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带着医院回80年 > 第469章 《柳叶刀》五篇论文

带着医院回80年 第469章 《柳叶刀》五篇论文

作者:烤饺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2-12-07 05:31:22 来源:笔趣阁

看到工人们都安静下来,大多数人在思考了,陈夏继续加油喊话:

“所以说,香江客商收购药厂,其实就跟白求恩来华国帮助我们打倒反动派是一样的,别忘了我爷爷和姑姑可也是越州人,老乡见老乡,背……啊呸,当然是不会坑咱老乡。”

这时候下面又有人在喊了:“陈科长,你怎么能肯定香江人肯发高工资?”

“发高工资我是可以肯定的,而且我用我的信誉做担保,只要留在新公司里,踏踏实实上班的工人,每个月基本工资不会少于50元,而且新公司还会设立奖金,对,工资外还有奖金,但这个奖金是多劳多得,以后不再是吃大锅饭,做多做少都一样了。

另外,丑话说在前头,我知道药厂里有些人不老实,不想干活整天想闹事,我们跟地区的协议里,可是特别注明了新公司有开除这些员工的权力。

所以趁现在人事关系还没有冻结,有关系的自己去找找关系调到其他工厂去,否则到时你干得不好,就不是批评几句就能了事的。”

这话一出,大家各自打起了小算盘。

大多数人已经被说服了,是呀,都穷到这份上了,还有什么可以丢失的?一个工人阶级身份能当饭吃吗?

人家越州纺织厂虽然也是半停产状态,但他们的工人有技术,可以到乡镇企业去赚外快。

可越州制药厂就那么几家,而且大家的日子都差不多,所以他们有制药技术也没地方赚外快呀,这行业实在太特殊了。

现在既然有机会进入外资企业工作,那还说啥?拼命干呗,只要收入能跟庆丰药厂一样多,他们完全心满意足了。

像北方那样工人强烈抵制企业转制的情况没有发生,不得不说越州人的适应能力还是很强的,越州师爷做事情永远不会走极端。

就这样,香江团队以最快的速度接管了越州制药厂。

地区这次还是很给力的,所有退休工人全部剥离,包括那些想早退的职工。

另外有一部分职工选择调岗,这包括绝大多数的厂领导和部分有关系的工人,纷纷找关系跑到了别的国营厂去继续混日子了。

这批人主动调离让陈夏心中暗喜了很长时间,否则他还要想尽办法怎么样把这些大爷们赶走呢。

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越州药厂走到今天,跟这群无能的厂领导和个别刺头有直接关系。

剩下的工人则有南瓜藤人力部部长叶欣开始进行正规的岗前培训,这些工人都有一定的教育水平,并且大多数都有丰富的制药经验,培训一下都能很快上岗。

至于叶世荣则开始全面进行厂区改造了,药品生产车间的建筑要求有一套严格的标准。

陈夏的要求是尽量现代化,不再像庆丰药厂那样小打小闹,所以轰轰烈烈的基础建设也开始了。

一切都在朝好的方向前进。

专业的事情就交给专业的人吧,陈夏前世是医生,不是企业家,更不是药学研究者,所以除了出出主意外,其他他也没有多少用处了。

做为一名专业的医生,他有重要的事情要做。

《柳叶刀》杂志在最近两个月,分别刊登了两篇连载论文。

第四篇论文《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临床治疗研究》,第一作者是陈春,第二作者是宣永达,通迅作者是陈夏。

第五篇论文《质子泵抑制剂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评价》,第一作者是郑海生,第二作者是王逸群,通迅作者还是陈夏。

这两篇论文其实是姊妹篇,主要内容就是明确提出了四联疗法能根治幽门螺旋杆菌,并且治愈率达到了惊人的90%。

并且把质子泵抑制剂这个全新的药学概念正式推出来了,重点注明了已经有第一代产品“奥美拉唑”问世。

《柳叶刀》不到一年时间连发5篇论文,这种打破常规的方法,自然引起了国际主流医学界的强烈关注。

陈夏的“加倍美元”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

5篇论文光是公关费就是100万美元啊,要知道这时候普通欧美工人一年的收也就一万美元而己,有钱难使鬼推磨在哪个国家都一样。

什么?底线?底线不就是用来打破的吗?

如果说前三篇论文还仅限于学术研究方面的话,第四篇第五篇论文内容就直接是临床治疗了,这个就非常有意义了。

每年提出一些医学研究方向的论文不少,但提出治疗方案的很少,甚至是无法治疗的,那引起的关注就会小很多很多。

就比如,你发现了胃癌,然后把胃癌的致病因素、病理生理等等研究得很详细,大家一看:哦,原来胃癌是这么来的呀,明白了,但内心是没有震憾的。

可是突然有一天,有人宣布自己研究出了一种根治胃癌的药物或者手术,那绝对是轰动世界的特大新闻。

医生们都知道,消化内科的最常见病,比如胃炎、消化性溃疡、反流性食管炎等都是胃酸分泌过多引起,甚至胃癌的发生可能胃酸也有一定的关系。

可是知道归知道,没办法根治呀,只能眼睁睁看着患者病情在持续恶化。

现在有人突然告诉你,他们发明了一种治疗方案,不仅可以抑制胃酸过多分泌,同时还能杀灭胃酸里面的一种致病杆菌,这能不让大家震惊吗?

提出这种概念、治疗方案、全新药物的,这些可都是国际首创啊。

现在陈春和郑海生的这5篇论文,从发现到致病性,再到如何治疗,完全是一条龙了,当然引起了国际医学界的高度重视。

尽管大家还是将信将疑,或者说疑大于信,但《柳叶刀》的权威性,让他们不得不信服,很多主流医学界的人开始想来实地考查一下。

更有一些国际上的几家大型药商开始蠢蠢欲动了,如果真的如论文所说的那些,胃炎、消化性溃疡、食管反流症等都有办法根治,那这可是一个巨大的商机啊。

80年代初,光是治疗胃病方面的药物市场就高达上百亿美元,如果能根治,那这个市场将达到几百亿美元都不止,由不得大家不心动。

当然一切都是要先证实,可是一想到这个发明者是在贫穷封闭的华国,所有人都感到了牙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