考虑什么招聘事项,却不知道某人是在仔细观察各种美女。

“老板,我们一口气招这么多大学生,真的能成功吗?我听说内地的大学生都是国家包分配的。”

陈夏没反应……

“老板!老板?”

“哦,啊,你刚刚说啥?这腿,真TM长。”

叶世荣一头黑线……

这次招聘会,陈夏将香江管理团队推到了前线,甚至为了壮壮门面,唬唬那些象牙塔里的大学生们,连在越州医院进修的白人医生们都拉了一些过来。

毕竟四季公司可是外资企业,该有的门面还是要有。

前世陈夏非常反感这种行为,结果自己当了老板也不能免俗,没办法,现在的风气就是这么崇洋媚外。

你要是招聘的工作人员,清一色是内地人,大学生一听你这口音,转头就走了。

如果招聘人员,一嘴“港普”,时不时飚几句英文,这些天之娇子们反而会唯唯诺诺,打掉傲气。

除了招聘人员以外,陈夏又让人在体育馆门口做了一个大横幅。

看人差不多了,叶世荣走到了台阶最高处,做为今天招聘的负责人,也是港资的代表,他当然要发发一些鼓舞士气的话。

毕竟现在的大学生,可真是的含金量极高,无论是理论水平还是动手能力都是超一流的,

不多忽悠几句,某些有真才实干的大学生不一定愿意走出体制,去一家外资公司工作。

“大家好,我是来自香江的叶世荣,今天我代表四季集团,以及旗下的南瓜藤制药、四季小百货公司、四季纺织公司,欢迎各位同学参加我们的招聘会。

我们公司是外资独资企业,集团拥有9家分公司,从医药、酿酒、小百货、纺织品、珠行业、投资业等一应俱全,还拥有贸易公司、大型医院、科研实验室等等配套机构。

目前光是在之江省,我们已经投资建成了近30家企业,拥有职工超过了5万,年销售额超过20亿人民币,创造外汇超过4亿美元。

现在随着我们四季集团旗下几家公司业务越来越多,就需要大量的人才加盟我们的公司,我们公司不但会提供远超行业标准的收入,保障大家的福利,还会提供许多国外进修的机会。”

吹完牛,叶世荣就按陈夏提供的模版,开始拿出胡萝卜引诱大家了。

都改革开放这么多年了,如果还是讲什么奉献,讲什么信念,这纯粹就是耍流氓。

跟这些智商超高的精英大学生们,还是明明白白讲利益得好。

越是精英,越是理智,

“精利主义者”可不跟你讲什么情怀,就看自己能得到什么。否则80年代那么多大学生为什么拼命想往国外跑?

而且一去不返。

是因为外国人更友善吗?是因为外国月亮比华国更圆吗?

相反,那时候国外对红色国家来的人都是戴着有色眼镜的,甚至很多偏保守地区种族歧视非常严重。

那这些大学生为什么还是疯了似的要留在国外?

还不是因为国外的物质条件好。

讲钱,俗。

讲理想画大饼,俗不可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