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带着医院回80年 > 第231章 灌醉酒都没机会

带着医院回80年 第231章 灌醉酒都没机会

作者:烤饺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2-12-07 05:31:22 来源:笔趣阁

顾琳觉得自己的幸福感都要爆炸了。

这是陈夏第一次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对她表白,而且还是用歌声这种浪漫的方式,简直就是超级好男人啊。

等等,超级好男人?嗯,好吧,反正情人眼里出眼屎嘛。

当陈夏唱完最后一句的时候,她也不顾大家会不会取笑,一把抱住了男朋友,反正两人婚讯都已经开院公开了,也不怕别人背后嚼舌头。

“陈老二,你唱得真好,简直比小百花越剧团还好听。”

周围的人又是一阵尖叫,在这种欢迎轻松的气氛下,所有人都放开了心扉,最后都喝得东倒西歪。连顾琳也喝得脸红红扒在陈夏肩膀上,一阵阵傻笑。

在这荒郊野外的招待所里,又是酒后……

咳咳,可惜了,喝醉了的顾琳被几个小护士扶回了寝室。这几人估计得到了院长大人的暗中指示,坚决不给“好男人”陈夏在晚上有接近她的任何机会。

于是,好不容易创造的机会,现在也只能看不能吃喽,郁闷的陈夏只好回房间去会五姑娘了。

每个男人的初恋都有两个,一个是左姑娘,一个是右姑娘……

来来来,男生们一起唱首“掏粪男孩”的歌:跟着我左手右手一个慢动作,右手左手慢动作重播,这撸串给你快乐,你有没有爱上我?

都初恋了,能不爱嘛……

(陈夏一直是张国荣的粉丝,那首《月亮代表我的心》也是张国荣的演唱会版本,读者朋友们可以去听听,保证不会让你们失望。)

第二天陈夏是被楼下的一阵喧哗声给吵醒的,抬头看看窗户,天还没有亮,他拿起手表瞄了一下时间,才凌晨5点。

心想真是见鬼了,这山里人大早上的都不睡觉吗?这么早就起来锻炼身体了?

陈夏起床后去上了趟厕所,然后打开窗户看了下去,在马路上难得一盏昏黄的路灯下面,有很多人都围在公社卫生院门口等待着四院医生们的到来。

下面的吵闹声同样惊醒了一些四院的医务人员,大家都起床打开窗来看下面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当看到这么冷的天,一群山里人颤抖着在露天里等待医生的到来时,大家都是惊讶万分。

陈夏不禁叹了一口气,山里人实在太难了,太需要医生了。

“好了,你们赶紧去把所有人都叫起来,给大家半小时起床洗漱,随便吃点东西,以最快的速度开始义诊。农民兄弟们已经等着我们,是时候发挥你们的战斗力了。”

大家都没有怨言,听到小陈科长的指挥,马上以最快的速度赶到了公社卫生院,在值班人中的帮助下打开所有电灯,正式开始义诊。

这个时候,其实天还是暗的……

青坛卫生院太小了,这是一幢平房瓦片建筑,总共加起来只有七八个房间,还好里面有个天井,看起来才宽敞了些。

为了防止人口太过密集,陈夏将义诊分为内、外、儿、妇四个诊室,让病人尽量分散开。

如果加把劲,一个诊室两个医生,一天最少可以看200个病人,这样一天就可以满足800门诊人次,三天就是2400人次。

呃,在这种贫穷的小山村,哪怕附近几个公社的病人都赶了来,应该也不可能有这么多病人。

综合算下来,这次义诊的任务不算太艰巨。

陈夏是领队,不用亲自下场看病,他只是在现场做协调指挥。划价收费药房这一块,全部由卫生院的人帮忙一起处理,大家有条不紊的开始接诊了。

陈夏主要还是担心药费的问题,这次四院带来的药物绝大多数都是最便宜的,或许一元钱就可以配一大堆药,但效果到底有多好就不一定。

比如在内科。

最可怜的还是一些老年人,比如最简单的一个高血压病,这病需要长期规律服药,就是最便宜的利血平片,一个月也要两元钱药费。

对工人来说都是小意思,退休工资里占比不高。对山里人来说是不会为老年人花这个“冤枉钱”的。

高血压不吃药,控制不住,长期下去各种并发症出来,如果是心肌梗死这样一次性爽快也就算了。

最怕的是得了脑梗脑出血之类,死也不会死,但会瘫痪在床,每日把屎把尿需要人照顾。

久病床前无孝子,得这病的老人结局只有一个,要么活活饿死,要么身上长满褥疮感染死亡等,总之死之前必然会很痛苦。

一切的根源,还是山里老人买不起一两元的便宜药。

就像现在在内科,很多老年人主诉头晕头昏,一测血压,上压190mmHg、200mmHg的特别多。

今天他们或许会买一瓶降压药回去,但下个月就可能断药了,最后就等头脑里的血管呯一声,破了。

还好这是一个少油少盐少糖,又需要付出体力劳动的时代,所以糖尿病高血脂相对较少,不像后世,三高,甚至四高患者比比皆是。

但少不代表没有,拖拖拖,来医院检查往往都是病情比较严重的情况。

陈夏摇摇头,又转到了儿科。

儿科情况相对较好,秩序井然,就是小孩子哭声比较响亮。

这是好事,哭声不响亮了才是让人担心的情况。

越州有句俗话说得好,“养老日日厌,养小日日新”。

一般一个家庭对小宝宝相对比较重视,前提条件是一个家庭不要有太多小孩,如果孩子一多,也是顾不过来的。

在陈夏的前世,家家户户都是独生子女,一个小孩来看病,往往有五、六个大人陪着来,真正的小皇帝。

因为孩子少太金贵,家长在舍得花钱的同时,对医务人员的要求就特别高。

医术要高、态度要好、技术要扎实。扎针只能一针见血,扎两针就开始翻脸,扎三针直接动手打人。

最后哪怕警察来了,家长一句:“我也是为了孩子着急”就轻描淡写放过了。

儿科医患关系的紧张,直接导致全国儿科医生奇缺。

谁都不想去儿科,谁被分配去儿科都是哀嚎一片,跟世界末日一样,觉得院长大人瞎了眼。

所以医患关系紧张,不良媒体一味指责医院和医生其实非常不道德的,也是有转移矛盾的嫌疑。这是病人和医务人员都需要共同维护的事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