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带着医院回80年 > 第342章 陈淑琴回到故乡

带着医院回80年 第342章 陈淑琴回到故乡

作者:烤饺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2-12-07 05:31:22 来源:笔趣阁

第二天,陈夏带着一家人,跟着陈淑琴、林惠一起到了西浦公社的庆丰村里。

陈淑琴小时候其实就生长在这里,尽管去香江的时候她才7岁,但已经有一些记忆了。

为了给她寻找记忆中的故乡,陈夏特意安排了一艘机船走水路,越州是有名的江南水乡,哪怕已经是秋天了,河岸两边的风景还是跟画儿一样美丽。

这让两位香江客人非常兴奋,一个劲地拿着相机在拍照。

“哇,小夏你看,这是太平桥,对不对?我小时候走过的,没有改变呐。”

“那个那个山,是不是桂花山?我好像闻到了桂花的香味,小时候娘娘经常带我去打桂花做糕饼吃的。”

“我们是不是快到庆丰村了?”

一路上,小姑姑都变得很兴奋,话很多,也许她自己都不知道,这就叫“近乡情怯”,海外游子在这个年代回到几十年后的故乡,应该都是这样的吧?

当陈淑琴看到自己家乡的时候,岸上的陈亦根也看到了陈夏他们坐船过来,事先已经联系过。

所以陈亦根让岸上的人赶紧放起了鞭炮,甚至庆丰小学的鼓乐队又拉了出来。

码头一下子就热闹了,果然,有了“气氛组”带动就是不一样,热热闹闹。

陈淑琴离开多年了,对于家乡的人已经完全不认得了,当她踏上码头的那一刻,陈夏就不断给她介绍:

“这位是目前的族佬,四叔,这位是二叔,三叔,七叔,来来来让一下,让五太公过来一下。”

陈淑琴赶紧一一问安,良好的职业道德已经把她训练得行礼拿捏得非常一位。

“四叔好,我是陈德发的小女儿。”

陈亦根激动了,“好好了,我知道我知道,小时候我还抱过你咧,发哥现在在香江好吗?”

“发哥?”陈夏脑子已经跑题了,就想着那位拿钞票点烟的小马哥。

“我爸爸身体很好,这次我是来内地出差的,也是替他来打前站的,他说过年想回家乡来看一看。”

陈淑琴说完,周围就一片叫好声:

“发哥要回来啊,太好了,当年他可是我们村里第一个去沪市闯荡的人,后来又是第一个去香江闯荡的人,我们年轻的时候可以崇拜得紧呢。”

“是啊,发哥以前每次回来,都会给跟我们讲上海滩的热闹,我们就喜欢围着他转。”

“对对对,我也喜欢听,当初他最后一次回来,还是我和德财一起摇着船送他离开的来。”

几个老头兴奋了,一下子都回忆起了年轻时候的岁月,陈淑琴听得笑咪咪的,显然他对自己老爸年轻时候的样子非常有兴趣。

听到大伙儿说爸爸当年如何如何好,心里更是开心得不得了。

哪个爸爸不是女儿心目中的偶像呢。

陈亦根一声喊:“走,小琴,先去拜拜祖宗,还有你爷爷娘娘,当年他们死的时候,可是非常惦记你们一家人的。”

说到这里,陈淑琴心情才低落下来,她小时候生活在庆丰村,爸爸一直在外地,从小就是跟着爷爷奶奶长大的,最后连他们死了都不知道,非常不孝。

香江人又非常迷信,反而是陈夏这个重生者对这种装神弄鬼的一套不感冒。

陈家祠堂在那个年代被保护了下来,尽管表面装饰会砸了,好歹房子没拆,祖宗牌位也藏起来了。

平时也就过年悄悄拿出来祭拜一下,这次陈淑琴回来,破天荒把祖宗们都请了出来,让他们见见香江的游子。

陈夏心想这小姑姑的待遇也够好了,要知道以前女人可是不祭祖的。

陈淑琴恭恭敬敬地跪下磕头,上香,全程都非常严肃认真,这让陈亦根心里非常满意,这说明他们尽管在香江多年,还认自家的祖宗。

真要说认祖宗,香江的潮汕人那才更夸张,也带动了整个香江对迷信活动的兴旺发展。

哪怕香江生活很西化了,思维也西化了,但对祭祖这件事情那是相当上心,什么风水师也特别吃香。

上午陈淑琴一直在忙着应酬,庆丰村民们听说香江来客人了,都像瞧西洋镜一哄而上,围在了足足三圈。

陈夏早就知道会有这种情况出现,于是早早就准备好了红包和糖果之类,礼物反正也买不好了。

村里的长辈一人给了50元红包,所有未成年孩子一人给了20元红包。

这一下子就给出去了一万多元人民币,绝对是超级巨款了,但这红包一定要发。

衣锦还乡,不就是图这一刻嘛,再说这些钱对陈淑琴来说也并不算什么巨款,好歹也是为了陈德发的面子,为了陈夏这一支族人的面子。

拿到这么一笔巨款的村民们,无不交口称赞陈淑琴和陈德发一家,也纷纷跟她说陈夏的“仁义”。

他们能不高兴嘛,要说陈夏是小“大撒币”,现在又来了一个大“大撒币”……

在村民们的心目中,这陈德发陈德财这一家子,果然是一脉相承,都有喜欢撒钱的习惯,强大的基因啊。

不知道陈淑琴知道村民们的想法,会不会气得去把红包还回来。

下午陈淑琴又去看了自家的老宅,当年陈德发要去香江没路费,陈德财已经做主把房子和田产全卖掉了换了钱,所以已经不是她家的房子了。

陈德财当时和父母妻儿就在祠堂里暂时了一些日子,后来盖了几间茅草屋才算安定下来,那是真苦啊。

这也是陈德发在香江发达了,有钱了之后,坚持要留一半财产给弟弟一家子,这是当年他欠弟弟的,欠弟弟的子女的。

不过后来陈德财一家子也是因祸得福,因为家里一穷二白、干干净净,所以解放后成分定了贫农,最乱的那几年也没吃多少苦头。

在村干部的有意瞒报下,也让陈炳坤三兄弟都出去当了兵,没有被海外关系给拖累。

下午陈淑琴跑到爷爷奶奶的坟头上去祭拜过后,才来到了位于村外的庆丰药厂。

她这次来的目的是“商务考察”,到底还是工作要紧,回乡认亲这种事情还是要她老爸亲自回来时再好好祭拜一番,她就意思意思行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