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汉末之龙起荆襄 > 八十九章 郑玄与《师说》

汉末之龙起荆襄 八十九章 郑玄与《师说》

作者:路漫漫求索兮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06 13:11:31 来源:笔趣阁

刘琮也开始反思自己这段时间,无非是担心时间不够,给自己太强的压迫感,有些急于求成了。

本来刘琮是决定调文聘前往武陵,这段时间之后,刘琮发现自己不能这么着急,确实刘琮想改变,想一劳永逸哪能这么着急。

“刘振,你率一连军士前往武陵,听候刘磐兄长的安排!”

“诺。”

“军师,从今日加强对部队的操练以及内务,作风等,如今荆州无战事,我们应该加紧操练,专注于操练。”

“诺。”

接下来的时间刘琮不再折腾,该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自己专心在练兵以及发明上面,荆州各地都在剿匪,特别是江匪,襄阳水军在蔡瑁的指挥下开始联合作战,襄阳水军,江夏水军以及长沙水军倾巢而出扫荡了长江的水贼。

一时间河运开始畅通无阻,荆南各郡的特产源源不断的送到襄阳,樊城,各种形式农具推广到了荆南各地,长沙郡兴修水利获得许多好评。

刘琮看了看,时间过的很快,马上就到重阳了。荆州一日千里的发展,襄阳,樊城一共有六家刘琮开设的医院了,江陵,当阳有两家,中卢,宜城,邓县,上庸,编县各有一家,江夏的西陵,南阳的宛县,穰县各有一家。

医院更是,武陵在吴普的整合下发展出五家医院,临沅便有两家,澧县,大庸,沅南各有一家,武陵百姓也是极为称赞。

长沙郡也是极大的发展,临湘发展四家医院,这得益于华佗的到来,加强临湘的医疗储备,罗县也有一家,预计马上会在益阳开设医院。

学校发展依然不错,学校有四所,中卢有三所小学,当阳有三所小学,宜城有三所小学,枝江有一所小学,江陵有两所小学,邓县有两所小学,上庸有一所小学。

临湘有两所小学,罗县,益阳以及汉昌县各有一所,临沅,澧县也各有一所,南阳的宛县也有一所小学。

“主公,侯爷让你明日一同前往迎接樊城外迎接康成公!”

“哦,公达,军营也叫上几个人一起去,估计有不少人也想去看看康成公的风采。”

半年的时间过去了,刘表,蔡邕,刘洪,宋忠等人多次相邀,康成公在处理了自己的事情之后终于答应来荆州了。

“我就不去了,多年前我也曾在康成公门下学习,让子瑜他们去吧,他们应该会想去!”

刘琮也是点头,这就好比追星,年龄大的已经没有这个冲动了,但是年轻人还是有这些冲动的,康成公的名声太大了。

“行。”

第二天,刘琮到了之后,发现樊城已经聚集了大量的士子,刘琮带着诸葛瑾等人到了刘表身边。刘琮看了看,基本上襄阳附近的士子都汇集在此。

蔡邕,蔡讽,刘洪,宋忠,司马徽,庞德公,綦毋闿,黄承彦等这些上一辈的基本来,年轻一辈更不用说,大多都来了。

刘琮与年轻一辈的站在一起在等候,古代没有手机,只能根据昨天传回来的情报估计一个大概时间,而且去等人肯定会提前到。

不仅仅是士子,不少当地百姓也都过来围观,现场那是人山人海,刘琮看到刘表让王威派人开始维持秩序。

“子瑜,你之前在徐州有没有去康成公那边求学过?”

“有过,但是人太多了,我并未见到康成公。”

郑玄开公学,门下学生非常多,而且诸葛瑾这个人不喜欢争,见不到康成公是正常的,刘琮也对郑玄比较好奇。

“那边那个是你弟弟吧?听说和黄家定亲了?”

“对,那是亮弟,他还小,只是订了亲,起码还要好几年才能成婚,这也是叔父的意思。”

“挺好的,不过黄叔挺鸡贼的,这么小就让定亲了,看来他很看好他啊,我也很看好他,可惜我就一个姐姐!”

“主公说笑了。”

刘琮也是开了个玩笑,不过确实是很看好诸葛亮,相信没有哪个熟知历史的会不看好诸葛亮。

“旁边哪个比较长的比较抽象的是庞家的?”

“嗯,庞统,庞德公称其为庞家的千里驹,来过我家一次,和亮弟辩论了很久,两人谁都不服谁。公主,那个是习承业,此人才能颇高,如今也有十五了。”

“习家的人!”

诸葛瑾这段时间一直在辅佐刘护招募工程兵以及操练,经常奔走各地,也是对襄阳各家族都比较熟悉。

“主公,另外一个,虽然年幼,可名声未必弱于主公。此人名杨虑,虽年幼,已经小有名气!”

刘琮知道这个人,如今不过**岁,已经是襄阳城有不错的名气了,刘琮也在关注这个人,但是杨家也是襄阳大族。

“来了,来了,康成公来了!”

刘琮也是踮起脚来看,不过刘琮站在最前面,视野不错,看到了一辆比较破旧的马车缓缓而来,后面跟随了许多人。

“康成公,表等你多时!”

“康成兄,多年未见,风采依旧!”

“康成兄,数次邀请,此时才来,你这架子也太大了!”

也只有蔡邕有这个资格调侃郑玄,郑玄也被这个架势愣住了一下,蔡邕,刘洪皆昔日故旧,宋忠,綦毋闿也是声明显著之人,刘表也曾经有过数面之缘。

“如此浩大的声势,惭愧!”

“康成公能来我荆州乃荆州士子之喜事,表为荆州之长官代表荆州士子组织迎接此乃礼也!就由伯喈兄为康成公介绍我荆州士子!”

蔡邕则是一一介绍,郑玄一一回礼,刘琮看了看,就一小老头,但是眼神之中甚为坚韧,这是有大毅力的人。追随郑玄一同前来的有上千人,刘琮看了看,学生应该是有几百人,其他都是家属,拖家带口的。

“这便是刘琮,琮儿,康成兄可是点名要见你!”

“小子见过康成公!”

“不错,不错,你的悯农非常不错,将进酒也非常好,今日见到我,小友也写诗一首!”

刘琮一愣,这种情景的诗词刘琮还没有,因为年纪太小,又不合适。

“小子当不得如此夸奖,家父与诸位师友与康成公相见那是落日见秋草,暮年逢故人,小子却只是初见,并无太多感悟!”

“落日见秋草,暮年逢古人,伯喈,这对我等来说倒是没错!听说你在教育方面也有心得,日后我等一同讨论。”

“确实有,康成公,我有一篇文章,关于教育的,不如就在此念与康成公!”

郑玄与蔡邕等人相对视一眼,也是笑了出来,这小子有意思。

“哈哈哈哈,你说说,我等听着。”

“文章名曰《师说》!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圣人无常师……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刘琮的这一篇文章下来,郑玄也震惊了,此子小小年纪,若是诗词只是小道,文章则是大义,此文章若是刘表写出,他没有这么震惊,震惊的是一个仅仅十三岁的孩童写出。

“好!好文章!伯喈!”

“拿笔来!”

蔡邕一听郑玄换他名字当然清楚他的意思,这种好文章若不记载下来流传千古,岂不可惜。

刘琮心里只能说惭愧,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的这篇《师说》绝对是名流千古的好文章,刘琮为什么要当众念这首,其中便想改变士大夫瞧不起工匠的想法,虽然其中主要的意思不是这点。

“景升,这点我不如你,我虽然痴长你十余岁,但是教育子女,我不如你!”

“康成兄过誉了,小儿喜读百家之书,此他的感悟,此文我也感触颇深,你我共同勉励!”

刘表则抚须高兴,这如此优秀的文章,当着几乎是襄阳所有士子勉强朗读,倍有面子!他当时都有些害怕文章太差,贻笑大方了。

“伯喈,这边是竹纸吧,伯喈的书法又有进步!”

蔡邕笔走游蛇,龙飞凤舞,很快就将此文写了下来,师说文字不多,对于他们这种大文豪来说一遍就记住了。

“景升,今日文章在此而出,可在此修筑亭子立碑,将此文章刻于碑上勉励众多学子!不知老夫这个提议是否妥当!”

“善!琮儿的这篇文章确实有这个资格,老夫都深受启发!”

宋忠,綦毋闿等人纷纷赞同,而在前面听到刘琮念文章的一些家族小辈眼睛也是纷纷看向刘琮,多了一丝崇拜。

“仲宣,此事便交给你了!”

“诺。”

“康成兄,请,我已经卑下酒宴,还请随我来!”

“诸位,请!”

郑玄直接拉着刘琮的手一同并排而走,看来是对于《师说》极为喜欢,郑玄自己本身便提倡师善则善。他将教师本身的品德、学识以及教学态度视为教育成败的关键。

刘琮则有些受宠若惊,同时也有些懵逼,这是什么操作,一时间任由其拉着手上了郑玄的马车。其他如诸葛瑾,习承业都是一脸的羡慕,更别说庞统等人了,就连郑玄的儿子都有些羡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